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国产|AV永久精品无码国产|99亚洲专区福利在线|人妖精品亚洲永久免费精品|91爱国产成人毛片国产a|aV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无码|国产免费av片在线观看与下载|国产成人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i id="b6qjf"><ins id="b6qjf"></ins></i>

      1. <p id="b6qjf"><ins id="b6qjf"><optgroup id="b6qjf"></optgroup></ins></p>

        1. <source id="b6qjf"></source>
          1. <p id="b6qjf"><ins id="b6qjf"><optgroup id="b6qjf"></optgroup></ins></p>

            2004卷

            • 寧城縣
            • 【領導名錄】

              縣委書記:錢海峰(蒙古族)

              副書記:張文樹

              王振祥

              趙宗源

              王玉良

              人大常委會主任:閆國珍

              副主任:項廣鳳

              陳秀榮(蒙古族)

              陳景星(蒙古族)

              黃國飛

                長:張文樹

              副縣長:宋國祥

              李顯良(蒙古族)

              米成文

               

              王福仁

              周建華

               

              解冠奇(5月離任)

              政協(xié)主席:何  信(蒙古族)

              耿志民

              付玉明(蒙古族)

              馬再林

              紀檢委書記:張 

              武裝部長:崔寶賓

                委:徐國臣

              副部長:馮愛東 

               

              【概況】寧城縣位于內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市最南部,河北、遼寧、內蒙古3省(區(qū))交界處,地處北緯41°17~43°53之間、東經118°26~119°25。北與赤峰市喀喇沁旗相連,東與遼寧省建平縣、凌源市交界,南與河北省平泉縣毗鄰,西與河北省承德縣、隆化縣接壤。東西長93公里,南北寬63公里,總面積4 305.47平方公里。至2003年底,全縣轄26個鄉(xiāng)鎮(zhèn)(12個鎮(zhèn),14個鄉(xiāng))、342個自然村。

              2003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27.40億元,比上年增長20.4%,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第一產業(yè)增加值7.57億元,增長15.7%;第二產業(yè)增加值10.09億元,增長25.9%;第三產業(yè)增加值9.74億元,增長18.5%。人均國內生產總值4 607元,比上年增長20.8%,工農業(yè)總產值33.54億元。

               

              【農業(yè)】2003年全縣糧食產量3.5億公斤,農業(yè)總產值完成12.48億元,比上年增長15.8%。農田基本建設活動的開展和農民對土地投入的增加,使農業(yè)生產條件進一步改善。2003年年底,全縣農田有效灌溉面積達2.64萬公頃。農業(yè)機械總動力達26.9萬千瓦,全年農村用電量6 031萬千瓦時,農田施用化肥(折純)27 037噸。全年水產品總產量520噸,比上年增加5.1%。

               

              【林業(yè)】退耕還林工程的實施使林業(yè)生產得到加強,全年完成造林面積17.4萬畝,森林防火、病蟲害防治工作進一步改善,森林面積和木材蓄積量均有所增長。

               

              【畜牧業(yè)】是年,肉類總產量26 899噸,比上年增長4.7%,其中:豬牛羊肉10 567噸,比上年增長-7.0%,鮮奶產量1 302噸,比上年增長215.3%,禽蛋產量8 190噸,比上年增長6.8%。6月末家畜存欄430 069頭只,比上年增長25.2%。年末,家畜存欄342 448頭只,比上年增長15.9%。

               

              【工業(yè)】是年完成工業(yè)總產值21.06億元,其中輕工業(yè)產值18.40億元、重工業(yè)產值2.66億元。在工業(yè)總產值中,全部國有及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工業(yè)企業(yè)完成7.12億元,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下的非國有工業(yè)企業(yè)完成13.94億元。全年完成工業(yè)增加值7.48億元,比上年增長21.7%,其中國有和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工業(yè)企業(yè)完成增加值2.74億元,比上年增加19.3%。全部國有及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獨立核算工業(yè)企業(yè)經濟效益綜合指數(shù)為108.2%,比上年有較大上升。

