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卷
【內蒙古自治區(qū)煤田地質局 內蒙古煤炭地質勘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領導名錄】
黨委書記 局長 總經理: |
莫若平 |
|
黨委副書記 紀委書記: |
王春彥(滿族) |
|
副局長 副總經理: |
邵顯珉 |
|
副總經理: |
顧振吉 |
|
工會主席: |
宋躍生 |
【概況】內蒙古自治區(qū)煤田地質局、內蒙古煤炭地質勘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從事煤田地質勘探與其它礦產資源勘查的副廳級事業(yè)單位。主要任務是綜合運用各種手段,在全國范圍內進行煤炭地質和其它礦產資源勘查工作,探明資源儲量和礦山開采條件,重點為自治區(qū)煤炭等礦產資源工業(yè)規(guī)劃和建設提供地質資料。具有固體礦產勘查、氣體礦產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勘查工程施工、地質測量、煤田滅火、巖礦測試、工程監(jiān)理、礦山水文等甲級資質;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huán)境地質調查乙級資質;是房屋建筑工程、公路與土石方工程、市政公用工程、地基與基礎工程貳級企業(yè)。局下設8個勘探隊、3個科研院所,集團公司下設10個子公司、8個分公司,分布在自治區(qū)6個盟市?,F有員工6 135人,其中在職職工2 569人,離退休3 566人?,F有各類專業(yè)技術人員952名,其中高、中級職稱462名。多年以來累計為自治區(qū)查明煤炭資源量8 080多億噸,預測遠景煤炭資源量16 000多億噸,內蒙古自治區(qū)查明煤炭資源量目前居全國第一位。
【經濟管理】2013年,全局實現產值16.68億元,其中社會地質及延伸業(yè)實現產值11.7億元,占總產值的70%,多種經營實現產值2.9億元,自治區(qū)財政項目收入2.08億元。實現利潤1.53億元。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率116%。2013年底,全局總資產40.85億元,凈資產22.47億元。
【地勘主業(yè)和多元化產業(yè)】
地勘主業(yè) 全年共計開動鉆機771臺,各類施工鉆孔4 678個,提交各類地質報告125個,累計各類鉆探進尺116萬米,測井105萬米。煤炭資源勘查方面,經局隊共同努力,完成了錫林浩特勝利煤田東一號露天礦勘探、東勝煤田奎騰溝、壕賴蘇、納林希里煤炭詳查等項目,探明煤炭資源量599.67億噸。金屬礦產資源勘查方面,施工項目44個,野外驗收項目16個,涉及經費1.1億元。其中5個礦產項目預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經基金中心批準進行延續(xù)。水資源勘查方面,施工項目6個,提交水文地質報告2份。油氣資源勘查方面,施工鉆孔146個,完成鉆探工作量11萬米,油氣鉆井完成產值1.56億元。
非煤類礦權 局屬各單位對所屬非煤類礦權進行了認真的梳理,根據以往的地質成果進行了詳實的分析,對所持礦權按工作程度、取得的成果與成礦背景,按照“重點突破、全部查證”的原則進行了分類。局屬礦業(yè)公司組織相關專家對43塊已開工的金屬礦權進行了實地監(jiān)督、檢查、指導。經過進一步勘查,發(fā)現成果顯著礦權3塊,另有3塊礦權達到地質詳查階段,并提交了相應的詳查報告。
多元化產業(yè) 拓展地質延伸業(yè)與多元化產業(yè)的發(fā)展空間,積極承攬業(yè)務項目。巖礦測試完成產值2 200萬元、環(huán)評及災害治理完成產值1 248萬元、測繪及地震勘探完成產值7 324萬元、地質監(jiān)理完成產值525萬元。公路工程完成產值6 734萬元、華辰酒店完成營業(yè)收入2 388萬元。
【地質勘查質量管理】
加強安全生產管理 召開2013年度安全生產工作會議,總結了2012年全局安全生產管理經驗教訓,安排部署了下一階段安全生產管理工作。進行了安全生產大檢查,做到“工作到現場、檢查到機臺”。要求各單位對檢查出的問題或隱患限期整改,整改結果以照片或書面形式匯報。按照國家有關要求編制《內蒙古煤田地質局安全生產應急預案》,并指導各二級單位編制新的“安全生產應急預案”,提高了安全生產保障能力。
加強資質管理 根據相關要求,及時完成了各類營業(yè)執(zhí)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的年檢換證工作,組織建筑業(yè)三類人員進行安全培訓,完成了局(總公司)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標準轉換及證書換發(fā)工作。嚴格執(zhí)行合同管理辦法,進行合同登記和備案,對工程建設施工合同以及部分勘查合同實行了集中統(tǒng)一管理。嚴格資質的管理使用、審批程序,確保資質的合理規(guī)范使用。積極配合基層單位完成各類資質升級申報工作。
