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国产|AV永久精品无码国产|99亚洲专区福利在线|人妖精品亚洲永久免费精品|91爱国产成人毛片国产a|aV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无码|国产免费av片在线观看与下载|国产成人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2001卷

  • 察哈爾右翼中旗
  • 【領導名錄】

    :武  泉(蒙古族)

        記:曹二忠

    滿都拉(蒙古族)

    王殿英(12月離任)

     

    政法委書記:烏寧吉雅(蒙古族)

    :石玉珍(女)

    :王  孝(9月離任)

    常培忠(滿族 12月任職)

    :韓玉峰(女)

        任:曹國亮

    王翠花(女)

    道布登(蒙古族)

      耀

    夏玉堂

          長:曹二忠

        長:賀文格(蒙古族)

      光(蒙古族)

    樊昱奇

    巴圖巴雅爾(蒙古族 10月任職)

    ***(2月離任)

    師永智(3月任職)

    科技副旗長:彭 

    協(xié) :武昌林(蒙古族 12月離任)

        席:梁蘭花(女)

     

    :鄔雙全

    :呂和忠(9月離任)

    喬靜波(12月任職)

    旗委辦主任:張立忠

     

    【概況】  2000年,全旗國內生產總值達到6.8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103%,比上年增長15%。其中:第一產業(yè)增加值3.97億元,比上年增長15.4%;第二產業(yè)增加值1.68億元,比上年增長22.6%;第三產業(yè)增加值1.15億元,比上年增長6.4%。財政收入完成4 368萬元,完成預算任務的100.09%,比上年增長3.5%。農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 796元,城鎮(zhèn)居民均可支配收入4 142元。

     

    【農牧林業(yè)】  按照“圍繞市場種田,調整結構掙錢”的思路,進一步調整種植業(yè)內部結構,傳統(tǒng)的“兩麥一薯”被馬鈴薯所代替。馬鈴薯種植面積達40 133公頃,玉米種植面積達13 333公頃,雜糧種植面積達2 000公頃,以上三種優(yōu)勢作物面積占全旗總播面積的67.7%。在遭受以旱、蟲為主的多種自然災害的情況下,糧食總產仍創(chuàng)歷史最好水平。其中馬鈴薯總產占全旗糧食總產的75%,總產值達到16 750萬元,占種植業(yè)產值的60%,農民人均馬鈴薯收入占人均純收入的一半左右。在穩(wěn)定糧食產量的基礎上,加大水地退糧種經的力度,種植紅蘿卜3 333.3公頃。依托玉米、馬鈴薯和林草業(yè),因地制宜,區(qū)域布局,發(fā)展奶牛、育肥牛羊和生豬養(yǎng)殖業(yè)。小畜人工授精站累計達到105處,黃牛冷配站117處,新建暖棚6 937間,累計達到16 000間,建成“三養(yǎng)工程”示范鄉(xiāng)20個,專業(yè)小區(qū)130個,專業(yè)村482,專業(yè)戶22 300戶。完成大小畜改良配種345 000(),其中冷配黃牛10 825頭,人工授精綿羊162 000只。全旗畜禽疫病防治密度達到95%以上,牲畜死亡率控制在3‰以下。6月末,全旗大小牲畜達到854 000(),比上年純增83 000頭(只),良種和改良種畜的比重達到92.3%,基礎母畜比重達到50.03%,均創(chuàng)歷史最好水平。年出欄育肥牛5 000頭,育肥羊120 000只。畜牧業(yè)產值占農業(yè)總產值的比重達到41%,畜牧業(yè)提供的財政收入占新增財政收入的36%。全旗退耕種樹種草16 667公頃,補植6 666.7公頃。“三荒”及流域治理10 000公頃,全旗見效草場面積達到56 267公頃,森林覆蓋率達10%以上。后大灘跨旗縣生態(tài)工程向南延伸15公里,黃河流域生態(tài)環(huán)境治理21 867公頃。種樹種草業(yè)的發(fā)展,打破過去糧經二元結構,形成糧經草三元結構,種植比例由過去的7∶3調整為2∶3∶5,林草業(yè)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工業(yè)】  在繼續(xù)深化企業(yè)產權制度改革的前提下,以農畜產品加工和礦產建材業(yè)為重點,上規(guī)模、上水平,調整產品結構、產業(yè)結構及企業(yè)組織結構,工業(yè)生產持續(xù)發(fā)展。全旗國有和國有控投企業(yè)及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非國有企業(yè)完成工業(yè)增加值4 241萬元,比上年增長3.4%;實現(xiàn)利稅1 109萬元,比上年增長17%;工業(yè)經濟效益綜合指數(shù)達到80.25,工業(yè)產品銷售率達到98.8%。

