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卷
【領導名錄】
旗委書記:才巴特爾(蒙古族)
人大常委會主任:趙家瑞(蒙古族)
旗 長:劉曉東
政協主席:巴雅爾(蒙古族)
武裝部長:范志福
政 委:史建茂(3月離任)段萬鋼(3月任職)
【概況】 阿拉善右旗位于內蒙古自治區(qū)西部,阿拉善盟西南部。地理位置北緯38°38′~42°02′,東經99°44′~104°38′。東接內蒙古自治區(qū)阿拉善左旗、甘肅省民勤縣,南鄰甘肅省的金昌、山丹、張掖、高臺、臨澤、金塔諸市縣,西連內蒙古自治區(qū)額濟納旗,北與蒙古國接壤,國境線長45.25千米。全旗東西長415千米,南北寬375千米,總面積73 443平方千米。2011年底,阿拉善右旗轄3個鎮(zhèn)、2個蘇木、1個管委會。全旗總人口25 221人,其中女性12 675人,非農業(yè)人口15 917人,少數民族8 091人,分別占總人口的50.1%、63.1%和32.1%。人口密度0.34人/平方公里,人口主要分布在中部、南部的山地、丘陵地帶。
2011年,全旗地區(qū)生產總值達33.4億元,同比增長17.1%(按可比價格計算)。其中:第一產業(yè)增加值2.0億元,第二產業(yè)增加值25.2億元,第三產業(yè)增加值6.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4%、21.9%和4.3%。人均地區(qū)生產總值達13.25萬元。第一、二、三次產業(yè)結構由上年的6.5∶72.3∶21.2演進為6.0∶75.6∶18.4,產業(yè)結構進一步優(yōu)化,經濟實力不斷增強。
全旗財政總收入達3.30億元,其中:一般預算收入1.3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6.7%和156.0%。全年財政總支出8.07億元,同比增長26.5%。其中:一般預算支出8.01億元,同比增長32.2%,占總支出的99.3%。
【自然資源】土地面積716.87萬公頃,地勢南高北低。在山地與沙漠之間有戈壁、丘陵、灘地縱橫交錯,其中沙漠占46.6%、山地占6.5%、丘陵占33.4%、戈壁灘地占13.5%。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沙峰——必魯圖沙峰,海拔1 609.6米。屬暖溫帶荒漠干旱區(qū)。年平均氣溫9.5℃。年平均降水量115.4毫米,年平均蒸發(fā)量3 372.5毫米。境內無長年性河流,地表水奇缺。全旗水資源總量3.9億立方米。已發(fā)現的礦產資源有45個礦種145處礦產地。野生植物分屬63科、226屬、436種。盛產肉蓯蓉、鎖陽、甘草、麻黃等名貴藥材。有國家一類野生保護動物3種,二類保護動物4種。熱能、光能、風能等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4.33%。
【農牧業(yè)】全旗總播種面積4.2萬畝。其中,糧食作物2.5萬畝,同比減少1.7個百分點;油料、棉花、藥材等經濟作物播種面積1.3萬畝,同比增長5.2%;青飼料播種面積0.3萬畝。年末牲畜總頭數22萬頭(只),增加1.6萬頭(只),同比增長7.8%。良種畜比重達85%。牲畜出欄9.8萬頭(只),出欄率44.4%。全年肉類總產量3 073噸,同比增長1.7%;絨毛265噸,同比增長2.3%;奶類總產量882噸,同比增長120%。農牧業(yè)產業(yè)化收入4 190萬元,利潤419萬元,上繳稅金234萬元。
【林業(yè)】全年累計完成造林綠化面積9萬畝,其中:三北防護林2萬畝、退耕還林換荒山荒地造林1萬畝、造林補貼試點6萬畝。完成新育苗65畝,義務植樹10萬株,四旁植樹24萬株,補植補造2 152畝。為農牧民免費提供苗木200萬株。2011年度國家級公益林補償面積784.9萬畝,年補償資金7 092萬元。各類林業(yè)有害生物防治面積14.5萬畝。
【工業(yè)】全旗工業(yè)現價總產值89. 13億元,同比增長45.22%。其中:規(guī)模以上完成86.94億元,同比增長46.22%。全部工業(yè)增加值24.12億元,同比增長21.7%。其中:規(guī)模以上完成22.85億元,同比增長22.6%。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銷售產值完成85.9億元,同比增長46.8%。主要產品原煤264.9萬噸,鐵合金3.7噸,原鹽66.5萬噸,深加工鹽15.7萬噸,元明粉1 551噸。