加強財務管理 進一步完善全面預算管理組織體系,優(yōu)化預算管理流程;繼續(xù)推進集團資金集中管理,加強營運資金管理,提高資產運行質量和資金保障能力;積極推進內控制度建設,嚴格控制大額現金使用、杜絕資質掛靠收取管理費的行為,防止了資產流失;強化成本費用控制,進一步提升盈利水平;加強往來款項清理工作,下大力氣回收拖欠的工程款,成效明顯。加強了重點項目審計和領導干部離任審計;加強財會基礎工作,提高會計信息質量。
加強組織人事工作 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和干部隊伍建設,優(yōu)化干部隊伍結構,提高干部隊伍素質。根據工作需要,對集團公司機關及所屬單位的處級干部進行了調整,共有31人的工作崗位發(fā)生變化,平級交流16人,新提拔使用15人。在干部選拔任用的過程中,嚴格按照《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關于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風進一步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的意見》、“一報告兩評議”等制度規(guī)定辦事,嚴格按照民主推薦、組織考察、個別醞釀、黨委討論、會議決定、任前公示的組織程序開展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經過調整,一批懂經營、會管理、基層工作經驗豐富、市場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年輕干部被提拔到了領導崗位,優(yōu)化了干部隊伍結構,提高了干部隊伍整體素質。
【做好離退休干部職工服務】根據自治區(qū)有關文件精神,完成了駐盟市6個地勘單位2011-2013年度離退休職工生活補貼的兌現和補發(fā)工作,確保了全局離退休職工的利益。按要求繳納職工基本醫(yī)療保險費、失業(yè)保險金、住房公積金;辦理全局老工傷人員參保手續(xù),維護廣大職工在社會保險保障方面的權益。認真做好全局離休干部醫(yī)藥費的報銷發(fā)放工作,重要時間節(jié)點走訪慰問和探視老同志,全心全意為離退休老職工做好服務工作。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按照自治區(qū)黨委和國土資源廳黨組統(tǒng)一要求,內蒙古煤田地質局第一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于7月18日全面啟動,局機關、局直屬15個二級單位黨組織、417名黨員干部參加教育實踐活動。在學習教育、聽取意見環(huán)節(jié),全局副處級以上干部集中學習6次,局黨委中心組集中學習7次。局班子成員深入基層22人次,到施工現場、進井隊、上鉆機,到幫扶點、進困難戶,面對面、心貼心、實打實聯系群眾,召開座談會18次,發(fā)放調查問卷297份,直接聽取了116名黨員干部、職工群眾的意見建議,共征集到“四風”和其他方面的意見建議27條,并將回應結果向全局進行了通報。在查擺問題、開展批評環(huán)節(jié),領導班子查擺出“四風”方面存在問題9條,主要領導4次修改領導班子和班子成員地對照檢查材料。局機關及局直屬15個二級單位黨組織相繼召開了專題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聚焦“四風”,開展了批評和自我批評。在整改落實、建章立制環(huán)節(jié),制定了“兩方案一計劃”,修改完善了已有制度29項,研究制定新制度13項,廢止了不適用制度3項。
【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局黨委重視文明單位創(chuàng)建工作,大力開設道德大講堂。自治區(qū)煤田地質局被自治區(qū)直屬機關工委評為市級文明單位,109勘探隊被自治區(qū)黨委、政府評為全區(qū)文明單位。
【黨建工作】認真落實黨建工作的各項任務,加強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成立了機關黨委,整頓基層黨組織,強化黨員隊伍教育管理。召開全局兩年一次的黨建思想政治工作會議,表彰了先進基層黨組織、優(yōu)秀黨務工作者、優(yōu)秀共產黨員;先進單位、先進生產者;先進基層工會、優(yōu)秀工會工作者。發(fā)揮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在野外生產一線和各項工作中的先鋒作用,促進各項生產任務的順利完成。
【幫扶工作】繼續(xù)承擔興安盟科右中旗杜爾基鎮(zhèn)德力蘇嘎查的幫扶任務,全年先后8次組織相關人員深入幫扶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幫扶活動,共計投入幫扶資金57.32萬元,為嘎查打農田灌溉井10眼,實施危舊房改造11戶,慰問貧困農牧民13戶,實現了本年度幫扶工作的目標。全局組織開展了“博愛一日捐”活動,除東部4個隊參加了當地捐款外,西部各單位共計捐款5.9萬元。
