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卷
【內蒙古自治區(qū)廣播電影電視局領導名錄】
局 長:劉永欣
副 局 長:王 增
紀檢組長:董庭玉(女)
電視臺臺長:關方方(蒙古族)
副 局 長:王大為
廣播電臺臺長:張興茂
助理巡視員:額爾德尼(蒙古族) 牧 仁(蒙古族)
【概況】 內蒙古2005年擁有省級廣播電視播出機構2個,盟市級播出機構25個。其中廣播電臺13座,電視臺14座。全年無線廣播電視播出20.8萬小時,有線電視播出300多萬小時,停播率均優(yōu)于任務指標。2005年自治區(qū)建設無人值機有人留守發(fā)射臺6座,自動監(jiān)測報警發(fā)射臺11座,完成“西新工程”重點建設項目841臺的改建和“村村通”752個村的建設任務。廣播電視覆蓋率分別由2004年的90.38%和87.99%提升到92.64%和90.15%,分別提高2.26和2.16個百分點。2005年發(fā)展寬帶用戶4000戶,新增有線數字電視用戶6600戶,新增有線電視用戶60000戶。2005年,經過對有線網絡進行不同程度的改造,完成東、西部干線環(huán)網工程10多個機站的附屬設備、傳輸設備的安裝、調試、開通工作。及40多個機站設備擴容的調試、安裝工作,為快速發(fā)展有線廣播電視提供有力保障,有線電視用戶近120萬戶。出租2M電路72條,光纜350公里,增值業(yè)務收入近2300萬元,有線網絡總收入達2.01億元。
2005年“兩會”期間,內蒙古廣播電臺蒙漢語節(jié)目共播發(fā)各類稿件176篇(組),在黨中央臺上稿53篇(組)。從3月3日到14日,內蒙古電視臺發(fā)“兩會”新聞53條,124分鐘,在黨中央臺發(fā)稿6條。內蒙古廣播電臺各類新聞節(jié)目編發(fā)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稿件840篇,內蒙古電視臺各檔新聞節(jié)目共播出全區(qū)各地的各類新聞392條。
2005年,內蒙古廣播電視宣傳繼續(xù)做好外宣和精品創(chuàng)作工作,增強黨中央宣傳媒體中有關自治區(qū)的重點報道的分量,增加有關自治區(qū)新聞的分量,在稿件上以質量為主,質量和數量并重。到11月底,內蒙古廣播電臺在黨中央臺、國際臺上稿280篇,內蒙古電視臺在黨中央臺《新聞聯播》發(fā)稿153條,其中頭條6條,提要47條,20秒以上的單條消息62條。重點報道較2004年增長30%,典型、單條消息增加20%。
內蒙古廣播電臺從年初開始,按照頻率專業(yè)化、節(jié)目對象化、服務個性化的辦臺宗旨,對5個系列臺的節(jié)目進行綜合調整,內蒙古音樂網站也于8月份建成開通。
內蒙古電視臺為打造漢語衛(wèi)視頻道的文化品位,提高頻道的收視亮點,推出日播紀錄片賞析欄目《經典紀實》,打破了漢語衛(wèi)視頻道節(jié)目的地域局限,成為展示“三北”地區(qū)各民族風情的平臺。為提高蒙古語衛(wèi)視頻道的競爭力,使其發(fā)揮國家蒙古語電視頻道的作用,內蒙古電視臺從元月1日起,對節(jié)目進行全新改版,新增《直通12》、《相約周末》等新欄目,自辦節(jié)目形成完整時段,節(jié)目播出長度增加到18小時30分鐘。2005年,內蒙古電視臺蒙古語衛(wèi)視頻道生產譯制類節(jié)目1356小時,自辦節(jié)目117小時,新聞節(jié)目230小時,服務類節(jié)目380小時。
2005年底,內蒙古廣播電臺在安全播出方面為零停播率;內蒙古電視臺全年播出時間48755.73小時,各頻道停播率指標均優(yōu)于15秒/百小時。收錄中心共傳送各類新聞節(jié)目822條,收錄節(jié)目4436小時,轉錄時間148小時,錄音849小時,回傳(黨中央臺)60小時,回傳(盟市臺)287小時。
【保先教育宣傳報道】 為緊密配合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深入宣傳黨中央20號文件和內黨發(fā)〔2005〕2號文件精神,從2005年1月16日開始,內蒙古電視臺對“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進行大力的宣傳報道,按照各單位、各地區(qū)開展保持先進性教育活動的實際情況,逐步深入。至2月28日,內蒙古電視臺在《內蒙古新聞聯播》欄目中播出相關新聞75條,蒙古語《內蒙古新聞》欄目同步播出。
從1月24日起,《內蒙古新聞聯播》中開辟了“實踐三個代表保持黨員先進性”專欄,分階段播出自治區(qū)黨委、人大、政府以及各廳局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動員大會、學習會、培訓會、專題講座,結合各單位實際,對開展保持先進性教育活動進行部署的各類新聞。從1月31日開始,內蒙古電視臺對各盟市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的進行有關報道,及時播出自治區(qū)領導在基層檢查指導先進性教育活動開展情況的各類信息。蒙古語《內蒙古新聞》同步播出。
