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卷
【電力工業(yè)】 電力工業(yè)增加值占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的18.8%。全區(qū)電力裝機容量13049萬千瓦,同比增長6.2%,居全國第3位。其中:火電裝機8721萬千瓦,占總容量的66.8%,同比增長6%,居全國第3位;風電裝機3007萬千瓦,占總容量的23.1%,同比增長4.8%,居全國第1位;光伏裝機1081萬千瓦,占總容量的8.3%,同比增長14.3%,居全國第8位;水電裝機239萬千瓦,占總容量的1.8%,同比持平,居全國第21位。發(fā)電量545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9%,居全國第1位。發(fā)電設備年平均利用小時數(shù)4251小時,同比增加92小時,居全國第2位。凈外送電量208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5.3%,居全國第1位。全社會用電量365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9%,居全國第6位。
【冶金工業(yè)】 全區(qū)冶金行業(yè)產能5185萬噸。其中,鋼鐵產能3046.6萬噸、占全國3%,鐵合金產能1352萬噸、占全國的24.6%、位居全國第1位,有色金屬行業(yè)產能720萬噸、占全國10.7%。2019年生產粗鋼2653.7萬噸、占全國3.3%,鐵合金958.9萬噸、占全國26.2%,有色金屬634.8萬噸、占全國10.9%。
【化學工業(yè)】 全區(qū)煤制油產能142萬噸,占全國的12%,煤(甲醇)制烯烴產能366萬噸,占全國27%,煤制乙二醇產能112萬噸、占全國24%,煤制天然氣產能17.35億立方米,占全國的34%,甲醇產能1049.8萬噸,占全國的12%,尿素產能911萬噸,占全國的12.2%,電石產能1545萬噸,占全國的37.7%,PVC產能447萬噸,占全國的18%,焦炭產能5080萬噸,占全國8.5%。2019年,生產煤制油87.1萬噸,占全國15.8%,煤(甲醇)制烯烴284.3萬噸,占全國33.4%,煤制乙二醇55.4萬噸,占全國19.2%,煤制天然氣16.72億立方米,占全國37.2%,甲醇1039.8萬噸,占全國21.9%,尿素847萬噸,占全國17.3%,電石900.1萬噸,占全國32.7%,PVC394萬噸,占全國20.3%,焦炭3677.2萬噸,占全國7.8%。
【裝備制造業(yè)】 全區(qū)裝備制造業(yè)規(guī)模以上企業(yè)153戶。其中,交通運輸設備制造企業(yè)58戶,包括整車生產企業(yè)3戶、專用汽車生產企業(yè)10戶,產能35萬輛、8萬輛;汽車零部件企業(yè)32戶,汽車變速器產能60萬臺,發(fā)動機產45萬臺,汽車鋁輪轂產能755萬只;鐵路貨車及其零部件企業(yè)8戶,產能1萬輛。工程機械企業(yè)7戶,產能為:非公路礦用車3000臺,石油綜采設備抽油桿53萬只,鉆桿52萬只,推土機300臺。風電設備制造規(guī)模以上企業(yè)21家,產能為:主機2500臺,整機500臺;風力發(fā)電機組8000套。風電設備制造配套企業(yè)11戶,產能為:塔筒1380套,葉片2260套,4萬噸零部件;法蘭400套,風力發(fā)電機700臺。電氣產品制造規(guī)模以上企業(yè)10戶,產能為:節(jié)能變壓器110萬千伏安;瓷瓶250萬只,電力高壓開關配件2000噸。農牧業(yè)機械規(guī)模以上企業(yè)10戶,產能為:牧業(yè)機械2萬臺套,噴灌機械5000臺套,播種、收獲機械2萬臺套。其他行業(yè)規(guī)模以上企業(yè)64戶,主要包括非標零部件加工、機械設備維保、醫(yī)療器械、水泵和鍋爐小型通用設備制造及鑄造等,產能為:非標零部件加工2000噸,潛水泵1.5萬臺,鋼結構6萬噸,鑄鐵件9.5萬噸,大齒輪箱體9萬件,小齒輪箱體9萬件,支架100萬件,鑄鋼閥門8000噸,閥門4900噸,礦熱爐20臺(套),年投入玻璃基板81.6萬張,超低溫空氣源熱泵2000臺,采暖爐100萬臺。
