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卷
【領導名錄】
中共錫林郭勒盟委員會 | |
書記 | 羅虎在 |
副書記 | |
霍照良(蒙古族) | |
錫林郭勒盟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 |
主任 | 武國棟(蒙古族) |
副主任 | 齊白乙拉(蒙古族 1月離任) |
白麗霞(女 蒙古族 1月離任) | |
巴特爾(蒙古族 1月離任) | |
謝軍(1月離任) | |
***(蒙古族) | |
張月霞(女 1月任職) | |
霍錦炳(1月任職) | |
賀希格布仁(蒙古族 1月任職) | |
陶福(1月任職) | |
錫林郭勒盟行政公署 | |
盟長 | 霍照良(蒙古族) |
副盟長 | 趙德永 |
張忠耀(3月離任) | |
曲衛(wèi)國(4月任職) | |
楊文勝(4月任職) | |
侯志民(蒙古族) | |
吳潮科(蒙古族) | |
孟昭均 張子軍 | |
薩仁其木格(女 蒙古族) | |
政協(xié)錫林郭勒盟委員會 | |
主席 | 其其格(女 蒙古族 7月離任) |
斯琴畢力格(蒙古族 9月任職7月任黨組書記) | |
副主席 | 趙生(蒙古族) |
敖小孟(蒙古族) | |
敖秀田(蒙古族 1月離任) | |
高曉峰(蒙古族 1月離任) | |
額爾登孟克(蒙古族) | |
任譽寧(蒙古族 1月離任) | |
白麗霞(女 蒙古族 1月任職) | |
寶日夫(蒙古族 1月任職) | |
張志軍(1月任職) | |
郭志強(1月任職) |
【概況】 錫林郭勒盟(以下簡稱“錫盟”)位于內蒙古自治區(qū)中部,北緯42°32′~46°41′,東經111°59′~120°00′。北與蒙古國接壤,邊境線長1103公里;西與烏蘭察布市交界;南與河北省毗鄰;東與赤峰市、通遼市、興安盟相連。距北京直線距離460公里。錫盟轄2個市、9個旗、1個縣、1個管理區(qū)、1個開發(fā)區(qū),共32個蘇木、3個鄉(xiāng)、36個鎮(zhèn)、8個街道辦事處,150個社區(qū)居委會、572個嘎查委員會、277個村民委員會。13個旗縣市(區(qū))分別是:錫林浩特市、二連浩特市、蘇尼特左旗、蘇尼特右旗、阿巴嘎旗、東烏珠穆沁旗、西烏珠穆沁旗、鑲黃旗、正鑲白旗、太仆寺旗、正藍旗、多倫縣、烏拉蓋管理區(qū)。1個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錫林郭勒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錫林浩特市是中共錫盟委、錫盟行政公署所在地,是錫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二連浩特市是中國通往蒙古國、俄羅斯和東歐各國的大陸橋,是內蒙古自治區(qū)計劃單列市。珠恩嘎達布其口岸是中國面向蒙古國常年開放的重要陸路口岸。2018年末,全盟常住人口105.4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32萬人。其中,城鎮(zhèn)常住人口69.34萬人,占總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zhèn)化率)65.74%,比上年末提高0.61%。戶籍人口城鎮(zhèn)化率45.46%,比上年末減少0.2%。全年出生人口1.01萬人,出生率9.72‰;死亡人口0.63萬人,死亡率6.07‰;人口自然增長率3.65‰。
2018年末,錫盟戶籍人口總戶數442802戶,戶籍人口總數1040529人。其中男520433人,女520096人,農牧區(qū)人口567518人,非農業(yè)人口473011人,出生人口10113人,出生率9.72‰,死亡人口6316人,死亡率6.07‰,人口自然增長率3.65‰。戶籍人口漢族665037人,蒙古族328306人,回族12009人,滿族33 276人,朝鮮族169人,達斡爾族945人,鄂溫克族63人,鄂倫春族16人,壯族85人,藏族44人,錫伯族8人,苗族55人,土家族82人,彝族65人,維吾爾族1人,其它少數民族368人。漢族普遍分布在全盟各旗縣市(區(qū)),比較集中的地方是太仆寺旗、錫林浩特市、多倫縣。蒙古族人口比較集中的地區(qū)有西烏珠穆沁旗、東烏珠穆沁旗、錫林浩特市、正藍旗及正鑲白旗、蘇尼特左旗、蘇尼特右旗、鑲黃旗。其它少數民族主要集中在錫林浩特市、太仆寺旗、正藍旗和多倫縣。
錫盟屬中溫帶干旱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寒冷、風沙大、少雨。春季多風易干旱,夏季溫涼雨不均,秋季涼爽霜雪早,冬季漫長冰雪茫。大部地區(qū)年平均氣溫在0~3℃間,北部中蒙邊境地區(qū)和灰騰梁一帶年平均氣溫0℃以下,10月平均氣溫-17℃以下,北部多在-20℃以下,部分地區(qū)日最低氣溫-40℃以下,局部地區(qū)-45℃以下。全年除7月份外,日最低氣溫均可出現0℃以下。
年平均風速大部4~5米/秒,西南部5米/秒以上。最大風速普遍在24~28米/秒,局部瞬間34米/秒。大風日數(≥8級),全年大部60~80天。全年盛行偏西風。年降雨量大部分地區(qū)200毫米~350毫米,大興安嶺余脈西坡及陰山余脈北坡局部400毫米以上,西部地區(qū)局部不足150毫米,全年雨量大部集中于6~8月間。全年蒸發(fā)量1700毫米~2600毫米之間。
全年日照時數西部平均在3200小時以上,南部大部在2700小時~3100小時之間,中部和東部不足3000小時,其他地區(qū)在2900小時~3000小時之間。無霜期100天~120天。
氣候多變,干旱、雪災、黑災(冬季無雪)、暴風雪、寒潮、大風、霜凍、冰雹、洪水等自然災害頻繁,幾乎年年有災,俗有“十年九旱”之說,雪災平均2~3年出現一次,平均每10年左右出現一次特大雪災。
2018年,全盟平均氣溫4.1℃,較常年同期值偏高1.1℃,西北部地區(qū)及鑲黃旗5.1℃~6.5℃,其余地區(qū)1.7℃~4.3℃。其中阿巴嘎旗、蘇尼特左旗偏高2℃,其余地區(qū)偏高1℃。
全盟平均總降水量350.3毫米,較常年同期值偏多78.9毫米,偏多29%。其中太仆寺旗降水總量為551.7毫米,東北部地區(qū)及多倫縣降水總量為412.9毫米~499.8毫米,鑲黃旗、正鑲白旗、正藍旗357.0毫米~396.0毫米,其余地區(qū)225.9毫米~289.8毫米。錫林浩特市接近常年同期值,正藍旗、多倫縣、正鑲白旗、阿巴嘎旗、烏拉蓋管理區(qū)、鑲黃旗偏多10%~32%,其余地區(qū)偏多44%~67%。
全盟平均大風日數42天,較常年同期值偏少9天;阿巴嘎旗87天,二連浩特市、蘇尼特右旗63~68天,其余地區(qū)14~47天。與常年同期相比:阿巴嘎旗、二連浩特市、蘇尼特右旗偏多2~45天,其余地區(qū)偏少1~42天。全盟平均揚沙日數20天,較常年同期值偏多9天;二連浩特市、蘇尼特右旗40~42天,其余地區(qū)5~30天。沙塵暴日數:西烏珠穆沁旗未出現,蘇尼特右旗5天,其余地區(qū)1~2天。
主要氣候事件和氣象災害,極端最低氣溫出現在1月份,東北部極端最低氣溫-39℃~-37℃,其余地區(qū)-34℃~-28℃。1月22日西烏珠穆沁旗最低氣溫達到-38.5℃,超過極端低溫閾值,出現極端低溫事件。夏季多地出現極端降水事件,西烏珠穆沁旗、二連浩特市、阿巴嘎旗、多倫縣、太仆寺旗、正藍旗、蘇尼特右旗降水量均超過極端閾值,出現極端降水事件。7月24日西烏珠穆沁旗出現大暴雨,降雨量100.8毫米,突破歷史極值。(歷史極值出現在1995年6月29日,降雨量95.8毫米)。夏季短時強降雨多發(fā),局地暴雨天氣較多。多倫縣、太仆寺旗、鑲黃旗、蘇尼特右旗、西烏珠穆沁旗、阿巴嘎旗發(fā)生暴雨洪澇、冰雹災害,災害主要發(fā)生在7、8月,暴雨洪澇及冰雹造成農田受災、房屋倒塌、城市內澇、道路沖毀,全盟直接經濟損失1.98億元。其中多倫縣8月27日的暴雨洪澇造成1人死亡。夏季,錫盟大部地區(qū)發(fā)生蟲害。發(fā)生蟲害104.69萬公頃;其中沙蔥螢葉甲32.70萬公頃,草原蝗蟲類蟲害71.8萬公頃,步甲0.18萬公頃。沙蔥螢葉甲主要發(fā)生中部和西部地區(qū);草原蝗蟲主要發(fā)生在東部和南部地區(qū);步甲主要發(fā)生在烏拉蓋管理區(qū)。春季末夏季初錫盟9個旗縣市(錫林浩特市、二連浩特市、阿巴嘎旗、蘇尼特右旗、蘇尼特左旗、西烏珠穆沁旗、鑲黃旗、正鑲白旗、正藍旗)的45個蘇木鄉(xiāng)鎮(zhèn)受旱災,受災人口4.2萬戶、12.6萬人,其中因旱災需生活救助人口5.5萬人,因旱災飲水困難需救助人口3.6萬人;受災牲畜651萬頭只;受災草場面積1286.7萬公頃,占全盟可利用草場的71.5%;農作物受災面積1.4萬公頃。因旱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約2.7億元。
【自然資源】 錫盟東西長約700公里,南北寬500公里,總面積20.3萬平方公里。其中,草原面積17.96萬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89.85%;2018年全盟森林覆蓋率7.56%,其中有林地33.33萬公頃,灌木林地119.33萬公頃,疏林地8.53萬公頃,未成林造林地91.33萬公頃,苗圃地1333.33公頃,宜林地138萬公頃。渾善達克沙地位于錫盟中部,屬半固定沙漠,面積23564平方公里。地形以高平原為主體,兼有多種地貌單元,地勢南高北低,自西南向東北傾斜。西部和北部地形平坦,東南部多低山丘陵,盆地錯落其間,形成廣闊的高原草場。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最高峰是位于西烏珠穆沁旗境內的古如格蘇烏拉峰,海拔1957米。