【城鎮(zhèn)建設】城鎮(zhèn)基礎建設完成投資1.35億元。實施了以城鎮(zhèn)道路改造、街道兩旁建筑粉刷裝修為重點的“換衣工程”,以路燈、燈箱、樓房燈飾為重點的“亮化工程”,以街道硬化、單位庭院和門前美化為重點的“花園庭院工程”。全面凈化城鎮(zhèn)衛(wèi)生環(huán)境,配置了清潔車、清糞車、垃圾箱等衛(wèi)生設備,新建了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廠、額鎮(zhèn)污水處理廠。
【生態(tài)建設】繼續(xù)落實退牧還草、公益林生態(tài)效益補償,圍封禁牧草原170萬畝、休牧20萬畝。5 700多萬畝草場得到休養(yǎng)生息。巴丹吉林沙漠東南緣生態(tài)綜合治理面積202萬畝,初步遏制巴丹吉林沙漠東侵南移。實施“圍城鎖邊、身邊增綠”工程,將林業(yè)三北、荒山荒地造林項目,安排在旗府所在地周邊,集中力量擴大重點地區(qū)造林面積,進一步改善人居環(huán)境和生態(tài)狀況。
【固定資產投資】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4.2億元,同比增長17.4%。其中:房地產投資0.49億元,工業(yè)企業(yè)投資6.37億元,城鎮(zhèn)基礎建設和社會事業(yè)投資3.55億元,交通建設投資1.98億元,農林牧水項目投資1.79億元。
【交通電信】全旗擁有公路里程2 449.6公里,其中省道637公里、縣道305.7公里、鄉(xiāng)道317.9公里、村道1 189公里。全年共完成客運量100. 9萬人次,客運周轉量16 124.7萬人/公里,完成貨運量583.7萬噸,貨運周轉量62 229.6萬噸/公里。全旗郵電業(yè)務總收入2 819萬元,同比增長11.5%。郵政快件收入22.2萬元,同比增長28.0%??爝f進口投遞57 138件,同比增長116.3%。固定電話累計達4 179部,手機用戶累計達37 318部。每百人擁有手機148部,每百戶擁有固定電話76部。
【貿易】消費品零售總額達4.43億元,同比增長20.4%。全年共完成批發(fā)、零售額3.49億元,同比增長22%。
【旅游】共接待游客總數達23.8萬人次,同比增長30%;實現旅游收入1.7億元,同比增長50%。
【金融保險】至2011年末,全旗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12.27億元,同比增長19.01%。各項貸款余額為3.49億元,同比增長10.34%。全年保費收入1 023萬元,同比增長12%。賠款支出568萬元,同比增長6%。
【科技】推廣農牧業(yè)適用技術23項,重點推廣4項。新增效益410.6萬元。全旗各類專業(yè)技術人員1 026人。
【教育】教育事業(yè)單位共有12個。在校學生和幼兒2 945人,其中,高中591,初中722人,小學1 170人,幼兒462人。在職教職員工491人,其中,專任教師402人。
【文化】共組織文藝活動600余場次,放映電影、錄像460場。全年圖書借閱、閱覽6 000多人次。全旗新農合參合農牧民9 396人。
【衛(wèi)生】擴大救助范圍,將城鄉(xiāng)低保、五保戶之外的城鄉(xiāng)低收入群體統一納入醫(yī)療救助對象范圍,大病住院和大病門診救助封頂線由1.5萬元和0.2萬元提高到3萬元和0.6萬元。人口出生率為5.88‰,自然增長率為1.88‰。
【體育】阿拉善右旗組隊參加了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和“天堂草原錫林郭勒·那達慕”搏克比賽;完成了2011·中國巴丹吉林沙漠文化旅游節(jié)暨建旗50周年那達慕大會各類比賽;成功舉辦2011年第二屆中國巴丹吉林汽車挑戰(zhàn)賽;舉辦了首屆阿拉善萬峰駱駝文化節(jié),555峰阿拉善雙峰駱駝成功完成5千米越野比賽,創(chuàng)雙峰駱駝越野賽吉尼斯世界紀錄。