               

              【建筑業(yè)】是年,縣委、縣政府將工業(yè)園區(qū)建設作為工作重中之重來抓,實施專項推進,園區(qū)建設進展迅速,走在全市、全區(qū)的前列。共完成基礎設施建設投資4 000萬元,生產項目建設投資2.8億元。園區(qū)一期建設的給排水、道路、供電等七通一平工程全部完成。共有16家企業(yè)26個項目入園建設。中京工業(yè)園實施東方萬旗肉牛加工、天宇公司膨潤土加工和電纜加工等13個項目。八里罕酒業(yè)園有6家企業(yè)入園。塞飛亞工業(yè)園累計完成投資1.1億元,實施700萬只肉鴨屠宰加工廠、5 000噸冷庫、12萬噸飼料、6 000噸熟食加工廠、2 000噸羽絨加工廠、孵化場、種鴨園等7個項目。受投資的拉動,建筑業(yè)高速發(fā)展。全年完成建筑業(yè)增加值2.6億元,比上年增長40.7%。

               

              【第三產業(yè)】是年,第三產業(yè)增加值達9.5億元。市場建設日趨完善,各類專業(yè)批發(fā)市場不斷壯大。商貿流通活力增強,城鄉(xiāng)貿易繁榮活躍,2003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9.34億元,比上年增長18.6%。集市貿易成交額8.5億元,比上年上升17.6%。商貿流通企業(yè)積極參與產業(yè)化經營和城鎮(zhèn)化建設,在改革和服務中拓寬發(fā)展領域,經濟效益明顯提高。飲食業(yè)、運輸業(yè)、房地產以及綜合超市、連鎖經營、信息服務等新興服務業(yè)發(fā)展較快,旅游業(yè)發(fā)展勢頭良好。

               

              【非公有制經濟】所有制結構調整力度加大,非公有制經濟發(fā)展環(huán)境日益寬松,一大批民營企業(yè)逐漸發(fā)展壯大,經濟實力明顯增強,有力帶動相關產業(yè)的迅速發(fā)展,并逐步形成規(guī)模優(yōu)勢。復合肥、膨潤土、石材、服裝、地毯等行業(yè)生產規(guī)模擴大,效益明顯提高。至年末,全縣個體私營企業(yè)達8 000個,從業(yè)人員4.3萬人,個體私營企業(yè)實際入庫稅金6 900萬元。

               

              【固定資產投資】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6億元,比上年增長45.8%,其中基本建設投資7.0億元,比上年增長43.0%,更新改造投資1.5億元,比上年增長43.5%。

               

              【對外經濟】招商引資工作成效顯著。年內實現(xiàn)國外合作項目1項。引進國外資金360萬元(人民幣),引進國內區(qū)外資金3.12億元。全年工業(yè)品外貿出口額158萬美元。

               

              【交通運輸】2003年底,全縣公路里程1 203公里,其中國道82.4公里;區(qū)道56.1公里;縣級公路176.3公里。2003年,公路貨運量增加,但受非典疫情的影響,公路旅客運輸周轉量與上年持平。

               

              【郵電通信】全年完成郵電業(yè)務總量(不含移動通信)3 357萬元,比上年增長2.1%,實現(xiàn)郵電業(yè)務收入3 225萬元。程控電話用戶達49 834戶,比上年增加6 531戶,增長15.1%,固定電話普及率達到每千人84部。

               

              【財政】財政工作以組織收入為中心,加強和改善收支管理,在歷史包袱沉重、支出因素劇增、組織收入困難等諸多不利情況下,保證了工作的正常運轉和重點項目資金的需求。全年財政收入10 700萬元,比上年增長0.2%;財政支出38 924萬元,比上年增長31.1%,收支相抵,支出大于收入28 224萬元。

               

