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期
伊朗
伊朗位于亞洲西南部,北鄰亞美尼亞、阿塞拜疆、土庫曼斯坦,西與土耳其和伊拉克接壤,東面與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相連,南面瀕臨海灣和阿曼灣。國土絕大部分在伊朗高原上,是高原國家,海拔一般在900~
一種說法是古代波斯人自稱為“伊蘭”,即“光明”之意。1935年改稱為“伊朗”,就是“伊蘭”的譯音。
另一種說法是在遠古時期,伊朗各部落是由當(dāng)?shù)鼐用窈蛷闹衼喖殎啿菰瓉淼囊恢Р柯淙诤隙桑@樣形成的民族把自己稱為“雅利安人”。在古波斯語和梵文中,“雅利安”意為“高貴的”,“雅利安人”即為“高等人種”,其國名也就叫“雅利安人之國”。伊朗便由“雅利安人”的音轉(zhuǎn)而得名,“伊朗”一詞的意思即是“雅利安人的后裔”。
伊朗舊稱波斯、安息。波斯一詞源自居魯士所屬的阿契美尼家族的發(fā)祥地Pars,在閃語中指“騎兵”、“養(yǎng)馬人”,在塞姆語中意為“馬夫”,在梵文中則意為“騎士”,都和波斯出產(chǎn)駿馬、波斯人善于騎射有關(guān)。“安息”則是為建立安息國家的阿爾薩息(二世)的漢譯。伊朗是個具有四五千年歷史的古國,早在公元前11世紀(jì)就產(chǎn)生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自覺性的人創(chuàng)宗教———瑣羅亞斯德教,即拜火教,我國也稱“襖教”。公元前550年,一代英豪居魯士大帝建立了統(tǒng)一的波斯帝國,稱為阿契美尼德王朝(公元前550~331年),以瑣羅亞斯德教為國教。公元前330年,波斯帝國為希臘人馬其頓·亞歷山大所滅。亞歷山大死后,在伊朗又建立了安息王朝(公元前246~公元224年)和薩珊王朝(公元224~651年)。7~18世紀(jì),阿拉伯人、蒙古人、阿富汗人和土耳其人先后侵入。19世紀(jì)到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前后,逐漸淪為英、俄的半殖民地,1905~1911年,伊朗發(fā)生革命,建立君主立憲政體。1925年末,建立巴列維王朝。1935年,改國名為伊朗。
科威特
科威特全稱“科威特國”,科威特位于亞洲西部波斯灣西北角,北和西北與伊拉克接壤(邊界線長240公里);西部、南部與沙特相鄰(邊界線長250公里),和沙特之間有中立區(qū);東頻波斯灣,與伊朗隔海相望,海岸線長195公里。陸地面積17818平方公里。氣候?qū)贌釒衬?。夏季長,刮西風(fēng)、干燥,氣溫
其國名是由城市名而來。據(jù)傳,17世紀(jì)時,科威特這塊地方被稱作“古賴因”,意為“小犄角”。這是因為科威特好似月牙中的一汪碧水,月牙的兩端猶如一對牛角的緣故。1614年,古賴因地方哈立德家族的酋長伊本·歐賴依阿爾在現(xiàn)在的科威特市區(qū)近海處修建了一座城堡,定名為歐賴依阿爾庫特?!皫焯亍痹诳仆赝琳Z中意為“城堡”、“要塞”。
18世紀(jì)后半葉,哈立德家族的酋長蘇萊依曼死后8年,即1760年,從賈赫臘到海角又修起了一道土墻,將陸上三面圍住,墻外挖一道護城壕,于是形成一座三面有墻一面臨海的城市??仆厝藨{借這道堅固嚴(yán)實的城墻抵御附近部落的侵襲,保護自己得以在這里繁衍生息。因此,科威特人特別喜歡這座城堡,并將它叫作“小城堡”?!靶〕潜ぁ币辉~,在阿拉伯語中,音即“科威特”。后來,科威特成了這個城市的名稱。
7世紀(jì)時,科威特成為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1756年,建立科威特酋長國。1871年,成為奧斯曼帝國巴士拉省的一個縣。1899年,英國成為科威特的宗主國。1939年,淪為英國的保護國。
科威特既是國名,又為首都名,也是省名,還是省會名稱。一名四用,這在世界地名中極為少見。
(作者: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地方志辦公室)