【社會保障】全旗城鎮(zhèn)新增就業(yè)315人,農牧區(qū)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yè)603人。年內發(fā)放小額貸款1 117萬元。城鎮(zhèn)登記失業(yè)率控制在3.9%以內。全旗城鎮(zhèn)企業(yè)職工基本養(yǎng)老保險參保5 263人,征繳基本養(yǎng)老保險基金4 234萬元;發(fā)放離退休人員養(yǎng)老金和遺屬生活費3 160萬元,月均支付263萬元。新農保參保7 761人,參保率100%。建立城鎮(zhèn)居民養(yǎng)老保險制度,實現社會養(yǎng)老保險政策全覆蓋,參保繳費人員1 043人,60周歲以上城鎮(zhèn)居民免費享受331元的基礎養(yǎng)老金。為全旗343名80歲以上的老人發(fā)放長壽保健金補助金額,全年共發(fā)放高齡津貼44.5萬元。城鄉(xiāng)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提高50元,達到340元/人。
【人民生活】全年城鎮(zhèn)居民均可支配收入達21 789元,同比增長12%。人均消費支出21 596元,同比增長13.3%。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9 681元,同比增長15.3%。人均消費支出8 037元,同比增長15.6%。
【建旗50周年】9月15日,阿拉善右旗建旗50周年慶?;顒郁?SPAN lang=EN-US>2011·國際巴丹吉林沙漠文化旅游節(jié)開幕,在全球唯一的沙漠世界地質公園主園區(qū)——巴丹吉林沙漠上演首場原創(chuàng)巴丹湖實景演出。9月16日,阿拉善右旗成立50周年慶?;顒郁叩谖鍖媚沁_慕大會召開,大會表彰獎勵了全旗第十二次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和模范個人。
【巴丹吉林汽車挑戰(zhàn)賽】9月26日,第二屆中國巴丹吉林汽車挑戰(zhàn)賽在阿拉善右旗巴丹吉林鎮(zhèn)開賽,共有32支車隊76輛賽車參賽。經過6天的賽程,長城汽車東方賽車隊車手馬淼、廖岷一舉奪得此賽程冠軍,同時也幫助長城汽車東方賽車隊斬獲此賽季柴油組年度車隊總冠軍,廣汽長豐車隊車手劉斌、陳世紅和隊友張劍峰、石銀川分獲二三名。
【領導名錄】
旗委書記:才巴特爾(蒙古族)
人大常委會主任:趙家瑞(蒙古族)
旗 長:劉曉東
政協主席:巴雅爾(蒙古族)
武裝部長:范志福
政 委:史建茂(3月離任)段萬鋼(3月任職)
【概況】 阿拉善右旗位于內蒙古自治區(qū)西部,阿拉善盟西南部。地理位置北緯38°38′~42°02′,東經99°44′~104°38′。東接內蒙古自治區(qū)阿拉善左旗、甘肅省民勤縣,南鄰甘肅省的金昌、山丹、張掖、高臺、臨澤、金塔諸市縣,西連內蒙古自治區(qū)額濟納旗,北與蒙古國接壤,國境線長45.25千米。全旗東西長415千米,南北寬375千米,總面積73 443平方千米。2011年底,阿拉善右旗轄3個鎮(zhèn)、2個蘇木、1個管委會。全旗總人口25 221人,其中女性12 675人,非農業(yè)人口15 917人,少數民族8 091人,分別占總人口的50.1%、63.1%和32.1%。人口密度0.34人/平方公里,人口主要分布在中部、南部的山地、丘陵地帶。
2011年,全旗地區(qū)生產總值達33.4億元,同比增長17.1%(按可比價格計算)。其中:第一產業(yè)增加值2.0億元,第二產業(yè)增加值25.2億元,第三產業(yè)增加值6.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4%、21.9%和4.3%。人均地區(qū)生產總值達13.25萬元。第一、二、三次產業(yè)結構由上年的6.5∶72.3∶21.2演進為6.0∶75.6∶18.4,產業(yè)結構進一步優(yōu)化,經濟實力不斷增強。
全旗財政總收入達3.30億元,其中:一般預算收入1.3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6.7%和156.0%。全年財政總支出8.07億元,同比增長26.5%。其中:一般預算支出8.01億元,同比增長32.2%,占總支出的99.3%。
