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期
路博德,西河平州人,以右北平太守從驃騎將軍,封邳離侯。驃騎死后,博德以衛(wèi)尉為伏波將軍,伐破南越,益封。其后坐法失侯。為強弩都尉,屯居延,卒。
——《漢書·路博德傳》
一
即將開赴居延的八千鐵騎和二千人的輜重部隊已經(jīng)在張掖城外駐扎了八天,騎士們等待著他們的統(tǒng)帥──強弩都尉路博德。
居延屬張掖郡轄治,按漢帝國的規(guī)矩是不設(shè)都尉的。但是漢武帝不想把河西諸郡作為戰(zhàn)爭前沿袒露給匈奴,他要讓大漢軍人的皮靴踏得更遠,在居延海畔飲馬揮戈,時時鬧出點響動,不叫單于一覺睡到太陽照進穹廬。
已經(jīng)遠遠望見張掖郡高高的城樓了。
路博德坐在官車里,撩開紗簾,瞇縫著肉泡泡眼,看著巍峨的祁連山。皚皚白雪從峰頂披蓋半山,莊嚴得令人不敢藐視。弱水從祁連山的北麓緩緩流淌到廣闊的草原,澆綠了大地,滔滔北去居延海。茂盛的芨芨、刺蓬、冰草、馬蓮好像能絆倒馳騁的駿馬。此時,野草正綠,小麥已黃,青黃兩色簇擁著路博德的官車和他的騎兵衛(wèi)隊。他多少有點興奮,擴張了鼻翼,貪婪地聞著草香和麥香,蒜頭鼻子更大了。
官車本該走得更快一些,但被萬馬踐踏過的官道已成墟土,車輪碾在上面阻力很大,轅馬和捎馬打著響鼻噴著粗氣,汗水浸透了鞍橋下的氈墊,襠里也滴著汗珠。官道上的馬糞已被踩成粉末,淡淡的糞臭味,不時飄進鼻子。他喜歡這種味道,自投筆從戎,天天與馬為伍,聞得上了癮。
留在官道上的還有輪距極寬的車印,那是武剛車留下的。這是活動的堡壘,極為沉重,非駟馬并力不能行走。它的四周懸掛鐵甲,布滿蜂窩狀的射擊孔,可以有效射殺騎兵部隊。布防時,排列起來即為營城。只要將掛在后面的鹿角放下,就能阻擋騎兵沖突。官道一側(cè)的芨芨草被蜂擁而過的馬隊踐踏后,匍匐在地,細成纖維,毛絨絨的。路博德下了官車,抓起一把碾成纖維的芨芨草,感概萬千,“鐵騎無情啊,野草都粉身碎骨了?!彼肿屑氂^察馬蹄印,看一眼校尉雕渠渾邪,“你看這些蹄印與山丹岔道上的一樣嗎?”
“啟稟將軍,不一樣,變大了。”
“為甚?”
“馬蹄子腫了?!?/SPAN>
雕渠渾邪兀自先笑得跌翻在地,震落了卷曲胡須上的塵埃。順手抹一把笑出的生淚,眼角就搓出了泥蛋。他是歸化胡人,十五歲就跟著路博德,勇猛過人,深得都尉喜歡。他叫將軍叫慣了,就在路博德坐法失侯的七年里也決不改口。路博德愛聽他高亢激昂地稱自己將軍,覺著比兒子叫爹還受用。不過作為長官兼長輩的都尉并沒有笑,盡管知道這胡兒在說笑話,還是故作慍怒登上官車。
雕渠渾邪躍上馬背,揮手趕遠其他衛(wèi)士,驅(qū)馬跟在車旁,隔著紗簾低聲認錯,“將軍息怒。卑職沒正經(jīng),一路憋得難受,想說句笑話讓將軍高興高興。其實,卑職也知道將軍在考我呢?!苯又f出一大堆養(yǎng)馬的學問,儼然是伯樂再世,內(nèi)行透頂。然而,坐在車內(nèi)的都尉大人并未贊揚他的博學。
半月前,秦隴一帶開進河西的八千鐵騎從山丹岔道去了皇家軍馬場,在那里將他們的座騎全部換成了山丹馬。山丹馬是西域天馬的后代,身高胸闊,腿腳有力,善奔馳,耐高寒,頭如青磚,耳似削竹,昂揚的脖子弓起優(yōu)美的弧線。山丹馬蹄子較內(nèi)郡馬闊大,但不是腫了。