     

    【基礎設施建設】  完成科布爾─涼城公路三級油路黑色路面鋪設15.3公里,科布爾─烏素圖三級砂石路路基工程55.34公里;科布爾鎮(zhèn)進行舊城拆遷改造,新建樓房22244棟,完成建安工作量4 950萬元,鋪設排污管道700米,完成市政設施投資1 750萬元;農網(wǎng)改造二期工程投資3 192萬元,新建了大灘35KV輸變電工程,改造10KV線路775公里,改造0.4KV線路51.8公里,更新高耗能變壓器100臺;全旗市話程控擴容到9 000門,全旗各蘇木鄉(xiāng)鎮(zhèn)實現(xiàn)了電話程控化,電話普及率達到每百人2.7部;建成有線電視臺12座;新建“380”人畜飲水工程52處。

     

    【市場流通】  以馬鈴薯、紅蘿卜為主的市場建設、貯存、販運業(yè)蓬勃發(fā)展,進一步完善布連河馬鈴薯集散地,規(guī)劃新建科布爾馬鈴薯交易中心,新建和擴建巴音鄉(xiāng)、烏素圖鄉(xiāng)紅蘿卜批發(fā)市場,年內全旗新建馬鈴薯貯存窖153座,紅蘿卜恒溫庫13座。全旗各類農畜產品流通販運從業(yè)人員達到35 000人,外銷馬鈴薯2.55億公斤,紅蘿卜1.25億公斤,活畜50.5萬頭(只),皮張35萬張,絨毛1 500噸。

     

    【科技】  舉辦科技培訓班750期,完成旗鄉(xiāng)村三級科技培訓10.5萬人次,其中掌握34項適用技術培訓26 500人次,印發(fā)各類適用技術資料5 900冊份。旗鄉(xiāng)村三級1 800名科技人員承包農牧林水機各類科技項目30個。用于地膜覆蓋、種子工程、暖棚建設、新型農機具推廣方面的財政補貼1 300萬元,科技三項投入13萬元。興建原種網(wǎng)室100個,占地面積4公頃,建成原種繁育田和一、二、三級種薯田8 527.3公頃,繁育克新1號、大西洋等種薯1.5億公斤,良種覆蓋率85%以上。農業(yè)良種覆蓋率達到90%以上。推廣農機具5 615(),全旗機械化作業(yè)面積占總播面積的70%以上??萍紝r牧業(yè)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7%。

     

    【教育】  全旗新建、擴建了包括旗一中和科布爾鎮(zhèn)東小、西小辦公樓在內的中小學15所,建筑面積9 500平方米;小學入學率為99.5%;全旗有485人考入高等院校;教育被評為全盟目標考核綜合先進集體。

     

    【計劃生育】  全年出生人口1 864人,出生率為10.45‰,計劃生育率達到99.5%,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16‰,保持了低生育水平。

     

    【試點扶貧】  1999年,自治區(qū)政府副主席郝益東主持,在察右中旗鐵沙蓋鄉(xiāng)紅旗村進行綿羊經濟雜交扶貧示范,投資20萬元,先后從錫盟五一牧場購進2歲細毛羊603只,引進西德美利奴肉毛兼用種公羊2只,分別投放到4個自然村的126戶農戶進行滾動扶貧。2000629日,郝益東副主席在自治區(qū)扶貧辦、農業(yè)大學及盟旗領導陪同下,深入紅旗村視察,通過開會座談、入戶訪問、實地查看、現(xiàn)場辦公,決定再投資23萬元,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即用10萬元購買細毛羊300只,投放到另外3個自然村,進而覆蓋整個紅旗村;用3萬元購買種公羊5只,進行品種對比試驗;用4萬元幫助貧困戶修建牲畜暖棚;用6萬元為條件差的2個自然村打深井2眼,發(fā)展飼草料基地。察右中旗黨政領導把脫貧攻堅作為總攬農村牧區(qū)工作的中心任務來抓,在自治區(qū)和盟包扶工作隊的支持下,先后投入扶貧資金11 645萬元,累計新打機電井758眼,發(fā)展水澆地4 733公頃,建成旱作穩(wěn)產田26 667公頃,幫助貧困戶種樹種草33 333公頃,購進基礎母羊37 000只,奶牛230頭,引進良種豬30 000口,種公畜750頭只,發(fā)展流動畜群100余群,幫助78個貧困村通了電,有77 311貧困人口基本解決溫飽,圓滿完成“八七”脫貧攻堅任務。

