2015卷
【領導名錄】
董事長:張雙旺
總經理 黨委書記:張東海
副總經理 黨委副書記:祁文彬
黨委副書記 紀檢委書記 工會主席:田尚萬
副總經理 黨委委員:李成才(7月離任) 郝喜柱(蒙古族) 葛耀勇 張東升
總會計師:劉春林
總工程師:馬茂盛
黨委委員:張新榮(7月任職)
【概況】內蒙古伊泰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成立于1988年3月。20多年來,公司經歷了全民所有制、國有控股與股份制民營企業(yè)三個發(fā)展階段,現已成為以煤炭生產、經營為主業(yè),以鐵路運輸、煤制油為產業(yè)延伸,以房地產開發(fā)等非煤產業(yè)為互補的大型現代化能源企業(yè)。公司煤炭生產能力超過5000萬噸/年,控股并投入運營的鐵路全長近300公里,并建成了16萬噸/年的煤間接液化工業(yè)化示范廠。公司注冊資本金12.5億元,總資產949億元,員工7676多人;位列中國企業(yè)500強第317位;位列全國煤炭企業(yè)百強第21位、自治區(qū)煤炭企業(yè)50強之首。目前,公司下屬內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伊泰準東鐵路有限責任公司、伊泰呼準鐵路有限公司、伊泰煤制油有限責任公司、伊泰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科合成油技術有限公司、伊泰置業(yè)有限責任公司等50家直接和間接控股公司,其中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為煤炭行業(yè)首家B+H股上市公司(境內企業(yè)法人股占公司總股本49.17%;B股占40.81%;H股占10.02%)。
【經營情況】2014年,公司共生產商品煤4346萬噸,同比減少478萬噸;銷售煤炭6626萬噸,同比增加100萬噸;實現銷售收入362億元,同比減少3億元;上繳稅費43.7億元,同比減少26.6億元;實現凈利潤17.5億元,同比較少10.8億元。伊泰16萬噸/年煤制油示范項目,裝置安全運行330.3天,生產各類油品及化工品17.8萬噸,實現銷售收入11.4億元。
【安全生產】全年煤礦基建礦井未發(fā)生死亡事故;準東鐵路、呼準鐵路公司無險性及重大行車責任事故;煤制油公司未發(fā)生人員重傷及大型設備損害事故。大地精煤礦發(fā)生兩起死亡事故,分別死亡1人,原煤生產百萬噸死亡率為0.039(全國煤炭行業(yè)百萬噸死亡率為0.25)。
【環(huán)境保護】2014年,公司投入0.94億元進行環(huán)保建設,大力實施綠化工程,工業(yè)場地綠化率達95%以上。公司重點對地質災害、煤礦塌陷區(qū)和排矸場等治理項目及污染物排放進行監(jiān)督檢查維護,確保已治理區(qū)域植被管護到位,避免發(fā)生新的水土流失等災害。2014年9月,公司首次通過國家能源管理體系認證,率先將環(huán)境管理體系與能源管理體系合并運行,提升了兩大體系的管理運行效應。碳匯林及相關配套工程建設方面,全年投資9851萬元,種植樟子松、楊樹、沙棗、文冠果15萬余株,沙柳1.5萬畝。截至2014年底,碳匯林項目建設已累計投資達2.7億元,種植灌木(沙柳、檸條等)33萬余畝,約2800萬穴,喬木約750萬株。
【基本建設】伊泰化工公司120萬噸/年精細化學品項目已于2012年10月30日取得了內蒙古自治區(qū)發(fā)改委備案批復;2014年各項施工全面展開,累計完成投資28億元。紅慶河煤礦一期工程收尾,主、副、風3個井筒全部到底,并揭煤成功。目前,正在開展平巷工程,累計完成投資29億元。塔拉壕煤礦井巷一期工程收尾,井底車場順利貫通,累計完成投資17億元。呼準復線項目托克托至周家灣段增建二線工程于2014年8月8日完成驗收并投入運營;甲蘭營至托克托段增建二線工程于2014年12月9日完成驗收,標志著呼準復線全線開通。大馬鐵路項目累計完成工程投資4億元,全線控制性工程七里溝特大橋、大圓臺溝特大橋、長灘隧道已全部開工,線下工程有序推進。