              【金融業(yè)】全年金融機構現(xiàn)金累計收入73.3億元,現(xiàn)金累計支出74.0億元,收支相抵,貨幣凈投放7 755萬元。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17.0億元,比上年增加0.9億元,增長5.7%。其中城鄉(xiāng)居民儲蓄存款余額14.1億元,比上年增加0.8億元,增長6.0%。各項貸款余額為14.7億元,比上年增加0.8億元,增長5.8%。

               

              【保險】財產和人壽兩家保險公司全年承保總額為10.03億元,保糾收入3 373萬元,比上年增長14.7%。

               

              【教育】全縣各級各類學校307所,其中高中7所、初中44所、小學245所。實施九年義務教育和素質教育成效顯著,兩基達標的成績進一步鞏固。高中入學率36.4%,初中入學率100%。年內應往屆畢業(yè)生報考大專院校(本科二批以上)4 419人,上線率26.8%。職業(yè)中學9所,全年招生2 240人,在校學生7 228人,畢業(yè)生1 823人。民族教育、特殊教育和成人教育也有不同程度的發(fā)展,學前教育和關心下一代工作也取得較好的業(yè)績。

               

              【文化】全縣文化館站27個,全年舉辦展覽42次,舉辦培訓班118次,組織文藝活動1 546次。公共圖書館藏書3.2萬冊,全年借閱2.1萬人次。博物館館藏文物4 116件,參觀者達1萬人次。專業(yè)文藝表演團體全年演出303場。全縣36個電影院隊全年放映電影6 500場。廣播電視人口覆蓋率達96.8%,城鄉(xiāng)有線電視用戶26 000戶,其中農村有線電視用戶6 000戶。

               

              【體育】全縣經常參加健身活動人口占總人口數(shù)的38.5%,2003年舉辦體育活動38次,參加活動人數(shù)1.1萬人。

               

              【衛(wèi)生】全縣各級各類衛(wèi)生機構37個(不含個體診所和村醫(yī)療所),病床床位1 226張,衛(wèi)生技術人員1 455人,平均每萬人擁有病床床位20.5張。

               

              【人民生活】全年城鎮(zhèn)居民均可支配收入5 642元,比上年增加300元,增長6.6%。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 786元,比上年增加210元,增長13.3%,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 738元。年末城鎮(zhèn)居民均住房使用面積達23.9平方米,農民人均住房面積達19.2平方米。全年城鎮(zhèn)在崗職工工資總額29 827萬元,比上年增加9.1%,在崗職工平均工資10 423元,比上年增加1 363元,增長15.0%。

               

              【環(huán)境保護】全縣環(huán)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群眾的環(huán)保意識普遍增強,各項污染指標控制在計劃指標以內,95%以上的工業(yè)企業(yè)實現(xiàn)達標排放。2003年,工業(yè)二氧化硫排放量911噸,工業(yè)煙塵排放量122噸,工業(yè)粉塵排放量89噸。

               

              【人口就業(yè)】2003年底,全縣總人口為596 609人,比年初增加3 817人??側丝谥校瑵h族人口520 418人,占87.2%,蒙古族人口68 096人,占11.4%,其他少數(shù)民族人口8 095人,占1.4%。全年出生人口5 319人,出生率為8.9,全年死亡人口3 017人,死亡率為5.1,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8??側丝诘男詣e比例(以女性為100)為107.6。全縣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為139人。其中天義鎮(zhèn)、城關鎮(zhèn)、八里罕鎮(zhèn)、大城子等鎮(zhèn)人口較密集,布日嘎蘇臺鄉(xiāng)、馬架子鄉(xiāng)等鄉(xiāng)人口密度小。

              年末農村勞動力233 017人,其中農林牧漁勞動力163 564人、城鎮(zhèn)單位在崗職工28 956人,城鎮(zhèn)人口登記失業(yè)率為4.4%。

               