主要河流有20條,分為三大水系,分別是南部正藍旗、多倫縣境內的灤河水系,中部的呼爾查干淖爾水系,東北部的烏拉蓋水系。烏拉蓋河是錫盟最大河流,全長548公里,發(fā)源于東烏珠穆沁旗寶格達山,由東向西注入烏拉蓋湖。錫林河發(fā)源于赤峰克什克騰旗,流注入錫林浩特市境內查干淖爾。錫盟有大小湖泊470余個,總面積500平方公里。
錫林郭勒草原是內蒙古草原的主要天然草場之一,是華北地區(qū)重要的生態(tài)屏障,是距首都北京最近的草原牧區(qū),境內有全國唯一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納入國際生物圈監(jiān)測體系的錫林郭勒國家級草原自然保護區(qū)。
天然草原分為五大類,即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沙地植被和其他草場類。草甸草原主要集中分布在錫盟東北部和東部地區(qū),以低山丘陵、高平原與寬谷平原地形為主,是森林向草原的過渡地段,草原面積17.96萬平方公里,優(yōu)良牧草占草群的50%,是水草豐美的牧場;典型草原主要分布于錫盟中部,是錫林郭勒草原的主體,地形以平原和低山丘陵為主,可利用面積893.33萬公頃,占全盟可利用草場的50.6%,地表水比較豐富,牧草質量好,優(yōu)良牧草占50%~60%;荒漠草原位于錫盟西部,可利用面積282.87萬公頃,占全盟可利用草場面積的15.9%,植被屬旱生類型,植物群落主要由旱生叢生小禾草組成,并混生小半灌木與蔥屬植物,適宜飼養(yǎng)羊和駱駝;沙地植被主要分布在錫盟的西部和中南部地區(qū),植被是發(fā)育在純沙性母質土壤上的植物群落的組合,沙生系列植物為沙地植被的主體,伴有大量榆、柳、樺等灌木、半灌木林,沙地植被可利用面積239.4萬公頃,占全盟可利用草場面積的13.6%。全盟草食家畜擁有量位居全國地區(qū)級首位,是國家重要的畜產品基地。主要畜種中地方優(yōu)良品種有烏珠穆沁羊、蘇尼特羊、烏冉克羊、烏珠穆沁白山羊和蘇尼特雙峰駝、烏珠穆沁馬;培育新品種有內蒙古細毛羊、內蒙古絨山羊、草原紅牛、錫林郭勒馬;引進品種有黑白花奶牛、西門塔爾肉牛等。
探明煤炭資源儲量1448億噸,預測煤炭儲量2600億噸,被確定為國家重點建設的煤電基地。預測含煤區(qū)60余處,其中5億噸至50億噸以上煤田33處,勝利、白音華、額和寶力格、高力罕、五間房等6處超百億噸。總儲量中,褐煤占99.5%(褐煤儲量位居全國首位),長焰煤3.5億噸占0.3%。部分褐煤中含稀有金屬鍺。
金屬礦30余種,已探明儲量的有鐵、鎢、鋅、銅、鉛、鍺、鉍、錫、鉻、鉬、鎳、金、銀等17種,鉻礦儲量居全國第二位。東烏珠穆沁旗的朝不楞多金屬礦,國際上認定是一種鐵同多種金屬共生礦,被正式命名為“錫林郭勒礦”。鎢、鉍、鉻礦儲量居內蒙古自治區(qū)首位。
非金屬礦主要有堿、鹽、云母、螢石、石灰石、花崗巖、瑪瑙、石膏等。查干淖爾堿礦儲量4500萬噸,居全國之首。東烏珠穆沁旗額吉淖爾所產大青鹽,是錫盟特有資源之一,已有近千年開采歷史,現年產鹽10萬余噸。
石油埋藏分布較廣,二連盆地油田穿越錫盟10個旗市,總面積10萬平方公里,探明儲量10億噸。
野生種子植物1200多種,分屬91個科427個屬。其中飼用植物671種,占全盟種子植物的51%,可栽培植物60多種,藥用植物422種,油料植物50余種,樹木18種??晒┧幱玫囊吧参镏校a量較高的有黃芪、赤芍、麻黃、桔梗、黃芩、甘草、防風、知母、杏仁等。蒙古黃芪是國際上享有盛譽的著名藥材。盛產蘑菇、黃花、發(fā)菜、蕨菜等。野生鳥類160余種,主要有百靈鳥、野雞、沙雞、蒼鷹、白天鵝、大鴇、大雁、黃鴨、喜鵲、斗雞等。獸類100多種,主要有黃羊、狐貍、狼、旱獺、獾子、罕大犴、馬鹿、狍子、猞猁、雪兔、艾虎、野豬等。
2018年全盟地區(qū)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5.4%。其中,第一產業(yè)增加值增長5.4%,第二產業(yè)增加值增長4.5%,第三產業(yè)增加值增長6.4%。第一產業(yè)增加值占地區(qū)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3.8%,第二產業(yè)增加值比重為45.7%,第三產業(yè)增加值比重為40.6%。第一產業(yè)對全盟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15.7%,第二產業(yè)的貢獻率為35.4%,第三產業(yè)的貢獻率為48.9%。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年人均地區(qū)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5.0%。
全年城鎮(zhèn)新增就業(yè)14375人,比上年減少2374人。年末全盟城鎮(zhèn)登記失業(yè)率為3.23%,比上年末提高0.15%。全年征集就業(yè)崗位101410個,比上年減少27107個。全年安置城鎮(zhèn)各類人員17659人,比上年減少4570人。全年轉移農牧民就業(yè)80518人,比上年增加3597人。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1.8%。固定資產投資價格上漲1.9%。農業(yè)生產資料價格上漲2.9%。城鎮(zhèn)常住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為26.5%,比上年下降4.6%;農村牧區(qū)常住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為30.1%,比上年下降5.2%。
全年全盟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76.20億元,比上年增長2.5%。其中,稅收收入55.72億元,增長1.7%;非稅收入20.48億元,增長5.0%。全年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支出259.62億元,比上年增長9.2%。
【農牧業(yè)】 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4.73萬公頃,比上年減少1.44萬公頃。其中,小麥播種面積3.66萬公頃,減少0.36萬公頃;玉米播種面積1.87萬公頃,減少0.24萬公頃;莜麥播種面積4.49萬公頃,減少0.86萬公頃;馬鈴薯播種面積4.51萬公頃,減少0.05萬公頃。全年糧食總產量36.98萬噸,比上年減產0.13萬噸。其中,小麥產量7.24萬噸,增產1.11萬噸;玉米產量4.79萬噸,減產1.13萬噸;莜麥產量5.69萬噸,減產1.38萬噸;馬鈴薯產量18.97萬噸,增產1.17萬噸。油料產量3.44萬噸,比上年減產1.23萬噸;甜菜產量11.64萬噸,增產10.29萬噸;蔬菜產量49.83萬噸,增產0.2萬噸;瓜類總產量1.31萬噸,增產0.52萬噸。全年羊肉產量16.1萬噸,比上年增長8.5%;牛肉產量12.8萬噸,增長9%;豬肉產量9037噸,增長2.9%;禽肉產量761噸,下降30%;禽蛋產量6047噸,增長18%;牛奶產量61.2萬噸,增長23%。牧業(yè)年度牲畜存欄數1365.76萬頭只,比上年下降6.5%。其中,羊存欄1172.09萬只,下降9.4%;牛存欄161.58萬頭,增長16.2%;豬存欄6.9萬口,下降2.1%。
【工業(yè)】 全年全部工業(yè)增加值比上年增長4.9%。其中,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增加值增長5.0%,規(guī)模以下工業(yè)增長4.2%。在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中,采礦業(yè)增加值增長1.7%,制造業(yè)增長10.4%,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yè)增長6.3%;分輕重工業(yè)看,輕工業(yè)增加值下降7.2%,重工業(yè)增長6.5%;分優(yōu)勢行業(yè)看,能源工業(yè)增加值增長3.6%,冶金工業(yè)增加值增長6.5%,農畜產品加工業(yè)下降7.1%,建材工業(yè)下降15.1%,化學工業(yè)增長97%。
從主要工業(yè)產品產量看,原煤產量10585萬噸,比上年增長14.5%;發(fā)電量415.4億千瓦小時,增長6.0%,其中,火電發(fā)電量316.7億千瓦小時,增長5.4%;鐵合金產量19.03萬噸,增長9.3%;鋅產量12.43萬噸,增長19.1%;原油產量80.6萬噸,下降4.3%;鐵礦石原礦量176.5萬噸,下降10.7%;鋅金屬含量10.23萬噸,下降7.4%;黃金產量2394千克,下降0.7%;純堿產量13.56萬噸,下降23.8%;鮮、冷藏肉產量6.24萬噸,下降11.3%;乳制品產量6.33萬噸,下降18.2%。
