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卷
【內蒙古自治區(qū)人民政府辦公廳領導名錄】
主 任:烏蘭巴特爾(蒙古族)
副 主 任:李生義
宋 亮(6月離任)
魏 軍
楊 璽
那煒清(蒙古族)
于清理(3月任職)
紀 檢組 長:娜仁圖雅(女蒙古族)
助理巡視員:郭進寶(4月離任)
呼格吉勒圖(蒙古族)
巴特爾(蒙古族)
張肯發(fā)
【文秘工作】
秘書一處 全年共辦理各類文件70000多件,其中以自治區(qū)人民政府、人民政府辦公廳名義制發(fā)4大類文件116件;受理請示、報告1305件,辦結1201件,辦結率92%;辦理出國審批件290件,辦結率100%;辦理國務院及國務院辦公廳、國家各部委、各省市、自治區(qū)黨委、自治區(qū)人大常委會非秘級文件1598件,秘級文件169件;交換各類文件186700多件,辦理特快專遞、掛號、平信108600多份,發(fā)送機要文件17800件;加強保密教育與管理,全年沒有發(fā)生失泄密事件;電子政務工作得到長足的發(fā)展;《內蒙古政報》發(fā)送量達到5萬份,超額100%完成計劃,編輯差錯率控制在四十萬分之一,超過國家一級刊物標準,社會覆蓋面和影響力進一步擴大。
秘書二處 全年共起草綜合性文稿32篇、專題報告和匯報材料18篇、會議紀要19個、各類函件36件、文件18件;起草其它文稿120多件,約80萬字。
秘書三處 全年起草審改各類文稿150余篇,約100余萬字;組織、承辦主席專題工作會議、秘書長、廳主任會議及各類直協(xié)調會、座談會等180余次。
秘書四處 全年共起草、核改各類文稿195篇,共計86多萬字,其中領導講話75篇;組織召開各類會議180余次;辦理重要督查件8件,辦結率100%。
秘書五處 全年共起草完成各類文稿218篇,約80多萬字,其中領導講話、報告等68余篇,各類文件、簽報、信函110件,調研報告8篇,其它文稿20篇;直接組織和協(xié)助其他部門籌辦類會議100余次。
綜合處 全年共起草、修改和整理會議講話、匯報材料等各類文稿173篇,約100萬字;整理匯編同志文稿約20萬字。
翻譯處 全年共翻譯發(fā)至旗縣級的各類文件約11.6萬字,蒙漢文并行率達100%;翻譯《內蒙古政報》12期,約84萬字;及時完成《政府工作報告》的翻譯工作,約2萬字;為自治區(qū)各級機關、企事業(yè)單位翻譯、書寫公章、文件頭、牌匾、會標、證件、證書、商標、獎狀等600件,約1萬多字。
會議處 全年共起草、印發(fā)會議通知126件;共承辦政府常務會議、主席辦公會議、國務院及國家各部委召開的電視電話會議、自治區(qū)黨委政府召開的全區(qū)性大型會議及其他各類會議164次;辦理國務院辦公廳、國家各部委、各省市區(qū)來文來函98件,自治區(qū)黨委、人大、政協(xié)來文來函62件,自治區(qū)部門、盟市函件74件;總值班室協(xié)助領導處置緊急事項1576起,其中突發(fā)性事件212起;向國務院辦公廳編輯上報《內蒙古值班信息》49期;編發(fā)《值班快報》43期,《要情專報》472期;運轉《文件批辦單》、協(xié)調安排領導參加會議和出席公務活動157次;編發(fā)《領導同志每日、每周公務活動安排》247期;編輯《政務值班反饋表》11期;處理自治區(qū)各部門負責人請銷假事項24件;監(jiān)制各地區(qū)、各部門和各單位印章153枚;做重要電話記錄612次,收發(fā)傳真732件,復印文件10余萬頁;接待來訪人員3000人(次);編輯大屏幕600余條;更新辦公廳內部電話表,重新印制《自治區(qū)政府系統(tǒng)電話號碼薄》。
【地方志工作】
志書出版編纂 2004年,共指導出版11部志書。評審驗收7部志稿,總字數(shù)800多萬字。完成《內蒙古旅游》一書的總纂工作。地方志辦公室承編的《內蒙古自治區(qū)志·人物志》編纂工作正式啟動。
年鑒編輯 《內蒙古年鑒》(2003卷)分別獲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舉辦的“首屆中國地方志年鑒優(yōu)秀獎”和中國版協(xié)年鑒研究會舉辦的“第二屆‘全國年鑒獎’優(yōu)秀提名獎”和“第二屆‘全國年鑒獎’二等獎”?!秲让晒拍觇b》(2004卷)于年底前出版面世。制作完成《內蒙古年鑒》1998~2001卷、2002卷、2003卷、2004卷的電子版光盤。
