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国产|AV永久精品无码国产|99亚洲专区福利在线|人妖精品亚洲永久免费精品|91爱国产成人毛片国产a|aV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无码|国产免费av片在线观看与下载|国产成人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i id="b6qjf"><ins id="b6qjf"></ins></i>

      1. <p id="b6qjf"><ins id="b6qjf"><optgroup id="b6qjf"></optgroup></ins></p>

        1. <source id="b6qjf"></source>
          1. <p id="b6qjf"><ins id="b6qjf"><optgroup id="b6qjf"></optgroup></ins></p>
            當前位置:內蒙古區(qū)情網  /  數字史志  /  年鑒  /  內蒙古年鑒  /  2003卷  /  盟市旗縣

            2003卷

            • 開魯縣
            • 【領導名錄】

              縣委書記:高 

              副書記:朱玉強

               

              希日巴拉(蒙古族)

              姜曉東

              人大常委會主任:高 

              副主任:陳繼全

              額爾德木圖(蒙古族)

              肖彥德

              廉淑云(女蒙古族)

              郭鳳林

                長:朱玉強

              副縣長:劉義勝

              ***

               

              王宏圖

              王洪悅

              梅景林

              么永波

              王廣權

              政協(xié)主席:劉惠善(回族)

              副主席:王 

              李永林

               

              章致復(滿族)

              包文山(蒙古族)

              武裝部長:李方芹

                委:王 

               

              【概況】

              開魯縣位于內蒙古中東部,隸屬通遼市??倕^(qū)域面積4 488平方公里,總人口39萬,共有漢、蒙、滿、回等11個民族,轄18個蘇木鄉(xiāng)鎮(zhèn)及保安農場、遼河農場。2002年,國內生產總值實現(xiàn)25.7億元,比上年增長16.1%,其中第一產業(yè)增加值實現(xiàn)13.5億元,比上年增長11.8%;第二產業(yè)增加值實現(xiàn)5.2億元,比上年增長21.0%;第三產業(yè)增加值實現(xiàn)7.0億元,比上年增長21.2%。全縣財政收入完成7 200萬元,比上年增長6.05%,其中地方財政收入完成 5 519 萬元,比上年增長3.47%。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為100.2%,比上年同期下降0.8個百分點;商品零售價格指數為100.4%,比上年同期下降1.7個百分點;農業(yè)生產資料價格指數為 101.4%,比上年同期提高0.3個百分點。全縣從業(yè)人員18.38萬人,比上年同期增加0.59萬人,增長3.3%。有4 363名下崗職工實現(xiàn)再就業(yè),建立社區(qū)就業(yè)實體1 340處,安置就業(yè)人員4 040人。城鎮(zhèn)登記失業(yè)率為3.4%。

               

              【農業(yè)】

              2002年農業(yè)結構調整力度加大,農牧林各業(yè)協(xié)調發(fā)展。農業(yè)內部結構進一步優(yōu)化,種植業(yè)支柱產業(yè)逐步升級,畜牧業(yè)發(fā)展勢頭強勁,生態(tài)建設穩(wěn)步發(fā)展,使農業(yè)生產走上可持續(xù)發(fā)展道路。全年實現(xiàn)農業(yè)總產值206 322.0 萬元,比上年增長15.63%,其中種植業(yè)產值實現(xiàn)160 223.3萬元,比上年增長10.23%,其它農業(yè)產值實現(xiàn)4 305.5萬元,比上年增長62.11%;牧業(yè)產值實現(xiàn)34 592.8萬元,比上年增長28.28%;林業(yè)產值實現(xiàn)6 838.4萬元,比上年增長122.02%;漁業(yè)產值實現(xiàn)362.0萬元,比上年下降2.58%。全縣農作物總播面積147.4萬畝(含復種),其中:糧食作物面積75.6萬畝,經濟作物面積71.8萬畝,糧經比例達到5149。全縣糧食和果菜產量分別達9.53億斤和10.96億斤。產業(yè)化發(fā)展迅速,紅干椒特色產業(yè)已經形成,長日洋蔥產業(yè)穩(wěn)步發(fā)展,蔬菜果品綠色產業(yè)基地長足發(fā)展,部分產品獲得區(qū)級綠色優(yōu)質產品證書,經濟效益明顯。紅干椒全縣播種面積45萬畝,比上年增長87.50%,總產值達2.89億斤,比上年增長100.69%,實現(xiàn)產值6.57億元,比上年增長42.83%。

