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卷
【概況】 阿魯科爾沁旗(以下簡稱阿旗)地處內蒙古自治區(qū)中部,大興安嶺山脈南端東麓,隸屬內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市。東與通遼市扎魯特旗接壤,南與通遼市開魯縣、赤峰市翁牛特旗隔河相望,西與赤峰市巴林右旗、巴林左旗相連,北與錫林郭勒盟西烏珠穆沁旗毗鄰。全旗南北狹長最長達232公里,東西最寬約114公里,行政轄區(qū)總面積13 240平方公里。
年平均氣溫7.1℃。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15.5℃;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25.5℃。年降水量408.3毫米。年日照時數3181.3小時,無霜期156天。全年共出現(xiàn)干旱災害1次,冰雹災害1次,洪澇災害3次。
全旗(縣、區(qū))總面積14 555平方公里。轄16個鄉(xiāng)(鎮(zhèn)、蘇木、辦事處), 245個行政村(嘎查、居委會)。截至2016年年末,全旗(縣、區(qū))總人口29.66萬人,其中非農業(yè)人口6.3萬人。男女性別比102.8∶100。人口出生率7.31‰;死亡率4.33‰;人口自然增長率2.98‰。人口密度20.4人/平方公里。有少數民族14個,人口129 935人。
2016年,全旗(縣、區(qū))地區(qū)生產總值117.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下降)7.3%。第一產業(yè)增加值19.3億元,比上年增長3.7%;第二產業(yè)增加值51.7億元,比上年增長7.7%;第三產業(yè)增加值46.6億元,比上年增長7.9%。三次產業(yè)比重為16.4∶44.1∶39.5。全社會完成500萬元以上項目固定資產投資63.2億元,比上年增長15.5%。財政總收入3.715億元,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72億元,比上年增長6.6 %。公共財政預算支出30.6億元,比上年增長5.5%。
【農業(yè)】 農業(yè)增加值19.65億元,比上年增長3.7%。全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20.73萬公頃,比上年增長0.87%。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1.6萬公頃。糧食總產量50.35萬噸,比上年下降1.9%,全旗農機總動力 70 萬千瓦,比上年增長9.4 %。
【畜牧業(yè)】 6月末,牲畜存欄數294.6 萬頭只,12月末牲畜存欄數 143.7萬頭只;肉類總產量2.25萬噸,禽蛋總產量0.33萬噸,奶類總產量7.79萬噸,澳亞奶牛養(yǎng)殖七場、太極肉驢養(yǎng)殖場、金色草原有機農業(yè)等項目建設完成。
【林 業(yè)】 森林覆蓋率34.4%,通過“十個全覆蓋”工程,重點區(qū)域綠化4.78萬畝、栽植苗木436萬株。
【水利】 境內有黑木倫河、歐木倫河、烏力吉木倫河、西拉木倫河和新開河等河流,總流域面積13 972平方公里,全旗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3.73億立方米。其中:地下水資源量2.53億立方米,可開采量1.61億立方米;地表水資源量2.01億立方米,可利用量0.8億立方米。7.6萬人飲水安全問題有效解決。
【工業(yè)】 工業(yè)增加值42.88億元,比上年增長7.7 %。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企業(yè)33家,主營業(yè)務收入926 254萬元,比上年增長0.1 %。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產品銷售收入90.4 億元,比上年增長 3.3 %;實現(xiàn)利潤-1196.8萬元,同比增長35.4 %;利稅 8221 萬元,比上年增長(下降) 19.4 %。敖包吐鉛鋅礦1000噸選廠建設完成,太極9萬頭肉驢屠宰加工生產線建成試產,大唐罕山首期續(xù)建10萬千瓦風電、天澤3萬千瓦光伏并網發(fā)電,元易生物燃氣二期、松彬新型建材等項目進展順利。