【技術創(chuàng)新】2014年,公司加大科技創(chuàng)新投入力度,共計投入資金1.18億元,開展了“小冒采比高韌性頂板特厚煤層1200萬t/a綜放開采關鍵技術與裝備研究”“礦井大巷煤柱安全高效回收技術”“紅慶河超大型煤礦特厚松軟巖層建井關鍵技術研究”“外排污水凈化回用項目”“加氫精制催化劑試驗項目”等25項前瞻性課題的研究,完成13項,取得技術創(chuàng)新成果154項,獲得實用新型專利授權14項,發(fā)明專利授權2項,軟件著作權授權3項。其中:“煤間接液化示范裝置工藝優(yōu)化關鍵技術研發(fā)項目”獲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yè)協會科技進步特等獎;“小冒采比高韌性頂板特厚煤層1200萬t/a綜放開采關鍵技術與裝備研究”獲得“自治區(qū)科技進步二等獎”“中國煤炭工業(yè)協會科技進步二等獎”。集團公司被認定為“自治區(qū)信息化建設示范企業(yè)”。伊泰煤制油公司被認定為“自治區(qū)產業(yè)創(chuàng)業(yè)人才團隊”“鄂爾多斯市高層次人才基地”。
【公益事業(yè)】2014年,公司為公益事業(yè)捐款12 630.922萬元。其中,為魯甸地震災區(qū)捐款1000萬元,為烏蘭夫基金會捐款10 375萬元,并在內蒙古自治區(qū)“扶貧日”活動中捐款500萬元。
【榮譽】2014年,公司獲得的主要榮譽有:被國務院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被中華慈善總會授予“第二屆中華慈善突出貢獻(單位)”;被中國煤炭工業(yè)協會授予“煤炭工業(yè)兩化融合示范企業(yè)”和“全國煤炭工業(yè)社會責任報告發(fā)布優(yōu)秀企業(yè)”;被中國紅十字會授予“中國紅十字勛章”和“博愛獎”;被自治區(qū)科技廳授予“內蒙古自治區(qū)‘十二五’制造業(yè)信息化科技工程新近示范企業(yè)”;位列2014中國民營企業(yè)500強第77位,內蒙古民營企業(yè)100強第3位。
【領導名錄】
董事長:張雙旺
總經理 黨委書記:張東海
副總經理 黨委副書記:祁文彬
黨委副書記 紀檢委書記 工會主席:田尚萬
副總經理 黨委委員:李成才(7月離任) 郝喜柱(蒙古族) 葛耀勇 張東升
總會計師:劉春林
總工程師:馬茂盛
黨委委員:張新榮(7月任職)
【概況】內蒙古伊泰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成立于1988年3月。20多年來,公司經歷了全民所有制、國有控股與股份制民營企業(yè)三個發(fā)展階段,現已成為以煤炭生產、經營為主業(yè),以鐵路運輸、煤制油為產業(yè)延伸,以房地產開發(fā)等非煤產業(yè)為互補的大型現代化能源企業(yè)。公司煤炭生產能力超過5000萬噸/年,控股并投入運營的鐵路全長近300公里,并建成了16萬噸/年的煤間接液化工業(yè)化示范廠。公司注冊資本金12.5億元,總資產949億元,員工7676多人;位列中國企業(yè)500強第317位;位列全國煤炭企業(yè)百強第21位、自治區(qū)煤炭企業(yè)50強之首。目前,公司下屬內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伊泰準東鐵路有限責任公司、伊泰呼準鐵路有限公司、伊泰煤制油有限責任公司、伊泰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科合成油技術有限公司、伊泰置業(yè)有限責任公司等50家直接和間接控股公司,其中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為煤炭行業(yè)首家B+H股上市公司(境內企業(yè)法人股占公司總股本49.17%;B股占40.81%;H股占10.02%)。
【經營情況】2014年,公司共生產商品煤4346萬噸,同比減少478萬噸;銷售煤炭6626萬噸,同比增加100萬噸;實現銷售收入362億元,同比減少3億元;上繳稅費43.7億元,同比減少26.6億元;實現凈利潤17.5億元,同比較少10.8億元。伊泰16萬噸/年煤制油示范項目,裝置安全運行330.3天,生產各類油品及化工品17.8萬噸,實現銷售收入11.4億元。