路博德是西河郡人,作為平周縣大戶人家,路氏以父子兩代抗擊匈奴而聲名顯赫。身為軍人世家的子弟,路博德自少年起就胸懷大志,狂熱地期望在邊塞憑借刀矛博取功名,實現(xiàn)封侯拜將的夢想。為此,路博德發(fā)憤苦讀兵書,幾乎達到如癡如醉的地步。由于博覽群書,精通兵要,十五、六歲已在并州軍界小有名氣。不久,在父親故友的引薦下,路博德西至長安求官,如愿以償加入北軍,擔任什長,開始了他艱難的仕途之旅。
漢武帝元光二年,路博德二十三歲之際,參加了漢軍正式對匈奴的宣戰(zhàn)──馬邑之戰(zhàn)。雖然由于叛徒的出賣,此役漢軍無功而返,路博德卻為巧逢機遇而暗自慶幸,并發(fā)誓在今后的戎馬生涯里渴飲匈奴血、饑餐胡虜肉。果然,在此后歷次征討匈奴的戰(zhàn)斗中,路博德靈活運用古今兵法知識,巧妙排兵布陣,逐漸從同輩中脫穎而出,不斷加官晉爵,到元狩年間,已官至右北平太守,成為俸祿二千石的封疆大吏。元狩四年,漢軍深入匈奴,大破胡軍。路博德率部歸屬驃騎將軍霍去病,斬首捕擄二千八百余級,回朝后被封為邳離侯,實現(xiàn)了他少年時代就樹立的封侯拜將的夙愿。這一年,他剛滿三十五歲。
不過,天有不測風云。正當邳離侯春風得意之時,卻因貢獻太廟的酎金成色不足,坐法失侯,削職為民,在家閉門思過,賦閑長達七年之久。
二
路博德在平周老家過了七年悠哉游哉的田獵生活。到了太初三年的春天,西河郡政界都在議論朝廷似乎要重振雄威,在河西一帶進行大規(guī)模的屯墾戍邊的消息,路博德也認為出動大軍,再次對匈奴用兵已為期不遠。恰在這時,朝廷的任命書送達了。不過,這是他所始料不及的。
到了五月初,河西諸郡驟然喧鬧起來。每天都有戍邊甲卒編成的部隊從內(nèi)郡開赴這些地方,駐扎在城外,等候各帶隊長官接管。夜晚登上城墻,就可以看見這些部隊營地星星點點的篝火布滿一望無際的原野。各郡的駐屯軍也忙碌起來,檢查武器,整理鎧甲,到處是戰(zhàn)馬的嘶鳴。
路博德在老部下雕渠渾邪校尉的護衛(wèi)下,是最后一位上任的,在張掖郡與趕來迎候的居延都尉府長史張破虜會合。張破虜在元封五年春天曾帶領(lǐng)一千三百余名先遣部隊進軍居延,幾年來已初創(chuàng)了居延防區(qū)布局,頗得居延胡漢吏民擁戴。
六月底的一天,即將遠赴居延的萬名官兵集合在張掖城外的演兵場,按照各部隊形排列,精神飽滿地等候都尉檢閱。在郡太守、張破虜?shù)裙賳T的陪同下,路博德依次檢閱了所屬部隊,而每檢閱一支部隊,都要用去很長時間。
檢閱是從清晨開始的,臨近結(jié)束已是中年時分。官兵列隊的校場、附近的營帳、還有平展展的草灘以及北部的合黎山,在強烈光線的照射下泛著刺目的蒼白。在張破虜眼中,這位久聞大名現(xiàn)在親眼看見的老將顯得精神健碩。他大概有五十來歲,身材高大魁梧,相貌敦厚,長方的馬臉上有一顆醒目的蒜頭鼻子,腫泡的眼睛似乎老是迷著,但仔細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那里噴射著異樣的光芒。被這雙眼睛凝視的人,無一例外誠惶誠恐。他平日沉默寡言,總像思謀著什么,而一旦開口,便聲音低沉,絕無廢話。總之,路博德是威嚴的。在酷暑強烈陽光的照射下,路博德全身黑色的甲胄,閃爍著異乎尋常的耀眼光芒。
路博德驅(qū)馬緩緩走過受閱部隊,目光射向每一位軍人,從上到下一一打量他們,每檢閱完一位官兵,視線要轉(zhuǎn)向下一個人時,都要向這個人報以微微一笑。這種和藹可親的笑容似乎是天降的甘露,溫暖了每一位官兵的心靈。