【自然資源】土地面積716.87萬公頃,地勢南高北低。在山地與沙漠之間有戈壁、丘陵、灘地縱橫交錯,其中沙漠占46.6%、山地占6.5%、丘陵占33.4%、戈壁灘地占13.5%。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沙峰——必魯圖沙峰,海拔1 609.6米。屬暖溫帶荒漠干旱區(qū)。年平均氣溫9.5℃。年平均降水量115.4毫米,年平均蒸發(fā)量3 372.5毫米。境內無長年性河流,地表水奇缺。全旗水資源總量3.9億立方米。已發(fā)現的礦產資源有45個礦種145處礦產地。野生植物分屬63科、226屬、436種。盛產肉蓯蓉、鎖陽、甘草、麻黃等名貴藥材。有國家一類野生保護動物3種,二類保護動物4種。熱能、光能、風能等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4.33%。
【農牧業(yè)】全旗總播種面積4.2萬畝。其中,糧食作物2.5萬畝,同比減少1.7個百分點;油料、棉花、藥材等經濟作物播種面積1.3萬畝,同比增長5.2%;青飼料播種面積0.3萬畝。年末牲畜總頭數22萬頭(只),增加1.6萬頭(只),同比增長7.8%。良種畜比重達85%。牲畜出欄9.8萬頭(只),出欄率44.4%。全年肉類總產量3 073噸,同比增長1.7%;絨毛265噸,同比增長2.3%;奶類總產量882噸,同比增長120%。農牧業(yè)產業(yè)化收入4 190萬元,利潤419萬元,上繳稅金234萬元。
【林業(yè)】全年累計完成造林綠化面積9萬畝,其中:三北防護林2萬畝、退耕還林換荒山荒地造林1萬畝、造林補貼試點6萬畝。完成新育苗65畝,義務植樹10萬株,四旁植樹24萬株,補植補造2 152畝。為農牧民免費提供苗木200萬株。2011年度國家級公益林補償面積784.9萬畝,年補償資金7 092萬元。各類林業(yè)有害生物防治面積14.5萬畝。
【工業(yè)】全旗工業(yè)現價總產值89. 13億元,同比增長45.22%。其中:規(guī)模以上完成86.94億元,同比增長46.22%。全部工業(yè)增加值24.12億元,同比增長21.7%。其中:規(guī)模以上完成22.85億元,同比增長22.6%。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銷售產值完成85.9億元,同比增長46.8%。主要產品原煤264.9萬噸,鐵合金3.7噸,原鹽66.5萬噸,深加工鹽15.7萬噸,元明粉1 551噸。
【城鎮(zhèn)建設】城鎮(zhèn)基礎建設完成投資1.35億元。實施了以城鎮(zhèn)道路改造、街道兩旁建筑粉刷裝修為重點的“換衣工程”,以路燈、燈箱、樓房燈飾為重點的“亮化工程”,以街道硬化、單位庭院和門前美化為重點的“花園庭院工程”。全面凈化城鎮(zhèn)衛(wèi)生環(huán)境,配置了清潔車、清糞車、垃圾箱等衛(wèi)生設備,新建了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廠、額鎮(zhèn)污水處理廠。
【生態(tài)建設】繼續(xù)落實退牧還草、公益林生態(tài)效益補償,圍封禁牧草原170萬畝、休牧20萬畝。5 700多萬畝草場得到休養(yǎng)生息。巴丹吉林沙漠東南緣生態(tài)綜合治理面積202萬畝,初步遏制巴丹吉林沙漠東侵南移。實施“圍城鎖邊、身邊增綠”工程,將林業(yè)三北、荒山荒地造林項目,安排在旗府所在地周邊,集中力量擴大重點地區(qū)造林面積,進一步改善人居環(huán)境和生態(tài)狀況。
【固定資產投資】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4.2億元,同比增長17.4%。其中:房地產投資0.49億元,工業(yè)企業(yè)投資6.37億元,城鎮(zhèn)基礎建設和社會事業(yè)投資3.55億元,交通建設投資1.98億元,農林牧水項目投資1.79億元。
【交通電信】全旗擁有公路里程2 449.6公里,其中省道637公里、縣道305.7公里、鄉(xiāng)道317.9公里、村道1 189公里。全年共完成客運量100. 9萬人次,客運周轉量16 124.7萬人/公里,完成貨運量583.7萬噸,貨運周轉量62 229.6萬噸/公里。全旗郵電業(yè)務總收入2 819萬元,同比增長11.5%。郵政快件收入22.2萬元,同比增長28.0%??爝f進口投遞57 138件,同比增長116.3%。固定電話累計達4 179部,手機用戶累計達37 318部。每百人擁有手機148部,每百戶擁有固定電話76部。
【貿易】消費品零售總額達4.43億元,同比增長20.4%。全年共完成批發(fā)、零售額3.49億元,同比增長22%。
