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
2003年10月,我隨團參觀法蘭克福書展時,僅用十二天,就走了歐洲八個國家。以至于拍了許多照片,有的已辨別不清是在哪里“留影”的了。既沒深入,又沒做筆記,想要寫點東西,實在是難事。不過,在走馬觀花之中,我還是有著不少深刻記憶和觀感的,還是有著寫點東西的愿望和沖動的。
一
我們這次歐洲之行走了德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奧地利、意大利及梵蒂岡這八個國家。一路上,所經(jīng)所到之處,映入我們眼簾的,不是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和川流不息的各種汽車,就是郁郁蔥蔥的茂密森林和水面清凈的河流湖泊,不是造型精美的房屋建筑和歷史悠久的人物雕塑,就是和諧秀麗的碧草鮮花和悠然自得的候鳥游魚……。讓人望不見一處荒山禿嶺,看不到一片兒明沙棄地,瞅不見一座危房爛壁,瞧不到一堆兒瓦礫垃圾……。萊茵河從法蘭克福流過,塞納河從巴黎流過,多瑙河從維也納流過……;荷蘭為水域之幫,到處都可以見到水面;威尼斯乃水上之城,河道遍布城內(nèi)……,我也沒見到什么漂浮物,更沒嗅到難聞的氣味。在威尼斯城邊臨海的一個廣場上,或立或行或飛著許許多多的鴿子。不管有多少人走向它們,站到它們中間拍照,它們都顯得那樣從容不迫,那樣友好。在鴿群附近,坐著一個賣鴿食的慈祥的老者。人們紛紛走過去,花一兩個歐元買一把兩把玉米粒兒,回頭向鴿子拋撒。這時,那些鴿子就會撲楞楞地飛過來,有的落在拋撒者的頭上,有的落在肩上,有的落在胳膊上,有的索性就落在手上,讓人感到是那樣的可親可愛。讓你不由得不拍照,讓你無論如何也會記得那些鏡頭是在何時何地拍下的。1972年曾在慕尼黑舉辦過奧運會。在奧運會使用過的一個場館旁,有一泓狹長狀湖水,水上架有一座鋼筋混凝土制作的小橋。從橋上往附近的水面上看,我們不僅看到了幾只野鴨正在悠閑自在地鳧水,竟然還看到兩只白天鵝在岸邊引頸伸翅!我們伏在橋欄上,低下頭再往下看,呵,有那么多好大好大的魚在水里不緊不慢地游著。我們當中有人帶著面包。當他把面包掰碎,拋撒下去的時候,湖水立刻響起一陣嘩嘩的響聲,只見那么多魚頭串出了水面,張大著嘴,爭搶了開來。還有好多好多的魚,從遠處也疾游了過來……
我在歐洲時,常常仔細觀察;回國后,也反復思索,為什么歐洲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會那么好呢?為什么在歐洲能看到諸多人與生物和諧相處的景致呢?看來看去,想來想去,我得出的結論是:關鍵在人,在于國民整體素質(zhì)之高,在于人們長期形成的強烈的環(huán)保意識并自覺討諸行動。
我在歐洲看到,所有的貨運車輛都是封閉式的,沒有一輛是將貨物敞露在外面的。因而,既看不到超高的現(xiàn)象,也看不到跑、冒、滴、漏的現(xiàn)象,更看不到粉塵飛揚的現(xiàn)象。我還看到,為了節(jié)省土地,充分得用土地,有的樓房竟然建在了公路的上方。就是說,汽車要從樓房的底下穿過。連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郊外飛機場上的一段跑道,也是建立在高速公路的上方的。我們乘坐的車子經(jīng)過那里時,恰遇一架飛機從我們的上方滑行而過,讓我們覺得非常有趣。我還注意到,在荷蘭,由于河流多,湖泊多,耕地少,草場少,有不少牲畜被人們用船載到了四面環(huán)水的草地上在放牧。我還注意到,在歐洲,不管走到哪兒,也很難看到街面上有廢紙、塑料袋、飲料瓶之類的垃圾。人們總是自覺地走近垃圾箱,將廢棄的東西拋進去。尤其是在德國、比利時、盧森堡、奧地利這些國家,無論漫步在大街上,還是行走在小巷里,都很難發(fā)現(xiàn)一個煙頭或一片廢紙。