這天路博德下令官兵開懷暢飲,軍營內(nèi)到處飄蕩著醉歌,彌漫著酒肉香氣。黃昏時分,張掖郡又送來數(shù)百名軍妓,犒勞即將遠行的軍人。武夫們眉開眼笑,很滿意都尉周到的安排。如雨后蘑菇般排滿帳篷的營地,充斥了一片既粗野又淫蕩的氣氛。
次日凌晨,路博德的部隊就開拔了。等張掖城的百姓聞訊趕去,送行也罷,看熱鬧也好,無不吃驚地發(fā)現(xiàn)部隊早已拔營,只有后衛(wèi)的一些游騎的影子,在西北方的官道上慢步離去。營地除了排列整齊的灶坑,什么都沒留下,令人懷疑這里曾經(jīng)駐軍是一場白日之夢。
部隊走出張掖郡,沿居延故道向北挺進。一路所見烽燧迤邐各要塞附近,水渠均勻地分布在農(nóng)田里,屯墾大業(yè)已成規(guī)模。屯田戍卒或揮鐮收割,或揚鞭畜牧,羌笛悠悠。騎兵部隊在進行例行戰(zhàn)術(shù)操練,吶喊聲時時震野,任何人都能感受到邊塞緊張的氣氛。
部隊幾乎不停地行軍。從張掖郡治所到居延王都,有八百里路程,基本是由草原、砂磧和流沙構(gòu)成的地帶。按照一般行軍速度,大約需要二十天時間,路博德希望能縮短一些時間,盡快開赴抗敵前線,做好進擊匈奴大軍的準備。
在進軍途中,除各要塞預(yù)備的給養(yǎng),在無人的荒漠地帶,沿途有為旅行者準備的水井和土屋。部隊在這些地方稍事休息,接著又繼續(xù)強行軍,直到下一處休憩地。每口井水都略帶苦咸,間或有一兩只沙鼠的尸體。正是一年里最酷熱的季節(jié),不斷有人中暑昏倒,便兜頭一瓢水,馬上抬上牛車,是死是活到居再說。鐵騎揚起細膩的沙塵,嗆人肺腑,騎士們在臉上圍塊粗布角巾,噴點兒水,呼吸起來好受一些。隔著黑河,遠遠望見黛青色、鋸齒狀的北山余脈。
十余天后通過狼心山,前方是一片干涸的湖泊。從遠處望去,含著鹽堿的湖面宛若鋪了一層積雪。部隊向這片鹽湖地帶前進,走近一看,似乎并未干透,走官道還需繞行半日路程。為了爭取時間,路博德下令橫穿鹽湖。雖然多少有些冒險,部隊以駱駝開道,還是穿過了這片松軟的白花花的鹽堿濕地。
強弩都尉路博德率部進駐居延,是漢武帝太初三年七月初的事情,正是紅柳枝頭綻開粉紅色花穗的時節(jié)。那天下午,部隊陸續(xù)抵達居延王都。居就在弱水河一條支流的西部高地,城池之大,足可容納指揮中樞和千余官兵。南北向的河水緣城而過,補充著護城河和城內(nèi)用水。路博德在居延王、張破虜?shù)呐阃拢v馬高坡巡視地形。夕陽下,強弩都尉宛若沐浴在燃燒的余輝之中。在這里,他端詳了許久自己未來的用武之地。
三
秋天,匈奴人按照慣例,開始了南侵行動。單于親自率騎兵殺入云中、定襄、五原和朔方諸郡。同時,單于又令右賢王分路侵入酒泉、張掖兩郡。僅派千余人馬竄進居延,以達到吸引居延駐屯軍的目的。由于沒有得到上述兩郡通報,路博德把全部注意力放在了胡人進犯的甲渠要塞。
奉都尉將令,張破虜率兩千官兵埋伏在甲渠塞東弱水河畔的紅柳、胡楊林中。路博德坐鎮(zhèn)甲渠塞,命令雕渠渾邪率兩千人馬連夜?jié)撔械郊浊晕骷t柳林藏身。戰(zhàn)前,路博德召開軍事會議,駐屯軍屯長以上軍官全部出席。當長史張破虜部署完畢作戰(zhàn)任務(wù)后,路博德緩緩站起,開口之前,他銳利的目光逐次掃過在座的每位軍官,被注視的人無一例外都感到脊背發(fā)涼。他的語調(diào)低沉有力,訓話也非常簡明扼要,“此役,是我軍進駐居延后的首次戰(zhàn)斗,關(guān)系到綠洲諸胡部落是否傾向我朝,更關(guān)系到居延能否牢固掌握在我軍手中。故而,只許勝利,不得失敗。若有貽誤戰(zhàn)機、臨陣逃脫或投降者,殺無赦!”
“敬受命!”