              【模范人物】

              李秉和男,漢族,塞飛亞集團公司董事長,2003年3月28日被科學技術部與農業(yè)部評為全國星火計劃先進個人。

              潘秀春男,漢族,內蒙古草原萬旗畜牧飼料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2003年3月28日被科學技術部評為國家級星火外向型企業(yè)帶頭人。  

               

              【縣大事】

              1.5月16日至11月10日完成天義城區(qū)污水處理項目4 000延長米截流干管埋設,并建設中途泵站一座。

              2.7月1日寧城縣中京廣場正式向廣大市民開放。該廣場2002年始建,總建筑面積2 500平方米,其中建設音樂噴泉一處。

              3.8月15日天義契丹街鐵路隧道開通工程啟動,工程款為全縣行政機關、事業(yè)單位廣大干部職工和社會各界人士捐款,總計500萬元。至年末,主體隧道竣工。隧道總長120米(兩側引道各45米),寬10米,高3米。

              4.12月12日寧城豪宇啤酒有限責任公司與燕京啤酒集團合資合作成功,成立燕京啤酒中京有限責任公司。

              5.12月16日塞飛亞集團收購寧城糖廠工作順利完成,共用收購資金800萬元。

              6.是年  寧城縣工業(yè)園區(qū)建設初具規(guī)模,三個工業(yè)園區(qū)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投資4 000萬元,有16家企業(yè)26個項目入園建設,當年完成投資2.8億元。

              7.是年聘請黑龍江省城市規(guī)劃勘察設計院專家,對寧城縣城市總體規(guī)劃進行編修,編制新區(qū)詳細規(guī)劃。

              8.年末由于全國報刊進行整頓,《寧城報》停刊。

              9.年末拆遷改造的天義金三角市場竣工、交付使用。該市場從6月開始全面拆遷改造,共拆遷93戶,拆遷房屋面積5 200平方米,建設二層商業(yè)樓12 000平方米。

              (李文、魏利達)

            • 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內蒙古區(qū)情網》官方網站
            • 寧城縣
            • 【領導名錄】

              縣委書記:錢海峰(蒙古族)

              副書記:張文樹

              王振祥

              趙宗源

              王玉良

              人大常委會主任:閆國珍

              副主任:項廣鳳

              陳秀榮(蒙古族)

              陳景星(蒙古族)

              黃國飛

                長:張文樹

              副縣長:宋國祥

              李顯良(蒙古族)

              米成文

               

              王福仁

              周建華

               

              解冠奇(5月離任)

              政協(xié)主席:何  信(蒙古族)

              耿志民

              付玉明(蒙古族)

              馬再林

              紀檢委書記:張 

              武裝部長:崔寶賓

                委:徐國臣

              副部長:馮愛東 

               

              【概況】寧城縣位于內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市最南部,河北、遼寧、內蒙古3省(區(qū))交界處,地處北緯41°17~43°53之間、東經118°26~119°25。北與赤峰市喀喇沁旗相連,東與遼寧省建平縣、凌源市交界,南與河北省平泉縣毗鄰,西與河北省承德縣、隆化縣接壤。東西長93公里,南北寬63公里,總面積4 305.47平方公里。至2003年底,全縣轄26個鄉(xiāng)鎮(zhèn)(12個鎮(zhèn),14個鄉(xiāng))、342個自然村。

              2003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27.40億元,比上年增長20.4%,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第一產業(yè)增加值7.57億元,增長15.7%;第二產業(yè)增加值10.09億元,增長25.9%;第三產業(yè)增加值9.74億元,增長18.5%。人均國內生產總值4 607元,比上年增長20.8%,工農業(yè)總產值33.54億元。

               

              【農業(yè)】2003年全縣糧食產量3.5億公斤,農業(yè)總產值完成12.48億元,比上年增長15.8%。農田基本建設活動的開展和農民對土地投入的增加,使農業(yè)生產條件進一步改善。2003年年底,全縣農田有效灌溉面積達2.64萬公頃。農業(yè)機械總動力達26.9萬千瓦,全年農村用電量6 031萬千瓦時,農田施用化肥(折純)27 037噸。全年水產品總產量520噸,比上年增加5.1%。