               

              【畜牧業(yè)】

              畜牧業(yè)產業(yè)化基地建設加強,全縣畜牧業(yè)生產圍繞建設通遼“養(yǎng)牛大市”目標,依托縣內畜禽加工龍頭企業(yè),大力發(fā)展農區(qū)畜牧業(yè),通過糧食秸稈轉化,擴大生產規(guī)模,畜牧業(yè)生產實現(xiàn)了提產增效,出現(xiàn)了生產周期縮短,商品率提高的新格局。全縣牧業(yè)年度家畜總存欄65.75萬頭(只),比上年增長3.99%,其中大畜存欄10.94萬頭,比上年增長3.80%;小畜存欄22.35萬只,比上年增長21.80%。全年肉產量達45 409噸,比上年增長24.45%,其中豬、牛、羊肉產量各為32 694噸、5 468噸、1 543噸,分別比上年增長31.59%、32.72%、59.90%;在畜牧業(yè)生產中,奶牛和白鵝養(yǎng)殖項目發(fā)展勢頭強勁,全縣奶牛存欄2 015頭,占牛存欄的3.30%,牛奶產量達3 838噸,比上年增長442.09%,實現(xiàn)產值767.6萬元。白鵝養(yǎng)殖83.1萬只,比上年增長38.22%,鵝肉產量達2 215噸,比上年增長39.50%,實現(xiàn)產值1 551.0萬元。

               

              【生態(tài)林業(yè) 草場建設】

              全縣禁墾禁牧面積分別達到123萬畝和130萬畝,完成人工造林20萬畝,合格面積19萬畝,其中退耕還林4萬畝。全縣森林覆被率達25.6%。農業(yè)基礎設施進一步加強,新打配套機電井690眼,機井改電井1 420眼,新增節(jié)水和有效灌溉面積20.3萬畝。完成人畜飲水工程22處,鋪設管道603公里,解決3.4萬人和4.9萬頭(只)牲畜飲水問題。

               

              【工業(yè)】

              工業(yè)經濟以培育龍頭企業(yè)和重點項目建設,全力實施工業(yè)二次創(chuàng)業(yè),加強經濟開發(fā)區(qū)和工業(yè)園區(qū)建設,促進了工業(yè)經濟的快速增長和新型工業(yè)體系的形成。全年工業(yè)增加值完成32 004萬元,比上年增長33.4%,其中:獨立核算工業(yè)增加值完成10 534.3萬元,比上年增長40.21%;實現(xiàn)利稅1 873.3萬元,比上年增長15.09%;工業(yè)產品銷售率達98.19%,比上年下降1.44個百分點;工業(yè)經濟效益綜合指數完成103.15%,比上年提高6.84個百分點;全年獨立核算工業(yè)企業(yè)實現(xiàn)產品銷售收入30 162.7萬元,比上年增長32.97%;年末產成品庫存為1 676.5萬元,比上年下降6.95%;全年全員勞動生產率達23 239.15元/人,比上年提高6 499.50元/人;流動資金周轉次數2.55次,比上年快0.4次。

               