軍人們發(fā)出震天動地的誓言。
一場策劃周密的伏擊戰(zhàn)打響了。
那天,胡軍千余鐵騎奔襲近百里,到達甲渠要塞時,太陽已經(jīng)西斜。百余胡軍圍住甲渠塞,其他人馬迅速趕赴弱水。對于饑渴交加的匈奴人來說,首先需要找到水源,以解燃眉之急。
一名胡軍斥候小心翼翼來到河邊,用心搜索岸邊,并不時警惕地向?qū)Π恫t望,張破虜與兩千將士隱身草叢,一動不動,訓練有素的戰(zhàn)馬也安靜地臥在地上。樹上,成群的麻雀在喧鬧、鳴叫,啄木鳥發(fā)出有節(jié)奏的叩擊聲。斥候放心地揮舞矛桿,胡軍大隊人馬迅速進至河邊,騎士和戰(zhàn)馬都把頭插進河里,開懷暢飲。
突然,軍鼓敲響了,張破虜所部弓弩手發(fā)射出一陣密集的箭雨,百余名胡騎一頭栽進河里,河水立刻染紅了。趁著敵軍愣神之際,張破虜躍上戰(zhàn)馬揮動長矛,大喊一聲跟我沖!兩千鐵騎如離弦之箭,射向敵軍。河水濺起巨大的浪花。天地間到處是人的吶喊和戰(zhàn)馬的嘶鳴,肉搏戰(zhàn)在甲渠塞附近打響了。與此同時,雕渠渾邪也率部沖出紅柳林,漢軍對胡騎形成包圍態(tài)勢。匈奴人已明白毫無逃生的可能,不羞遁走地把戲已無法施展,但是看在死的份上,斗志反而高昂起來,作著殊死的抵抗。
圍困甲渠塞的百余胡騎已成驚弓之鳥,在漢軍的勸降下,全體放下武器。路博德親自釋去被俘軍官的束縛,請他回去勸降,答應(yīng)其他胡軍只要投降,決不殺戮,并官保原職,為此折箭為誓。不久,幾十條大嗓門漢子策馬戰(zhàn)場,高聲喊話:“奉都尉將令,胡軍投降,決不殺害,如若抵抗,定斬不饒!”
戰(zhàn)場上,喊話聲此起彼伏,加之被俘軍官的現(xiàn)身說法,胡軍抵抗很快崩潰。終于,全體匈奴騎士放下了武器,列隊等候點驗。居延駐屯軍首戰(zhàn)大捷。
居延駐屯軍雖說首戰(zhàn)大捷,右賢王主力卻兵分兩路,借道馬鬃山攻入酒泉、張掖兩郡,劫掠數(shù)千民眾北返。恰逢任文將軍所率救軍趕到,才將被掠人民悉數(shù)救回,匈奴人落荒逃走。路博德明白,欲探知胡軍南下河西路線,必須與諸部胡人親善,使其成為盟友。否則再多的部隊也無法救急,只能頻頻調(diào)防,可謂累死千軍。正在都尉苦思冥想如何與諸胡聯(lián)絡(luò)事宜時,馬鬃部王子駒幾秘密遣使聯(lián)絡(luò),表示愿意與漢軍聯(lián)手奪取部落統(tǒng)治權(quán)柄,殺死部落王都隆奇,自己則甘愿作為漢帝國前驅(qū)。而大荔、義渠諸部均以馬驄部馬首是瞻。能否使居延西部諸胡與漢友善,馬驄部是關(guān)鍵所在。
幾天來的思索,路博德下決心采取以夷制夷的方略。他很清楚,就居延而言,作為絲綢之路北道,漢家勢力已影響十余年了,居延、龍勒、鞮汗諸部早已投順?,F(xiàn)在馬驄部意欲歸附,如抓住時機,與諸胡聯(lián)手,共破匈奴,平通漢道,則居延未服者不足慮了。同時,諸胡擁有騎兵,廣有牲畜,特別是飼養(yǎng)大批戰(zhàn)馬,若果然由漢軍驅(qū)使,出兵討伐匈奴也非難事。這是高超的役胡人之兵,用胡人之食的外征策略。路博德決定從身處異域的部下中召慕勇士行刺馬驄王,張破虜如愿以償,帶著馮毋護等五名部下連夜出發(fā)了。