【城鎮(zhèn)建設】 基本建設投資 29.47 億元,比上年增長 25.3 %;房地產開發(fā)投資5.62億元,比上年增長 22.2 %。全年商品房屋銷售面積39.97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18.6%;商品房屋銷售額140 000萬元,比上年增長18.2 %。中心城區(qū)建成區(qū)面積15.5 平方公里,城區(qū)人口9.27萬人,城鎮(zhèn)化率41.98 %。改造村級油路 865 公里。改造棚戶區(qū)850戶、老舊小區(qū)1510戶。東北出口、濱河路、天元體育公園建設完成,烏力吉沐淪街、東暖熱力易址新建全面啟動。
【環(huán)境保護】 完成環(huán)境保護和污染治理項目9個,投資額 5150.36 萬元,比上年增長 69.5 %。城區(qū)52臺10蒸噸以下燃煤鍋爐徹底取締,空氣質量和人居環(huán)境有效改善。完成生態(tài)治理13.6萬畝,京津風沙源治理面積3.2萬畝。
【交通】 公路通車里程 3512 公里,公路客運量 236.25 萬人、客運周轉量 10 648.11 萬人公里,分別比上年增長 2.1 %和 2.1%;公路貨運量 160.34 萬噸、貨運周轉量 2.86 萬噸公里,分別增長3%和3.7%。城市公交3號線開通運營。通用機場、集通鐵路復線建設加快推進,國道303線、省道210線開工建設,新建通村油(水泥)路865公里,通鄉(xiāng)油(水泥)路和通村公路率均達100%。
【電信】 業(yè)務總量19 962.82萬元,比上年增長14.8%。
【商業(yè)】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623.7萬元,比上年增長9.8%。分行業(yè)看,批發(fā)、零售貿易業(yè)279 492.8萬元,比上年增長9.4%;住宿餐飲業(yè)51 130.9萬元,比上年增長12.2%。城鄉(xiāng)商品交易市場28處,比上年增加1處,成交額18.02萬元,比上年增長8.5%。
【旅游業(yè)】 主要旅游景點有8處。全年接待國內外游客650 000人次,比上年增長8.3%;實現(xiàn)旅游總收入7.1萬元,比上年增長22.4%。編制完成《全旗旅游發(fā)展規(guī)劃》,規(guī)劃啟動255公里旅游區(qū)公路建設項目??偼顿Y5億元的蒙古汗廷文化園建設項目加快推進。阿魯科爾沁草原被列入國家重點生態(tài)旅游目的地,建設旅游廁所24個。
【郵政】 郵政業(yè)務總量1008萬元,比上年增長3.8%。年末固定電話用戶2.15萬戶,移動電話用戶28.87萬戶,互聯(lián)網用戶3.4萬戶。
【金融】 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 61.68 億元,比年初增加11.58 億元。其中居民儲蓄存款余額 38.63 億元,比年初增加 6.6 億元。年末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54.91 億元,比年初增加7.42 億元。
【保險】 全旗各保險業(yè)保費收入24 754.82 億元,比上年增長24.6 %。其中,財險保費收入 11 732.88億元,比上年增長 7.04 %;人險保費收入 13 021.94 元,比上年增長 46.23 %。各類賠款給付金額 9378.94 億元,比上年增長 19.67 %。
【科技 教育】 擁有各類科技人員7318人。有各類學校 55 所,在校學生34 754 人。其中:普通高中 2 所,在校學生 5116人;職業(yè)高中1所,在校學生 1133人;初中 5 所,在校學生7405 人;小學 32 所,在校學生 15 156 人;幼兒園14所,在園幼兒5893人;民族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學生51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 100%,初中入學率103.55%,高中入學率82.14 %。各類學校有專職教師 4070人。2016年,高考本科錄取人數為 1608人。阿旗作為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縣通過國家評估認定。學生考入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共7人。第二小學擴建及實驗小學、實驗幼兒園、旗直二幼新建工程主體完成。
【文化】 擁有各種藝術表演團體299個,藝術表演場所256個,公共圖書館1個,文化館1個。文化部、國家事務委員會、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博覽會系列中國西部民歌(花兒)歌會賽,阿魯科爾沁旗哈斯其木格榮獲金獎,哈斯巴根、賽音畢力格榮獲銀獎。