受這種環(huán)境及氛圍的影響,我們這些“老外”也不得不入鄉(xiāng)隨俗,再不敢像在自己國內(nèi)一般隨意扔這拋那,更不敢隨意吐痰了。如果有那些不良行為,就覺得像犯了罪似的。我還一再注意到,在歐洲,之所以到處是森林,是樹木,是花草,除了大自然的特別恩賜外,關鍵在于那里的國家和人民群眾長期形成地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珍視、關愛與營造的習俗。乘坐在旅行車上,觀看高速公路附近的林地,我看到有許多林木都是成排成行的,顯然都是人工栽植而成的。而且,從樹高和樹徑來看,也是經(jīng)過長期不懈的努力奮斗而成就的。
二
我在國內(nèi)下飯館、進酒店用餐時,最不喜歡在大廳里就座。因為,吼叫聲、吵鬧聲、喧嚷聲常常此起彼伏,不絕于耳,讓人心煩,讓人頭疼,讓人食欲大減。更讓人難以忍受的是,有時還會遇見酗酒者或漫罵、或摔打、或跌臥、或嘔吐的一幕幕。然而,我們在歐洲那些天,每頓每餐都在賓館、飯店的大廳里就餐,也沒有發(fā)現(xiàn)這類現(xiàn)象,沒有留下這種感受。讓人感受深刻、記憶深刻的是,人們在用餐時總是靜悄悄地,沒有人大聲說話不說,連嘰嘰咕咕小聲說話的聲音和吧嘰吧嘰大聲嚼東西的聲音都很少聽到。
我們在歐洲既住過較大的星級賓館,也下榻過不大的郊外旅店??蔁o論在哪兒,都讓人感到不僅房間和鋪蓋整潔雅致,而且樓里院內(nèi)都美觀幽靜。不像在我們國內(nèi)住大點兒的賓館尚可,若住小旅館或小招待所就難免受干擾,受刺激,而得不到舒適休息?;貒螅以奖本┹^長時間地出了一趟差,為給單位節(jié)省宿費而住了兩個來月的小招待所。入住于那家小招待所里的人,有的,夜間十來點鐘還在樓道里大聲喧嘩,或咣地不管不顧地開門關門,有的,甚至過了凌晨,還在隔壁大聲聊天或放著電視……。好在我還沒有多么嚴重的神經(jīng)衰弱的毛病,還有一定的承受能力,不然,可就慘了。
我們所途經(jīng)的那些加入了“歐盟”的國家,如今,不僅沒有國門及哨卡,不需要辦理任何出入境手續(xù),車和人就可以從高速公路上徑直而過,而且,除了法國和意大利有為數(shù)很少的收費站以外,其它國家是沒有一個收費站的。誰都知道,像德國、法國、意大利那些國家都是汽車工業(yè)頗為發(fā)達的國家,“寶馬”、“奔馳”、“奧迪”等許多世界名車都產(chǎn)自那里。我們這次歐洲之行,真是大開了觀賞汽車的眼界。我們乘坐著一輛“奔馳”中巴,從法蘭克福出發(fā),一路上,無論是行駛在城內(nèi)的主要街道,還是奔馳于城外的高速公路,都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非常漂亮的汽車一輛接一輛、一排又一排,像寬廣而又漫長的河流似地鋪天蓋地般地“流淌”著。即使進了小街小巷,也會看到,到處跑著小汽車,停著小汽車。讓人不禁一再贊嘆,真是汽車的王國!真是汽車的世界!讓人感到特別驚奇的還有,一路上,我們很少看到交通警察,很少遇到塞車,更沒有發(fā)現(xiàn)交通肇事現(xiàn)象!那些國家的交通秩序何以如此良好呢?為我們駕車的德國司機皮克曾在第一次行車前,從車上拿出個有著刻度和數(shù)字的圓盤給我們看。我們看不懂,也聽不懂他說的話。陪同我們的華人向導小周給我們解釋,那圓盤是用來記錄司機們每日駕車的里程、時間和時速的。如果超過了限定的數(shù)字,管理部門就會做出違章處罰。我在路途上注意到,盡管我們乘坐的那輛車那么新、那么好,皮克也不開快車。而且,每跑一段時間,都要將車停到休息站點上休息一會兒。每天駕車的時間最多也不超過10個小時。我還觀察到,在那些國家,很難見到汽車修理廠;很少見到舊車,連半新不舊的車都很難見到。我還注意到,在那些國家,根本看不到路面上有坑坑洼洼的破損現(xiàn)象,根本看不到有“豆腐渣工程”。我還觀察到,在德國、比利時、盧森堡等國,延伸到野外的高速公路兩側也安裝著漂亮的路燈。到了夜晚,燈火通明的。我還注意到,在那些國家的城市里,即使是小街小巷,都設有紅綠燈標識,人們都認真地遵守著規(guī)則。
