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国产|AV永久精品无码国产|99亚洲专区福利在线|人妖精品亚洲永久免费精品|91爱国产成人毛片国产a|aV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无码|国产免费av片在线观看与下载|国产成人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i id="b6qjf"><ins id="b6qjf"></ins></i>

      1. <p id="b6qjf"><ins id="b6qjf"><optgroup id="b6qjf"></optgroup></ins></p>

        1. <source id="b6qjf"></source>
          1. <p id="b6qjf"><ins id="b6qjf"><optgroup id="b6qjf"></optgroup></ins></p>
            當前位置:內蒙古區(qū)情網  /  數字史志  /  年鑒  /  內蒙古年鑒  /  2003卷  /  盟市旗縣

            2003卷

            • 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
            • 【領導名錄】

              旗委書記:巴特爾(蒙古族)

              副書記:寶  柱(蒙古族)

               

                亮(5月離任)

              紀委書記:郝潤全

              人大常委會主任:哈  斯(蒙古族)

              副主任:李 

              武迎璽(蒙古族)

              班扎拉格其(蒙古族)

              賈子龍

              杜生茂

                長:寶  柱(蒙古族)

              副旗長:梁 

              賀希格巴特爾(蒙古族)

              陳玉玲(女蒙古族)

              張文亮

                偉(5月任職)

              鄭瑾琛

              政協主席:姜  厚(滿族)

              副主席:斯仁道爾吉(蒙古族)

              徐忠文(蒙古族)

               

              武裝部長:洪  昱(蒙古族)

                委:戚 

               

              【概況】

              包頭市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是漢族占多數、多民族聚居的邊疆少數民族地區(qū),地理坐標為東經109°16110°25,北緯40°2042°40,位于內蒙古自治區(qū)中北部,東與烏蘭察布盟四子王旗毗連,西與巴彥淖爾盟烏拉特中旗交界,南與呼和浩特市武川縣和包頭市固陽縣為鄰,北與蒙古國接壤,總面積18 177平方公里,國境線88.6公里,總人口10萬,有蒙古、漢、回、滿、達斡爾等11個民族。全旗轄有8個蘇木、5個鄉(xiāng)和4個鎮(zhèn)。達茂聯合旗地處陰山北麓的烏蘭察布高平原,地勢南高北低,平均海拔1 376米,屬溫帶大陸性干旱氣候,年平均氣溫3.4,無霜期90~120天,年平均降水量在255毫米左右。

              達茂聯合旗地域遼闊,物產豐富,具有地上、地下兩大資源優(yōu)勢,是內蒙古自治區(qū)邊境地區(qū)的資源大旗。地上有1.66萬平方公里廣闊的牧場和70萬畝肥沃的農田,生產有羊毛、羊絨、牛羊肉、蕎麥、馬鈴薯等純天然、無污染綠色產品,已經具有生產羊毛100萬公斤、羊絨10萬公斤、畜皮20萬張、商品畜40萬頭(只)和馬鈴薯3億公斤、蕎麥750萬公斤穩(wěn)定的農畜產品生產能力。地下礦藏種類多、分布廣、儲量大,開發(fā)前景廣闊,已知礦點、礦床、礦化點126處,探明的金屬、非金屬和能源礦產有稀土、金、鉑、鐵、鉻、錳、銅、褐煤、珍珠巖、磷、石灰石、花崗巖、大理石、沸石、石膏等32種,其中黃金、稀土、鐵、磷、石灰石、珍珠巖和褐煤的儲量尤為可觀。境內旅游資源豐富,主要有希拉穆仁、百靈廟、哈布圖哈薩爾祭奠堂、敖倫蘇木古城遺址、吉穆斯泰、草原巖畫等草原風光、民族風情和名勝古跡,其中希拉穆仁草原海拔高氣候涼爽,是理想的消夏避暑勝地。