【衛(wèi)生】 擁有衛(wèi)生機構510個。其中,醫(yī)院、衛(wèi)生院27個,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 1個,婦幼保健機構1個,??萍膊》乐螜C構 1 個,疾控中心 1個。各類衛(wèi)生機構擁有床位 1491張,衛(wèi)生技術人員1522 人,其中執(zhí)業(yè)醫(yī)師753人,旗醫(yī)院晉級二級甲等綜合醫(yī)院。
【體育】 體育協(xié)會11個。阿旗代表隊分別在西烏珠穆沁旗國際搏克團體賽獲團體第3名;全國八省區(qū)射箭比賽個人賽獲第1名(德欽);內蒙古青少年錦標賽男子乙組獲第3名(玄佳旭)。
【社會保障】 新型農村牧區(qū)合作醫(yī)療參合人數218 504人,農牧民參合率95%。年末城鎮(zhèn)新增就業(yè) 1972人,城鎮(zhèn)失業(yè)率 3.89。參加基本養(yǎng)老保險的人數 15 922 人,比上年下降 0.03 %。全旗(縣、區(qū))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人數為 24 651人,比上年下降 4.56 %。其中:城鎮(zhèn) 3009 人,比上年下降 17.2 %;農村 21 642 人,比上年下降 2.5 %。社會福利性收養(yǎng)單位(含敬老院) 9個,床位 563 張,收養(yǎng) 2 人,投入各類資金3.05億元,實現(xiàn)2766人穩(wěn)定脫貧。9.2萬戶低收入家庭“暖心煤”按期發(fā)放。“救急難”基金會成立。36個老年幸福互助院建設完成。
【人民生活】 全體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3 359元,比上年增長10.8 %,全體居民均消費支出11 972元,比上年增長9.9%,全體居民均住房建筑面積25平方米。其中,城鎮(zhèn)居民均可支配收入22 604元,比上年增長9.0%,城鎮(zhèn)居民均消費性支出為12 073元,比上年增長11.65%,城鎮(zhèn)居民均住房使用面積31平方米;農村牧區(qū)居民均可支配收入7968元,比上年增長7.8%,農村牧區(qū)居民均消費性支出為11 920元,比上年增長9.1%,農村牧區(qū)居民均住房使用面積20平方米。在崗職工平均工資57 532元,同比增長6.61%。城鄉(xiāng)居民恩格爾系數分別為32.8 %和38.5 %。
(撰稿人:李盈泉)
【概況】 阿魯科爾沁旗(以下簡稱阿旗)地處內蒙古自治區(qū)中部,大興安嶺山脈南端東麓,隸屬內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市。東與通遼市扎魯特旗接壤,南與通遼市開魯縣、赤峰市翁牛特旗隔河相望,西與赤峰市巴林右旗、巴林左旗相連,北與錫林郭勒盟西烏珠穆沁旗毗鄰。全旗南北狹長最長達232公里,東西最寬約114公里,行政轄區(qū)總面積13 240平方公里。
年平均氣溫7.1℃。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15.5℃;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25.5℃。年降水量408.3毫米。年日照時數3181.3小時,無霜期156天。全年共出現(xiàn)干旱災害1次,冰雹災害1次,洪澇災害3次。
全旗(縣、區(qū))總面積14 555平方公里。轄16個鄉(xiāng)(鎮(zhèn)、蘇木、辦事處), 245個行政村(嘎查、居委會)。截至2016年年末,全旗(縣、區(qū))總人口29.66萬人,其中非農業(yè)人口6.3萬人。男女性別比102.8∶100。人口出生率7.31‰;死亡率4.33‰;人口自然增長率2.98‰。人口密度20.4人/平方公里。有少數民族14個,人口129 935人。
2016年,全旗(縣、區(qū))地區(qū)生產總值117.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下降)7.3%。第一產業(yè)增加值19.3億元,比上年增長3.7%;第二產業(yè)增加值51.7億元,比上年增長7.7%;第三產業(yè)增加值46.6億元,比上年增長7.9%。三次產業(yè)比重為16.4∶44.1∶39.5。全社會完成500萬元以上項目固定資產投資63.2億元,比上年增長15.5%。財政總收入3.715億元,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72億元,比上年增長6.6 %。公共財政預算支出30.6億元,比上年增長5.5%。
【農業(yè)】 農業(yè)增加值19.65億元,比上年增長3.7%。全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20.73萬公頃,比上年增長0.87%。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1.6萬公頃。糧食總產量50.35萬噸,比上年下降1.9%,全旗農機總動力 70 萬千瓦,比上年增長9.4 %。