三
我們路經(jīng)的那些歐洲國家的城市,尤其是法蘭克福、科隆、阿姆斯特丹、布魯塞爾、巴黎、維也納、威尼斯和羅馬等城市,名勝古跡真可謂歷史悠久,舉世聞名,且壯麗輝煌,比比皆是,又保存得非常好。那些名勝古跡一般來說都向游人開放,很少遇到有賣門票的,也不見什么人為破壞的痕跡,更不見有人在你面前做出不文明的舉動。那些城市一般都建有市政廳、市政廣場以及宮殿、教堂等等,一般都豎有各種各樣的大大小小的形象逼真的優(yōu)美精致的人物雕像和其它雕塑,有的經(jīng)歷了數(shù)百年,有的經(jīng)歷了上千年,有的甚至歷經(jīng)了兩千多年,依然還是那么巍峨,那么完美,那么壯觀。徜徉于它們的近處,俯視于它們的一旁,我常常不由得想到一連串的問題:為什么經(jīng)歷了那么久遠的歲月,經(jīng)歷了那么繁多的世事滄桑,這些名勝古跡,這些雕像雕塑,還會保存下來,且保存得如此之多、如此之好呢?為什么在這里信仰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等各種教義的人們各自建起的教堂,都能夠共存共在呢?為什么我們還能在德國小城特立爾瞻仰到保存得非常完好的馬克思故居呢?陪同我們的華人向導小周曾對我們說,歐洲人的明顯特點就是,能夠正視歷史,尊重歷史;能夠包容各種宗教信仰;他們不把馬克思視為敵對派或反對派,而是作為思想家和歷史偉人對待。因此,他們不因教因派因人因事而及物,很難做出損壞、破壞、毀壞之類的行為,名勝古跡也就保留、保存、保護得比較好。我想,小周的話是有一定道理的。
此次歐洲之行,給我留下深刻記憶的還有德國司機皮克那嚴謹、踏實、勤勞的工作態(tài)度和敬業(yè)精神。我們每天每次出發(fā)前,皮克都要比我們約定的時間早一些出現(xiàn)在車旁。他從不讓我們自己將箱包裝入汽車的后備箱,也不讓我們自己拿下來,而總是由他一個人不辭辛勞地一只一只地往上裝,到達住地后再由他一個人一個一個地往下拿。我想,也許他認為這樣做是他分內(nèi)的事;或許他擔心我們自己動手會搞亂了,鬧出差錯來吧?我還注意到,每當用餐時,皮克也不和我們坐到一起,而是自己吃自己的。平時,我們要給他點什么,他也不要,唯恐占了別人的便宜。
四
我們走過的那些歐洲國家也并非是世外桃源,人間天堂,也并非什么都好,好得無可挑剔,無可指責。在吃的方面,那些國家在品種上就不如我們的豐富,在味道上適合我們口味的就不多,尤其是到中餐館吃中餐,不僅讓人感到飯菜的品種過少,味道不夠香,不夠鮮,而且價格也好貴。在穿的方面,商店里的衣服一般來說價格也都比較昂貴。以我們的消費眼光去注目標簽上的歐元定價,肯定不會在那兒買,而要回到國內(nèi)來買。從住的方面來看,賓館里什么都不錯,就是沒有開水,讓我們這些習慣喝茶的人很是不便。在那些國家,尤其是在法國和意大利,也有扒手。我們當中的一人在意大利的佛羅倫薩市參觀教堂時,就被扒手盜走了背包里放著的照相機。我們還在法國巴黎的埃菲爾鐵塔下見到過乞討者。那是一個看上去約五十出頭的男子,背著一架手風琴坐在那里不停地演奏著一首首歌曲。在他的前面放著一個小盆,盆底積著一層硬幣。我看到有人在經(jīng)過他身邊時,又將一兩個硬幣投了進去……。
我想,我們只是匆匆而過地走了短短的那些天,走了那些地方而已,我的記憶以及這篇文字必定是浮光掠影的、淺層次的、掛一漏萬的。