              旗政府所在地百靈廟鎮(zhèn)是馳名中外的塞北“草原重鎮(zhèn)”,是全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素有“草原碼頭”、“陸路口岸”之稱。百靈廟還是“內蒙古人民抗日武裝暴動”的發(fā)源地和“草原英雄小姐妹”龍梅、玉榮的故鄉(xiāng)。是包頭市唯一的少數民族邊境旗,是內蒙古自治區(qū)19個邊境旗市和23個牧業(yè)旗之一,也是國家民委首批確定的10個興邊富民行動試點旗縣之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后,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達茂聯合旗社會經濟穩(wěn)步發(fā)展,電力、交通、通迅等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在國家計委開展的投資環(huán)境評價中被評為“好”(A級)。尤其通過興邊富民行動工程的實施,更為旗快速發(fā)展注入新的活力。

              2002年,全旗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0.3億元,同比增長33%,三次產業(yè)比例為29:42:29。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24億元,是九五時期的3.8倍,比上年增長366%。財政收入完成7 518萬元,同比增長39%,按可比口徑增加2 525萬元,純增2 106萬元。城鎮(zhèn)居民均可支配收入為4 980元,同比增長10%;農牧民人均純收入2 387元,比上年增長49%(其中有上年受災因素),農民人均純收入為2 201元,同比增長70%;牧民人均純收入為3 415元,同比增長6%;職工人均工資10 080元,人均增資635元。

              全旗工業(yè)完成投資1.33億元,是九五時期投資總和的4.4倍。全旗工業(yè)總產值完成9.08億元,同比增長18.8%。限額以上工業(yè)企業(yè)增加值完成1.13億元,增速為27.02%;限額以上工業(yè)產品銷售率達99.38%,經濟效益綜合指數124.23。

              2002年,糧食產量達1.52億斤,6月末牲畜頭數116.1萬頭(只);完成農牧業(yè)增加值3億元。

              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到1.74億元,比上年增長11%。全旗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達到3.8億元,比上年增長15%,各項貸款余額達到2.1億元,比上年增長31%。以旅游業(yè)為主的第三產業(yè)發(fā)展勢頭良好。旅游收入達2 321萬元,同比增長14%。

               

              【農牧業(yè)生產】

              按照年初確定的《三大灘農業(yè)產業(yè)化園區(qū)建設工程總體規(guī)劃》,全力抓了德承永、坤兌、文公等“三大灘”農業(yè)產業(yè)化園區(qū)建設工程?!叭鬄惫惨?guī)劃完成農業(yè)高產高效配套種植田7 935畝,初步形成田、渠、井、路、林配套,種養(yǎng)相結合的園田化生態(tài)農業(yè)產業(yè)化園區(qū)。

              繼續(xù)實施馬鈴薯、蕎麥兩大產業(yè)化建設工程。馬鈴薯播種面積達到20.3萬畝,蕎麥播種面積達到16.9萬畝。以建設全區(qū)脫毒種薯生產基地為目標,大力推廣馬鈴薯微型薯一分地種植工程,全旗共推廣微型薯種植面積499.5畝。此外,為暢通馬鈴薯銷售渠道,確保農民增產增收,進一步完善石寶鎮(zhèn)、文公鄉(xiāng)等地的馬鈴薯批發(fā)市場。通過資金政策扶持,保證石寶、大蘇吉兩個淀粉廠正常生產運營。

              與此同時,重點抓水源工程建設和節(jié)水灌溉技術的實施推廣。共新打機電井520眼,襯砌U型防滲渠5.7萬米,鋪設低壓管道14.1萬米。新增節(jié)水灌溉面積2.45萬畝,改善灌溉面積0.25萬畝。新增飼草料灌溉面積0.47萬畝,水保治理方面,共筑淤地壩550條,發(fā)展壩頭地0.3萬畝,新增水保治理面積1.72萬畝。人畜飲水工程已建成53處并投入使用。糧食產量達1.52億斤,六月末牲畜總頭數116.1萬頭(只),完成農牧業(yè)增加值3億元。