【內蒙古自治區(qū)煤田地質局 內蒙古煤炭地質勘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領導名錄】
黨委書記 局長 總經理: |
莫若平 |
|
黨委副書記 紀委書記: |
王春彥(滿族) |
|
副局長 副總經理: |
邵顯珉 |
|
副總經理: |
顧振吉 |
|
工會主席: |
宋躍生 |
【概況】內蒙古自治區(qū)煤田地質局、內蒙古煤炭地質勘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從事煤田地質勘探與其它礦產資源勘查的副廳級事業(yè)單位。主要任務是綜合運用各種手段,在全國范圍內進行煤炭地質和其它礦產資源勘查工作,探明資源儲量和礦山開采條件,重點為自治區(qū)煤炭等礦產資源工業(yè)規(guī)劃和建設提供地質資料。具有固體礦產勘查、氣體礦產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勘查工程施工、地質測量、煤田滅火、巖礦測試、工程監(jiān)理、礦山水文等甲級資質;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huán)境地質調查乙級資質;是房屋建筑工程、公路與土石方工程、市政公用工程、地基與基礎工程貳級企業(yè)。局下設8個勘探隊、3個科研院所,集團公司下設10個子公司、8個分公司,分布在自治區(qū)6個盟市?,F有員工6 135人,其中在職職工2 569人,離退休3 566人?,F有各類專業(yè)技術人員952名,其中高、中級職稱462名。多年以來累計為自治區(qū)查明煤炭資源量8 080多億噸,預測遠景煤炭資源量16 000多億噸,內蒙古自治區(qū)查明煤炭資源量目前居全國第一位。
【經濟管理】2013年,全局實現產值16.68億元,其中社會地質及延伸業(yè)實現產值11.7億元,占總產值的70%,多種經營實現產值2.9億元,自治區(qū)財政項目收入2.08億元。實現利潤1.53億元。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率116%。2013年底,全局總資產40.85億元,凈資產22.47億元。
【地勘主業(yè)和多元化產業(yè)】
地勘主業(yè) 全年共計開動鉆機771臺,各類施工鉆孔4 678個,提交各類地質報告125個,累計各類鉆探進尺116萬米,測井105萬米。煤炭資源勘查方面,經局隊共同努力,完成了錫林浩特勝利煤田東一號露天礦勘探、東勝煤田奎騰溝、壕賴蘇、納林希里煤炭詳查等項目,探明煤炭資源量599.67億噸。金屬礦產資源勘查方面,施工項目44個,野外驗收項目16個,涉及經費1.1億元。其中5個礦產項目預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經基金中心批準進行延續(xù)。水資源勘查方面,施工項目6個,提交水文地質報告2份。油氣資源勘查方面,施工鉆孔146個,完成鉆探工作量11萬米,油氣鉆井完成產值1.56億元。
非煤類礦權 局屬各單位對所屬非煤類礦權進行了認真的梳理,根據以往的地質成果進行了詳實的分析,對所持礦權按工作程度、取得的成果與成礦背景,按照“重點突破、全部查證”的原則進行了分類。局屬礦業(yè)公司組織相關專家對43塊已開工的金屬礦權進行了實地監(jiān)督、檢查、指導。經過進一步勘查,發(fā)現成果顯著礦權3塊,另有3塊礦權達到地質詳查階段,并提交了相應的詳查報告。
多元化產業(yè) 拓展地質延伸業(yè)與多元化產業(yè)的發(fā)展空間,積極承攬業(yè)務項目。巖礦測試完成產值2 200萬元、環(huán)評及災害治理完成產值1 248萬元、測繪及地震勘探完成產值7 324萬元、地質監(jiān)理完成產值525萬元。公路工程完成產值6 734萬元、華辰酒店完成營業(yè)收入2 388萬元。
【地質勘查質量管理】
加強安全生產管理 召開2013年度安全生產工作會議,總結了2012年全局安全生產管理經驗教訓,安排部署了下一階段安全生產管理工作。進行了安全生產大檢查,做到“工作到現場、檢查到機臺”。要求各單位對檢查出的問題或隱患限期整改,整改結果以照片或書面形式匯報。按照國家有關要求編制《內蒙古煤田地質局安全生產應急預案》,并指導各二級單位編制新的“安全生產應急預案”,提高了安全生產保障能力。
加強資質管理 根據相關要求,及時完成了各類營業(yè)執(zhí)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的年檢換證工作,組織建筑業(yè)三類人員進行安全培訓,完成了局(總公司)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標準轉換及證書換發(fā)工作。嚴格執(zhí)行合同管理辦法,進行合同登記和備案,對工程建設施工合同以及部分勘查合同實行了集中統(tǒng)一管理。嚴格資質的管理使用、審批程序,確保資質的合理規(guī)范使用。積極配合基層單位完成各類資質升級申報工作。
加強財務管理 進一步完善全面預算管理組織體系,優(yōu)化預算管理流程;繼續(xù)推進集團資金集中管理,加強營運資金管理,提高資產運行質量和資金保障能力;積極推進內控制度建設,嚴格控制大額現金使用、杜絕資質掛靠收取管理費的行為,防止了資產流失;強化成本費用控制,進一步提升盈利水平;加強往來款項清理工作,下大力氣回收拖欠的工程款,成效明顯。加強了重點項目審計和領導干部離任審計;加強財會基礎工作,提高會計信息質量。