【建筑業(yè)】 全年全社會建筑業(yè)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8%。年末全盟具有建筑業(yè)資質等級的建筑施工企業(yè)46個,比上年末增加6個。全年實現利潤總額2956萬元,比上年下降69.2%;實現稅金總額6908萬元,比上年下降16.0%。施工企業(yè)房屋建筑施工面積53.51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0.5%;竣工房屋面積33.60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11.7%。房屋建筑竣工率為62.8%。
【服務業(yè)】 全年批發(fā)和零售業(yè)增加值比上年增長4.0%;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yè)增加值增長5.2%;住宿和餐飲業(yè)增加值增長3.3%;金融業(yè)增加值增長1.9%;房地產業(yè)增加值增長0.7%;其他服務業(yè)增加值增長13.3%。全年規(guī)模以上服務業(yè)主營業(yè)務收入比上年增長45.1%,利潤較上年減虧4.9億元。
【公路】 全年公路貨運量3.63億噸,比上年增長7.8%;鐵路貨運量1.08億噸,增長11.3%;民航貨運量0.21萬噸,增長11.5%。公路客運量1500萬人,比上年下降3.2%;鐵路客運量117.29萬人,增長5.4%;民航客運量82.9萬人,增長2.1%。公路客運周轉量36.79億人公里,比上年下降3.4%;公路貨運周轉量822.03億噸公里,增長10.4%。
年末全盟機動車保有量29.37萬輛,比上年末增長4.7%。按用途分,營運車輛2.89萬輛,下降7.4%;非營運車輛26.48萬輛,增長6.1%。按類型分,汽車27.93萬輛,增長8.2%;摩托車1.13萬輛,下降42.9%;掛車1715輛,下降33.5%。
【郵政】 全年完成郵政業(yè)務總量1.57億元,比上年增長18%。郵政業(yè)全年完成郵政寄遞業(yè)務2538.59萬件,下降3.3%。其中,函件40.65萬件,下降37.6%??爝f業(yè)務387.79萬件,比上年增長25.5%。郵政寄遞服務收入2049.79萬元,比上年增長15.1%??爝f業(yè)務收入9841.70萬元,比上年增長23.8%。
【電信】 全年完成電信業(yè)務總量24.94億元,比上年增長7%。年末電話用戶數152.29萬戶,比上年末減少3.6%。移動電話用戶145.24萬戶,比上年末增長4.9%。其中,4G網用戶115.30萬戶,比上年末增長1倍。固定電話用戶7.06萬戶,比上年末下降63.9%。固定互聯(lián)網寬帶接入用戶27.66萬戶,比上年末增長10.2%。年末通信光纜長度5.61萬公里,比上年末增長27.8%。
【國內貿易】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0.18億元,比上年增長7.2%。按經營地分,城鎮(zhèn)社會消費品零售額229.28億元,增長7.2%;農村牧區(qū)社會消費品零售額50.9億元,增長7.5%。按消費類型分,商品零售額245.49億元,增長7.2%;餐飲收入34.68億元,增長7.0%。在限額以上企業(yè)商品零售額中,金銀珠寶類實現零售額0.71億元,比上年增長2.2%;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1.49億元,增長16.6%;石油及制品類32.16億元,增長16.0%;糧油、食品類3.30億元,下降7.2%;汽車類2.01億元,下降37.8%。
【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下降6%。其中,民間投資增長3.2%,總量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35%,比重較上年提高3.1%。按經濟類型分,國有單位投資下降9.7%,非國有單位投資增長1.9%。從三次產業(yè)投資看,第一產業(yè)投資增長20.1%,第二產業(yè)投資增長23.2%,第三產業(yè)投資下降28.2%。按項目隸屬關系分,地方項目投資下降14.8%,黨中央項目投資增長49.1%。全年房地產開發(fā)投資額27.74億元,比上年增長40.9%;商品房銷售面積72.35萬平方米,下降0.7%;商品房銷售額23.88億元,下降2%。
【對外開放】 二連浩特、珠恩嘎達布其口岸建設不斷加強,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全年使用率85%,通關效率大幅提升??诎哆^貨量、進出境人次分別增長10%和9%。中歐班列開行1052列,增長80%。
【經濟貿易】 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76.09億元,比上年下降21.8%。其中,進口總額59.36億元,下降27.5%;出口總額16.73億元,增長7.9%??诎哆M出口貨運量1806.43萬噸,比上年增長10.1%。其中,二連浩特口岸1656.13萬噸,增長10.2%;珠恩嘎達布其口岸150.3萬噸,增長9.3%。出入境人員255.68萬人次,比上年增長9.0%。其中,二連浩特口岸244.08萬人次,增長9.3%;珠恩嘎達布其口岸11.6萬人次,增長4.1%。
全年全盟實施招商引資項目32個,引進國內(盟外)到位資金67.4億元,按可比口徑計算,比上年增長34.1%。從投資規(guī)模看,總投資5億元以上的大項目有18項,引進資金到位60.4億元,占總到位資金的89.7%。從投資領域看,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yè)12項,到位資金31.3億元,占總到位資金的46.4%;采礦業(yè)4項,到位資金11.1億元,占總到位資金的16.5%;制造業(yè)8項,到位資金10.1億元,占總到位資金的15%;其他行業(yè)8項,到位資金14.9億元,占總到位資金的22.1%。全年實際利用外資金額11678萬美元,比上年下降42.8%。
【金融業(yè)】 年末全盟金融機構存款余額801.93億元,比上年末增長5.5%;金融機構貸款余額702.47億元,增長3.7%。
【保險業(yè)】 全年全盟保險業(yè)務收入25.15億元,比上年增長19%;保險賠款8.09億元,增長48.5%。
【居民收支】 2018年全盟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0082元,比上年增長8.3%。其中,工資性收入14885元,增長7.9%。按常住地分,城鎮(zhèn)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8299元,增長7.5%。其中,工資性收入22026元,增長7.2%。農村牧區(qū)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5706元,增長9.8%。其中,經營凈收入9461元,增長10.3%。全年全盟居民均消費支出23399元,比上年增長2.0%。按常住地分,城鎮(zhèn)常住居民均消費支出28208元,增長1.3%;農牧區(qū)常住居民均消費支出14388元,增長2.9%。
【社會保障】 年末全盟參加城鎮(zhèn)職工基本養(yǎng)老保險人數118180人,比上年末增加761人;參加城鄉(xiāng)居民基本養(yǎng)老保險人數326286人,增加339人;參加工傷保險人數120228人,增加8270人。
【科學技術】 全年境內外申請專利465件,比上年增長44.9%;授權專利286件,增長95.9%。截至年底,全盟有效發(fā)明專利62件,每萬人口專利擁有量0.6件。全年共簽訂技術合同12項,成交額2037.9萬元。全年吸納區(qū)外技術631項,技術成交額46.74億元。
【教育】 年末全盟有高等職業(yè)院校1所,專任教師651人,全年招生3508人,在校生9227人,畢業(yè)生3130人。有中等職業(yè)教育學校12所,專任教師740人,全年招生3226人,在校生8908人,畢業(yè)生2641人。有普通高中16所,專任教師1586人,全年招生5482人,在校生19574人,畢業(yè)生6950人。有普通初中22所,專任教師2909人,全年招生9101人,在校生27111人,畢業(yè)生8504人。有小學67所,專任教師4641人,2018年招生10669人,在校生59534人,畢業(yè)生9477人。
【文化】 年末全盟有文化站77個、文化館14個、圖書館14個、博物館16個。年末電視節(jié)目綜合人口覆蓋率99.27%。年末廣播節(jié)目綜合人口覆蓋率99.28%。
【體育】 全年全盟運動員在國內重大賽事中獲獎牌122枚。其中,金牌31枚,銀牌33枚,銅牌58枚。
【旅游業(yè)】 全年實現旅游總收入390.5億元,比上年增長5.8%。其中,國內旅游收入366.5億元,增長5.2%。全年旅游接待總人數1573.9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7%。其中,國內旅游人數1500.12萬人次,增長1.6%。