伊朗
伊朗位于亞洲西南部,北鄰亞美尼亞、阿塞拜疆、土庫曼斯坦,西與土耳其和伊拉克接壤,東面與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相連,南面瀕臨海灣和阿曼灣。國土絕大部分在伊朗高原上,是高原國家,海拔一般在900~
一種說法是古代波斯人自稱為“伊蘭”,即“光明”之意。1935年改稱為“伊朗”,就是“伊蘭”的譯音。
另一種說法是在遠古時期,伊朗各部落是由當(dāng)?shù)鼐用窈蛷闹衼喖殎啿菰瓉淼囊恢Р柯淙诤隙桑@樣形成的民族把自己稱為“雅利安人”。在古波斯語和梵文中,“雅利安”意為“高貴的”,“雅利安人”即為“高等人種”,其國名也就叫“雅利安人之國”。伊朗便由“雅利安人”的音轉(zhuǎn)而得名,“伊朗”一詞的意思即是“雅利安人的后裔”。
伊朗舊稱波斯、安息。波斯一詞源自居魯士所屬的阿契美尼家族的發(fā)祥地Pars,在閃語中指“騎兵”、“養(yǎng)馬人”,在塞姆語中意為“馬夫”,在梵文中則意為“騎士”,都和波斯出產(chǎn)駿馬、波斯人善于騎射有關(guān)?!鞍蚕ⅰ眲t是為建立安息國家的阿爾薩息(二世)的漢譯。伊朗是個具有四五千年歷史的古國,早在公元前11世紀(jì)就產(chǎn)生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自覺性的人創(chuàng)宗教———瑣羅亞斯德教,即拜火教,我國也稱“襖教”。公元前550年,一代英豪居魯士大帝建立了統(tǒng)一的波斯帝國,稱為阿契美尼德王朝(公元前550~331年),以瑣羅亞斯德教為國教。公元前330年,波斯帝國為希臘人馬其頓·亞歷山大所滅。亞歷山大死后,在伊朗又建立了安息王朝(公元前246~公元224年)和薩珊王朝(公元224~651年)。7~18世紀(jì),阿拉伯人、蒙古人、阿富汗人和土耳其人先后侵入。19世紀(jì)到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前后,逐漸淪為英、俄的半殖民地,1905~1911年,伊朗發(fā)生革命,建立君主立憲政體。1925年末,建立巴列維王朝。1935年,改國名為伊朗。
科威特
科威特全稱“科威特國”,科威特位于亞洲西部波斯灣西北角,北和西北與伊拉克接壤(邊界線長240公里);西部、南部與沙特相鄰(邊界線長250公里),和沙特之間有中立區(qū);東頻波斯灣,與伊朗隔海相望,海岸線長195公里。陸地面積17818平方公里。氣候?qū)贌釒衬?。夏季長,刮西風(fēng)、干燥,氣溫
其國名是由城市名而來。據(jù)傳,17世紀(jì)時,科威特這塊地方被稱作“古賴因”,意為“小犄角”。這是因為科威特好似月牙中的一汪碧水,月牙的兩端猶如一對牛角的緣故。1614年,古賴因地方哈立德家族的酋長伊本·歐賴依阿爾在現(xiàn)在的科威特市區(qū)近海處修建了一座城堡,定名為歐賴依阿爾庫特?!皫焯亍痹诳仆赝琳Z中意為“城堡”、“要塞”。
18世紀(jì)后半葉,哈立德家族的酋長蘇萊依曼死后8年,即1760年,從賈赫臘到海角又修起了一道土墻,將陸上三面圍住,墻外挖一道護城壕,于是形成一座三面有墻一面臨海的城市??仆厝藨{借這道堅固嚴(yán)實的城墻抵御附近部落的侵襲,保護自己得以在這里繁衍生息。因此,科威特人特別喜歡這座城堡,并將它叫作“小城堡”。“小城堡”一詞,在阿拉伯語中,音即“科威特”。后來,科威特成了這個城市的名稱。
7世紀(jì)時,科威特成為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1756年,建立科威特酋長國。1871年,成為奧斯曼帝國巴士拉省的一個縣。1899年,英國成為科威特的宗主國。1939年,淪為英國的保護國。
科威特既是國名,又為首都名,也是省名,還是省會名稱。一名四用,這在世界地名中極為少見。
(作者: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地方志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