雕渠渾邪神情激動前來請求由自己完成這項使命。跟隨都尉多年,他眼里只有路博德,在任何情況下,為了都尉不惜生命。他生性憨直,用兵神速,是從不知恐懼為何物的軍人。從雕渠與張破虜一見面,路博德就看出兩人互相敵視,記得在張掖城巡視武庫時,雕渠渾邪有意顯示臂力,拿起一具蹶張弩,只用兩臂就拉開弩弦,在場的人無萬不驚嘆。蹶張弩是漢軍的秘密武器,非大力士腳蹬手拉不能上弦。一旦發(fā)射,百步之內(nèi)洞穿人體。當時張破虜也順手拿起一具,端詳一下,“卑職在居延用過這種弩,它叫胡人膽裂啊?!闭f活間,竟不動神色也用兩臂拉開弩弦,而且連拉兩次,所有的人都驚呆了。路博德微微一笑,拉過二人,“有兩位虎將,真是本都尉之大幸!”大約是前世的冤家還未打完吧,看來這兩人是較上勁了。不過路博德并不在意,一個槽頭拴兩頭叫驢,總比沒驢使喚好。雖說路博德認為肩負重任出使數(shù)百里外的馬驄,雕渠渾邪當然也是一位合適的人選,但他另有想法,就把此項使命交給了長史一行。
“為甚不叫我去馬驄剁了都隆奇那頭蠢驢?將軍大人!”雕渠渾邪卷曲的絡(luò)腮胡子猶如發(fā)虐疾一般抖動著。
“馬驄之行能否取得成效,諸胡部落是否服從,全然不可預(yù)料。因為知曉居延胡人情況者甚少,張長史與胡人有舊,成功的可能性尚且無法肯定。本都尉不愿為此而舍棄左膀右臂!”路博德說最后一句話時充滿慈愛,他決不能在這陌生的異域失去自己最可信賴的心腹部下。
四
漢武帝晚年,因國家財力拮據(jù),庶民人心不穩(wěn),對經(jīng)營西域失去了初創(chuàng)時的熱情。匈奴部隊再度出現(xiàn)在西域諸國,逐漸重振國勢。臣屬漢朝的諸胡部落,漸次出現(xiàn)反叛跡象,有的公然脫離漢帝國,與匈奴鴛夢重溫。這種蔓延的情緒,不久就波及馬鬃山一帶。
在馬鬃山諸胡部落中,公開投向匈奴陣營者,除馬驄部外,還有大荔、義渠諸國。這兩部也處在漢與匈奴雙方都易于施壓的地方,其痛苦與馬驄部毫無兩樣。現(xiàn)在彼此生活在一塊綠洲山地的幾個小部落拋棄了腳踩兩只船,同時向漢與匈奴丟媚眼的暖昧態(tài)度。駒幾是都隆奇王的堂弟,前部落王是駒幾的父親。老王病死后,都隆奇及其死黨脅迫眾貴人,自立為王,空口許諾駒幾,待自己歸天后,由駒幾當國王。王子駒幾很清楚,這不過是毛驢頭上拴的胡蘿卜,好看不中吃,哄傻毬呢。王子發(fā)現(xiàn),不僅行動有人監(jiān)視,某次賽馬時,馬肚帶也莫名其妙突然斷裂,差點被踏成肉泥。駒幾終于明白:忍耐等待就是坐以待斃,于是借漢人之刀殺堂兄之頭的計策付諸實施了。
駒幾之父執(zhí)政時,正逢張破虜初來居延,老王迫于形勢,表面脫離匈奴羈絆,送嗣子駒幾赴居延王庭當人質(zhì),宣誓忠于漢帝國。由于人馬數(shù)量有限,張破虜只派五名軍士進駐馬驄部落,作為聯(lián)絡(luò)官員。此后漢軍出塞,馬驄諸部不得不將很多壯丁派往山間,背負沉重的肉食、飲水,在各驛站迎候漢人,這也是很重的勞役。雖說多年來一直苦于匈奴的殘暴,但是漢朝憑借大國強大的武力,強制馬驄人執(zhí)行命令,也令弱小的胡人部落極為反感。
一些馬驄、大荔部的青年不能揚鞭放牧,而是背負重物前往山間驛站,迎接貳師將軍李廣利的部隊。據(jù)說大宛國惹操了漢人,貳師將軍要去拾掇他們。自那以后一個多月的某個夜晚,馬驄人在夢中被久已未聞的匈奴戰(zhàn)馬的嘶鳴聲驚醒,居民赤身裸體躥進梭梭林海,有的干脆緊閉門戶,鉆在床下,任其瘋狂?;鸸饫铮箨牶姏_進了王都,猶如火中舞蹈的魔鬼。右賢王身先士卒沖在前面,緊隨其后的是在匈奴當人質(zhì)的都隆奇。匈奴人策馬馳騁于王都的穹廬之間,高聲吆喝,向馬驄人充分顯示自己民族依舊存在,仍可憑借戰(zhàn)馬踐踏世界。趾高氣揚橫跨馬上的匈奴武士,用矛尖挑著剛殺死的五名漢兵的腦袋,頭顱還滴答著鮮血,在滿月的映照下泛著出幽藍的光點。