【農畜產品加工業(yè)】 農畜產品加工業(yè)增加值增速同比增長1%,占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的8.3%。規(guī)模以上企業(yè)475家,從業(yè)人員10.1萬人。醫(yī)藥制造業(yè)增加值增速同比降低17.6%,占全部工業(yè)增加值的0.9%,規(guī)模以上企業(yè)51戶。主要產品產量:乳制品289.3萬噸,同比增長3.7%,產量居全國第二,產能1000萬噸,其中:液體乳272.5萬噸,同比增長4.3%,產量居全國第三;鮮凍冷藏肉27.2萬噸,同比下降10.1%,產量居全國第六,產能295萬噸;羊絨加工(羊絨衫萬件)742.8萬件,同比下降12.8%,產量居全國首位,產能3000萬件;玉米加工850萬噸,加工量居全國首位,產能900萬噸;味精141.1萬噸,同比增長12.9%,產能900萬噸;白酒3.78萬千升,同比下降16.1%,產量居全國第六,產能90萬千升;啤酒64.32萬千升,同比下降6.5%,產量居全國第十五位,產能180萬千升;卷煙51萬大箱,同比下降2.9%,產量居全國第二十二位,產能80萬大箱。
【建材工業(yè)】 全區(qū)共有水泥行業(yè)產能10000萬噸,其中,熟料產能6186萬噸,平板玻璃產能1520萬重量箱,建筑陶瓷產能約為1.5億平方米,石墨新材料深加工能力73.4萬噸,螢石礦產能112.5萬噸、精粉產能18萬噸,氟化工綜合產能62.41萬噸,煅燒高嶺土產能104萬噸。2019年,生產水泥3266萬噸,占全國1.4%,熟料3540萬噸,占全國2.3%,玻璃992.7萬重量箱,占全國1%。
【電子信息制造業(yè)】 全區(qū)共有規(guī)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企業(yè)36家,主要產品有電視機、多晶硅、單晶硅切片、新型平板顯示器件、電子原材料、電子元器件等。其中,電視機企業(yè)2戶,產能200萬臺;多晶硅企業(yè)7戶,產能6.6萬噸;單晶硅企業(yè)5戶,產能16.2萬噸;玻璃基板企業(yè)1戶,產能1億片;液晶顯示模組企業(yè)1戶,產能3600萬片。2019年,全區(qū)電子制造業(yè)主營業(yè)務實現(xiàn)281.2億元,同比增長30%,多晶硅產量5.14萬噸,同比增長67.4%,單晶硅產量11.64萬噸,同比增長70.7%。
【制鹽工業(yè)】 全區(qū)共有批準開采的制鹽企業(yè)14家,其中食鹽定點生產企業(yè)4家,總生產能力為213萬噸/年,其中食用加碘鹽生產加工能力40萬噸/年,工業(yè)鹽生產能力173萬噸/年。全區(qū)現(xiàn)有食鹽定點批發(fā)企業(yè)18家,食用鹽常年正常銷量16.5萬噸,其中直接入口食用鹽11.6萬噸,食品工業(yè)鹽4.9萬噸。
【信息產業(yè)】 截至2019年底,全區(qū)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企業(yè)113戶,排全國第二十名。其中,國家級貫標試點企業(yè)64戶,全國第十七名。啟動評定企業(yè)46戶,全國第二十名。通過評定企業(yè)26戶,全國第二十三名。其中通過國家級試點評定企業(yè)19戶,全國第二十一名。全區(qū)參與兩化融合評估診斷和對標引導3483戶,全國第十二名。全區(qū)對標企業(yè)兩化融合發(fā)展指數(shù)49,全國第十七名。全區(qū)電子政務外網縱向骨干網絡:自治區(qū)、盟市、旗縣(市、區(qū))縱向三級網絡覆蓋率均為100%;接入鄉(xiāng)鎮(zhèn)(蘇木、街道)887個,接入率84%;2019年,新增接入2060個行政村(社區(qū)、嘎查、牧場),總數(shù)2444個。橫向接入部門:自治區(qū)本級接入部門138個;盟市級接入部門1073個,接入率99%;旗縣區(qū)級接入部門5903個,接入率95%。全區(qū)接入外網用戶終端數(shù)13萬余臺。
【榮譽】
內蒙古自治區(qū)工業(yè)和信息化廳2019年被評為保障黨中央廣域骨干網絡全年暢通單位、等級保護工作先進單位、“護網—2018”演習協(xié)同保障先進單位、配合完成國家電子政務外網平臺二期工程(黨中央投資部分)工作先進單位、配合完成“雪亮工程”測試聯(lián)網工作先進單位、完成IPv6改造工作先進單位、優(yōu)秀電子認證應用推進及創(chuàng)新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qū)禁化武辦被評為2019年度履行《禁止化學武器公約》工作先進集體。
(撰稿人:張樹森)