督查指導 對未完成修志任務的委辦廳局進行督查,自治區(qū)人民政府督查室下發(fā)《關于對自治區(qū)有關委辦廳局修志工作進展情況進行督查的通知》,地方志辦公室與政府督查室組成聯(lián)合督查組,對未完成修志任務的47個自治區(qū)直屬廳局進行了跟蹤督查。這是自治區(qū)第一次對修志工作開展的政府督查,推動了委辦廳局的修志工作。
先后10多次深入自治區(qū)部分委辦廳局、盟市和部分旗縣(市區(qū))聽取修志工作情況匯報,督促檢查指導志書編纂工作,對十幾部志書的篇目進行了指導修改;派人先后4次赴烏蘭察布市檔案史志局及其8個旗縣市地方志辦公室進行檢查指導工作。還派人深入自治區(qū)林業(yè)廳、交通廳、興安盟、察哈爾右翼后旗、察哈爾右翼前旗,對修志人員集中培訓,講課輔導。
網絡建設 2004年,地方志辦公室在對“內蒙古自治區(qū)情網”站所設欄目不斷添加、補充新內容的同時,開發(fā)建立“內蒙古年鑒”等8個數(shù)據(jù)庫。《內蒙古年鑒》1998卷至2003卷和《內蒙古自治區(qū)志·政府志》上網。
刊物工作 是年,按時編輯出版《內蒙古地方志》刊物6期,發(fā)行近萬份。資料管理、信息咨詢等其它工作也有新進展。
【督查工作】以黨中央、國務院、自治區(qū)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為重點,抓住問題多、矛盾大和群眾普遍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加大督促檢查工作力度。堅持督查工作催辦、通報、反饋和專報制度,對領導交辦事項和重要批示進行專項督查。全年共開展針對重大決策和工作部署的督查6次,辦理自治區(qū)黨委、政府領導專項批示24件,完成《督查與反饋》40期,完成1至11次常務會議議定事項的落實,形成《常務會議紀要落實情況的報告》6期;編輯整理《自治區(qū)政府領導重要批示》12期;編發(fā)《內蒙古政務督查》25期。共承辦國家及自治區(qū)兩級人大代表建議363件,政協(xié)提案485件,辦結率100%。共督查、走訪12個盟市17個旗縣,全年文字量約100余萬字。
【信息工作】圍繞政府中心工作,有計劃、有針對性地提供高質量、有參考價值的信息,通過強化信息報送制度建設,各地區(qū)、各部門信息報數(shù)量的質量大幅提高。全年共收到各單位報送信息57600多條,各類刊物采用各地區(qū)、各部門上報信息4000多條;編輯出刊《每日要情》256期、《區(qū)外信息》43期、《領導閱件》22期、《專送信息》263期;與秘書五處(重大項目辦)合編《重大項目動態(tài)》19期;在辦公廳內網新增《今日觀察(內部版)》欄目,共發(fā)7期;自治區(qū)領導在信息刊物上共批示143條。創(chuàng)辦《政務情況交流》,對辦公廳內網內容進行改版,并發(fā)布《互聯(lián)網信息(電子版)》8175條,《區(qū)外信息(電子版)》2965條;通過《內蒙古信息》上報國務院辦公廳信息790條,被采用58條,其中,國務院領導做出批示的信息有7條。信息報送累計得分在全國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中排第16位。
【信訪工作】按照自治區(qū)黨委、政府的安排和部署,積極主動地接待和受理人民群眾來信來訪3萬多件次,受理自治區(qū)黨委、政府信訪熱線電話近千件,督查落實自治區(qū)黨委、政府和國家信訪局領導對信訪工作和信訪問題的批示200多件,協(xié)調解決大量群眾信訪反映的問題,受到自治區(qū)領導和國家信訪局的充分肯定,在體察民情、反映民意、密切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聯(lián)系、完善黨和政府的管理與決策等方面發(fā)揮積極作用。
【內蒙古自治區(qū)人民政府辦公廳領導名錄】
主 任:烏蘭巴特爾(蒙古族)