【衛(wèi)生健康】 年末全盟有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1364個,其中醫(yī)院46個,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22個,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站14個,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120個,村衛(wèi)生室715個,門診部(所、護理站)402個,疾控中心14個,??萍膊》乐卧?所,婦幼保健院14個,采供血機構1個,衛(wèi)生監(jiān)督所14個。年末衛(wèi)生技術人員8398人,其中執(zhí)業(yè)醫(yī)師3072人,執(zhí)業(yè)助理醫(yī)師483人,注冊護士3039人。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床位5245張,其中醫(yī)院4351張,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592張。
【安全生產】 全年各類生產安全事故死亡34人,比上年下降19%。其中,工礦商貿事故死亡9人,下降30.8%;道路交通事故死亡25人,下降13.8%。
【生態(tài)建設】 實施國家規(guī)?;謭鲈圏c建設、兩大沙地重點危害區(qū)專項治理等工程。完成營造林6.4萬公頃、小流域治理79平方公里、礦山地質環(huán)境治理12平方公里。109萬公頃林地納入國家公益林補償范圍。落實草原生態(tài)保護補獎政策,投入1.6億元在0.15億公頃草畜平衡區(qū)實施春季返青期休牧。錫林郭勒世界生物圈保護區(qū)通過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劃”10年評估。錫林河國家濕地公園、錫林郭勒草原火山國家地質公園、哈布其蓋國家沙漠公園獲批。全盟124條河流和129個湖泊全部實施河湖長制。
【脫貧攻堅】 累計投入各類扶貧資金12.34億元,減貧8183人,100個貧困嘎查村退出。多倫縣、蘇尼特右旗摘帽。2.4萬千瓦集中式光伏扶貧項目實現全容量并網??傄?guī)模2.93萬千瓦村級光伏電站項目全部開工,并網7166千瓦。易地扶貧搬遷貧困人口362戶764人。全面落實貧困人口“四提高、兩降低、一取消”醫(yī)保政策。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口全部納入低保范圍。深化京蒙扶貧協(xié)作,北京方面在資金、產業(yè)、項目、人才等方面加大幫扶力度,為3個國貧旗落實各類幫扶資金8800萬元。中直機關定點幫扶工作取得成效。7月27日 內蒙古自治區(qū)人民政府發(fā)布公告,全區(qū)13個旗縣市退出貧困旗縣。其中,錫盟阿巴嘎旗、蘇尼特左旗、鑲黃旗、正藍旗位列其中,成為全盟首批“摘帽”的貧困旗。
【深化改革】 “放管服”改革有效推進,“云端錫林郭勒”政務服務平臺上線運行,在全區(qū)率先實行“一窗受理、綜合服務”審批流程和服務模式,審批事項承諾辦理時限壓縮一半。推進“多證合一”、全程電子化、簡易注銷等商事制度改革,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1.93萬戶。全面落實電力市場化改革、減稅降費、金融扶持等政策,降低企業(yè)用電成本1.4億元,減免稅費9.25億元,小微企業(yè)貸款余額204億元。土地草牧場確權、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農墾改革和國有林場改革基本完成。全年安排改革任務253條,其中需出臺改革成果93條、推進落實的改革工作160條,年內出臺改革成果91條,除待自治區(qū)文件外,其他成果均按時完成。
【勝利站特高壓配套電廠送出工程建設】 5月16日,勝利站特高壓配套電廠送出工程建設協(xié)調現場會在錫林浩特市召開,錫盟至山東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配套的內蒙古北方勝利電廠、神華勝利電廠、大唐錫林浩特電廠3個電廠送出工程的全面開工。作為3個配套電廠與勝利1000千伏交流特高壓變電站之間的重要聯(lián)絡線,勝利站電廠送出工程于今年1月24日由自治區(qū)發(fā)改委核準批復,線路全長53.37公里,其中北方勝利電廠送出工程20.304公里,神華勝利電廠送出工程18.475公里,大唐錫林浩特電廠送出工程14.591公里。
【巴彥哈拉圖嘎查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成立】 6月14日,在蘇尼特左旗滿都拉圖鎮(zhèn)巴彥哈拉圖嘎查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揭牌暨《股權證》發(fā)放儀式上,牧民恩克巴雅爾第一個上臺領到《股權證》,成為全區(qū)首位持有嘎查集體經濟《股權證》的牧民。該嘎查147戶497名牧民全部成為巴彥哈拉圖嘎查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的股份持有者。
【室內實景劇《蒙古馬》】 6月15日,由錫林郭勒職業(yè)學院傾力打造的大型室內實景劇升級版《蒙古馬》在中國馬都核心區(qū)馬文化演藝廳上演。本劇講述年輕的蒙古戰(zhàn)士兀良哈與愛馬在戰(zhàn)爭中相伴相隨、不離不棄的情感歷程以及男女主角兀良哈和索倫高瓦相識相愛、生死分離的愛情故事。全劇通過一流的聲電光影技術,利用實景舞臺、民族特色服裝道具,完美結合馬術、馬背技巧等多種表演形式,營造出草原上波瀾壯闊的場景,將大家的記憶帶到古代戰(zhàn)爭、唯美愛情、人馬情感的歷史長河中,為觀眾帶來一場精彩的視覺盛宴。
【錫林浩特第十五屆國際游牧文化節(jié)】 6月26日,中國·錫林浩特第十五屆國際游牧文化節(jié)開幕。中國·錫林浩特第十五屆國際游牧文化節(jié)以額爾敦敖包祭祀大典為序幕,期間舉辦額爾敦敖包祭祀那達慕、“錫林河之夏”廣場群眾文化活動及中國·錫林浩特第十五屆國際游牧文化節(jié)主題晚會《敖包相會》等系列活動。
【中國民主同盟第五屆北方生態(tài)論壇在錫盟舉行】 7月10日,中國民主同盟第五屆北方生態(tài)論壇在錫盟舉行。本屆論壇以習近平生態(tài)文明思想為引領,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主題,就推動北方生態(tài)文明建設和綠色發(fā)展等內容進行交流,探討新形勢下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實踐途徑。全國政協(xié)常委、民盟黨中央專職副主席張道宏代表民盟黨中央到會祝賀,全國政協(xié)常委、民盟黨中央副主席王光謙,自治區(qū)政協(xié)副主席、民盟內蒙古自治區(qū)委主委董恒宇,自治區(qū)黨委統(tǒng)戰(zhàn)部副部長**,盟領導羅虎在、馬峰、王銳、敖小孟出席開幕式。
【2018中國新絲綢之路·錫林郭勒草原畜牧業(yè)創(chuàng)新品牌展示交易會】
8月16日,2018中國新絲綢之路·錫林郭勒草原畜牧業(yè)創(chuàng)新品牌展示交易會成果簽約儀式上,外地客商與錫盟簽約6個農牧業(yè)產業(yè)項目,為錫盟畜牧業(yè)產業(yè)化發(fā)展與一二、三產業(yè)融合發(fā)展注入新動力。簽約的6個項目包括“九曲灣”牛肉干、太仆寺旗蒙古黃芪良種繁育與標準化生態(tài)種植技術的應用研究、蒙古黃芪草原種植、“有身份的羊”羊肉采購等4個簽約項目和“喜馬拉雅”戰(zhàn)略合作、水麥草種植等2個框架協(xié)議,涵蓋特色種養(yǎng)殖、農畜產品加工銷售以及技術支持、電商等領域,簽約金額1.6億元。
【原創(chuàng)民族歌舞劇《我的烏蘭牧騎》在中國劇院上演】 11月20-21日,錫林郭勒烏蘭牧騎原創(chuàng)民族歌舞劇《我的烏蘭牧騎》在中國劇院上演。在錫林郭勒盟牧區(qū)下過鄉(xiāng)的北京知青和數百名北京市民觀看演出。演出結束后,北京知青為錫林郭勒烏蘭牧騎送上花籃,表達他們對草原的思念之情,感謝烏蘭牧騎隊員們帶來的精彩演出。劇目獲第十四屆中國內蒙古草原文化節(jié)優(yōu)秀劇目獎,并被評為自治區(qū)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劇目;入選國家藝術基金2018年度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入選2018年度國家舞臺藝術重點創(chuàng)作劇目名錄和2018年度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創(chuàng)作扶持工程重點扶持劇目名錄。
【2018錫林郭勒盟(北京)產業(yè)合作投資洽談會在北京舉行】 12月19日,盟委、行署主辦,盟商務局承辦的2018錫林郭勒盟(北京)產業(yè)合作投資洽談會在北京舉行。北京支援合作辦公室副主任汪兆龍、北京市經信局副局長陳志峰、北京市投促局副局長蘇宏出席洽談會。會上,錫盟與協(xié)鑫智慧能源、中循新科環(huán)保、國氫能源科技、內蒙古伊利、快手科技、北京本草方源藥業(yè)等企業(yè)達成26項合作協(xié)議,協(xié)議總金額204億元,合作內容涉及農畜產品精深加工、文化旅游、資源綜合利用、中草藥種植加工、云計算、基礎設施和口岸加工貿易等多個領域。盟直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各旗縣市(區(qū))黨委或政府主要領導、招商部門負責人及180余家企業(yè)相關負責人參加洽談會。會議還組織固廢綜合利用專項招商座談會,錫林浩特市、西烏珠穆沁旗、正藍旗三個重點旗市和盟內重點火電企業(yè)與北京及周邊地區(qū)20余家固廢綜合利用企業(yè)就工業(yè)固廢綜合利用技術應用和項目合作事宜進行對接交流。
(撰稿人:劉致海 王飛 劉宇翔)
【領導名錄】
中共錫林郭勒盟委員會 | |
書記 | 羅虎在 |