【旅游】共接待游客總數達23.8萬人次,同比增長30%;實現旅游收入1.7億元,同比增長50%。
【金融保險】至2011年末,全旗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12.27億元,同比增長19.01%。各項貸款余額為3.49億元,同比增長10.34%。全年保費收入1 023萬元,同比增長12%。賠款支出568萬元,同比增長6%。
【科技】推廣農牧業(yè)適用技術23項,重點推廣4項。新增效益410.6萬元。全旗各類專業(yè)技術人員1 026人。
【教育】教育事業(yè)單位共有12個。在校學生和幼兒2 945人,其中,高中591,初中722人,小學1 170人,幼兒462人。在職教職員工491人,其中,專任教師402人。
【文化】共組織文藝活動600余場次,放映電影、錄像460場。全年圖書借閱、閱覽6 000多人次。全旗新農合參合農牧民9 396人。
【衛(wèi)生】擴大救助范圍,將城鄉(xiāng)低保、五保戶之外的城鄉(xiāng)低收入群體統一納入醫(yī)療救助對象范圍,大病住院和大病門診救助封頂線由1.5萬元和0.2萬元提高到3萬元和0.6萬元。人口出生率為5.88‰,自然增長率為1.88‰。
【體育】阿拉善右旗組隊參加了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和“天堂草原錫林郭勒·那達慕”搏克比賽;完成了2011·中國巴丹吉林沙漠文化旅游節(jié)暨建旗50周年那達慕大會各類比賽;成功舉辦2011年第二屆中國巴丹吉林汽車挑戰(zhàn)賽;舉辦了首屆阿拉善萬峰駱駝文化節(jié),555峰阿拉善雙峰駱駝成功完成5千米越野比賽,創(chuàng)雙峰駱駝越野賽吉尼斯世界紀錄。
【社會保障】全旗城鎮(zhèn)新增就業(yè)315人,農牧區(qū)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yè)603人。年內發(fā)放小額貸款1 117萬元。城鎮(zhèn)登記失業(yè)率控制在3.9%以內。全旗城鎮(zhèn)企業(yè)職工基本養(yǎng)老保險參保5 263人,征繳基本養(yǎng)老保險基金4 234萬元;發(fā)放離退休人員養(yǎng)老金和遺屬生活費3 160萬元,月均支付263萬元。新農保參保7 761人,參保率100%。建立城鎮(zhèn)居民養(yǎng)老保險制度,實現社會養(yǎng)老保險政策全覆蓋,參保繳費人員1 043人,60周歲以上城鎮(zhèn)居民免費享受331元的基礎養(yǎng)老金。為全旗343名80歲以上的老人發(fā)放長壽保健金補助金額,全年共發(fā)放高齡津貼44.5萬元。城鄉(xiāng)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提高50元,達到340元/人。
【人民生活】全年城鎮(zhèn)居民均可支配收入達21 789元,同比增長12%。人均消費支出21 596元,同比增長13.3%。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9 681元,同比增長15.3%。人均消費支出8 037元,同比增長15.6%。
【建旗50周年】9月15日,阿拉善右旗建旗50周年慶?;顒郁?SPAN lang=EN-US>2011·國際巴丹吉林沙漠文化旅游節(jié)開幕,在全球唯一的沙漠世界地質公園主園區(qū)——巴丹吉林沙漠上演首場原創(chuàng)巴丹湖實景演出。9月16日,阿拉善右旗成立50周年慶祝活動暨第五屆那達慕大會召開,大會表彰獎勵了全旗第十二次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和模范個人。
【巴丹吉林汽車挑戰(zhàn)賽】9月26日,第二屆中國巴丹吉林汽車挑戰(zhàn)賽在阿拉善右旗巴丹吉林鎮(zhèn)開賽,共有32支車隊76輛賽車參賽。經過6天的賽程,長城汽車東方賽車隊車手馬淼、廖岷一舉奪得此賽程冠軍,同時也幫助長城汽車東方賽車隊斬獲此賽季柴油組年度車隊總冠軍,廣汽長豐車隊車手劉斌、陳世紅和隊友張劍峰、石銀川分獲二三名。
版權所有:中共內蒙古自治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技術支持: 內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