內蒙古電視臺的談話類欄目《百姓熱線》,結合社區(qū)開展的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2月19日推出《我們的樓長單元長》,對呼和浩特市玉泉區(qū)清泉街社區(qū)居委會支部書記武荷香發(fā)動“明和小區(qū)”居民共建文明社區(qū)的事跡進行介紹。
2月底開始,內蒙古電視臺對“保持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宣傳報道將逐步深入。在漢語《內蒙古新聞聯播》、蒙古語《內蒙古新聞》和《今日觀察》欄目中,開辟“時代先鋒”專欄,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集中報道全區(qū)開展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典型單位、典型個人和典型事跡,為保持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并推廣好經驗、好做法?!锻黹g報道》欄目中擬開設一個以講述老一輩共產黨員、革命先烈故事的專欄—“永遠的豐碑”,陸續(xù)播出在內蒙古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進程中作出突出貢獻、值得后人敬仰和學習的先進人物生平事跡,擬定榮耀先、李裕智、吉雅泰、多松年、奎璧、烏蘭夫、王若飛等20余位備選人物?!坝肋h的豐碑”將以系列報道的形式,每天播出1集,時間長度約為1分鐘,并配有10秒鐘醒目的片頭;講述人物故事時采用大量的歷史資料、圖片以及影像資料,注重歷史真實性,在內容選擇上突出人物的先進帶動作用和教育意義?!栋傩諢峋€》欄目將繼續(xù)對各階段的宣傳熱點進行關注,選擇適當的典型,適時配合“保持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宣傳。
【新聞綜合頻道改版】 2005年5月9日,內蒙古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在開播一年后進行首次改版。這次改版的最大變動是避開了黨中央電視臺整點新聞,逢半點播出新聞綜合頻道的新聞節(jié)目。
每天早晨7:30直播的早間新聞《草原晨曲》(8:30重播)全長30分鐘?!恫菰壳返牟?,包裝風格清新、平實,內容不但包括最新最快的國際、國內、區(qū)內新聞,還有體育新聞、天氣預報等豐富的生活資訊。簡明實用、大容量、快節(jié)奏、較強的時效已成為《草原晨曲》的特色。
每天12:30直播的《午間新聞》,是與此次改版同步推出的一檔新聞節(jié)目。它與以往的新聞播報不同的是兩位主持人就像和觀眾嘮家常,把新聞“說”出來。
每天19:35進入由《內蒙古新聞聯播》,《今日觀察》、《法制專線》組成的頻道主打新聞版塊,長度50分鐘,是新聞綜合頻道傾力打造的支柱品牌?!秲让晒判侣劼摬ァ纷審V大觀眾及時、準確、全面地了解全區(qū)新近發(fā)生的新聞事實;《今日觀察》和《法制專線》經過改版提升,進一步突出事件性、現場感和時效性,節(jié)目更加精彩,內容更加貼近觀眾。
改在每天22:30播出《晚間報道》以自采的區(qū)內新聞為主,主持人點評也更加生動,口語化的表達更加貼近百姓。
《晚間報道》與之后重播的《今日觀察》、《法制專線》以及《相約熒屏》、《百姓熱線》、《關注健康》等欄目又構成一個近1小時的新聞性較強的時段,有效地拉動收視,延長黃金時段。
影視劇是新聞綜合頻道的一大看點。2005年內蒙古電視臺重點打造新聞綜合頻道,根據頻道整體定位,全年引進最新精彩的首輪熱播大劇,全天開辟《早間顛峰回放劇場》、《午間好劇回旋劇場》、黃金時段的《顛峰劇場》、《午夜聯播劇場》四大劇場。
【“三農三牧”報道】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1號文件精神,做好“三農三牧”宣傳報道,內蒙古電臺蒙古語廣播從年初開始先后派出三批記者深入基層采訪,了解農牧民的生產生活情況,惠農政策的落實情況,聽取農牧民的呼聲,介紹一些好的經驗和做法,到5月中旬,已經播出各類稿件近百篇(期)。
蒙古語廣播的《經濟熱點》節(jié)目也配合“三農三牧”報道做《科左后旗發(fā)展黃牛養(yǎng)殖業(yè)》、《通遼市創(chuàng)品牌、出口創(chuàng)匯的風干牛肉》等4期經濟分析類的系列節(jié)目。
【內蒙古自治區(qū)廣播電影電視局領導名錄】
局 長:劉永欣