副書記 | |
霍照良(蒙古族) | |
錫林郭勒盟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 |
主任 | 武國棟(蒙古族) |
副主任 | 齊白乙拉(蒙古族 1月離任) |
白麗霞(女 蒙古族 1月離任) | |
巴特爾(蒙古族 1月離任) | |
謝軍(1月離任) | |
***(蒙古族) | |
張月霞(女 1月任職) | |
霍錦炳(1月任職) | |
賀希格布仁(蒙古族 1月任職) | |
陶福(1月任職) | |
錫林郭勒盟行政公署 | |
盟長 | 霍照良(蒙古族) |
副盟長 | 趙德永 |
張忠耀(3月離任) | |
曲衛(wèi)國(4月任職) | |
楊文勝(4月任職) | |
侯志民(蒙古族) | |
吳潮科(蒙古族) | |
孟昭均 張子軍 | |
薩仁其木格(女 蒙古族) | |
政協(xié)錫林郭勒盟委員會 | |
主席 | 其其格(女 蒙古族 7月離任) |
斯琴畢力格(蒙古族 9月任職7月任黨組書記) | |
副主席 | 趙生(蒙古族) |
敖小孟(蒙古族) | |
敖秀田(蒙古族 1月離任) | |
高曉峰(蒙古族 1月離任) | |
額爾登孟克(蒙古族) | |
任譽寧(蒙古族 1月離任) | |
白麗霞(女 蒙古族 1月任職) | |
寶日夫(蒙古族 1月任職) | |
張志軍(1月任職) | |
郭志強(1月任職) |
【概況】 錫林郭勒盟(以下簡稱“錫盟”)位于內蒙古自治區(qū)中部,北緯42°32′~46°41′,東經111°59′~120°00′。北與蒙古國接壤,邊境線長1103公里;西與烏蘭察布市交界;南與河北省毗鄰;東與赤峰市、通遼市、興安盟相連。距北京直線距離460公里。錫盟轄2個市、9個旗、1個縣、1個管理區(qū)、1個開發(fā)區(qū),共32個蘇木、3個鄉(xiāng)、36個鎮(zhèn)、8個街道辦事處,150個社區(qū)居委會、572個嘎查委員會、277個村民委員會。13個旗縣市(區(qū))分別是:錫林浩特市、二連浩特市、蘇尼特左旗、蘇尼特右旗、阿巴嘎旗、東烏珠穆沁旗、西烏珠穆沁旗、鑲黃旗、正鑲白旗、太仆寺旗、正藍旗、多倫縣、烏拉蓋管理區(qū)。1個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錫林郭勒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錫林浩特市是中共錫盟委、錫盟行政公署所在地,是錫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二連浩特市是中國通往蒙古國、俄羅斯和東歐各國的大陸橋,是內蒙古自治區(qū)計劃單列市。珠恩嘎達布其口岸是中國面向蒙古國常年開放的重要陸路口岸。2018年末,全盟常住人口105.4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32萬人。其中,城鎮(zhèn)常住人口69.34萬人,占總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zhèn)化率)65.74%,比上年末提高0.61%。戶籍人口城鎮(zhèn)化率45.46%,比上年末減少0.2%。全年出生人口1.01萬人,出生率9.72‰;死亡人口0.63萬人,死亡率6.07‰;人口自然增長率3.65‰。
2018年末,錫盟戶籍人口總戶數442802戶,戶籍人口總數1040529人。其中男520433人,女520096人,農牧區(qū)人口567518人,非農業(yè)人口473011人,出生人口10113人,出生率9.72‰,死亡人口6316人,死亡率6.07‰,人口自然增長率3.65‰。戶籍人口漢族665037人,蒙古族328306人,回族12009人,滿族33 276人,朝鮮族169人,達斡爾族945人,鄂溫克族63人,鄂倫春族16人,壯族85人,藏族44人,錫伯族8人,苗族55人,土家族82人,彝族65人,維吾爾族1人,其它少數民族368人。漢族普遍分布在全盟各旗縣市(區(qū)),比較集中的地方是太仆寺旗、錫林浩特市、多倫縣。蒙古族人口比較集中的地區(qū)有西烏珠穆沁旗、東烏珠穆沁旗、錫林浩特市、正藍旗及正鑲白旗、蘇尼特左旗、蘇尼特右旗、鑲黃旗。其它少數民族主要集中在錫林浩特市、太仆寺旗、正藍旗和多倫縣。
錫盟屬中溫帶干旱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寒冷、風沙大、少雨。春季多風易干旱,夏季溫涼雨不均,秋季涼爽霜雪早,冬季漫長冰雪茫。大部地區(qū)年平均氣溫在0~3℃間,北部中蒙邊境地區(qū)和灰騰梁一帶年平均氣溫0℃以下,10月平均氣溫-17℃以下,北部多在-20℃以下,部分地區(qū)日最低氣溫-40℃以下,局部地區(qū)-45℃以下。全年除7月份外,日最低氣溫均可出現0℃以下。
年平均風速大部4~5米/秒,西南部5米/秒以上。最大風速普遍在24~28米/秒,局部瞬間34米/秒。大風日數(≥8級),全年大部60~80天。全年盛行偏西風。年降雨量大部分地區(qū)200毫米~350毫米,大興安嶺余脈西坡及陰山余脈北坡局部400毫米以上,西部地區(qū)局部不足150毫米,全年雨量大部集中于6~8月間。全年蒸發(fā)量1700毫米~2600毫米之間。
全年日照時數西部平均在3200小時以上,南部大部在2700小時~3100小時之間,中部和東部不足3000小時,其他地區(qū)在2900小時~3000小時之間。無霜期100天~120天。
氣候多變,干旱、雪災、黑災(冬季無雪)、暴風雪、寒潮、大風、霜凍、冰雹、洪水等自然災害頻繁,幾乎年年有災,俗有“十年九旱”之說,雪災平均2~3年出現一次,平均每10年左右出現一次特大雪災。
2018年,全盟平均氣溫4.1℃,較常年同期值偏高1.1℃,西北部地區(qū)及鑲黃旗5.1℃~6.5℃,其余地區(qū)1.7℃~4.3℃。其中阿巴嘎旗、蘇尼特左旗偏高2℃,其余地區(qū)偏高1℃。
全盟平均總降水量350.3毫米,較常年同期值偏多78.9毫米,偏多29%。其中太仆寺旗降水總量為551.7毫米,東北部地區(qū)及多倫縣降水總量為412.9毫米~499.8毫米,鑲黃旗、正鑲白旗、正藍旗357.0毫米~396.0毫米,其余地區(qū)225.9毫米~289.8毫米。錫林浩特市接近常年同期值,正藍旗、多倫縣、正鑲白旗、阿巴嘎旗、烏拉蓋管理區(qū)、鑲黃旗偏多10%~32%,其余地區(qū)偏多44%~67%。
全盟平均大風日數42天,較常年同期值偏少9天;阿巴嘎旗87天,二連浩特市、蘇尼特右旗63~68天,其余地區(qū)14~47天。與常年同期相比:阿巴嘎旗、二連浩特市、蘇尼特右旗偏多2~45天,其余地區(qū)偏少1~42天。全盟平均揚沙日數20天,較常年同期值偏多9天;二連浩特市、蘇尼特右旗40~42天,其余地區(qū)5~30天。沙塵暴日數:西烏珠穆沁旗未出現,蘇尼特右旗5天,其余地區(qū)1~2天。
主要氣候事件和氣象災害,極端最低氣溫出現在1月份,東北部極端最低氣溫-39℃~-37℃,其余地區(qū)-34℃~-28℃。1月22日西烏珠穆沁旗最低氣溫達到-38.5℃,超過極端低溫閾值,出現極端低溫事件。夏季多地出現極端降水事件,西烏珠穆沁旗、二連浩特市、阿巴嘎旗、多倫縣、太仆寺旗、正藍旗、蘇尼特右旗降水量均超過極端閾值,出現極端降水事件。7月24日西烏珠穆沁旗出現大暴雨,降雨量100.8毫米,突破歷史極值。(歷史極值出現在1995年6月29日,降雨量95.8毫米)。夏季短時強降雨多發(fā),局地暴雨天氣較多。多倫縣、太仆寺旗、鑲黃旗、蘇尼特右旗、西烏珠穆沁旗、阿巴嘎旗發(fā)生暴雨洪澇、冰雹災害,災害主要發(fā)生在7、8月,暴雨洪澇及冰雹造成農田受災、房屋倒塌、城市內澇、道路沖毀,全盟直接經濟損失1.98億元。其中多倫縣8月27日的暴雨洪澇造成1人死亡。夏季,錫盟大部地區(qū)發(fā)生蟲害。發(fā)生蟲害104.69萬公頃;其中沙蔥螢葉甲32.70萬公頃,草原蝗蟲類蟲害71.8萬公頃,步甲0.18萬公頃。沙蔥螢葉甲主要發(fā)生中部和西部地區(qū);草原蝗蟲主要發(fā)生在東部和南部地區(qū);步甲主要發(fā)生在烏拉蓋管理區(qū)。春季末夏季初錫盟9個旗縣市(錫林浩特市、二連浩特市、阿巴嘎旗、蘇尼特右旗、蘇尼特左旗、西烏珠穆沁旗、鑲黃旗、正鑲白旗、正藍旗)的45個蘇木鄉(xiāng)鎮(zhèn)受旱災,受災人口4.2萬戶、12.6萬人,其中因旱災需生活救助人口5.5萬人,因旱災飲水困難需救助人口3.6萬人;受災牲畜651萬頭只;受災草場面積1286.7萬公頃,占全盟可利用草場的71.5%;農作物受災面積1.4萬公頃。因旱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約2.7億元。
【自然資源】 錫盟東西長約700公里,南北寬500公里,總面積20.3萬平方公里。其中,草原面積17.96萬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89.85%;2018年全盟森林覆蓋率7.56%,其中有林地33.33萬公頃,灌木林地119.33萬公頃,疏林地8.53萬公頃,未成林造林地91.33萬公頃,苗圃地1333.33公頃,宜林地138萬公頃。渾善達克沙地位于錫盟中部,屬半固定沙漠,面積23564平方公里。地形以高平原為主體,兼有多種地貌單元,地勢南高北低,自西南向東北傾斜。西部和北部地形平坦,東南部多低山丘陵,盆地錯落其間,形成廣闊的高原草場。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最高峰是位于西烏珠穆沁旗境內的古如格蘇烏拉峰,海拔1957米。