【畜牧業(yè)】 6月末,牲畜存欄數294.6 萬頭只,12月末牲畜存欄數 143.7萬頭只;肉類總產量2.25萬噸,禽蛋總產量0.33萬噸,奶類總產量7.79萬噸,澳亞奶牛養(yǎng)殖七場、太極肉驢養(yǎng)殖場、金色草原有機農業(yè)等項目建設完成。
【林 業(yè)】 森林覆蓋率34.4%,通過“十個全覆蓋”工程,重點區(qū)域綠化4.78萬畝、栽植苗木436萬株。
【水利】 境內有黑木倫河、歐木倫河、烏力吉木倫河、西拉木倫河和新開河等河流,總流域面積13 972平方公里,全旗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3.73億立方米。其中:地下水資源量2.53億立方米,可開采量1.61億立方米;地表水資源量2.01億立方米,可利用量0.8億立方米。7.6萬人飲水安全問題有效解決。
【工業(yè)】 工業(yè)增加值42.88億元,比上年增長7.7 %。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企業(yè)33家,主營業(yè)務收入926 254萬元,比上年增長0.1 %。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產品銷售收入90.4 億元,比上年增長 3.3 %;實現(xiàn)利潤-1196.8萬元,同比增長35.4 %;利稅 8221 萬元,比上年增長(下降) 19.4 %。敖包吐鉛鋅礦1000噸選廠建設完成,太極9萬頭肉驢屠宰加工生產線建成試產,大唐罕山首期續(xù)建10萬千瓦風電、天澤3萬千瓦光伏并網發(fā)電,元易生物燃氣二期、松彬新型建材等項目進展順利。
【城鎮(zhèn)建設】 基本建設投資 29.47 億元,比上年增長 25.3 %;房地產開發(fā)投資5.62億元,比上年增長 22.2 %。全年商品房屋銷售面積39.97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18.6%;商品房屋銷售額140 000萬元,比上年增長18.2 %。中心城區(qū)建成區(qū)面積15.5 平方公里,城區(qū)人口9.27萬人,城鎮(zhèn)化率41.98 %。改造村級油路 865 公里。改造棚戶區(qū)850戶、老舊小區(qū)1510戶。東北出口、濱河路、天元體育公園建設完成,烏力吉沐淪街、東暖熱力易址新建全面啟動。
【環(huán)境保護】 完成環(huán)境保護和污染治理項目9個,投資額 5150.36 萬元,比上年增長 69.5 %。城區(qū)52臺10蒸噸以下燃煤鍋爐徹底取締,空氣質量和人居環(huán)境有效改善。完成生態(tài)治理13.6萬畝,京津風沙源治理面積3.2萬畝。
【交通】 公路通車里程 3512 公里,公路客運量 236.25 萬人、客運周轉量 10 648.11 萬人公里,分別比上年增長 2.1 %和 2.1%;公路貨運量 160.34 萬噸、貨運周轉量 2.86 萬噸公里,分別增長3%和3.7%。城市公交3號線開通運營。通用機場、集通鐵路復線建設加快推進,國道303線、省道210線開工建設,新建通村油(水泥)路865公里,通鄉(xiāng)油(水泥)路和通村公路率均達100%。
【電信】 業(yè)務總量19 962.82萬元,比上年增長14.8%。
【商業(yè)】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623.7萬元,比上年增長9.8%。分行業(yè)看,批發(fā)、零售貿易業(yè)279 492.8萬元,比上年增長9.4%;住宿餐飲業(yè)51 130.9萬元,比上年增長12.2%。城鄉(xiāng)商品交易市場28處,比上年增加1處,成交額18.02萬元,比上年增長8.5%。
【旅游業(yè)】 主要旅游景點有8處。全年接待國內外游客650 000人次,比上年增長8.3%;實現(xiàn)旅游總收入7.1萬元,比上年增長22.4%。編制完成《全旗旅游發(fā)展規(guī)劃》,規(guī)劃啟動255公里旅游區(qū)公路建設項目??偼顿Y5億元的蒙古汗廷文化園建設項目加快推進。阿魯科爾沁草原被列入國家重點生態(tài)旅游目的地,建設旅游廁所24個。
【郵政】 郵政業(yè)務總量1008萬元,比上年增長3.8%。年末固定電話用戶2.15萬戶,移動電話用戶28.87萬戶,互聯(lián)網用戶3.4萬戶。
【金融】 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 61.68 億元,比年初增加11.58 億元。其中居民儲蓄存款余額 38.63 億元,比年初增加 6.6 億元。年末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54.91 億元,比年初增加7.42 億元。