              【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0 212萬元,比上年增長4.67%。縣以上50萬元以上項目完成投資30 955萬元,比上年增長7.42%。按經濟類型分,國有經濟投資25 737萬元,比上年增長2.54%;其它經濟投資5 218萬元,比上年增長40.31%。按投資用途分,基本建設投資完成25 642萬元;更新改造投資完成4 043萬元;其它投資完成1 270萬元。投資結構繼續(xù)改善。全年縣以上50萬元以上農林牧漁業(yè)投資13 240萬元,比上年增長83.81%;交通運輸、倉儲及郵電通信業(yè)投資5 931萬元,比上年增長72.31%;地質勘查業(yè)、水利管理業(yè)投資3 517萬元,比上年增長12.15%;教育、文藝和廣播電影電視業(yè)投資1 304萬元,比上年增長159.76%。新增生產能力或工程效益有:新建公路19公里;造林面積20.44萬畝;肉加工品1 000噸/年;精甲醇32 500噸/年;糧食倉儲7 500萬公斤,18 144平方米;職業(yè)學校學生席位3 823個,建筑面積11 700平方米;小學校學生席位943個,建筑面積3 000平方米;其它學校學生席位500個,建筑面積2 000平方米。固定資產投資穩(wěn)定增長。

               

              【建筑業(yè)】

              年內全社會建筑業(yè)增加值實現(xiàn)20 000萬元,比上年增長3.8%,三級及三級以上建筑業(yè)實現(xiàn)利潤總額27萬元,稅金總額235萬元,施工工程個數21個,其中投標承包工程18個,施工面積61 241平方米,竣工面積43 816平方米。

               

              【交通 郵電】

              全年交通運輸業(yè)公路貨運量完成4 212千噸,比上年下降2.75%,公路貨運周轉量完成265 356千噸公里,比上年下降2.75%;公路客運量完成2 786千人,比上年增長4.78%,公路客運周轉量完成131 944千人公里,比上年增長5.58%;公路總里程1 237.67公里,比上年增長4.15%。

              郵電通信業(yè)全年郵電業(yè)務總量3 751萬元,比上年增長26.30%。固定電話用戶達到28 821 戶,比上年增長14.33%,其中城市電話用戶10 972 戶,增長5.83%;鄉(xiāng)村電話用戶17 849戶,增長20.27%。移動電話用戶達21 506戶,增長88.20%。

               

              【第三產業(yè)】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9 266.3萬元,比上年增長12.79%。其中縣消費品零售額26 024.0萬元,增長10.73%,縣以下消費品零售額23 242.3萬元,增長15.18%。批發(fā)零售貿易業(yè)零售額43 773.1萬元,增長10.38%;餐飲業(yè)零售額3 243.2萬元,增長35.05%;其它行業(yè)零售額2 250.0萬元,增長38.61%。

               

              【金融 保險業(yè)】

              年末全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為72 487萬元,比上年增長12.17%,其中企業(yè)存款余額為6 046萬元,比上年增長3.46%;城鄉(xiāng)居民儲蓄存款60 697萬元,比上年增長10.69%。年末全縣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為123 798萬元,比上年增長2.02%,其中短期貸款余額119 726萬元,比上年增長0.66%,中長期貸款余額4 072萬元,比上年增長49.98%。金融機構現(xiàn)金收入為369 320萬元,現(xiàn)金支出403 089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6.99%、14.53%,全年貨幣凈投放33 769萬元。

              年末全縣保險機構保費收入1 518.06萬元,比上年增長32.88%,其中:財險收入491.16萬元,比上年增長16.34%;壽險收入1 026.9萬元,比上年增長42.57%。全年保險機構賠付額達391.4萬元,比上增長14.24%,其中:財險賠付299.9萬元,比上年增長7.88%;壽險賠付91.5萬元,比上年增長41.64%。

               

              【科技】

              年末全縣各類專業(yè)技術人員達6 642人??萍冀涃M投入力度繼續(xù)加大,全年科技經費支出161萬元,比上年增長40.00%,其中:科技三項費150萬元,比上年增長42.86%;科學事業(yè)費11 萬元,比上年增長10.00%。

               

              【教育】

              全縣普通高中在校生2 949 人;職業(yè)高中在校生115人;普通初中在校生15 175人;小學生在校生38 455人,學齡兒童入學率達98.1%,小學畢業(yè)生升學率達100%。幼兒教育進一步加強。辦學條件進一步改善,教育危房改造和一、二中教學樓相繼竣工落成,建筑面積達31 138平方米,總投資2 304萬元。