主要河流有20條,分為三大水系,分別是南部正藍旗、多倫縣境內的灤河水系,中部的呼爾查干淖爾水系,東北部的烏拉蓋水系。烏拉蓋河是錫盟最大河流,全長548公里,發(fā)源于東烏珠穆沁旗寶格達山,由東向西注入烏拉蓋湖。錫林河發(fā)源于赤峰克什克騰旗,流注入錫林浩特市境內查干淖爾。錫盟有大小湖泊470余個,總面積500平方公里。
錫林郭勒草原是內蒙古草原的主要天然草場之一,是華北地區(qū)重要的生態(tài)屏障,是距首都北京最近的草原牧區(qū),境內有全國唯一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納入國際生物圈監(jiān)測體系的錫林郭勒國家級草原自然保護區(qū)。
天然草原分為五大類,即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沙地植被和其他草場類。草甸草原主要集中分布在錫盟東北部和東部地區(qū),以低山丘陵、高平原與寬谷平原地形為主,是森林向草原的過渡地段,草原面積17.96萬平方公里,優(yōu)良牧草占草群的50%,是水草豐美的牧場;典型草原主要分布于錫盟中部,是錫林郭勒草原的主體,地形以平原和低山丘陵為主,可利用面積893.33萬公頃,占全盟可利用草場的50.6%,地表水比較豐富,牧草質量好,優(yōu)良牧草占50%~60%;荒漠草原位于錫盟西部,可利用面積282.87萬公頃,占全盟可利用草場面積的15.9%,植被屬旱生類型,植物群落主要由旱生叢生小禾草組成,并混生小半灌木與蔥屬植物,適宜飼養(yǎng)羊和駱駝;沙地植被主要分布在錫盟的西部和中南部地區(qū),植被是發(fā)育在純沙性母質土壤上的植物群落的組合,沙生系列植物為沙地植被的主體,伴有大量榆、柳、樺等灌木、半灌木林,沙地植被可利用面積239.4萬公頃,占全盟可利用草場面積的13.6%。全盟草食家畜擁有量位居全國地區(qū)級首位,是國家重要的畜產品基地。主要畜種中地方優(yōu)良品種有烏珠穆沁羊、蘇尼特羊、烏冉克羊、烏珠穆沁白山羊和蘇尼特雙峰駝、烏珠穆沁馬;培育新品種有內蒙古細毛羊、內蒙古絨山羊、草原紅牛、錫林郭勒馬;引進品種有黑白花奶牛、西門塔爾肉牛等。
探明煤炭資源儲量1448億噸,預測煤炭儲量2600億噸,被確定為國家重點建設的煤電基地。預測含煤區(qū)60余處,其中5億噸至50億噸以上煤田33處,勝利、白音華、額和寶力格、高力罕、五間房等6處超百億噸??們α恐?,褐煤占99.5%(褐煤儲量位居全國首位),長焰煤3.5億噸占0.3%。部分褐煤中含稀有金屬鍺。
金屬礦30余種,已探明儲量的有鐵、鎢、鋅、銅、鉛、鍺、鉍、錫、鉻、鉬、鎳、金、銀等17種,鉻礦儲量居全國第二位。東烏珠穆沁旗的朝不楞多金屬礦,國際上認定是一種鐵同多種金屬共生礦,被正式命名為“錫林郭勒礦”。鎢、鉍、鉻礦儲量居內蒙古自治區(qū)首位。
非金屬礦主要有堿、鹽、云母、螢石、石灰石、花崗巖、瑪瑙、石膏等。查干淖爾堿礦儲量4500萬噸,居全國之首。東烏珠穆沁旗額吉淖爾所產大青鹽,是錫盟特有資源之一,已有近千年開采歷史,現年產鹽10萬余噸。
石油埋藏分布較廣,二連盆地油田穿越錫盟10個旗市,總面積10萬平方公里,探明儲量10億噸。
野生種子植物1200多種,分屬91個科427個屬。其中飼用植物671種,占全盟種子植物的51%,可栽培植物60多種,藥用植物422種,油料植物50余種,樹木18種??晒┧幱玫囊吧参镏?,產量較高的有黃芪、赤芍、麻黃、桔梗、黃芩、甘草、防風、知母、杏仁等。蒙古黃芪是國際上享有盛譽的著名藥材。盛產蘑菇、黃花、發(fā)菜、蕨菜等。野生鳥類160余種,主要有百靈鳥、野雞、沙雞、蒼鷹、白天鵝、大鴇、大雁、黃鴨、喜鵲、斗雞等。獸類100多種,主要有黃羊、狐貍、狼、旱獺、獾子、罕大犴、馬鹿、狍子、猞猁、雪兔、艾虎、野豬等。
2018年全盟地區(qū)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5.4%。其中,第一產業(yè)增加值增長5.4%,第二產業(yè)增加值增長4.5%,第三產業(yè)增加值增長6.4%。第一產業(yè)增加值占地區(qū)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3.8%,第二產業(yè)增加值比重為45.7%,第三產業(yè)增加值比重為40.6%。第一產業(yè)對全盟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15.7%,第二產業(yè)的貢獻率為35.4%,第三產業(yè)的貢獻率為48.9%。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年人均地區(qū)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5.0%。
全年城鎮(zhèn)新增就業(yè)14375人,比上年減少2374人。年末全盟城鎮(zhèn)登記失業(yè)率為3.23%,比上年末提高0.15%。全年征集就業(yè)崗位101410個,比上年減少27107個。全年安置城鎮(zhèn)各類人員17659人,比上年減少4570人。全年轉移農牧民就業(yè)80518人,比上年增加3597人。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1.8%。固定資產投資價格上漲1.9%。農業(yè)生產資料價格上漲2.9%。城鎮(zhèn)常住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為26.5%,比上年下降4.6%;農村牧區(qū)常住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為30.1%,比上年下降5.2%。
全年全盟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76.20億元,比上年增長2.5%。其中,稅收收入55.72億元,增長1.7%;非稅收入20.48億元,增長5.0%。全年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支出259.62億元,比上年增長9.2%。
【農牧業(yè)】 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4.73萬公頃,比上年減少1.44萬公頃。其中,小麥播種面積3.66萬公頃,減少0.36萬公頃;玉米播種面積1.87萬公頃,減少0.24萬公頃;莜麥播種面積4.49萬公頃,減少0.86萬公頃;馬鈴薯播種面積4.51萬公頃,減少0.05萬公頃。全年糧食總產量36.98萬噸,比上年減產0.13萬噸。其中,小麥產量7.24萬噸,增產1.11萬噸;玉米產量4.79萬噸,減產1.13萬噸;莜麥產量5.69萬噸,減產1.38萬噸;馬鈴薯產量18.97萬噸,增產1.17萬噸。油料產量3.44萬噸,比上年減產1.23萬噸;甜菜產量11.64萬噸,增產10.29萬噸;蔬菜產量49.83萬噸,增產0.2萬噸;瓜類總產量1.31萬噸,增產0.52萬噸。全年羊肉產量16.1萬噸,比上年增長8.5%;牛肉產量12.8萬噸,增長9%;豬肉產量9037噸,增長2.9%;禽肉產量761噸,下降30%;禽蛋產量6047噸,增長18%;牛奶產量61.2萬噸,增長23%。牧業(yè)年度牲畜存欄數1365.76萬頭只,比上年下降6.5%。其中,羊存欄1172.09萬只,下降9.4%;牛存欄161.58萬頭,增長16.2%;豬存欄6.9萬口,下降2.1%。
【工業(yè)】 全年全部工業(yè)增加值比上年增長4.9%。其中,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增加值增長5.0%,規(guī)模以下工業(yè)增長4.2%。在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中,采礦業(yè)增加值增長1.7%,制造業(yè)增長10.4%,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yè)增長6.3%;分輕重工業(yè)看,輕工業(yè)增加值下降7.2%,重工業(yè)增長6.5%;分優(yōu)勢行業(yè)看,能源工業(yè)增加值增長3.6%,冶金工業(yè)增加值增長6.5%,農畜產品加工業(yè)下降7.1%,建材工業(yè)下降15.1%,化學工業(yè)增長97%。
從主要工業(yè)產品產量看,原煤產量10585萬噸,比上年增長14.5%;發(fā)電量415.4億千瓦小時,增長6.0%,其中,火電發(fā)電量316.7億千瓦小時,增長5.4%;鐵合金產量19.03萬噸,增長9.3%;鋅產量12.43萬噸,增長19.1%;原油產量80.6萬噸,下降4.3%;鐵礦石原礦量176.5萬噸,下降10.7%;鋅金屬含量10.23萬噸,下降7.4%;黃金產量2394千克,下降0.7%;純堿產量13.56萬噸,下降23.8%;鮮、冷藏肉產量6.24萬噸,下降11.3%;乳制品產量6.33萬噸,下降18.2%。
【建筑業(yè)】 全年全社會建筑業(yè)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8%。年末全盟具有建筑業(yè)資質等級的建筑施工企業(yè)46個,比上年末增加6個。全年實現利潤總額2956萬元,比上年下降69.2%;實現稅金總額6908萬元,比上年下降16.0%。施工企業(yè)房屋建筑施工面積53.51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0.5%;竣工房屋面積33.60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11.7%。房屋建筑竣工率為62.8%。