【保險】 全旗各保險業(yè)保費收入24 754.82 億元,比上年增長24.6 %。其中,財險保費收入 11 732.88億元,比上年增長 7.04 %;人險保費收入 13 021.94 元,比上年增長 46.23 %。各類賠款給付金額 9378.94 億元,比上年增長 19.67 %。
【科技 教育】 擁有各類科技人員7318人。有各類學校 55 所,在校學生34 754 人。其中:普通高中 2 所,在校學生 5116人;職業(yè)高中1所,在校學生 1133人;初中 5 所,在校學生7405 人;小學 32 所,在校學生 15 156 人;幼兒園14所,在園幼兒5893人;民族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學生51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 100%,初中入學率103.55%,高中入學率82.14 %。各類學校有專職教師 4070人。2016年,高考本科錄取人數為 1608人。阿旗作為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縣通過國家評估認定。學生考入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共7人。第二小學擴建及實驗小學、實驗幼兒園、旗直二幼新建工程主體完成。
【文化】 擁有各種藝術表演團體299個,藝術表演場所256個,公共圖書館1個,文化館1個。文化部、國家事務委員會、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博覽會系列中國西部民歌(花兒)歌會賽,阿魯科爾沁旗哈斯其木格榮獲金獎,哈斯巴根、賽音畢力格榮獲銀獎。
【衛(wèi)生】 擁有衛(wèi)生機構510個。其中,醫(yī)院、衛(wèi)生院27個,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 1個,婦幼保健機構1個,??萍膊》乐螜C構 1 個,疾控中心 1個。各類衛(wèi)生機構擁有床位 1491張,衛(wèi)生技術人員1522 人,其中執(zhí)業(yè)醫(yī)師753人,旗醫(yī)院晉級二級甲等綜合醫(yī)院。
【體育】 體育協(xié)會11個。阿旗代表隊分別在西烏珠穆沁旗國際搏克團體賽獲團體第3名;全國八省區(qū)射箭比賽個人賽獲第1名(德欽);內蒙古青少年錦標賽男子乙組獲第3名(玄佳旭)。
【社會保障】 新型農村牧區(qū)合作醫(yī)療參合人數218 504人,農牧民參合率95%。年末城鎮(zhèn)新增就業(yè) 1972人,城鎮(zhèn)失業(yè)率 3.89。參加基本養(yǎng)老保險的人數 15 922 人,比上年下降 0.03 %。全旗(縣、區(qū))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人數為 24 651人,比上年下降 4.56 %。其中:城鎮(zhèn) 3009 人,比上年下降 17.2 %;農村 21 642 人,比上年下降 2.5 %。社會福利性收養(yǎng)單位(含敬老院) 9個,床位 563 張,收養(yǎng) 2 人,投入各類資金3.05億元,實現(xiàn)2766人穩(wěn)定脫貧。9.2萬戶低收入家庭“暖心煤”按期發(fā)放。“救急難”基金會成立。36個老年幸?;ブ航ㄔO完成。
【人民生活】 全體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3 359元,比上年增長10.8 %,全體居民均消費支出11 972元,比上年增長9.9%,全體居民均住房建筑面積25平方米。其中,城鎮(zhèn)居民均可支配收入22 604元,比上年增長9.0%,城鎮(zhèn)居民均消費性支出為12 073元,比上年增長11.65%,城鎮(zhèn)居民均住房使用面積31平方米;農村牧區(qū)居民均可支配收入7968元,比上年增長7.8%,農村牧區(qū)居民均消費性支出為11 920元,比上年增長9.1%,農村牧區(qū)居民均住房使用面積20平方米。在崗職工平均工資57 532元,同比增長6.61%。城鄉(xiāng)居民恩格爾系數分別為32.8 %和38.5 %。
(撰稿人:李盈泉)
版權所有:中共內蒙古自治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技術支持: 內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