副 主 任:李生義
宋 亮(6月離任)
魏 軍
楊 璽
那煒清(蒙古族)
于清理(3月任職)
紀 檢組 長:娜仁圖雅(女蒙古族)
助理巡視員:郭進寶(4月離任)
呼格吉勒圖(蒙古族)
巴特爾(蒙古族)
張肯發(fā)
【文秘工作】
秘書一處 全年共辦理各類文件70000多件,其中以自治區(qū)人民政府、人民政府辦公廳名義制發(fā)4大類文件116件;受理請示、報告1305件,辦結1201件,辦結率92%;辦理出國審批件290件,辦結率100%;辦理國務院及國務院辦公廳、國家各部委、各省市、自治區(qū)黨委、自治區(qū)人大常委會非秘級文件1598件,秘級文件169件;交換各類文件186700多件,辦理特快專遞、掛號、平信108600多份,發(fā)送機要文件17800件;加強保密教育與管理,全年沒有發(fā)生失泄密事件;電子政務工作得到長足的發(fā)展;《內蒙古政報》發(fā)送量達到5萬份,超額100%完成計劃,編輯差錯率控制在四十萬分之一,超過國家一級刊物標準,社會覆蓋面和影響力進一步擴大。
秘書二處 全年共起草綜合性文稿32篇、專題報告和匯報材料18篇、會議紀要19個、各類函件36件、文件18件;起草其它文稿120多件,約80萬字。
秘書三處 全年起草審改各類文稿150余篇,約100余萬字;組織、承辦主席專題工作會議、秘書長、廳主任會議及各類直協(xié)調會、座談會等180余次。
秘書四處 全年共起草、核改各類文稿195篇,共計86多萬字,其中領導講話75篇;組織召開各類會議180余次;辦理重要督查件8件,辦結率100%。
秘書五處 全年共起草完成各類文稿218篇,約80多萬字,其中領導講話、報告等68余篇,各類文件、簽報、信函110件,調研報告8篇,其它文稿20篇;直接組織和協(xié)助其他部門籌辦類會議100余次。
綜合處 全年共起草、修改和整理會議講話、匯報材料等各類文稿173篇,約100萬字;整理匯編同志文稿約20萬字。
翻譯處 全年共翻譯發(fā)至旗縣級的各類文件約11.6萬字,蒙漢文并行率達100%;翻譯《內蒙古政報》12期,約84萬字;及時完成《政府工作報告》的翻譯工作,約2萬字;為自治區(qū)各級機關、企事業(yè)單位翻譯、書寫公章、文件頭、牌匾、會標、證件、證書、商標、獎狀等600件,約1萬多字。
會議處 全年共起草、印發(fā)會議通知126件;共承辦政府常務會議、主席辦公會議、國務院及國家各部委召開的電視電話會議、自治區(qū)黨委政府召開的全區(qū)性大型會議及其他各類會議164次;辦理國務院辦公廳、國家各部委、各省市區(qū)來文來函98件,自治區(qū)黨委、人大、政協(xié)來文來函62件,自治區(qū)部門、盟市函件74件;總值班室協(xié)助領導處置緊急事項1576起,其中突發(fā)性事件212起;向國務院辦公廳編輯上報《內蒙古值班信息》49期;編發(fā)《值班快報》43期,《要情專報》472期;運轉《文件批辦單》、協(xié)調安排領導參加會議和出席公務活動157次;編發(fā)《領導同志每日、每周公務活動安排》247期;編輯《政務值班反饋表》11期;處理自治區(qū)各部門負責人請銷假事項24件;監(jiān)制各地區(qū)、各部門和各單位印章153枚;做重要電話記錄612次,收發(fā)傳真732件,復印文件10余萬頁;接待來訪人員3000人(次);編輯大屏幕600余條;更新辦公廳內部電話表,重新印制《自治區(qū)政府系統(tǒng)電話號碼薄》。
【地方志工作】
志書出版編纂 2004年,共指導出版11部志書。評審驗收7部志稿,總字數(shù)800多萬字。完成《內蒙古旅游》一書的總纂工作。地方志辦公室承編的《內蒙古自治區(qū)志·人物志》編纂工作正式啟動。
年鑒編輯 《內蒙古年鑒》(2003卷)分別獲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舉辦的“首屆中國地方志年鑒優(yōu)秀獎”和中國版協(xié)年鑒研究會舉辦的“第二屆‘全國年鑒獎’優(yōu)秀提名獎”和“第二屆‘全國年鑒獎’二等獎”?!秲让晒拍觇b》(2004卷)于年底前出版面世。制作完成《內蒙古年鑒》1998~2001卷、2002卷、2003卷、2004卷的電子版光盤。