【電力工業(yè)】 電力工業(yè)增加值占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的18.8%。全區(qū)電力裝機容量13049萬千瓦,同比增長6.2%,居全國第3位。其中:火電裝機8721萬千瓦,占總容量的66.8%,同比增長6%,居全國第3位;風電裝機3007萬千瓦,占總容量的23.1%,同比增長4.8%,居全國第1位;光伏裝機1081萬千瓦,占總容量的8.3%,同比增長14.3%,居全國第8位;水電裝機239萬千瓦,占總容量的1.8%,同比持平,居全國第21位。發(fā)電量545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9%,居全國第1位。發(fā)電設備年平均利用小時數(shù)4251小時,同比增加92小時,居全國第2位。凈外送電量208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5.3%,居全國第1位。全社會用電量365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9%,居全國第6位。
【冶金工業(yè)】 全區(qū)冶金行業(yè)產能5185萬噸。其中,鋼鐵產能3046.6萬噸、占全國3%,鐵合金產能1352萬噸、占全國的24.6%、位居全國第1位,有色金屬行業(yè)產能720萬噸、占全國10.7%。2019年生產粗鋼2653.7萬噸、占全國3.3%,鐵合金958.9萬噸、占全國26.2%,有色金屬634.8萬噸、占全國10.9%。
【化學工業(yè)】 全區(qū)煤制油產能142萬噸,占全國的12%,煤(甲醇)制烯烴產能366萬噸,占全國27%,煤制乙二醇產能112萬噸、占全國24%,煤制天然氣產能17.35億立方米,占全國的34%,甲醇產能1049.8萬噸,占全國的12%,尿素產能911萬噸,占全國的12.2%,電石產能1545萬噸,占全國的37.7%,PVC產能447萬噸,占全國的18%,焦炭產能5080萬噸,占全國8.5%。2019年,生產煤制油87.1萬噸,占全國15.8%,煤(甲醇)制烯烴284.3萬噸,占全國33.4%,煤制乙二醇55.4萬噸,占全國19.2%,煤制天然氣16.72億立方米,占全國37.2%,甲醇1039.8萬噸,占全國21.9%,尿素847萬噸,占全國17.3%,電石900.1萬噸,占全國32.7%,PVC394萬噸,占全國20.3%,焦炭3677.2萬噸,占全國7.8%。
【裝備制造業(yè)】 全區(qū)裝備制造業(yè)規(guī)模以上企業(yè)153戶。其中,交通運輸設備制造企業(yè)58戶,包括整車生產企業(yè)3戶、專用汽車生產企業(yè)10戶,產能35萬輛、8萬輛;汽車零部件企業(yè)32戶,汽車變速器產能60萬臺,發(fā)動機產45萬臺,汽車鋁輪轂產能755萬只;鐵路貨車及其零部件企業(yè)8戶,產能1萬輛。工程機械企業(yè)7戶,產能為:非公路礦用車3000臺,石油綜采設備抽油桿53萬只,鉆桿52萬只,推土機300臺。風電設備制造規(guī)模以上企業(yè)21家,產能為:主機2500臺,整機500臺;風力發(fā)電機組8000套。風電設備制造配套企業(yè)11戶,產能為:塔筒1380套,葉片2260套,4萬噸零部件;法蘭400套,風力發(fā)電機700臺。電氣產品制造規(guī)模以上企業(yè)10戶,產能為:節(jié)能變壓器110萬千伏安;瓷瓶250萬只,電力高壓開關配件2000噸。農牧業(yè)機械規(guī)模以上企業(yè)10戶,產能為:牧業(yè)機械2萬臺套,噴灌機械5000臺套,播種、收獲機械2萬臺套。其他行業(yè)規(guī)模以上企業(yè)64戶,主要包括非標零部件加工、機械設備維保、醫(yī)療器械、水泵和鍋爐小型通用設備制造及鑄造等,產能為:非標零部件加工2000噸,潛水泵1.5萬臺,鋼結構6萬噸,鑄鐵件9.5萬噸,大齒輪箱體9萬件,小齒輪箱體9萬件,支架100萬件,鑄鋼閥門8000噸,閥門4900噸,礦熱爐20臺(套),年投入玻璃基板81.6萬張,超低溫空氣源熱泵2000臺,采暖爐100萬臺。