【服務業(yè)】 全年批發(fā)和零售業(yè)增加值比上年增長4.0%;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yè)增加值增長5.2%;住宿和餐飲業(yè)增加值增長3.3%;金融業(yè)增加值增長1.9%;房地產業(yè)增加值增長0.7%;其他服務業(yè)增加值增長13.3%。全年規(guī)模以上服務業(yè)主營業(yè)務收入比上年增長45.1%,利潤較上年減虧4.9億元。
【公路】 全年公路貨運量3.63億噸,比上年增長7.8%;鐵路貨運量1.08億噸,增長11.3%;民航貨運量0.21萬噸,增長11.5%。公路客運量1500萬人,比上年下降3.2%;鐵路客運量117.29萬人,增長5.4%;民航客運量82.9萬人,增長2.1%。公路客運周轉量36.79億人公里,比上年下降3.4%;公路貨運周轉量822.03億噸公里,增長10.4%。
年末全盟機動車保有量29.37萬輛,比上年末增長4.7%。按用途分,營運車輛2.89萬輛,下降7.4%;非營運車輛26.48萬輛,增長6.1%。按類型分,汽車27.93萬輛,增長8.2%;摩托車1.13萬輛,下降42.9%;掛車1715輛,下降33.5%。
【郵政】 全年完成郵政業(yè)務總量1.57億元,比上年增長18%。郵政業(yè)全年完成郵政寄遞業(yè)務2538.59萬件,下降3.3%。其中,函件40.65萬件,下降37.6%??爝f業(yè)務387.79萬件,比上年增長25.5%。郵政寄遞服務收入2049.79萬元,比上年增長15.1%??爝f業(yè)務收入9841.70萬元,比上年增長23.8%。
【電信】 全年完成電信業(yè)務總量24.94億元,比上年增長7%。年末電話用戶數152.29萬戶,比上年末減少3.6%。移動電話用戶145.24萬戶,比上年末增長4.9%。其中,4G網用戶115.30萬戶,比上年末增長1倍。固定電話用戶7.06萬戶,比上年末下降63.9%。固定互聯(lián)網寬帶接入用戶27.66萬戶,比上年末增長10.2%。年末通信光纜長度5.61萬公里,比上年末增長27.8%。
【國內貿易】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0.18億元,比上年增長7.2%。按經營地分,城鎮(zhèn)社會消費品零售額229.28億元,增長7.2%;農村牧區(qū)社會消費品零售額50.9億元,增長7.5%。按消費類型分,商品零售額245.49億元,增長7.2%;餐飲收入34.68億元,增長7.0%。在限額以上企業(yè)商品零售額中,金銀珠寶類實現零售額0.71億元,比上年增長2.2%;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1.49億元,增長16.6%;石油及制品類32.16億元,增長16.0%;糧油、食品類3.30億元,下降7.2%;汽車類2.01億元,下降37.8%。
【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下降6%。其中,民間投資增長3.2%,總量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35%,比重較上年提高3.1%。按經濟類型分,國有單位投資下降9.7%,非國有單位投資增長1.9%。從三次產業(yè)投資看,第一產業(yè)投資增長20.1%,第二產業(yè)投資增長23.2%,第三產業(yè)投資下降28.2%。按項目隸屬關系分,地方項目投資下降14.8%,黨中央項目投資增長49.1%。全年房地產開發(fā)投資額27.74億元,比上年增長40.9%;商品房銷售面積72.35萬平方米,下降0.7%;商品房銷售額23.88億元,下降2%。
【對外開放】 二連浩特、珠恩嘎達布其口岸建設不斷加強,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全年使用率85%,通關效率大幅提升??诎哆^貨量、進出境人次分別增長10%和9%。中歐班列開行1052列,增長80%。
【經濟貿易】 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76.09億元,比上年下降21.8%。其中,進口總額59.36億元,下降27.5%;出口總額16.73億元,增長7.9%??诎哆M出口貨運量1806.43萬噸,比上年增長10.1%。其中,二連浩特口岸1656.13萬噸,增長10.2%;珠恩嘎達布其口岸150.3萬噸,增長9.3%。出入境人員255.68萬人次,比上年增長9.0%。其中,二連浩特口岸244.08萬人次,增長9.3%;珠恩嘎達布其口岸11.6萬人次,增長4.1%。
全年全盟實施招商引資項目32個,引進國內(盟外)到位資金67.4億元,按可比口徑計算,比上年增長34.1%。從投資規(guī)??矗偼顿Y5億元以上的大項目有18項,引進資金到位60.4億元,占總到位資金的89.7%。從投資領域看,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yè)12項,到位資金31.3億元,占總到位資金的46.4%;采礦業(yè)4項,到位資金11.1億元,占總到位資金的16.5%;制造業(yè)8項,到位資金10.1億元,占總到位資金的15%;其他行業(yè)8項,到位資金14.9億元,占總到位資金的22.1%。全年實際利用外資金額11678萬美元,比上年下降42.8%。
【金融業(yè)】 年末全盟金融機構存款余額801.93億元,比上年末增長5.5%;金融機構貸款余額702.47億元,增長3.7%。
【保險業(yè)】 全年全盟保險業(yè)務收入25.15億元,比上年增長19%;保險賠款8.09億元,增長48.5%。
【居民收支】 2018年全盟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0082元,比上年增長8.3%。其中,工資性收入14885元,增長7.9%。按常住地分,城鎮(zhèn)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8299元,增長7.5%。其中,工資性收入22026元,增長7.2%。農村牧區(qū)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5706元,增長9.8%。其中,經營凈收入9461元,增長10.3%。全年全盟居民均消費支出23399元,比上年增長2.0%。按常住地分,城鎮(zhèn)常住居民均消費支出28208元,增長1.3%;農牧區(qū)常住居民均消費支出14388元,增長2.9%。
【社會保障】 年末全盟參加城鎮(zhèn)職工基本養(yǎng)老保險人數118180人,比上年末增加761人;參加城鄉(xiāng)居民基本養(yǎng)老保險人數326286人,增加339人;參加工傷保險人數120228人,增加8270人。
【科學技術】 全年境內外申請專利465件,比上年增長44.9%;授權專利286件,增長95.9%。截至年底,全盟有效發(fā)明專利62件,每萬人口專利擁有量0.6件。全年共簽訂技術合同12項,成交額2037.9萬元。全年吸納區(qū)外技術631項,技術成交額46.74億元。
【教育】 年末全盟有高等職業(yè)院校1所,專任教師651人,全年招生3508人,在校生9227人,畢業(yè)生3130人。有中等職業(yè)教育學校12所,專任教師740人,全年招生3226人,在校生8908人,畢業(yè)生2641人。有普通高中16所,專任教師1586人,全年招生5482人,在校生19574人,畢業(yè)生6950人。有普通初中22所,專任教師2909人,全年招生9101人,在校生27111人,畢業(yè)生8504人。有小學67所,專任教師4641人,2018年招生10669人,在校生59534人,畢業(yè)生9477人。
【文化】 年末全盟有文化站77個、文化館14個、圖書館14個、博物館16個。年末電視節(jié)目綜合人口覆蓋率99.27%。年末廣播節(jié)目綜合人口覆蓋率99.28%。
【體育】 全年全盟運動員在國內重大賽事中獲獎牌122枚。其中,金牌31枚,銀牌33枚,銅牌58枚。
【旅游業(yè)】 全年實現旅游總收入390.5億元,比上年增長5.8%。其中,國內旅游收入366.5億元,增長5.2%。全年旅游接待總人數1573.9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7%。其中,國內旅游人數1500.12萬人次,增長1.6%。
【衛(wèi)生健康】 年末全盟有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1364個,其中醫(yī)院46個,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22個,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站14個,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120個,村衛(wèi)生室715個,門診部(所、護理站)402個,疾控中心14個,??萍膊》乐卧?所,婦幼保健院14個,采供血機構1個,衛(wèi)生監(jiān)督所14個。年末衛(wèi)生技術人員8398人,其中執(zhí)業(yè)醫(yī)師3072人,執(zhí)業(yè)助理醫(yī)師483人,注冊護士3039人。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床位5245張,其中醫(yī)院4351張,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592張。