              全旗抓住國家實施沙源治理、生態(tài)移民等有利時機,利用國家項目和資金,在全旗實施生態(tài)富民工程。研究制定生態(tài)富民工程實施意見并狠抓落實。生態(tài)移民項目區(qū)已打井100眼,其中深井73眼,安裝低壓管道58 696米,架設高壓線路12公里,建成飼料基地24 240畝;完成棚圈建設755處,72 480平方米;住房建設完成450處,12 600平方米;完成飲工程7處。可于2003年按時搬遷748戶牧民,騰出200萬畝草場實施圍封禁牧,休養(yǎng)生息,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

              與生態(tài)富民工程和舍飼圈養(yǎng)相配套,狠抓了奶業(yè)與養(yǎng)鹿工作,并取得階段性成果。目前,共協調貸款3 350萬元,新增奶牛2 357頭,全旗累計存欄奶牛3 978頭,完成市目標3 000頭的132.6%。計劃建設奶站21處,已建成19處。還在飼養(yǎng)的畜種上進行有益的探索,重點抓養(yǎng)鹿工作,到目前全旗養(yǎng)梅花鹿230頭。為切實轉變經營方式,推進舍飼圈養(yǎng)工作順利實施,認真抓青貯工作。目前,全旗已建成青貯窖2 857處,青貯總量6.08萬噸。同時,嚴格按照《達茂旗動物疫病管理辦法(試行)》進行操作,加強動物疫病防治工作,確保牲畜不受疫病的侵襲。

               

              【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

              按照“工業(yè)立旗、三產拉動”的經濟發(fā)展戰(zhàn)略,首先以做大做強稀土和鐵精粉工業(yè),延伸產業(yè)鏈為重點,狠抓稀土、石寶兩個工業(yè)園區(qū)的基礎設施建設,基礎設施總投資達3 800萬元。目前,兩個園區(qū)水、電、路、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已初具規(guī)模,并已有11個企業(yè)入駐園區(qū)。認真組織開展呼恒烏拉工業(yè)園區(qū)建設的前期準備工作。其次抓重點工業(yè)項目的實施。2003年,確定29個重點工業(yè)項目,經過考察論證、土地征用等前期準備工作,適時啟動達茂稀土有限責任公司5 000噸稀土分離擴建等9個項目,預計2003年初可竣工投產。同時,積極加強與包鋼公司及上級部門的協調聯系,狠抓包鋼4萬噸稀土焙燒項目入駐稀土園區(qū)工作。第三,企業(yè)改革進一步深化,是年重點是繼2001年稀土有限責任公司退出國有股后,在鐵礦公司開展減持國有股工作,擬通過職工內部購并,將1 650萬元國有股用兩年全部撤出,現已撤出國有股1 032萬元。并對賽烏素黃金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現有的278萬元國有股進行公開轉讓,使企業(yè)真正成為民營股份制企業(yè)。通過改革,明晰產權,完善法人治理結構,企業(yè)經濟效益有所回升。全年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實現總產值20.8億元。

               

              【對外開放】

              滿都拉口岸于12月23日正式通關過貨,全年外貿進出口總額達到174.82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9.93%。

               

              【退耕還林還草】

              按照全旗生態(tài)建設總體規(guī)劃,本著集中連片、綜合治理、因地制宜、實事求是的原則,是年抓了以沙源治理工程為主的林業(yè)生態(tài)建設工作。共完成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模擬飛播6.05萬畝;完成退耕還林(草)8萬畝;完成農田防護林0.1萬畝,人工種草3萬畝;封山育林3萬畝,四旁植樹19.7萬株。此外在2001年退耕集中連片在200畝以上的退耕地內,種草8 810畝。形成一條西起西河鄉(xiāng)、東至文公鄉(xiāng),長350公里的生態(tài)帶,有效地改善生產條件,生態(tài)環(huán)境日益好轉。

              (王炳賢、呂平平)

            • 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內蒙古區(qū)情網》官方網站
            • 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
            • 【領導名錄】