               

              【林業(yè)】退耕還林工程的實施使林業(yè)生產得到加強,全年完成造林面積17.4萬畝,森林防火、病蟲害防治工作進一步改善,森林面積和木材蓄積量均有所增長。

               

              【畜牧業(yè)】是年,肉類總產量26 899噸,比上年增長4.7%,其中:豬牛羊肉10 567噸,比上年增長-7.0%,鮮奶產量1 302噸,比上年增長215.3%,禽蛋產量8 190噸,比上年增長6.8%。6月末家畜存欄430 069頭只,比上年增長25.2%。年末,家畜存欄342 448頭只,比上年增長15.9%。

               

              【工業(yè)】是年完成工業(yè)總產值21.06億元,其中輕工業(yè)產值18.40億元、重工業(yè)產值2.66億元。在工業(yè)總產值中,全部國有及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工業(yè)企業(yè)完成7.12億元,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下的非國有工業(yè)企業(yè)完成13.94億元。全年完成工業(yè)增加值7.48億元,比上年增長21.7%,其中國有和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工業(yè)企業(yè)完成增加值2.74億元,比上年增加19.3%。全部國有及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獨立核算工業(yè)企業(yè)經濟效益綜合指數(shù)為108.2%,比上年有較大上升。

               

              【建筑業(yè)】是年,縣委、縣政府將工業(yè)園區(qū)建設作為工作重中之重來抓,實施專項推進,園區(qū)建設進展迅速,走在全市、全區(qū)的前列。共完成基礎設施建設投資4 000萬元,生產項目建設投資2.8億元。園區(qū)一期建設的給排水、道路、供電等七通一平工程全部完成。共有16家企業(yè)26個項目入園建設。中京工業(yè)園實施東方萬旗肉牛加工、天宇公司膨潤土加工和電纜加工等13個項目。八里罕酒業(yè)園有6家企業(yè)入園。塞飛亞工業(yè)園累計完成投資1.1億元,實施700萬只肉鴨屠宰加工廠、5 000噸冷庫、12萬噸飼料、6 000噸熟食加工廠、2 000噸羽絨加工廠、孵化場、種鴨園等7個項目。受投資的拉動,建筑業(yè)高速發(fā)展。全年完成建筑業(yè)增加值2.6億元,比上年增長40.7%。

               

              【第三產業(yè)】是年,第三產業(yè)增加值達9.5億元。市場建設日趨完善,各類專業(yè)批發(fā)市場不斷壯大。商貿流通活力增強,城鄉(xiāng)貿易繁榮活躍,2003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9.34億元,比上年增長18.6%。集市貿易成交額8.5億元,比上年上升17.6%。商貿流通企業(yè)積極參與產業(yè)化經營和城鎮(zhèn)化建設,在改革和服務中拓寬發(fā)展領域,經濟效益明顯提高。飲食業(yè)、運輸業(yè)、房地產以及綜合超市、連鎖經營、信息服務等新興服務業(yè)發(fā)展較快,旅游業(yè)發(fā)展勢頭良好。

               

              【非公有制經濟】所有制結構調整力度加大,非公有制經濟發(fā)展環(huán)境日益寬松,一大批民營企業(yè)逐漸發(fā)展壯大,經濟實力明顯增強,有力帶動相關產業(yè)的迅速發(fā)展,并逐步形成規(guī)模優(yōu)勢。復合肥、膨潤土、石材、服裝、地毯等行業(yè)生產規(guī)模擴大,效益明顯提高。至年末,全縣個體私營企業(yè)達8 000個,從業(yè)人員4.3萬人,個體私營企業(yè)實際入庫稅金6 900萬元。

               

              【固定資產投資】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6億元,比上年增長45.8%,其中基本建設投資7.0億元,比上年增長43.0%,更新改造投資1.5億元,比上年增長43.5%。