翌日,酒足飯飽的匈奴人在右賢王的率領(lǐng)下,跳上馬背,搖搖擺擺向酒泉郡絕塵而去。留下二十余名胡騎“協(xié)助”老國王和都隆奇處理公務(wù)。過了幾天,與往日一樣被派往山間驛道的馬驄部青年人,殺死幾名過路的漢使,搶奪了他們的財物、印信和符節(jié),黃昏時返回營地,立刻贏得了眾人的喝彩,結(jié)結(jié)實實當了一回凱旋的英雄。
此后又有漢使在驛道被殺,并且殃及池魚,一些與漢朝保持良好關(guān)系的他國過路人,也成為宰殺的目標。不久,匈奴單于的部隊進攻西域,打算攔截回歸的貳師將軍,一部分隊伍還開進了義渠、大荔諸國,馬驄青年頻頻襲擊漢人的積極性更加高漲。
樂觀的情緒并未持續(xù)多久,任文所部擊潰右賢王,奪回被掠人民、財物,胡軍再次敗北。不久又聽說居延大捷,加之單于也懾于漢軍兵力,不敢攔截貳師將軍,于是連駐扎在王都的匈奴官員也跟著臊眉遢眼的,失敗的陰影籠罩了馬驄。老國王深悔自己魯莽,心勞過度,憂懼成疾,不久病死。都隆奇不知深淺,趁機奪取權(quán)柄。
馬驄部年輕的執(zhí)政者決定采取反漢親胡的策略,不久具體的行為就表現(xiàn)出來。都隆奇就任王位不多幾日,居延都尉路博德遣使祝賀,規(guī)勸他與漢親善,并勸說新王應(yīng)當入朝覲見大漢皇帝,起碼拜訪一下坐鎮(zhèn)居延的強弩都尉。都隆奇卻婉言謝絕,說近日腳趾發(fā)炎,不宜遠行,來日方長何必急躁云云。不僅如此,都隆奇還繼續(xù)采取阻礙漢帝國通往西域的行動。遠行西域的漢使以及赴漢納貢的各國使者,在馬鬃山麓屢遭化裝的馬驄人的襲擊。
都隆奇作為馬驄國王的數(shù)月間,匈奴人公然進出馬驄部領(lǐng)地,王都內(nèi)外總能看見醉酒的匈奴人。胡人白色的馬隊不時叩響馬驄的大門,作為宴請貴賓的白色大帳,天天忙于酒宴,不時傳出匈奴人的醉歌。此時,居延地區(qū)剛剛?cè)〉檬状未蠼荨?/SPAN>
然而,連瞎子也能看出來,馬驄、大荔和義渠所施行的策略后果是可怕的,他們已經(jīng)捅了天大的婁子,總有一天會遭受漢帝國可怕的報復(fù)。都隆奇并非傻瓜。也清楚這一點,與常人比較應(yīng)該看得更為明白。之所以如此執(zhí)迷不悟,除了僥幸心理,更多的是帶有過一天算一天的萬般無奈,只不過死神的降臨比他預(yù)期的更早罷了。
從居延王庭到馬鬃山麓,大約有四百多里,差不多全部是砂磧構(gòu)造的荒漠地帶,間或有小片綠洲,作為小群牲畜倒場移牧的休憩點。漢軍使者兼刺客必須盡快趕到馬驄部落,與王子駒幾聯(lián)手,里應(yīng)外合鏟除反叛胡酋。兵貴神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消滅敵人,這是張破虜從軍后最先懂的軍事常識。與居延部必須服從漢帝國統(tǒng)治一樣,馬驄部也必須成為帝國的附庸,這是鐵定的規(guī)矩,毫無討價還價的余地。為此,張破虜與馮毋護、孟憲、韋崇、左髭及李大目等部下,每人配備兩匹坐騎,還有滿載糧草飲水的馱馬,除了中間打尖,騎士們幾乎馬不停蹄向馬鬃山麓馳去。
已是仲秋時分,小部隊在荒漠地帶行進,每座牧人的夏營盤都有為主人及商旅準備的水井和畜欄。張破虜?shù)热酥辉谶@些地方稍事休息,接著又躍上馬背繼續(xù)強行軍。好在眾人早已習慣了屁股磨鞍子的軍旅生活,并無怨言。相反心急如焚,渴望及早投入戰(zhàn)斗。鹽堿灘里到處生長著駱駝刺,每口水井都飽含芒硝,苦咸不堪。盡管在不停地趕路,身體還感到有些發(fā)冷。西北方吹來略帶寒意的秋風,卷著砂粒撲打在眾人身上,張破虜?shù)热税殡S著呼嘯的風聲前進。一路上,南北兩側(cè)都是低矮殘破的山丘,那是北山延續(xù)的余脈。遠遠望去,鋸齒狀、棕黑色破碎的山下,都積滿流沙,點綴著耐旱的刺蓬。野兔探頭探腦到處窺視,天空不時有一兩只山鷹帶著尖銳的鳴叫掠過頭頂。