督查指導 對未完成修志任務的委辦廳局進行督查,自治區(qū)人民政府督查室下發(fā)《關于對自治區(qū)有關委辦廳局修志工作進展情況進行督查的通知》,地方志辦公室與政府督查室組成聯(lián)合督查組,對未完成修志任務的47個自治區(qū)直屬廳局進行了跟蹤督查。這是自治區(qū)第一次對修志工作開展的政府督查,推動了委辦廳局的修志工作。
先后10多次深入自治區(qū)部分委辦廳局、盟市和部分旗縣(市區(qū))聽取修志工作情況匯報,督促檢查指導志書編纂工作,對十幾部志書的篇目進行了指導修改;派人先后4次赴烏蘭察布市檔案史志局及其8個旗縣市地方志辦公室進行檢查指導工作。還派人深入自治區(qū)林業(yè)廳、交通廳、興安盟、察哈爾右翼后旗、察哈爾右翼前旗,對修志人員集中培訓,講課輔導。
網絡建設 2004年,地方志辦公室在對“內蒙古自治區(qū)情網”站所設欄目不斷添加、補充新內容的同時,開發(fā)建立“內蒙古年鑒”等8個數(shù)據(jù)庫?!秲让晒拍觇b》1998卷至2003卷和《內蒙古自治區(qū)志·政府志》上網。
刊物工作 是年,按時編輯出版《內蒙古地方志》刊物6期,發(fā)行近萬份。資料管理、信息咨詢等其它工作也有新進展。
【督查工作】以黨中央、國務院、自治區(qū)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為重點,抓住問題多、矛盾大和群眾普遍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加大督促檢查工作力度。堅持督查工作催辦、通報、反饋和專報制度,對領導交辦事項和重要批示進行專項督查。全年共開展針對重大決策和工作部署的督查6次,辦理自治區(qū)黨委、政府領導專項批示24件,完成《督查與反饋》40期,完成1至11次常務會議議定事項的落實,形成《常務會議紀要落實情況的報告》6期;編輯整理《自治區(qū)政府領導重要批示》12期;編發(fā)《內蒙古政務督查》25期。共承辦國家及自治區(qū)兩級人大代表建議363件,政協(xié)提案485件,辦結率100%。共督查、走訪12個盟市17個旗縣,全年文字量約100余萬字。
【信息工作】圍繞政府中心工作,有計劃、有針對性地提供高質量、有參考價值的信息,通過強化信息報送制度建設,各地區(qū)、各部門信息報數(shù)量的質量大幅提高。全年共收到各單位報送信息57600多條,各類刊物采用各地區(qū)、各部門上報信息4000多條;編輯出刊《每日要情》256期、《區(qū)外信息》43期、《領導閱件》22期、《專送信息》263期;與秘書五處(重大項目辦)合編《重大項目動態(tài)》19期;在辦公廳內網新增《今日觀察(內部版)》欄目,共發(fā)7期;自治區(qū)領導在信息刊物上共批示143條。創(chuàng)辦《政務情況交流》,對辦公廳內網內容進行改版,并發(fā)布《互聯(lián)網信息(電子版)》8175條,《區(qū)外信息(電子版)》2965條;通過《內蒙古信息》上報國務院辦公廳信息790條,被采用58條,其中,國務院領導做出批示的信息有7條。信息報送累計得分在全國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中排第16位。
【信訪工作】按照自治區(qū)黨委、政府的安排和部署,積極主動地接待和受理人民群眾來信來訪3萬多件次,受理自治區(qū)黨委、政府信訪熱線電話近千件,督查落實自治區(qū)黨委、政府和國家信訪局領導對信訪工作和信訪問題的批示200多件,協(xié)調解決大量群眾信訪反映的問題,受到自治區(qū)領導和國家信訪局的充分肯定,在體察民情、反映民意、密切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聯(lián)系、完善黨和政府的管理與決策等方面發(fā)揮積極作用。
版權所有:中共內蒙古自治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技術支持: 內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