               

              【對外經濟】招商引資工作成效顯著。年內實現(xiàn)國外合作項目1項。引進國外資金360萬元(人民幣),引進國內區(qū)外資金3.12億元。全年工業(yè)品外貿出口額158萬美元。

               

              【交通運輸】2003年底,全縣公路里程1 203公里,其中國道82.4公里;區(qū)道56.1公里;縣級公路176.3公里。2003年,公路貨運量增加,但受非典疫情的影響,公路旅客運輸周轉量與上年持平。

               

              【郵電通信】全年完成郵電業(yè)務總量(不含移動通信)3 357萬元,比上年增長2.1%,實現(xiàn)郵電業(yè)務收入3 225萬元。程控電話用戶達49 834戶,比上年增加6 531戶,增長15.1%,固定電話普及率達到每千人84部。

               

              【財政】財政工作以組織收入為中心,加強和改善收支管理,在歷史包袱沉重、支出因素劇增、組織收入困難等諸多不利情況下,保證了工作的正常運轉和重點項目資金的需求。全年財政收入10 700萬元,比上年增長0.2%;財政支出38 924萬元,比上年增長31.1%,收支相抵,支出大于收入28 224萬元。

               

              【金融業(yè)】全年金融機構現(xiàn)金累計收入73.3億元,現(xiàn)金累計支出74.0億元,收支相抵,貨幣凈投放7 755萬元。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17.0億元,比上年增加0.9億元,增長5.7%。其中城鄉(xiāng)居民儲蓄存款余額14.1億元,比上年增加0.8億元,增長6.0%。各項貸款余額為14.7億元,比上年增加0.8億元,增長5.8%。

               

              【保險】財產和人壽兩家保險公司全年承??傤~為10.03億元,保糾收入3 373萬元,比上年增長14.7%。

               

              【教育】全縣各級各類學校307所,其中高中7所、初中44所、小學245所。實施九年義務教育和素質教育成效顯著,兩基達標的成績進一步鞏固。高中入學率36.4%,初中入學率100%。年內應往屆畢業(yè)生報考大專院校(本科二批以上)4 419人,上線率26.8%。職業(yè)中學9所,全年招生2 240人,在校學生7 228人,畢業(yè)生1 823人。民族教育、特殊教育和成人教育也有不同程度的發(fā)展,學前教育和關心下一代工作也取得較好的業(yè)績。

               

              【文化】全縣文化館站27個,全年舉辦展覽42次,舉辦培訓班118次,組織文藝活動1 546次。公共圖書館藏書3.2萬冊,全年借閱2.1萬人次。博物館館藏文物4 116件,參觀者達1萬人次。專業(yè)文藝表演團體全年演出303場。全縣36個電影院隊全年放映電影6 500場。廣播電視人口覆蓋率達96.8%,城鄉(xiāng)有線電視用戶26 000戶,其中農村有線電視用戶6 000戶。

               

              【體育】全縣經常參加健身活動人口占總人口數(shù)的38.5%,2003年舉辦體育活動38次,參加活動人數(shù)1.1萬人。

               

              【衛(wèi)生】全縣各級各類衛(wèi)生機構37個(不含個體診所和村醫(yī)療所),病床床位1 226張,衛(wèi)生技術人員1 455人,平均每萬人擁有病床床位20.5張。

               

              【人民生活】全年城鎮(zhèn)居民均可支配收入5 642元,比上年增加300元,增長6.6%。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 786元,比上年增加210元,增長13.3%,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 738元。年末城鎮(zhèn)居民均住房使用面積達23.9平方米,農民人均住房面積達19.2平方米。全年城鎮(zhèn)在崗職工工資總額29 827萬元,比上年增加9.1%,在崗職工平均工資10 423元,比上年增加1 363元,增長15.0%。

               