               

              【文化】

              年末全縣有藝術表演團體1個,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文化娛樂室127個,藏書68 000冊,圖書流動冊次20 410冊,接待讀者人次9 890人次,電影放映隊26個,放映場次4 306次,廣播人口覆蓋率100%,電視人口覆蓋率100%。

               

              【衛(wèi)生】

              全縣共有衛(wèi)生機構28個,床位421張,衛(wèi)生技術人員943人,其中:醫(yī)師441人。體育事業(yè)不斷發(fā)展,全開展民健身活動。全年舉辦各類運動會7次,參加運動員人數5 769人次,73.15%的在校生達到國家體育鍛煉標準。

               

              【人口  人民生活】

              2002 年全縣人口出生率為10.24,死亡率為4.43,自然增長率為5.81。年末全縣總人口為384 138 人,增長0.40%,其中男性為196 875 人,女性為187 263 人。少數民族為56 407 人,占總人口的14.68%。人口增長數量繼續(xù)得到有效控制。城鄉(xiāng)居民生活繼續(xù)得到改善。隨著再就業(yè)和社會保障工作的不斷加強,提高離退休人員養(yǎng)老金政策的落實,以及農業(yè)生產的豐收,城鄉(xiāng)居民收入繼續(xù)增加。全年城鎮(zhèn)居民均可支配收入達4 807.20元,比上年增加301.83元,增長6.70%;農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 975.19 元,比上年增加120.96 元,增長4.24%。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事業(yè)進一步加強。年末全縣各類社會福利機構19個,床位278張,收養(yǎng)238人。年末全縣有14 500名職工參加養(yǎng)老保險,2 321名離退休人員參加離退休費社會統(tǒng)籌。8 228名職工參加失業(yè)保險,城市低保人數由去年的588人擴大到2 956人。

              (馬鳳軍)

            • 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內蒙古區(qū)情網》官方網站
            • 開魯縣
            • 【領導名錄】

              縣委書記:高 

              副書記:朱玉強

               

              希日巴拉(蒙古族)

              姜曉東

              人大常委會主任:高 

              副主任:陳繼全

              額爾德木圖(蒙古族)

              肖彥德

              廉淑云(女蒙古族)

              郭鳳林

                長:朱玉強

              副縣長:劉義勝

              ***

               

              王宏圖

              王洪悅

              梅景林

              么永波

              王廣權

              政協(xié)主席:劉惠善(回族)

              副主席:王 

              李永林

               

              章致復(滿族)

              包文山(蒙古族)

              武裝部長:李方芹

                委:王 

               

              【概況】

              開魯縣位于內蒙古中東部,隸屬通遼市??倕^(qū)域面積4 488平方公里,總人口39萬,共有漢、蒙、滿、回等11個民族,轄18個蘇木鄉(xiāng)鎮(zhèn)及保安農場、遼河農場。2002年,國內生產總值實現(xiàn)25.7億元,比上年增長16.1%,其中第一產業(yè)增加值實現(xiàn)13.5億元,比上年增長11.8%;第二產業(yè)增加值實現(xiàn)5.2億元,比上年增長21.0%;第三產業(yè)增加值實現(xiàn)7.0億元,比上年增長21.2%。全縣財政收入完成7 200萬元,比上年增長6.05%,其中地方財政收入完成 5 519 萬元,比上年增長3.47%。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為100.2%,比上年同期下降0.8個百分點;商品零售價格指數為100.4%,比上年同期下降1.7個百分點;農業(yè)生產資料價格指數為 101.4%,比上年同期提高0.3個百分點。全縣從業(yè)人員18.38萬人,比上年同期增加0.59萬人,增長3.3%。有4 363名下崗職工實現(xiàn)再就業(yè),建立社區(qū)就業(yè)實體1 340處,安置就業(yè)人員4 040人。城鎮(zhèn)登記失業(yè)率為3.4%。

               