副 局 長:王 增
紀檢組長:董庭玉(女)
電視臺臺長:關方方(蒙古族)
副 局 長:王大為
廣播電臺臺長:張興茂
助理巡視員:額爾德尼(蒙古族) 牧 仁(蒙古族)
【概況】 內蒙古2005年擁有省級廣播電視播出機構2個,盟市級播出機構25個。其中廣播電臺13座,電視臺14座。全年無線廣播電視播出20.8萬小時,有線電視播出300多萬小時,停播率均優(yōu)于任務指標。2005年自治區(qū)建設無人值機有人留守發(fā)射臺6座,自動監(jiān)測報警發(fā)射臺11座,完成“西新工程”重點建設項目841臺的改建和“村村通”752個村的建設任務。廣播電視覆蓋率分別由2004年的90.38%和87.99%提升到92.64%和90.15%,分別提高2.26和2.16個百分點。2005年發(fā)展寬帶用戶4000戶,新增有線數字電視用戶6600戶,新增有線電視用戶60000戶。2005年,經過對有線網絡進行不同程度的改造,完成東、西部干線環(huán)網工程10多個機站的附屬設備、傳輸設備的安裝、調試、開通工作。及40多個機站設備擴容的調試、安裝工作,為快速發(fā)展有線廣播電視提供有力保障,有線電視用戶近120萬戶。出租2M電路72條,光纜350公里,增值業(yè)務收入近2300萬元,有線網絡總收入達2.01億元。
2005年“兩會”期間,內蒙古廣播電臺蒙漢語節(jié)目共播發(fā)各類稿件176篇(組),在黨中央臺上稿53篇(組)。從3月3日到14日,內蒙古電視臺發(fā)“兩會”新聞53條,124分鐘,在黨中央臺發(fā)稿6條。內蒙古廣播電臺各類新聞節(jié)目編發(fā)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稿件840篇,內蒙古電視臺各檔新聞節(jié)目共播出全區(qū)各地的各類新聞392條。
2005年,內蒙古廣播電視宣傳繼續(xù)做好外宣和精品創(chuàng)作工作,增強黨中央宣傳媒體中有關自治區(qū)的重點報道的分量,增加有關自治區(qū)新聞的分量,在稿件上以質量為主,質量和數量并重。到11月底,內蒙古廣播電臺在黨中央臺、國際臺上稿280篇,內蒙古電視臺在黨中央臺《新聞聯播》發(fā)稿153條,其中頭條6條,提要47條,20秒以上的單條消息62條。重點報道較2004年增長30%,典型、單條消息增加20%。
內蒙古廣播電臺從年初開始,按照頻率專業(yè)化、節(jié)目對象化、服務個性化的辦臺宗旨,對5個系列臺的節(jié)目進行綜合調整,內蒙古音樂網站也于8月份建成開通。
內蒙古電視臺為打造漢語衛(wèi)視頻道的文化品位,提高頻道的收視亮點,推出日播紀錄片賞析欄目《經典紀實》,打破了漢語衛(wèi)視頻道節(jié)目的地域局限,成為展示“三北”地區(qū)各民族風情的平臺。為提高蒙古語衛(wèi)視頻道的競爭力,使其發(fā)揮國家蒙古語電視頻道的作用,內蒙古電視臺從元月1日起,對節(jié)目進行全新改版,新增《直通12》、《相約周末》等新欄目,自辦節(jié)目形成完整時段,節(jié)目播出長度增加到18小時30分鐘。2005年,內蒙古電視臺蒙古語衛(wèi)視頻道生產譯制類節(jié)目1356小時,自辦節(jié)目117小時,新聞節(jié)目230小時,服務類節(jié)目380小時。
2005年底,內蒙古廣播電臺在安全播出方面為零停播率;內蒙古電視臺全年播出時間48755.73小時,各頻道停播率指標均優(yōu)于15秒/百小時。收錄中心共傳送各類新聞節(jié)目822條,收錄節(jié)目4436小時,轉錄時間148小時,錄音849小時,回傳(黨中央臺)60小時,回傳(盟市臺)287小時。
【保先教育宣傳報道】 為緊密配合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深入宣傳黨中央20號文件和內黨發(fā)〔2005〕2號文件精神,從2005年1月16日開始,內蒙古電視臺對“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進行大力的宣傳報道,按照各單位、各地區(qū)開展保持先進性教育活動的實際情況,逐步深入。至2月28日,內蒙古電視臺在《內蒙古新聞聯播》欄目中播出相關新聞75條,蒙古語《內蒙古新聞》欄目同步播出。
從1月24日起,《內蒙古新聞聯播》中開辟了“實踐三個代表保持黨員先進性”專欄,分階段播出自治區(qū)黨委、人大、政府以及各廳局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動員大會、學習會、培訓會、專題講座,結合各單位實際,對開展保持先進性教育活動進行部署的各類新聞。從1月31日開始,內蒙古電視臺對各盟市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的進行有關報道,及時播出自治區(qū)領導在基層檢查指導先進性教育活動開展情況的各類信息。蒙古語《內蒙古新聞》同步播出。