     

    【世行貸款扶貧】  察右中旗為確保農牧民依托世行貸款扶貧項目盡快脫貧致富,本著因地制宜、提高效益的原則,充分發(fā)揮項目區(qū)資源優(yōu)勢,累計完成投資1 270萬元,即完成覆膜玉米381.8公頃,脫毒馬鈴薯706.7公頃,肉牛579頭,綿羊5 604只,兔100(41),肉豬2 734口,母豬203口,新建圈舍21 601平方米,營造灌木防護林46.6公頃,人工種植沙打旺243.8公頃,新打機電井37眼、筒井207眼,新修梯田41.5公頃,種植水保林210公頃,使項目區(qū)7個鄉(xiāng)、50個村、4 75018 525人受益。元山子鄉(xiāng)大馬庫倫村回族農民白占貴與新疆一大戶投資32萬元,建成年出欄育肥牛300頭的育肥牛場,199910月投產,至年底已出欄育肥牛240頭,營利96 000元。育肥牛場擴建后,年出欄可達600頭。元山子鄉(xiāng)6間房村共46戶、187人,養(yǎng)奶牛76頭,有36戶從事奶制品加工,日加工鮮奶3噸,全村人均純收入2 600元,其中奶制品加工收入1 000元以上。

     

    【存在問題】  經濟結構不合理的矛盾仍然突出,生產經營方式仍比較粗放;農牧業(yè)生產抗御自然災害和市場風險的能力還不夠強,農牧民實際現(xiàn)金收入增長不快;工業(yè)基礎薄弱,一些下崗人員生活比較困難;地方財政缺乏新的增長點,財政自給率還很低;社會保障體系不健全,某些干部中程度不同地存在作風漂浮、為政不廉、紀律松弛、執(zhí)法不嚴等問題。

    (朱永生)

  • 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內蒙古區(qū)情網(wǎng)》官方網(wǎng)站
  • 察哈爾右翼中旗
  • 【領導名錄】

    :武  泉(蒙古族)

        記:曹二忠

    滿都拉(蒙古族)

    王殿英(12月離任)

     

    政法委書記:烏寧吉雅(蒙古族)

    :石玉珍(女)

    :王  孝(9月離任)

    常培忠(滿族 12月任職)

    :韓玉峰(女)

        任:曹國亮

    王翠花(女)

    道布登(蒙古族)

      耀

    夏玉堂

          長:曹二忠

        長:賀文格(蒙古族)

      光(蒙古族)

    樊昱奇

    巴圖巴雅爾(蒙古族 10月任職)

    ***(2月離任)

    師永智(3月任職)

    科技副旗長:彭 

    協(xié) :武昌林(蒙古族 12月離任)

        席:梁蘭花(女)

     

    :鄔雙全

    :呂和忠(9月離任)

    喬靜波(12月任職)

    旗委辦主任:張立忠

     

    【概況】  2000年,全旗國內生產總值達到6.8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103%,比上年增長15%。其中:第一產業(yè)增加值3.97億元,比上年增長15.4%;第二產業(yè)增加值1.68億元,比上年增長22.6%;第三產業(yè)增加值1.15億元,比上年增長6.4%。財政收入完成4 368萬元,完成預算任務的100.09%,比上年增長3.5%。農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 796元,城鎮(zhèn)居民均可支配收入4 142元。

     