              【農業(yè)】

              2002年農業(yè)結構調整力度加大,農牧林各業(yè)協(xié)調發(fā)展。農業(yè)內部結構進一步優(yōu)化,種植業(yè)支柱產業(yè)逐步升級,畜牧業(yè)發(fā)展勢頭強勁,生態(tài)建設穩(wěn)步發(fā)展,使農業(yè)生產走上可持續(xù)發(fā)展道路。全年實現(xiàn)農業(yè)總產值206 322.0 萬元,比上年增長15.63%,其中種植業(yè)產值實現(xiàn)160 223.3萬元,比上年增長10.23%,其它農業(yè)產值實現(xiàn)4 305.5萬元,比上年增長62.11%;牧業(yè)產值實現(xiàn)34 592.8萬元,比上年增長28.28%;林業(yè)產值實現(xiàn)6 838.4萬元,比上年增長122.02%;漁業(yè)產值實現(xiàn)362.0萬元,比上年下降2.58%。全縣農作物總播面積147.4萬畝(含復種),其中:糧食作物面積75.6萬畝,經濟作物面積71.8萬畝,糧經比例達到5149。全縣糧食和果菜產量分別達9.53億斤和10.96億斤。產業(yè)化發(fā)展迅速,紅干椒特色產業(yè)已經形成,長日洋蔥產業(yè)穩(wěn)步發(fā)展,蔬菜果品綠色產業(yè)基地長足發(fā)展,部分產品獲得區(qū)級綠色優(yōu)質產品證書,經濟效益明顯。紅干椒全縣播種面積45萬畝,比上年增長87.50%,總產值達2.89億斤,比上年增長100.69%,實現(xiàn)產值6.57億元,比上年增長42.83%。

               

              【畜牧業(yè)】

              畜牧業(yè)產業(yè)化基地建設加強,全縣畜牧業(yè)生產圍繞建設通遼“養(yǎng)牛大市”目標,依托縣內畜禽加工龍頭企業(yè),大力發(fā)展農區(qū)畜牧業(yè),通過糧食秸稈轉化,擴大生產規(guī)模,畜牧業(yè)生產實現(xiàn)了提產增效,出現(xiàn)了生產周期縮短,商品率提高的新格局。全縣牧業(yè)年度家畜總存欄65.75萬頭(只),比上年增長3.99%,其中大畜存欄10.94萬頭,比上年增長3.80%;小畜存欄22.35萬只,比上年增長21.80%。全年肉產量達45 409噸,比上年增長24.45%,其中豬、牛、羊肉產量各為32 694噸、5 468噸、1 543噸,分別比上年增長31.59%、32.72%、59.90%;在畜牧業(yè)生產中,奶牛和白鵝養(yǎng)殖項目發(fā)展勢頭強勁,全縣奶牛存欄2 015頭,占牛存欄的3.30%,牛奶產量達3 838噸,比上年增長442.09%,實現(xiàn)產值767.6萬元。白鵝養(yǎng)殖83.1萬只,比上年增長38.22%,鵝肉產量達2 215噸,比上年增長39.50%,實現(xiàn)產值1 551.0萬元。

               

              【生態(tài)林業(yè) 草場建設】

              全縣禁墾禁牧面積分別達到123萬畝和130萬畝,完成人工造林20萬畝,合格面積19萬畝,其中退耕還林4萬畝。全縣森林覆被率達25.6%。農業(yè)基礎設施進一步加強,新打配套機電井690眼,機井改電井1 420眼,新增節(jié)水和有效灌溉面積20.3萬畝。完成人畜飲水工程22處,鋪設管道603公里,解決3.4萬人和4.9萬頭(只)牲畜飲水問題。

               