(作者單位:內(nèi)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3年10月,我隨團參觀法蘭克福書展時,僅用十二天,就走了歐洲八個國家。以至于拍了許多照片,有的已辨別不清是在哪里“留影”的了。既沒深入,又沒做筆記,想要寫點東西,實在是難事。不過,在走馬觀花之中,我還是有著不少深刻記憶和觀感的,還是有著寫點東西的愿望和沖動的。
一
我們這次歐洲之行走了德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奧地利、意大利及梵蒂岡這八個國家。一路上,所經(jīng)所到之處,映入我們眼簾的,不是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和川流不息的各種汽車,就是郁郁蔥蔥的茂密森林和水面清凈的河流湖泊,不是造型精美的房屋建筑和歷史悠久的人物雕塑,就是和諧秀麗的碧草鮮花和悠然自得的候鳥游魚……。讓人望不見一處荒山禿嶺,看不到一片兒明沙棄地,瞅不見一座危房爛壁,瞧不到一堆兒瓦礫垃圾……。萊茵河從法蘭克福流過,塞納河從巴黎流過,多瑙河從維也納流過……;荷蘭為水域之幫,到處都可以見到水面;威尼斯乃水上之城,河道遍布城內(nèi)……,我也沒見到什么漂浮物,更沒嗅到難聞的氣味。在威尼斯城邊臨海的一個廣場上,或立或行或飛著許許多多的鴿子。不管有多少人走向它們,站到它們中間拍照,它們都顯得那樣從容不迫,那樣友好。在鴿群附近,坐著一個賣鴿食的慈祥的老者。人們紛紛走過去,花一兩個歐元買一把兩把玉米粒兒,回頭向鴿子拋撒。這時,那些鴿子就會撲楞楞地飛過來,有的落在拋撒者的頭上,有的落在肩上,有的落在胳膊上,有的索性就落在手上,讓人感到是那樣的可親可愛。讓你不由得不拍照,讓你無論如何也會記得那些鏡頭是在何時何地拍下的。1972年曾在慕尼黑舉辦過奧運會。在奧運會使用過的一個場館旁,有一泓狹長狀湖水,水上架有一座鋼筋混凝土制作的小橋。從橋上往附近的水面上看,我們不僅看到了幾只野鴨正在悠閑自在地鳧水,竟然還看到兩只白天鵝在岸邊引頸伸翅!我們伏在橋欄上,低下頭再往下看,呵,有那么多好大好大的魚在水里不緊不慢地游著。我們當中有人帶著面包。當他把面包掰碎,拋撒下去的時候,湖水立刻響起一陣嘩嘩的響聲,只見那么多魚頭串出了水面,張大著嘴,爭搶了開來。還有好多好多的魚,從遠處也疾游了過來……
我在歐洲時,常常仔細觀察;回國后,也反復思索,為什么歐洲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會那么好呢?為什么在歐洲能看到諸多人與生物和諧相處的景致呢?看來看去,想來想去,我得出的結論是:關鍵在人,在于國民整體素質(zhì)之高,在于人們長期形成的強烈的環(huán)保意識并自覺討諸行動。
我在歐洲看到,所有的貨運車輛都是封閉式的,沒有一輛是將貨物敞露在外面的。因而,既看不到超高的現(xiàn)象,也看不到跑、冒、滴、漏的現(xiàn)象,更看不到粉塵飛揚的現(xiàn)象。我還看到,為了節(jié)省土地,充分得用土地,有的樓房竟然建在了公路的上方。就是說,汽車要從樓房的底下穿過。連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郊外飛機場上的一段跑道,也是建立在高速公路的上方的。我們乘坐的車子經(jīng)過那里時,恰遇一架飛機從我們的上方滑行而過,讓我們覺得非常有趣。我還注意到,在荷蘭,由于河流多,湖泊多,耕地少,草場少,有不少牲畜被人們用船載到了四面環(huán)水的草地上在放牧。我還注意到,在歐洲,不管走到哪兒,也很難看到街面上有廢紙、塑料袋、飲料瓶之類的垃圾。人們總是自覺地走近垃圾箱,將廢棄的東西拋進去。尤其是在德國、比利時、盧森堡、奧地利這些國家,無論漫步在大街上,還是行走在小巷里,都很難發(fā)現(xiàn)一個煙頭或一片廢紙。受這種環(huán)境及氛圍的影響,我們這些“老外”也不得不入鄉(xiāng)隨俗,再不敢像在自己國內(nèi)一般隨意扔這拋那,更不敢隨意吐痰了。