【安全生產】 全年各類生產安全事故死亡34人,比上年下降19%。其中,工礦商貿事故死亡9人,下降30.8%;道路交通事故死亡25人,下降13.8%。
【生態(tài)建設】 實施國家規(guī)?;謭鲈圏c建設、兩大沙地重點危害區(qū)專項治理等工程。完成營造林6.4萬公頃、小流域治理79平方公里、礦山地質環(huán)境治理12平方公里。109萬公頃林地納入國家公益林補償范圍。落實草原生態(tài)保護補獎政策,投入1.6億元在0.15億公頃草畜平衡區(qū)實施春季返青期休牧。錫林郭勒世界生物圈保護區(qū)通過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劃”10年評估。錫林河國家濕地公園、錫林郭勒草原火山國家地質公園、哈布其蓋國家沙漠公園獲批。全盟124條河流和129個湖泊全部實施河湖長制。
【脫貧攻堅】 累計投入各類扶貧資金12.34億元,減貧8183人,100個貧困嘎查村退出。多倫縣、蘇尼特右旗摘帽。2.4萬千瓦集中式光伏扶貧項目實現全容量并網。總規(guī)模2.93萬千瓦村級光伏電站項目全部開工,并網7166千瓦。易地扶貧搬遷貧困人口362戶764人。全面落實貧困人口“四提高、兩降低、一取消”醫(yī)保政策。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口全部納入低保范圍。深化京蒙扶貧協(xié)作,北京方面在資金、產業(yè)、項目、人才等方面加大幫扶力度,為3個國貧旗落實各類幫扶資金8800萬元。中直機關定點幫扶工作取得成效。7月27日 內蒙古自治區(qū)人民政府發(fā)布公告,全區(qū)13個旗縣市退出貧困旗縣。其中,錫盟阿巴嘎旗、蘇尼特左旗、鑲黃旗、正藍旗位列其中,成為全盟首批“摘帽”的貧困旗。
【深化改革】 “放管服”改革有效推進,“云端錫林郭勒”政務服務平臺上線運行,在全區(qū)率先實行“一窗受理、綜合服務”審批流程和服務模式,審批事項承諾辦理時限壓縮一半。推進“多證合一”、全程電子化、簡易注銷等商事制度改革,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1.93萬戶。全面落實電力市場化改革、減稅降費、金融扶持等政策,降低企業(yè)用電成本1.4億元,減免稅費9.25億元,小微企業(yè)貸款余額204億元。土地草牧場確權、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農墾改革和國有林場改革基本完成。全年安排改革任務253條,其中需出臺改革成果93條、推進落實的改革工作160條,年內出臺改革成果91條,除待自治區(qū)文件外,其他成果均按時完成。
【勝利站特高壓配套電廠送出工程建設】 5月16日,勝利站特高壓配套電廠送出工程建設協(xié)調現場會在錫林浩特市召開,錫盟至山東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配套的內蒙古北方勝利電廠、神華勝利電廠、大唐錫林浩特電廠3個電廠送出工程的全面開工。作為3個配套電廠與勝利1000千伏交流特高壓變電站之間的重要聯(lián)絡線,勝利站電廠送出工程于今年1月24日由自治區(qū)發(fā)改委核準批復,線路全長53.37公里,其中北方勝利電廠送出工程20.304公里,神華勝利電廠送出工程18.475公里,大唐錫林浩特電廠送出工程14.591公里。
【巴彥哈拉圖嘎查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成立】 6月14日,在蘇尼特左旗滿都拉圖鎮(zhèn)巴彥哈拉圖嘎查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揭牌暨《股權證》發(fā)放儀式上,牧民恩克巴雅爾第一個上臺領到《股權證》,成為全區(qū)首位持有嘎查集體經濟《股權證》的牧民。該嘎查147戶497名牧民全部成為巴彥哈拉圖嘎查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的股份持有者。
【室內實景劇《蒙古馬》】 6月15日,由錫林郭勒職業(yè)學院傾力打造的大型室內實景劇升級版《蒙古馬》在中國馬都核心區(qū)馬文化演藝廳上演。本劇講述年輕的蒙古戰(zhàn)士兀良哈與愛馬在戰(zhàn)爭中相伴相隨、不離不棄的情感歷程以及男女主角兀良哈和索倫高瓦相識相愛、生死分離的愛情故事。全劇通過一流的聲電光影技術,利用實景舞臺、民族特色服裝道具,完美結合馬術、馬背技巧等多種表演形式,營造出草原上波瀾壯闊的場景,將大家的記憶帶到古代戰(zhàn)爭、唯美愛情、人馬情感的歷史長河中,為觀眾帶來一場精彩的視覺盛宴。
【錫林浩特第十五屆國際游牧文化節(jié)】 6月26日,中國·錫林浩特第十五屆國際游牧文化節(jié)開幕。中國·錫林浩特第十五屆國際游牧文化節(jié)以額爾敦敖包祭祀大典為序幕,期間舉辦額爾敦敖包祭祀那達慕、“錫林河之夏”廣場群眾文化活動及中國·錫林浩特第十五屆國際游牧文化節(jié)主題晚會《敖包相會》等系列活動。
【中國民主同盟第五屆北方生態(tài)論壇在錫盟舉行】 7月10日,中國民主同盟第五屆北方生態(tài)論壇在錫盟舉行。本屆論壇以習近平生態(tài)文明思想為引領,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主題,就推動北方生態(tài)文明建設和綠色發(fā)展等內容進行交流,探討新形勢下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實踐途徑。全國政協(xié)常委、民盟黨中央專職副主席張道宏代表民盟黨中央到會祝賀,全國政協(xié)常委、民盟黨中央副主席王光謙,自治區(qū)政協(xié)副主席、民盟內蒙古自治區(qū)委主委董恒宇,自治區(qū)黨委統(tǒng)戰(zhàn)部副部長**,盟領導羅虎在、馬峰、王銳、敖小孟出席開幕式。
【2018中國新絲綢之路·錫林郭勒草原畜牧業(yè)創(chuàng)新品牌展示交易會】
8月16日,2018中國新絲綢之路·錫林郭勒草原畜牧業(yè)創(chuàng)新品牌展示交易會成果簽約儀式上,外地客商與錫盟簽約6個農牧業(yè)產業(yè)項目,為錫盟畜牧業(yè)產業(yè)化發(fā)展與一二、三產業(yè)融合發(fā)展注入新動力。簽約的6個項目包括“九曲灣”牛肉干、太仆寺旗蒙古黃芪良種繁育與標準化生態(tài)種植技術的應用研究、蒙古黃芪草原種植、“有身份的羊”羊肉采購等4個簽約項目和“喜馬拉雅”戰(zhàn)略合作、水麥草種植等2個框架協(xié)議,涵蓋特色種養(yǎng)殖、農畜產品加工銷售以及技術支持、電商等領域,簽約金額1.6億元。
【原創(chuàng)民族歌舞劇《我的烏蘭牧騎》在中國劇院上演】 11月20-21日,錫林郭勒烏蘭牧騎原創(chuàng)民族歌舞劇《我的烏蘭牧騎》在中國劇院上演。在錫林郭勒盟牧區(qū)下過鄉(xiāng)的北京知青和數百名北京市民觀看演出。演出結束后,北京知青為錫林郭勒烏蘭牧騎送上花籃,表達他們對草原的思念之情,感謝烏蘭牧騎隊員們帶來的精彩演出。劇目獲第十四屆中國內蒙古草原文化節(jié)優(yōu)秀劇目獎,并被評為自治區(qū)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劇目;入選國家藝術基金2018年度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入選2018年度國家舞臺藝術重點創(chuàng)作劇目名錄和2018年度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創(chuàng)作扶持工程重點扶持劇目名錄。
【2018錫林郭勒盟(北京)產業(yè)合作投資洽談會在北京舉行】 12月19日,盟委、行署主辦,盟商務局承辦的2018錫林郭勒盟(北京)產業(yè)合作投資洽談會在北京舉行。北京支援合作辦公室副主任汪兆龍、北京市經信局副局長陳志峰、北京市投促局副局長蘇宏出席洽談會。會上,錫盟與協(xié)鑫智慧能源、中循新科環(huán)保、國氫能源科技、內蒙古伊利、快手科技、北京本草方源藥業(yè)等企業(yè)達成26項合作協(xié)議,協(xié)議總金額204億元,合作內容涉及農畜產品精深加工、文化旅游、資源綜合利用、中草藥種植加工、云計算、基礎設施和口岸加工貿易等多個領域。盟直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各旗縣市(區(qū))黨委或政府主要領導、招商部門負責人及180余家企業(yè)相關負責人參加洽談會。會議還組織固廢綜合利用專項招商座談會,錫林浩特市、西烏珠穆沁旗、正藍旗三個重點旗市和盟內重點火電企業(yè)與北京及周邊地區(qū)20余家固廢綜合利用企業(yè)就工業(yè)固廢綜合利用技術應用和項目合作事宜進行對接交流。
(撰稿人:劉致海 王飛 劉宇翔)
版權所有:中共內蒙古自治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技術支持: 內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