    【農牧林業(yè)】  按照“圍繞市場種田,調整結構掙錢”的思路,進一步調整種植業(yè)內部結構,傳統(tǒng)的“兩麥一薯”被馬鈴薯所代替。馬鈴薯種植面積達40 133公頃,玉米種植面積達13 333公頃,雜糧種植面積達2 000公頃,以上三種優(yōu)勢作物面積占全旗總播面積的67.7%。在遭受以旱、蟲為主的多種自然災害的情況下,糧食總產仍創(chuàng)歷史最好水平。其中馬鈴薯總產占全旗糧食總產的75%,總產值達到16 750萬元,占種植業(yè)產值的60%,農民人均馬鈴薯收入占人均純收入的一半左右。在穩(wěn)定糧食產量的基礎上,加大水地退糧種經的力度,種植紅蘿卜3 333.3公頃。依托玉米、馬鈴薯和林草業(yè),因地制宜,區(qū)域布局,發(fā)展奶牛、育肥牛羊和生豬養(yǎng)殖業(yè)。小畜人工授精站累計達到105處,黃牛冷配站117處,新建暖棚6 937間,累計達到16 000間,建成“三養(yǎng)工程”示范鄉(xiāng)20個,專業(yè)小區(qū)130個,專業(yè)村482,專業(yè)戶22 300戶。完成大小畜改良配種345 000(),其中冷配黃牛10 825頭,人工授精綿羊162 000只。全旗畜禽疫病防治密度達到95%以上,牲畜死亡率控制在3‰以下。6月末,全旗大小牲畜達到854 000(),比上年純增83 000頭(只),良種和改良種畜的比重達到92.3%,基礎母畜比重達到50.03%,均創(chuàng)歷史最好水平。年出欄育肥牛5 000頭,育肥羊120 000只。畜牧業(yè)產值占農業(yè)總產值的比重達到41%,畜牧業(yè)提供的財政收入占新增財政收入的36%。全旗退耕種樹種草16 667公頃,補植6 666.7公頃。“三荒”及流域治理10 000公頃,全旗見效草場面積達到56 267公頃,森林覆蓋率達10%以上。后大灘跨旗縣生態(tài)工程向南延伸15公里,黃河流域生態(tài)環(huán)境治理21 867公頃。種樹種草業(yè)的發(fā)展,打破過去糧經二元結構,形成糧經草三元結構,種植比例由過去的7∶3調整為2∶3∶5,林草業(yè)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工業(yè)】  在繼續(xù)深化企業(yè)產權制度改革的前提下,以農畜產品加工和礦產建材業(yè)為重點,上規(guī)模、上水平,調整產品結構、產業(yè)結構及企業(yè)組織結構,工業(yè)生產持續(xù)發(fā)展。全旗國有和國有控投企業(yè)及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非國有企業(yè)完成工業(yè)增加值4 241萬元,比上年增長3.4%;實現(xiàn)利稅1 109萬元,比上年增長17%;工業(yè)經濟效益綜合指數(shù)達到80.25,工業(yè)產品銷售率達到98.8%。

     

    【基礎設施建設】  完成科布爾─涼城公路三級油路黑色路面鋪設15.3公里,科布爾─烏素圖三級砂石路路基工程55.34公里;科布爾鎮(zhèn)進行舊城拆遷改造,新建樓房22244棟,完成建安工作量4 950萬元,鋪設排污管道700米,完成市政設施投資1 750萬元;農網(wǎng)改造二期工程投資3 192萬元,新建了大灘35KV輸變電工程,改造10KV線路775公里,改造0.4KV線路51.8公里,更新高耗能變壓器100臺;全旗市話程控擴容到9 000門,全旗各蘇木鄉(xiāng)鎮(zhèn)實現(xiàn)了電話程控化,電話普及率達到每百人2.7部;建成有線電視臺12座;新建“380”人畜飲水工程52處。

     

    【市場流通】  以馬鈴薯、紅蘿卜為主的市場建設、貯存、販運業(yè)蓬勃發(fā)展,進一步完善布連河馬鈴薯集散地,規(guī)劃新建科布爾馬鈴薯交易中心,新建和擴建巴音鄉(xiāng)、烏素圖鄉(xiāng)紅蘿卜批發(fā)市場,年內全旗新建馬鈴薯貯存窖153座,紅蘿卜恒溫庫13座。全旗各類農畜產品流通販運從業(yè)人員達到35 000人,外銷馬鈴薯2.55億公斤,紅蘿卜1.25億公斤,活畜50.5萬頭(只),皮張35萬張,絨毛1 500噸。

     

    【科技】  舉辦科技培訓班750期,完成旗鄉(xiāng)村三級科技培訓10.5萬人次,其中掌握34項適用技術培訓26 500人次,印發(fā)各類適用技術資料5 900冊份。旗鄉(xiāng)村三級1 800名科技人員承包農牧林水機各類科技項目30個。用于地膜覆蓋、種子工程、暖棚建設、新型農機具推廣方面的財政補貼1 300萬元,科技三項投入13萬元。興建原種網(wǎng)室100個,占地面積4公頃,建成原種繁育田和一、二、三級種薯田8 527.3公頃,繁育克新1號、大西洋等種薯1.5億公斤,良種覆蓋率85%以上。農業(yè)良種覆蓋率達到90%以上。推廣農機具5 615(),全旗機械化作業(yè)面積占總播面積的70%以上??萍紝r牧業(yè)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7%