【安全生產】全年煤礦基建礦井未發(fā)生死亡事故;準東鐵路、呼準鐵路公司無險性及重大行車責任事故;煤制油公司未發(fā)生人員重傷及大型設備損害事故。大地精煤礦發(fā)生兩起死亡事故,分別死亡1人,原煤生產百萬噸死亡率為0.039(全國煤炭行業(yè)百萬噸死亡率為0.25)。
【環(huán)境保護】2014年,公司投入0.94億元進行環(huán)保建設,大力實施綠化工程,工業(yè)場地綠化率達95%以上。公司重點對地質災害、煤礦塌陷區(qū)和排矸場等治理項目及污染物排放進行監(jiān)督檢查維護,確保已治理區(qū)域植被管護到位,避免發(fā)生新的水土流失等災害。2014年9月,公司首次通過國家能源管理體系認證,率先將環(huán)境管理體系與能源管理體系合并運行,提升了兩大體系的管理運行效應。碳匯林及相關配套工程建設方面,全年投資9851萬元,種植樟子松、楊樹、沙棗、文冠果15萬余株,沙柳1.5萬畝。截至2014年底,碳匯林項目建設已累計投資達2.7億元,種植灌木(沙柳、檸條等)33萬余畝,約2800萬穴,喬木約750萬株。
【基本建設】伊泰化工公司120萬噸/年精細化學品項目已于2012年10月30日取得了內蒙古自治區(qū)發(fā)改委備案批復;2014年各項施工全面展開,累計完成投資28億元。紅慶河煤礦一期工程收尾,主、副、風3個井筒全部到底,并揭煤成功。目前,正在開展平巷工程,累計完成投資29億元。塔拉壕煤礦井巷一期工程收尾,井底車場順利貫通,累計完成投資17億元。呼準復線項目托克托至周家灣段增建二線工程于2014年8月8日完成驗收并投入運營;甲蘭營至托克托段增建二線工程于2014年12月9日完成驗收,標志著呼準復線全線開通。大馬鐵路項目累計完成工程投資4億元,全線控制性工程七里溝特大橋、大圓臺溝特大橋、長灘隧道已全部開工,線下工程有序推進。
【技術創(chuàng)新】2014年,公司加大科技創(chuàng)新投入力度,共計投入資金1.18億元,開展了“小冒采比高韌性頂板特厚煤層1200萬t/a綜放開采關鍵技術與裝備研究”“礦井大巷煤柱安全高效回收技術”“紅慶河超大型煤礦特厚松軟巖層建井關鍵技術研究”“外排污水凈化回用項目”“加氫精制催化劑試驗項目”等25項前瞻性課題的研究,完成13項,取得技術創(chuàng)新成果154項,獲得實用新型專利授權14項,發(fā)明專利授權2項,軟件著作權授權3項。其中:“煤間接液化示范裝置工藝優(yōu)化關鍵技術研發(fā)項目”獲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yè)協會科技進步特等獎;“小冒采比高韌性頂板特厚煤層1200萬t/a綜放開采關鍵技術與裝備研究”獲得“自治區(qū)科技進步二等獎”“中國煤炭工業(yè)協會科技進步二等獎”。集團公司被認定為“自治區(qū)信息化建設示范企業(yè)”。伊泰煤制油公司被認定為“自治區(qū)產業(yè)創(chuàng)業(yè)人才團隊”“鄂爾多斯市高層次人才基地”。
【公益事業(yè)】2014年,公司為公益事業(yè)捐款12 630.922萬元。其中,為魯甸地震災區(qū)捐款1000萬元,為烏蘭夫基金會捐款10 375萬元,并在內蒙古自治區(qū)“扶貧日”活動中捐款500萬元。
【榮譽】2014年,公司獲得的主要榮譽有:被國務院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被中華慈善總會授予“第二屆中華慈善突出貢獻(單位)”;被中國煤炭工業(yè)協會授予“煤炭工業(yè)兩化融合示范企業(yè)”和“全國煤炭工業(yè)社會責任報告發(fā)布優(yōu)秀企業(yè)”;被中國紅十字會授予“中國紅十字勛章”和“博愛獎”;被自治區(qū)科技廳授予“內蒙古自治區(qū)‘十二五’制造業(yè)信息化科技工程新近示范企業(yè)”;位列2014中國民營企業(yè)500強第77位,內蒙古民營企業(yè)100強第3位。
版權所有:中共內蒙古自治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技術支持: 內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