              【環(huán)境保護】全縣環(huán)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群眾的環(huán)保意識普遍增強,各項污染指標控制在計劃指標以內,95%以上的工業(yè)企業(yè)實現(xiàn)達標排放。2003年,工業(yè)二氧化硫排放量911噸,工業(yè)煙塵排放量122噸,工業(yè)粉塵排放量89噸。

               

              【人口就業(yè)】2003年底,全縣總人口為596 609人,比年初增加3 817人??側丝谥?,漢族人口520 418人,占87.2%,蒙古族人口68 096人,占11.4%,其他少數(shù)民族人口8 095人,占1.4%。全年出生人口5 319人,出生率為8.9,全年死亡人口3 017人,死亡率為5.1,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8??側丝诘男詣e比例(以女性為100)為107.6。全縣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為139人。其中天義鎮(zhèn)、城關鎮(zhèn)、八里罕鎮(zhèn)、大城子等鎮(zhèn)人口較密集,布日嘎蘇臺鄉(xiāng)、馬架子鄉(xiāng)等鄉(xiāng)人口密度小。

              年末農村勞動力233 017人,其中農林牧漁勞動力163 564人、城鎮(zhèn)單位在崗職工28 956人,城鎮(zhèn)人口登記失業(yè)率為4.4%。

               

              【模范人物】

              李秉和男,漢族,塞飛亞集團公司董事長,2003年3月28日被科學技術部與農業(yè)部評為全國星火計劃先進個人。

              潘秀春男,漢族,內蒙古草原萬旗畜牧飼料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2003年3月28日被科學技術部評為國家級星火外向型企業(yè)帶頭人。  

               

              【縣大事】

              1.5月16日至11月10日完成天義城區(qū)污水處理項目4 000延長米截流干管埋設,并建設中途泵站一座。

              2.7月1日寧城縣中京廣場正式向廣大市民開放。該廣場2002年始建,總建筑面積2 500平方米,其中建設音樂噴泉一處。

              3.8月15日天義契丹街鐵路隧道開通工程啟動,工程款為全縣行政機關、事業(yè)單位廣大干部職工和社會各界人士捐款,總計500萬元。至年末,主體隧道竣工。隧道總長120米(兩側引道各45米),寬10米,高3米。

              4.12月12日寧城豪宇啤酒有限責任公司與燕京啤酒集團合資合作成功,成立燕京啤酒中京有限責任公司。

              5.12月16日塞飛亞集團收購寧城糖廠工作順利完成,共用收購資金800萬元。

              6.是年  寧城縣工業(yè)園區(qū)建設初具規(guī)模,三個工業(yè)園區(qū)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投資4 000萬元,有16家企業(yè)26個項目入園建設,當年完成投資2.8億元。

              7.是年聘請黑龍江省城市規(guī)劃勘察設計院專家,對寧城縣城市總體規(guī)劃進行編修,編制新區(qū)詳細規(guī)劃。

              8.年末由于全國報刊進行整頓,《寧城報》停刊。

              9.年末拆遷改造的天義金三角市場竣工、交付使用。該市場從6月開始全面拆遷改造,共拆遷93戶,拆遷房屋面積5 200平方米,建設二層商業(yè)樓12 000平方米。

              (李文、魏利達)

            • 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內蒙古區(qū)情網》官方網站

            版權所有:中共內蒙古自治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備05003250號-3

            蒙公安備案:15010502000173號

            政府網站標識碼:1500000032

            技術支持: 內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

            贵定县| 洪湖市| 中超| 民勤县| 平果县| 新巴尔虎右旗| 定州市| 泗阳县| 双桥区| 甘南县| 郑州市| 洪江市| 大英县| 乾安县| 黔东| 滕州市| 怀宁县| 泸水县| 昌邑市| 灵宝市| 安新县| 西青区| 会东县| 琼中| 察哈| 阳山县| 沙河市| 阜康市| 陆良县| 根河市| 休宁县| 肇州县| 英超| 淮北市| 南宫市| 保山市| 东乌| 遵化市| 张家港市| 宝兴县| 布尔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