第五天早晨,遠遠望見野草茂盛的山腳下有一片湖泊,一股清泉從山澗流下。聽李大目講,此地土人叫野馬泉,據(jù)說每年初春野馬聚此進行交配,場面蔚為壯觀。湖沼地表稀軟,軍人們在這片濕地前進,多少有些冒險,不過還是帶著一身泥水踏上了干燥地面。
一個時辰后來到一處不甚高的山丘。從山丘上望去,四面的丘陵連綿起伏,蒼山如海,似乎沒有盡頭。順著驛道,在遙遠的西北方,好象有一大片樹木,飄浮著淡藍色的氣靄。左髭告訴長史,那里就是馬驄王庭,距此不過二十來里,而且道路較好,很快可以趕到。正說著話,一彪胡騎策馬從側(cè)后梭梭林里閃出。奇怪的是并未像打仗那樣吶喊沖鋒,而是碎步趕來,老遠就打著友好的手勢。近了才看清,領(lǐng)頭的正是王子駒幾。
五
漢武帝太初三年的秋天,馬驄部落迎來了漢朝居延駐屯軍使者張破虜。此前馬驄部的老國王曾于元封六年親赴居延王都拜訪過張破虜,張長史的大名在馬鬃山一帶早已如雷灌耳,諸胡部落都畏懼這位漢軍將領(lǐng)。老國王親匈遠漢的態(tài)度受到過張破虜?shù)呢焸?,所以誠懇謝罪后才擦著滿頭大汗返回馬驄。不過,似乎總應(yīng)了那句老話:好了傷疤忘了疼,任何人都有記吃不記打的劣根。雖然當面百般表明心跡,但回過頭來馬驄部落的基調(diào)絲毫未改,依舊我行我素。當時張破虜就恨得牙根發(fā)癢,只是苦于鞭長莫及。加之馬驄部落對那五名漢軍吏士優(yōu)禮有加,也只能咬著牙根,裝作沒看透馬驄人的花花腸子,暗地里早就發(fā)誓,非宰了那老雜種不可。后來,老國王驚懼而死,長史還很遺憾了一陣子。不過,后繼者為漢軍的行刺提供了口實。這回張破虜可逮著機會了,心想娃娃我可是瞌睡遇到了枕頭,你的大限到了。娃,命苦別怨官府,本長史給殿下送終來了。
此時的都隆奇是應(yīng)了憂心忡忡那句話了。他早就耳聞張破虜兇猛得厲害,畏懼之心填滿胸腔。加之兩個多月前右賢王敗走,駐扎在王庭的那些匈奴朋友也以回牧場照看牲口為由尾隨而去,離這里最近的胡軍鐵騎也在好幾百里之外。而那些死黨兼狐朋狗友都失去了主意,大眼瞪小眼呆愣在帳篷里,不知所措。國王都隆奇實在怕見張破虜。巧得很,外出狩獵的駒幾一臉誠懇進了大帳,他說:“是禍躲不過,況且我馬驄部落還有三千騎兵,張長史只來了幾個鳥人,料他不敢虎口拔牙!”都隆奇感激地握住堂弟的手,連搖了不下三十次,顫著嗓音說:“兄弟,全靠你了!”這才沾著口水抿幾下鬢發(fā),算是整理了衣冠,帶領(lǐng)王公貴戚和近衛(wèi)鐵騎出帳二里迎接漢使張破虜。
張破虜神情從容、平和地接受了國王都隆奇的問候,四名隨從也表現(xiàn)得彬彬有禮。隆重的酒宴在大帳舉行,五十來個馬驄部落的貴人、重臣和軍官們很自然地把幾名漢使隔開,并圍坐在中間。進帳前,一位重臣對張破虜?shù)热酥v,根據(jù)胡人禮節(jié),賓客不得攜帶武器進入國王大帳,敬請原諒。漢使們似乎并未在意,很愉快地解下佩劍,胡人只是沒有沒收孟憲的銅笛和韋崇手中玩弄的兩顆鵝卵石。倒是對銅笛很感興趣。酒過三巡,胡人紛紛請孟憲吹奏幾曲。軍候并不推辭,眾人聽得如癡如醉,不停叫好,很快喝光了五牛皮袋馬奶酒。張破虜看得出不停勸酒的馬驄王的居心何在,妄圖灌翻漢使后掏出點什么。不幸的是張長史等人非常喜歡馬奶酒,在居延幾年天天離不開這種飲品,長史還不清楚醉了是啥滋味呢。