              【工業(yè)】

              工業(yè)經濟以培育龍頭企業(yè)和重點項目建設,全力實施工業(yè)二次創(chuàng)業(yè),加強經濟開發(fā)區(qū)和工業(yè)園區(qū)建設,促進了工業(yè)經濟的快速增長和新型工業(yè)體系的形成。全年工業(yè)增加值完成32 004萬元,比上年增長33.4%,其中:獨立核算工業(yè)增加值完成10 534.3萬元,比上年增長40.21%;實現(xiàn)利稅1 873.3萬元,比上年增長15.09%;工業(yè)產品銷售率達98.19%,比上年下降1.44個百分點;工業(yè)經濟效益綜合指數完成103.15%,比上年提高6.84個百分點;全年獨立核算工業(yè)企業(yè)實現(xiàn)產品銷售收入30 162.7萬元,比上年增長32.97%;年末產成品庫存為1 676.5萬元,比上年下降6.95%;全年全員勞動生產率達23 239.15元/人,比上年提高6 499.50元/人;流動資金周轉次數2.55次,比上年快0.4次。

               

              【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0 212萬元,比上年增長4.67%??h以上50萬元以上項目完成投資30 955萬元,比上年增長7.42%。按經濟類型分,國有經濟投資25 737萬元,比上年增長2.54%;其它經濟投資5 218萬元,比上年增長40.31%。按投資用途分,基本建設投資完成25 642萬元;更新改造投資完成4 043萬元;其它投資完成1 270萬元。投資結構繼續(xù)改善。全年縣以上50萬元以上農林牧漁業(yè)投資13 240萬元,比上年增長83.81%;交通運輸、倉儲及郵電通信業(yè)投資5 931萬元,比上年增長72.31%;地質勘查業(yè)、水利管理業(yè)投資3 517萬元,比上年增長12.15%;教育、文藝和廣播電影電視業(yè)投資1 304萬元,比上年增長159.76%。新增生產能力或工程效益有:新建公路19公里;造林面積20.44萬畝;肉加工品1 000噸/年;精甲醇32 500噸/年;糧食倉儲7 500萬公斤,18 144平方米;職業(yè)學校學生席位3 823個,建筑面積11 700平方米;小學校學生席位943個,建筑面積3 000平方米;其它學校學生席位500個,建筑面積2 000平方米。固定資產投資穩(wěn)定增長。

               

              【建筑業(yè)】

              年內全社會建筑業(yè)增加值實現(xiàn)20 000萬元,比上年增長3.8%,三級及三級以上建筑業(yè)實現(xiàn)利潤總額27萬元,稅金總額235萬元,施工工程個數21個,其中投標承包工程18個,施工面積61 241平方米,竣工面積43 816平方米。

               

              【交通 郵電】

              全年交通運輸業(yè)公路貨運量完成4 212千噸,比上年下降2.75%,公路貨運周轉量完成265 356千噸公里,比上年下降2.75%;公路客運量完成2 786千人,比上年增長4.78%,公路客運周轉量完成131 944千人公里,比上年增長5.58%;公路總里程1 237.67公里,比上年增長4.15%。

              郵電通信業(yè)全年郵電業(yè)務總量3 751萬元,比上年增長26.30%。固定電話用戶達到28 821 戶,比上年增長14.33%,其中城市電話用戶10 972 戶,增長5.83%;鄉(xiāng)村電話用戶17 849戶,增長20.27%。移動電話用戶達21 506戶,增長88.20%。

               

              【第三產業(yè)】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9 266.3萬元,比上年增長12.79%。其中縣消費品零售額26 024.0萬元,增長10.73%,縣以下消費品零售額23 242.3萬元,增長15.18%。批發(fā)零售貿易業(yè)零售額43 773.1萬元,增長10.38%;餐飲業(yè)零售額3 243.2萬元,增長35.05%;其它行業(yè)零售額2 250.0萬元,增長38.61%。

               

              【金融 保險業(yè)】

              年末全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為72 487萬元,比上年增長12.17%,其中企業(yè)存款余額為6 046萬元,比上年增長3.46%;城鄉(xiāng)居民儲蓄存款60 697萬元,比上年增長10.69%。年末全縣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為123 798萬元,比上年增長2.02%,其中短期貸款余額119 726萬元,比上年增長0.66%,中長期貸款余額4 072萬元,比上年增長49.98%。金融機構現(xiàn)金收入為369 320萬元,現(xiàn)金支出403 089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6.99%、14.53%,全年貨幣凈投放33 769萬元。