如果有那些不良行為,就覺得像犯了罪似的。我還一再注意到,在歐洲,之所以到處是森林,是樹木,是花草,除了大自然的特別恩賜外,關鍵在于那里的國家和人民群眾長期形成地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珍視、關愛與營造的習俗。乘坐在旅行車上,觀看高速公路附近的林地,我看到有許多林木都是成排成行的,顯然都是人工栽植而成的。而且,從樹高和樹徑來看,也是經(jīng)過長期不懈的努力奮斗而成就的。
二
我在國內(nèi)下飯館、進酒店用餐時,最不喜歡在大廳里就座。因為,吼叫聲、吵鬧聲、喧嚷聲常常此起彼伏,不絕于耳,讓人心煩,讓人頭疼,讓人食欲大減。更讓人難以忍受的是,有時還會遇見酗酒者或漫罵、或摔打、或跌臥、或嘔吐的一幕幕。然而,我們在歐洲那些天,每頓每餐都在賓館、飯店的大廳里就餐,也沒有發(fā)現(xiàn)這類現(xiàn)象,沒有留下這種感受。讓人感受深刻、記憶深刻的是,人們在用餐時總是靜悄悄地,沒有人大聲說話不說,連嘰嘰咕咕小聲說話的聲音和吧嘰吧嘰大聲嚼東西的聲音都很少聽到。
我們在歐洲既住過較大的星級賓館,也下榻過不大的郊外旅店。可無論在哪兒,都讓人感到不僅房間和鋪蓋整潔雅致,而且樓里院內(nèi)都美觀幽靜。不像在我們國內(nèi)住大點兒的賓館尚可,若住小旅館或小招待所就難免受干擾,受刺激,而得不到舒適休息?;貒?,我曾到北京較長時間地出了一趟差,為給單位節(jié)省宿費而住了兩個來月的小招待所。入住于那家小招待所里的人,有的,夜間十來點鐘還在樓道里大聲喧嘩,或咣地不管不顧地開門關門,有的,甚至過了凌晨,還在隔壁大聲聊天或放著電視……。好在我還沒有多么嚴重的神經(jīng)衰弱的毛病,還有一定的承受能力,不然,可就慘了。
我們所途經(jīng)的那些加入了“歐盟”的國家,如今,不僅沒有國門及哨卡,不需要辦理任何出入境手續(xù),車和人就可以從高速公路上徑直而過,而且,除了法國和意大利有為數(shù)很少的收費站以外,其它國家是沒有一個收費站的。誰都知道,像德國、法國、意大利那些國家都是汽車工業(yè)頗為發(fā)達的國家,“寶馬”、“奔馳”、“奧迪”等許多世界名車都產(chǎn)自那里。我們這次歐洲之行,真是大開了觀賞汽車的眼界。我們乘坐著一輛“奔馳”中巴,從法蘭克福出發(fā),一路上,無論是行駛在城內(nèi)的主要街道,還是奔馳于城外的高速公路,都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非常漂亮的汽車一輛接一輛、一排又一排,像寬廣而又漫長的河流似地鋪天蓋地般地“流淌”著。即使進了小街小巷,也會看到,到處跑著小汽車,停著小汽車。讓人不禁一再贊嘆,真是汽車的王國!真是汽車的世界!讓人感到特別驚奇的還有,一路上,我們很少看到交通警察,很少遇到塞車,更沒有發(fā)現(xiàn)交通肇事現(xiàn)象!那些國家的交通秩序何以如此良好呢?為我們駕車的德國司機皮克曾在第一次行車前,從車上拿出個有著刻度和數(shù)字的圓盤給我們看。我們看不懂,也聽不懂他說的話。陪同我們的華人向導小周給我們解釋,那圓盤是用來記錄司機們每日駕車的里程、時間和時速的。如果超過了限定的數(shù)字,管理部門就會做出違章處罰。我在路途上注意到,盡管我們乘坐的那輛車那么新、那么好,皮克也不開快車。而且,每跑一段時間,都要將車停到休息站點上休息一會兒。每天駕車的時間最多也不超過10個小時。我還觀察到,在那些國家,很難見到汽車修理廠;很少見到舊車,連半新不舊的車都很難見到。我還注意到,在那些國家,根本看不到路面上有坑坑洼洼的破損現(xiàn)象,根本看不到有“豆腐渣工程”。我還觀察到,在德國、比利時、盧森堡等國,延伸到野外的高速公路兩側也安裝著漂亮的路燈。到了夜晚,燈火通明的。我還注意到,在那些國家的城市里,即使是小街小巷,都設有紅綠燈標識,人們都認真地遵守著規(guī)則。