加強組織人事工作 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和干部隊伍建設,優(yōu)化干部隊伍結構,提高干部隊伍素質。根據工作需要,對集團公司機關及所屬單位的處級干部進行了調整,共有31人的工作崗位發(fā)生變化,平級交流16人,新提拔使用15人。在干部選拔任用的過程中,嚴格按照《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關于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風進一步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的意見》、“一報告兩評議”等制度規(guī)定辦事,嚴格按照民主推薦、組織考察、個別醞釀、黨委討論、會議決定、任前公示的組織程序開展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經過調整,一批懂經營、會管理、基層工作經驗豐富、市場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年輕干部被提拔到了領導崗位,優(yōu)化了干部隊伍結構,提高了干部隊伍整體素質。
【做好離退休干部職工服務】根據自治區(qū)有關文件精神,完成了駐盟市6個地勘單位2011-2013年度離退休職工生活補貼的兌現和補發(fā)工作,確保了全局離退休職工的利益。按要求繳納職工基本醫(yī)療保險費、失業(yè)保險金、住房公積金;辦理全局老工傷人員參保手續(xù),維護廣大職工在社會保險保障方面的權益。認真做好全局離休干部醫(yī)藥費的報銷發(fā)放工作,重要時間節(jié)點走訪慰問和探視老同志,全心全意為離退休老職工做好服務工作。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按照自治區(qū)黨委和國土資源廳黨組統(tǒng)一要求,內蒙古煤田地質局第一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于7月18日全面啟動,局機關、局直屬15個二級單位黨組織、417名黨員干部參加教育實踐活動。在學習教育、聽取意見環(huán)節(jié),全局副處級以上干部集中學習6次,局黨委中心組集中學習7次。局班子成員深入基層22人次,到施工現場、進井隊、上鉆機,到幫扶點、進困難戶,面對面、心貼心、實打實聯系群眾,召開座談會18次,發(fā)放調查問卷297份,直接聽取了116名黨員干部、職工群眾的意見建議,共征集到“四風”和其他方面的意見建議27條,并將回應結果向全局進行了通報。在查擺問題、開展批評環(huán)節(jié),領導班子查擺出“四風”方面存在問題9條,主要領導4次修改領導班子和班子成員地對照檢查材料。局機關及局直屬15個二級單位黨組織相繼召開了專題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聚焦“四風”,開展了批評和自我批評。在整改落實、建章立制環(huán)節(jié),制定了“兩方案一計劃”,修改完善了已有制度29項,研究制定新制度13項,廢止了不適用制度3項。
【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局黨委重視文明單位創(chuàng)建工作,大力開設道德大講堂。自治區(qū)煤田地質局被自治區(qū)直屬機關工委評為市級文明單位,109勘探隊被自治區(qū)黨委、政府評為全區(qū)文明單位。
【黨建工作】認真落實黨建工作的各項任務,加強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成立了機關黨委,整頓基層黨組織,強化黨員隊伍教育管理。召開全局兩年一次的黨建思想政治工作會議,表彰了先進基層黨組織、優(yōu)秀黨務工作者、優(yōu)秀共產黨員;先進單位、先進生產者;先進基層工會、優(yōu)秀工會工作者。發(fā)揮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在野外生產一線和各項工作中的先鋒作用,促進各項生產任務的順利完成。
【幫扶工作】繼續(xù)承擔興安盟科右中旗杜爾基鎮(zhèn)德力蘇嘎查的幫扶任務,全年先后8次組織相關人員深入幫扶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幫扶活動,共計投入幫扶資金57.32萬元,為嘎查打農田灌溉井10眼,實施危舊房改造11戶,慰問貧困農牧民13戶,實現了本年度幫扶工作的目標。全局組織開展了“博愛一日捐”活動,除東部4個隊參加了當地捐款外,西部各單位共計捐款5.9萬元。
版權所有:中共內蒙古自治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技術支持: 內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