              年末全縣保險機構保費收入1 518.06萬元,比上年增長32.88%,其中:財險收入491.16萬元,比上年增長16.34%;壽險收入1 026.9萬元,比上年增長42.57%。全年保險機構賠付額達391.4萬元,比上增長14.24%,其中:財險賠付299.9萬元,比上年增長7.88%;壽險賠付91.5萬元,比上年增長41.64%。

               

              【科技】

              年末全縣各類專業(yè)技術人員達6 642人??萍冀涃M投入力度繼續(xù)加大,全年科技經費支出161萬元,比上年增長40.00%,其中:科技三項費150萬元,比上年增長42.86%;科學事業(yè)費11 萬元,比上年增長10.00%。

               

              【教育】

              全縣普通高中在校生2 949 人;職業(yè)高中在校生115人;普通初中在校生15 175人;小學生在校生38 455人,學齡兒童入學率達98.1%,小學畢業(yè)生升學率達100%。幼兒教育進一步加強。辦學條件進一步改善,教育危房改造和一、二中教學樓相繼竣工落成,建筑面積達31 138平方米,總投資2 304萬元。

               

              【文化】

              年末全縣有藝術表演團體1個,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文化娛樂室127個,藏書68 000冊,圖書流動冊次20 410冊,接待讀者人次9 890人次,電影放映隊26個,放映場次4 306次,廣播人口覆蓋率100%,電視人口覆蓋率100%。

               

              【衛(wèi)生】

              全縣共有衛(wèi)生機構28個,床位421張,衛(wèi)生技術人員943人,其中:醫(yī)師441人。體育事業(yè)不斷發(fā)展,全開展民健身活動。全年舉辦各類運動會7次,參加運動員人數5 769人次,73.15%的在校生達到國家體育鍛煉標準。

               

              【人口  人民生活】

              2002 年全縣人口出生率為10.24,死亡率為4.43,自然增長率為5.81。年末全縣總人口為384 138 人,增長0.40%,其中男性為196 875 人,女性為187 263 人。少數民族為56 407 人,占總人口的14.68%。人口增長數量繼續(xù)得到有效控制。城鄉(xiāng)居民生活繼續(xù)得到改善。隨著再就業(yè)和社會保障工作的不斷加強,提高離退休人員養(yǎng)老金政策的落實,以及農業(yè)生產的豐收,城鄉(xiāng)居民收入繼續(xù)增加。全年城鎮(zhèn)居民均可支配收入達4 807.20元,比上年增加301.83元,增長6.70%;農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 975.19 元,比上年增加120.96 元,增長4.24%。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事業(yè)進一步加強。年末全縣各類社會福利機構19個,床位278張,收養(yǎng)238人。年末全縣有14 500名職工參加養(yǎng)老保險,2 321名離退休人員參加離退休費社會統(tǒng)籌。8 228名職工參加失業(yè)保險,城市低保人數由去年的588人擴大到2 956人。

              (馬鳳軍)

            • 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內蒙古區(qū)情網》官方網站

            版權所有:中共內蒙古自治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備05003250號-3

            蒙公安備案:15010502000173號

            政府網站標識碼:1500000032

            技術支持: 內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

            沛县| 越西县| 兴宁市| 博乐市| 社会| 自治县| 崇义县| 错那县| 鞍山市| 永川市| 墨竹工卡县| 青海省| 长宁区| 武鸣县| 紫阳县| 惠东县| 即墨市| 台州市| 阳曲县| 克东县| 景泰县| 龙州县| 公主岭市| 濮阳市| 噶尔县| 阿城市| 阿勒泰市| 株洲县| 喜德县| 湖州市| 清丰县| 怀安县| 青海省| 岱山县| 民权县| 达尔| 鲁甸县| 大安市| 班玛县| 松潘县| 武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