              旗委書記:巴特爾(蒙古族)

              副書記:寶  柱(蒙古族)

               

                亮(5月離任)

              紀委書記:郝潤全

              人大常委會主任:哈  斯(蒙古族)

              副主任:李 

              武迎璽(蒙古族)

              班扎拉格其(蒙古族)

              賈子龍

              杜生茂

                長:寶  柱(蒙古族)

              副旗長:梁 

              賀希格巴特爾(蒙古族)

              陳玉玲(女蒙古族)

              張文亮

                偉(5月任職)

              鄭瑾琛

              政協主席:姜  厚(滿族)

              副主席:斯仁道爾吉(蒙古族)

              徐忠文(蒙古族)

               

              武裝部長:洪  昱(蒙古族)

                委:戚 

               

              【概況】

              包頭市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是漢族占多數、多民族聚居的邊疆少數民族地區(qū),地理坐標為東經109°16110°25,北緯40°2042°40,位于內蒙古自治區(qū)中北部,東與烏蘭察布盟四子王旗毗連,西與巴彥淖爾盟烏拉特中旗交界,南與呼和浩特市武川縣和包頭市固陽縣為鄰,北與蒙古國接壤,總面積18 177平方公里,國境線88.6公里,總人口10萬,有蒙古、漢、回、滿、達斡爾等11個民族。全旗轄有8個蘇木、5個鄉(xiāng)和4個鎮(zhèn)。達茂聯合旗地處陰山北麓的烏蘭察布高平原,地勢南高北低,平均海拔1 376米,屬溫帶大陸性干旱氣候,年平均氣溫3.4,無霜期90~120天,年平均降水量在255毫米左右。

              達茂聯合旗地域遼闊,物產豐富,具有地上、地下兩大資源優(yōu)勢,是內蒙古自治區(qū)邊境地區(qū)的資源大旗。地上有1.66萬平方公里廣闊的牧場和70萬畝肥沃的農田,生產有羊毛、羊絨、牛羊肉、蕎麥、馬鈴薯等純天然、無污染綠色產品,已經具有生產羊毛100萬公斤、羊絨10萬公斤、畜皮20萬張、商品畜40萬頭(只)和馬鈴薯3億公斤、蕎麥750萬公斤穩(wěn)定的農畜產品生產能力。地下礦藏種類多、分布廣、儲量大,開發(fā)前景廣闊,已知礦點、礦床、礦化點126處,探明的金屬、非金屬和能源礦產有稀土、金、鉑、鐵、鉻、錳、銅、褐煤、珍珠巖、磷、石灰石、花崗巖、大理石、沸石、石膏等32種,其中黃金、稀土、鐵、磷、石灰石、珍珠巖和褐煤的儲量尤為可觀。境內旅游資源豐富,主要有希拉穆仁、百靈廟、哈布圖哈薩爾祭奠堂、敖倫蘇木古城遺址、吉穆斯泰、草原巖畫等草原風光、民族風情和名勝古跡,其中希拉穆仁草原海拔高氣候涼爽,是理想的消夏避暑勝地。

              旗政府所在地百靈廟鎮(zhèn)是馳名中外的塞北“草原重鎮(zhèn)”,是全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素有“草原碼頭”、“陸路口岸”之稱。百靈廟還是“內蒙古人民抗日武裝暴動”的發(fā)源地和“草原英雄小姐妹”龍梅、玉榮的故鄉(xiāng)。是包頭市唯一的少數民族邊境旗,是內蒙古自治區(qū)19個邊境旗市和23個牧業(yè)旗之一,也是國家民委首批確定的10個興邊富民行動試點旗縣之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后,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達茂聯合旗社會經濟穩(wěn)步發(fā)展,電力、交通、通迅等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在國家計委開展的投資環(huán)境評價中被評為“好”(A級)。尤其通過興邊富民行動工程的實施,更為旗快速發(fā)展注入新的活力。