內蒙古電視臺的談話類欄目《百姓熱線》,結合社區(qū)開展的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2月19日推出《我們的樓長單元長》,對呼和浩特市玉泉區(qū)清泉街社區(qū)居委會支部書記武荷香發(fā)動“明和小區(qū)”居民共建文明社區(qū)的事跡進行介紹。
2月底開始,內蒙古電視臺對“保持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宣傳報道將逐步深入。在漢語《內蒙古新聞聯播》、蒙古語《內蒙古新聞》和《今日觀察》欄目中,開辟“時代先鋒”專欄,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集中報道全區(qū)開展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典型單位、典型個人和典型事跡,為保持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并推廣好經驗、好做法?!锻黹g報道》欄目中擬開設一個以講述老一輩共產黨員、革命先烈故事的專欄—“永遠的豐碑”,陸續(xù)播出在內蒙古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進程中作出突出貢獻、值得后人敬仰和學習的先進人物生平事跡,擬定榮耀先、李裕智、吉雅泰、多松年、奎璧、烏蘭夫、王若飛等20余位備選人物?!坝肋h的豐碑”將以系列報道的形式,每天播出1集,時間長度約為1分鐘,并配有10秒鐘醒目的片頭;講述人物故事時采用大量的歷史資料、圖片以及影像資料,注重歷史真實性,在內容選擇上突出人物的先進帶動作用和教育意義。《百姓熱線》欄目將繼續(xù)對各階段的宣傳熱點進行關注,選擇適當的典型,適時配合“保持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宣傳。
【新聞綜合頻道改版】 2005年5月9日,內蒙古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在開播一年后進行首次改版。這次改版的最大變動是避開了黨中央電視臺整點新聞,逢半點播出新聞綜合頻道的新聞節(jié)目。
每天早晨7:30直播的早間新聞《草原晨曲》(8:30重播)全長30分鐘。《草原晨曲》的播報,包裝風格清新、平實,內容不但包括最新最快的國際、國內、區(qū)內新聞,還有體育新聞、天氣預報等豐富的生活資訊。簡明實用、大容量、快節(jié)奏、較強的時效已成為《草原晨曲》的特色。
每天12:30直播的《午間新聞》,是與此次改版同步推出的一檔新聞節(jié)目。它與以往的新聞播報不同的是兩位主持人就像和觀眾嘮家常,把新聞“說”出來。
每天19:35進入由《內蒙古新聞聯播》,《今日觀察》、《法制專線》組成的頻道主打新聞版塊,長度50分鐘,是新聞綜合頻道傾力打造的支柱品牌?!秲让晒判侣劼摬ァ纷審V大觀眾及時、準確、全面地了解全區(qū)新近發(fā)生的新聞事實;《今日觀察》和《法制專線》經過改版提升,進一步突出事件性、現場感和時效性,節(jié)目更加精彩,內容更加貼近觀眾。
改在每天22:30播出《晚間報道》以自采的區(qū)內新聞為主,主持人點評也更加生動,口語化的表達更加貼近百姓。
《晚間報道》與之后重播的《今日觀察》、《法制專線》以及《相約熒屏》、《百姓熱線》、《關注健康》等欄目又構成一個近1小時的新聞性較強的時段,有效地拉動收視,延長黃金時段。
影視劇是新聞綜合頻道的一大看點。2005年內蒙古電視臺重點打造新聞綜合頻道,根據頻道整體定位,全年引進最新精彩的首輪熱播大劇,全天開辟《早間顛峰回放劇場》、《午間好劇回旋劇場》、黃金時段的《顛峰劇場》、《午夜聯播劇場》四大劇場。
【“三農三牧”報道】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1號文件精神,做好“三農三牧”宣傳報道,內蒙古電臺蒙古語廣播從年初開始先后派出三批記者深入基層采訪,了解農牧民的生產生活情況,惠農政策的落實情況,聽取農牧民的呼聲,介紹一些好的經驗和做法,到5月中旬,已經播出各類稿件近百篇(期)。
蒙古語廣播的《經濟熱點》節(jié)目也配合“三農三牧”報道做《科左后旗發(fā)展黃牛養(yǎng)殖業(yè)》、《通遼市創(chuàng)品牌、出口創(chuàng)匯的風干牛肉》等4期經濟分析類的系列節(jié)目。
版權所有:中共內蒙古自治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技術支持: 內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