【農畜產品加工業(yè)】 農畜產品加工業(yè)增加值增速同比增長1%,占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的8.3%。規(guī)模以上企業(yè)475家,從業(yè)人員10.1萬人。醫(yī)藥制造業(yè)增加值增速同比降低17.6%,占全部工業(yè)增加值的0.9%,規(guī)模以上企業(yè)51戶。主要產品產量:乳制品289.3萬噸,同比增長3.7%,產量居全國第二,產能1000萬噸,其中:液體乳272.5萬噸,同比增長4.3%,產量居全國第三;鮮凍冷藏肉27.2萬噸,同比下降10.1%,產量居全國第六,產能295萬噸;羊絨加工(羊絨衫萬件)742.8萬件,同比下降12.8%,產量居全國首位,產能3000萬件;玉米加工850萬噸,加工量居全國首位,產能900萬噸;味精141.1萬噸,同比增長12.9%,產能900萬噸;白酒3.78萬千升,同比下降16.1%,產量居全國第六,產能90萬千升;啤酒64.32萬千升,同比下降6.5%,產量居全國第十五位,產能180萬千升;卷煙51萬大箱,同比下降2.9%,產量居全國第二十二位,產能80萬大箱。
【建材工業(yè)】 全區(qū)共有水泥行業(yè)產能10000萬噸,其中,熟料產能6186萬噸,平板玻璃產能1520萬重量箱,建筑陶瓷產能約為1.5億平方米,石墨新材料深加工能力73.4萬噸,螢石礦產能112.5萬噸、精粉產能18萬噸,氟化工綜合產能62.41萬噸,煅燒高嶺土產能104萬噸。2019年,生產水泥3266萬噸,占全國1.4%,熟料3540萬噸,占全國2.3%,玻璃992.7萬重量箱,占全國1%。
【電子信息制造業(yè)】 全區(qū)共有規(guī)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企業(yè)36家,主要產品有電視機、多晶硅、單晶硅切片、新型平板顯示器件、電子原材料、電子元器件等。其中,電視機企業(yè)2戶,產能200萬臺;多晶硅企業(yè)7戶,產能6.6萬噸;單晶硅企業(yè)5戶,產能16.2萬噸;玻璃基板企業(yè)1戶,產能1億片;液晶顯示模組企業(yè)1戶,產能3600萬片。2019年,全區(qū)電子制造業(yè)主營業(yè)務實現(xiàn)281.2億元,同比增長30%,多晶硅產量5.14萬噸,同比增長67.4%,單晶硅產量11.64萬噸,同比增長70.7%。
【制鹽工業(yè)】 全區(qū)共有批準開采的制鹽企業(yè)14家,其中食鹽定點生產企業(yè)4家,總生產能力為213萬噸/年,其中食用加碘鹽生產加工能力40萬噸/年,工業(yè)鹽生產能力173萬噸/年。全區(qū)現(xiàn)有食鹽定點批發(fā)企業(yè)18家,食用鹽常年正常銷量16.5萬噸,其中直接入口食用鹽11.6萬噸,食品工業(yè)鹽4.9萬噸。
【信息產業(yè)】 截至2019年底,全區(qū)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企業(yè)113戶,排全國第二十名。其中,國家級貫標試點企業(yè)64戶,全國第十七名。啟動評定企業(yè)46戶,全國第二十名。通過評定企業(yè)26戶,全國第二十三名。其中通過國家級試點評定企業(yè)19戶,全國第二十一名。全區(qū)參與兩化融合評估診斷和對標引導3483戶,全國第十二名。全區(qū)對標企業(yè)兩化融合發(fā)展指數(shù)49,全國第十七名。全區(qū)電子政務外網縱向骨干網絡:自治區(qū)、盟市、旗縣(市、區(qū))縱向三級網絡覆蓋率均為100%;接入鄉(xiāng)鎮(zhèn)(蘇木、街道)887個,接入率84%;2019年,新增接入2060個行政村(社區(qū)、嘎查、牧場),總數(shù)2444個。橫向接入部門:自治區(qū)本級接入部門138個;盟市級接入部門1073個,接入率99%;旗縣區(qū)級接入部門5903個,接入率95%。全區(qū)接入外網用戶終端數(shù)13萬余臺。
【榮譽】
內蒙古自治區(qū)工業(yè)和信息化廳2019年被評為保障黨中央廣域骨干網絡全年暢通單位、等級保護工作先進單位、“護網—2018”演習協(xié)同保障先進單位、配合完成國家電子政務外網平臺二期工程(黨中央投資部分)工作先進單位、配合完成“雪亮工程”測試聯(lián)網工作先進單位、完成IPv6改造工作先進單位、優(yōu)秀電子認證應用推進及創(chuàng)新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qū)禁化武辦被評為2019年度履行《禁止化學武器公約》工作先進集體。
(撰稿人:張樹森)
版權所有:中共內蒙古自治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技術支持: 內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