              2002年,全旗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0.3億元,同比增長33%,三次產業(yè)比例為29:42:29。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24億元,是九五時期的3.8倍,比上年增長366%。財政收入完成7 518萬元,同比增長39%,按可比口徑增加2 525萬元,純增2 106萬元。城鎮(zhèn)居民均可支配收入為4 980元,同比增長10%;農牧民人均純收入2 387元,比上年增長49%(其中有上年受災因素),農民人均純收入為2 201元,同比增長70%;牧民人均純收入為3 415元,同比增長6%;職工人均工資10 080元,人均增資635元。

              全旗工業(yè)完成投資1.33億元,是九五時期投資總和的4.4倍。全旗工業(yè)總產值完成9.08億元,同比增長18.8%。限額以上工業(yè)企業(yè)增加值完成1.13億元,增速為27.02%;限額以上工業(yè)產品銷售率達99.38%,經濟效益綜合指數124.23。

              2002年,糧食產量達1.52億斤,6月末牲畜頭數116.1萬頭(只);完成農牧業(yè)增加值3億元。

              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到1.74億元,比上年增長11%。全旗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達到3.8億元,比上年增長15%,各項貸款余額達到2.1億元,比上年增長31%。以旅游業(yè)為主的第三產業(yè)發(fā)展勢頭良好。旅游收入達2 321萬元,同比增長14%。

               

              【農牧業(yè)生產】

              按照年初確定的《三大灘農業(yè)產業(yè)化園區(qū)建設工程總體規(guī)劃》,全力抓了德承永、坤兌、文公等“三大灘”農業(yè)產業(yè)化園區(qū)建設工程。“三大灘”共規(guī)劃完成農業(yè)高產高效配套種植田7 935畝,初步形成田、渠、井、路、林配套,種養(yǎng)相結合的園田化生態(tài)農業(yè)產業(yè)化園區(qū)。

              繼續(xù)實施馬鈴薯、蕎麥兩大產業(yè)化建設工程。馬鈴薯播種面積達到20.3萬畝,蕎麥播種面積達到16.9萬畝。以建設全區(qū)脫毒種薯生產基地為目標,大力推廣馬鈴薯微型薯一分地種植工程,全旗共推廣微型薯種植面積499.5畝。此外,為暢通馬鈴薯銷售渠道,確保農民增產增收,進一步完善石寶鎮(zhèn)、文公鄉(xiāng)等地的馬鈴薯批發(fā)市場。通過資金政策扶持,保證石寶、大蘇吉兩個淀粉廠正常生產運營。

              與此同時,重點抓水源工程建設和節(jié)水灌溉技術的實施推廣。共新打機電井520眼,襯砌U型防滲渠5.7萬米,鋪設低壓管道14.1萬米。新增節(jié)水灌溉面積2.45萬畝,改善灌溉面積0.25萬畝。新增飼草料灌溉面積0.47萬畝,水保治理方面,共筑淤地壩550條,發(fā)展壩頭地0.3萬畝,新增水保治理面積1.72萬畝。人畜飲水工程已建成53處并投入使用。糧食產量達1.52億斤,六月末牲畜總頭數116.1萬頭(只),完成農牧業(yè)增加值3億元。

              全旗抓住國家實施沙源治理、生態(tài)移民等有利時機,利用國家項目和資金,在全旗實施生態(tài)富民工程。研究制定生態(tài)富民工程實施意見并狠抓落實。生態(tài)移民項目區(qū)已打井100眼,其中深井73眼,安裝低壓管道58 696米,架設高壓線路12公里,建成飼料基地24 240畝;完成棚圈建設755處,72 480平方米;住房建設完成450處,12 600平方米;完成飲工程7處??捎?003年按時搬遷748戶牧民,騰出200萬畝草場實施圍封禁牧,休養(yǎng)生息,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