三
我們路經(jīng)的那些歐洲國家的城市,尤其是法蘭克福、科隆、阿姆斯特丹、布魯塞爾、巴黎、維也納、威尼斯和羅馬等城市,名勝古跡真可謂歷史悠久,舉世聞名,且壯麗輝煌,比比皆是,又保存得非常好。那些名勝古跡一般來說都向游人開放,很少遇到有賣門票的,也不見什么人為破壞的痕跡,更不見有人在你面前做出不文明的舉動。那些城市一般都建有市政廳、市政廣場以及宮殿、教堂等等,一般都豎有各種各樣的大大小小的形象逼真的優(yōu)美精致的人物雕像和其它雕塑,有的經(jīng)歷了數(shù)百年,有的經(jīng)歷了上千年,有的甚至歷經(jīng)了兩千多年,依然還是那么巍峨,那么完美,那么壯觀。徜徉于它們的近處,俯視于它們的一旁,我常常不由得想到一連串的問題:為什么經(jīng)歷了那么久遠的歲月,經(jīng)歷了那么繁多的世事滄桑,這些名勝古跡,這些雕像雕塑,還會保存下來,且保存得如此之多、如此之好呢?為什么在這里信仰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等各種教義的人們各自建起的教堂,都能夠共存共在呢?為什么我們還能在德國小城特立爾瞻仰到保存得非常完好的馬克思故居呢?陪同我們的華人向導小周曾對我們說,歐洲人的明顯特點就是,能夠正視歷史,尊重歷史;能夠包容各種宗教信仰;他們不把馬克思視為敵對派或反對派,而是作為思想家和歷史偉人對待。因此,他們不因教因派因人因事而及物,很難做出損壞、破壞、毀壞之類的行為,名勝古跡也就保留、保存、保護得比較好。我想,小周的話是有一定道理的。
此次歐洲之行,給我留下深刻記憶的還有德國司機皮克那嚴謹、踏實、勤勞的工作態(tài)度和敬業(yè)精神。我們每天每次出發(fā)前,皮克都要比我們約定的時間早一些出現(xiàn)在車旁。他從不讓我們自己將箱包裝入汽車的后備箱,也不讓我們自己拿下來,而總是由他一個人不辭辛勞地一只一只地往上裝,到達住地后再由他一個人一個一個地往下拿。我想,也許他認為這樣做是他分內(nèi)的事;或許他擔心我們自己動手會搞亂了,鬧出差錯來吧?我還注意到,每當用餐時,皮克也不和我們坐到一起,而是自己吃自己的。平時,我們要給他點什么,他也不要,唯恐占了別人的便宜。
四
我們走過的那些歐洲國家也并非是世外桃源,人間天堂,也并非什么都好,好得無可挑剔,無可指責。在吃的方面,那些國家在品種上就不如我們的豐富,在味道上適合我們口味的就不多,尤其是到中餐館吃中餐,不僅讓人感到飯菜的品種過少,味道不夠香,不夠鮮,而且價格也好貴。在穿的方面,商店里的衣服一般來說價格也都比較昂貴。以我們的消費眼光去注目標簽上的歐元定價,肯定不會在那兒買,而要回到國內(nèi)來買。從住的方面來看,賓館里什么都不錯,就是沒有開水,讓我們這些習慣喝茶的人很是不便。在那些國家,尤其是在法國和意大利,也有扒手。我們當中的一人在意大利的佛羅倫薩市參觀教堂時,就被扒手盜走了背包里放著的照相機。我們還在法國巴黎的埃菲爾鐵塔下見到過乞討者。那是一個看上去約五十出頭的男子,背著一架手風琴坐在那里不停地演奏著一首首歌曲。在他的前面放著一個小盆,盆底積著一層硬幣。我看到有人在經(jīng)過他身邊時,又將一兩個硬幣投了進去……。
我想,我們只是匆匆而過地走了短短的那些天,走了那些地方而已,我的記憶以及這篇文字必定是浮光掠影的、淺層次的、掛一漏萬的。
(作者單位:內(nèi)蒙古人民出版社)
版權所有:中共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技術支持: 內(nèi)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