     

    【教育】  全旗新建、擴建了包括旗一中和科布爾鎮(zhèn)東小、西小辦公樓在內的中小學15所,建筑面積9 500平方米;小學入學率為99.5%;全旗有485人考入高等院校;教育被評為全盟目標考核綜合先進集體。

     

    【計劃生育】  全年出生人口1 864人,出生率為10.45‰,計劃生育率達到99.5%,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16‰,保持了低生育水平。

     

    【試點扶貧】  1999年,自治區(qū)政府副主席郝益東主持,在察右中旗鐵沙蓋鄉(xiāng)紅旗村進行綿羊經濟雜交扶貧示范,投資20萬元,先后從錫盟五一牧場購進2歲細毛羊603只,引進西德美利奴肉毛兼用種公羊2只,分別投放到4個自然村的126戶農戶進行滾動扶貧。2000629日,郝益東副主席在自治區(qū)扶貧辦、農業(yè)大學及盟旗領導陪同下,深入紅旗村視察,通過開會座談、入戶訪問、實地查看、現(xiàn)場辦公,決定再投資23萬元,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即用10萬元購買細毛羊300只,投放到另外3個自然村,進而覆蓋整個紅旗村;用3萬元購買種公羊5只,進行品種對比試驗;用4萬元幫助貧困戶修建牲畜暖棚;用6萬元為條件差的2個自然村打深井2眼,發(fā)展飼草料基地。察右中旗黨政領導把脫貧攻堅作為總攬農村牧區(qū)工作的中心任務來抓,在自治區(qū)和盟包扶工作隊的支持下,先后投入扶貧資金11 645萬元,累計新打機電井758眼,發(fā)展水澆地4 733公頃,建成旱作穩(wěn)產田26 667公頃,幫助貧困戶種樹種草33 333公頃,購進基礎母羊37 000只,奶牛230頭,引進良種豬30 000口,種公畜750頭只,發(fā)展流動畜群100余群,幫助78個貧困村通了電,有77 311貧困人口基本解決溫飽,圓滿完成“八七”脫貧攻堅任務。

     

    【世行貸款扶貧】  察右中旗為確保農牧民依托世行貸款扶貧項目盡快脫貧致富,本著因地制宜、提高效益的原則,充分發(fā)揮項目區(qū)資源優(yōu)勢,累計完成投資1 270萬元,即完成覆膜玉米381.8公頃,脫毒馬鈴薯706.7公頃,肉牛579頭,綿羊5 604只,兔100(41),肉豬2 734口,母豬203口,新建圈舍21 601平方米,營造灌木防護林46.6公頃,人工種植沙打旺243.8公頃,新打機電井37眼、筒井207眼,新修梯田41.5公頃,種植水保林210公頃,使項目區(qū)7個鄉(xiāng)、50個村、4 75018 525人受益。元山子鄉(xiāng)大馬庫倫村回族農民白占貴與新疆一大戶投資32萬元,建成年出欄育肥牛300頭的育肥牛場,199910月投產,至年底已出欄育肥牛240頭,營利96 000元。育肥牛場擴建后,年出欄可達600頭。元山子鄉(xiāng)6間房村共46戶、187人,養(yǎng)奶牛76頭,有36戶從事奶制品加工,日加工鮮奶3噸,全村人均純收入2 600元,其中奶制品加工收入1 000元以上。

     

    【存在問題】  經濟結構不合理的矛盾仍然突出,生產經營方式仍比較粗放;農牧業(yè)生產抗御自然災害和市場風險的能力還不夠強,農牧民實際現(xiàn)金收入增長不快;工業(yè)基礎薄弱,一些下崗人員生活比較困難;地方財政缺乏新的增長點,財政自給率還很低;社會保障體系不健全,某些干部中程度不同地存在作風漂浮、為政不廉、紀律松弛、執(zhí)法不嚴等問題。

    (朱永生)

  • 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內蒙古區(qū)情網(wǎng)》官方網(wǎng)站

版權所有:中共內蒙古自治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備05003250號-3

蒙公安備案:15010502000173號

政府網(wǎng)站標識碼:1500000032

技術支持: 內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