              與生態(tài)富民工程和舍飼圈養(yǎng)相配套,狠抓了奶業(yè)與養(yǎng)鹿工作,并取得階段性成果。目前,共協調貸款3 350萬元,新增奶牛2 357頭,全旗累計存欄奶牛3 978頭,完成市目標3 000頭的132.6%。計劃建設奶站21處,已建成19處。還在飼養(yǎng)的畜種上進行有益的探索,重點抓養(yǎng)鹿工作,到目前全旗養(yǎng)梅花鹿230頭。為切實轉變經營方式,推進舍飼圈養(yǎng)工作順利實施,認真抓青貯工作。目前,全旗已建成青貯窖2 857處,青貯總量6.08萬噸。同時,嚴格按照《達茂旗動物疫病管理辦法(試行)》進行操作,加強動物疫病防治工作,確保牲畜不受疫病的侵襲。

               

              【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

              按照“工業(yè)立旗、三產拉動”的經濟發(fā)展戰(zhàn)略,首先以做大做強稀土和鐵精粉工業(yè),延伸產業(yè)鏈為重點,狠抓稀土、石寶兩個工業(yè)園區(qū)的基礎設施建設,基礎設施總投資達3 800萬元。目前,兩個園區(qū)水、電、路、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已初具規(guī)模,并已有11個企業(yè)入駐園區(qū)。認真組織開展呼恒烏拉工業(yè)園區(qū)建設的前期準備工作。其次抓重點工業(yè)項目的實施。2003年,確定29個重點工業(yè)項目,經過考察論證、土地征用等前期準備工作,適時啟動達茂稀土有限責任公司5 000噸稀土分離擴建等9個項目,預計2003年初可竣工投產。同時,積極加強與包鋼公司及上級部門的協調聯系,狠抓包鋼4萬噸稀土焙燒項目入駐稀土園區(qū)工作。第三,企業(yè)改革進一步深化,是年重點是繼2001年稀土有限責任公司退出國有股后,在鐵礦公司開展減持國有股工作,擬通過職工內部購并,將1 650萬元國有股用兩年全部撤出,現已撤出國有股1 032萬元。并對賽烏素黃金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現有的278萬元國有股進行公開轉讓,使企業(yè)真正成為民營股份制企業(yè)。通過改革,明晰產權,完善法人治理結構,企業(yè)經濟效益有所回升。全年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實現總產值20.8億元。

               

              【對外開放】

              滿都拉口岸于12月23日正式通關過貨,全年外貿進出口總額達到174.82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9.93%。

               

              【退耕還林還草】

              按照全旗生態(tài)建設總體規(guī)劃,本著集中連片、綜合治理、因地制宜、實事求是的原則,是年抓了以沙源治理工程為主的林業(yè)生態(tài)建設工作。共完成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模擬飛播6.05萬畝;完成退耕還林(草)8萬畝;完成農田防護林0.1萬畝,人工種草3萬畝;封山育林3萬畝,四旁植樹19.7萬株。此外在2001年退耕集中連片在200畝以上的退耕地內,種草8 810畝。形成一條西起西河鄉(xiāng)、東至文公鄉(xiāng),長350公里的生態(tài)帶,有效地改善生產條件,生態(tài)環(huán)境日益好轉。

              (王炳賢、呂平平)

            • 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內蒙古區(qū)情網》官方網站

            版權所有:中共內蒙古自治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備05003250號-3

            蒙公安備案:15010502000173號

            政府網站標識碼:1500000032

            技術支持: 內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

            广平县| 上饶县| 夹江县| 罗山县| 乌苏市| 清水县| 武山县| 江华| 廊坊市| 宁明县| 沅陵县| 来凤县| 无为县| 广丰县| 海淀区| 昂仁县| 洛扎县| 海丰县| 神农架林区| 湘乡市| 祁东县| 安丘市| 阿坝县| 塘沽区| 江都市| 剑河县| 同仁县| 大厂| 菏泽市| 黄梅县| 呼伦贝尔市| 东阳市| 江都市| 临城县| 炎陵县| 海淀区| 凭祥市| 吉安市| 湘乡市| 章丘市| 晋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