宴會進行到一半,烤全羊也端上酒席,豐盛的菜肴引得客人不停地叫好。這時張破虜將身體靠向都隆奇,說都尉有話要我轉(zhuǎn)告國王,不過只能告訴國王本人。都隆奇仔細看一眼張破虜,發(fā)現(xiàn)他已口齒不清,身體東倒西歪,于是放心地扶著漢使走進用錦緞?wù)趽醯暮髱?。眾王公都伸長脖子想知道漢使有何口信,卻傳出國王的脖子被擰斷的清脆的聲音。舉座嘩然,重臣、軍人們驚恐地跳將起來,不過還是比馮毋護等人慢了半拍。沒等他們定過神來,孟憲的銅笛已連著敲碎了幾個胡人的腦袋,韋崇的鵝卵石也準確無誤嵌進兩名軍官的眼眶,馮毋護、左髭和李大目早已奪過武器,駒幾與漢使配合,連殺數(shù)人,二十來具尸體橫陳幾案。張破虜沖出后帳,手持都隆奇的腦袋,怒目環(huán)視眾胡人,大聲喝斥,大帳里的人看到長史血紅的眼睛,形如憤怒的獅子,聲似旱地驚雷:
“都隆奇因反叛之罪已被誅殺,爾等必須聽從本長史將令,擁戴駒幾王子為新國王。大隊漢軍已逼近王都,爾等膽敢反抗作亂,都隆奇就是下場?!?/SPAN>
就在舉座驚魂未定之際,駒幾的衛(wèi)隊也沖進大帳,進一步控制了局勢,張破虜拋下都隆奇的腦袋,眾王公立刻跪伏在地毯上,宣誓效忠大漢帝國和新國王駒幾。
都隆奇的被殺迅速傳遍馬鬃山脈,大荔、義渠諸部驚恐萬狀,立即上表朝廷、遣送侍子,表示忠于漢朝。張破虜?shù)耐俅蝹鞅榫友哟蟮兀T胡更加敬若神明。而張破虜從親善匈奴的都隆奇統(tǒng)治下拯救了馬驄部落,擁立故王之子駒幾為王,深得胡人之望。當時,馬驄部落有戶萬余,騎兵三千,水量豐富的將軍河從王都西南繞過,土地肥沃,草木茂盛,頗利田牧。驛道橫貫王都,穹廬間引人注目的是馱著畜產(chǎn)品和棉花的駱駝商隊。幾天里張破虜觀察地形,認為此地駐屯漢軍是經(jīng)營馬鬃山策略的立足點。返回居延都尉府,強弩都尉很快批準校尉田開疆率五百屯墾士卒開進馬驄部。
過了些日子,駒幾國王也來到居,拜謁強弩都尉和張長史。路博德與之一見傾心,頗為喜歡這位英俊能干、精于騎射的年輕國王。并且明令田開疆只履行屯墾戍邊的職責,專作國王的軍事顧問,不得“干涉”馬驄內(nèi)政。駒幾很感激都尉與長史的鼎力支持,發(fā)誓永做漢朝附庸。不過路博德暗中觀察,看出年輕的國王過于好色,甚至在觀看七盤舞時,舞女的媚態(tài)都會讓他不知不覺滴下口水。據(jù)說駒幾剛剛登上王位,就馬上將堂兄美麗超群的小妾搶進自己的大帳,完全是多多益善的樣子。路博德轉(zhuǎn)而想道,食色性也,男人不好色不就成騸馬了嗎?這樣一想,那種淡淡的不愉快也就煙消云散了。后來,隨著局勢的發(fā)展釀成的一場災(zāi)難,證實了都尉的擔心并非多余。
路博德自來到居延成為異域之人,不覺之中已過了近一年的時光。因為軍政事務(wù)繁雜,都尉及其部下生活節(jié)奏相當緊張。由于出色運用武力和外交策略,居延西、北諸胡悉數(shù)臣服漢朝。
然而居延東部還活躍著烏氏、昆戎、帛朱、堅沙、速仆和狐奴等幾個敵對部落。
張破虜早想進攻這幾個胡族部落,苦于兵力不足,只能遠派斥候和刺客搞一些零打碎敲的行動。而烏氏諸部聯(lián)軍則時時西進,攻擊甲渠塞以南漢軍運輸線和驛道,常常費很大的勁才能將敵人擊退。強弩都尉所部進駐居延,下車伊始,路博德就把目光盯住了這片沙漠綠洲部落。雖說烏氏諸胡距居延王都并不遙遠,然而相隔大面積湖泊沼澤,蘆葦高達丈余,胡人也善于水戰(zhàn),漢軍戰(zhàn)馬很難發(fā)揮作用。況且人們傳說此地水草有毒,人與牲畜使用后極易骨折,外人談之色變。都尉當然可以集合居延、鞮汗、龍勒乃至馬鬃山麓諸部兵力,但作為根本的漢軍還須戍守邊塞,所投入兵力有限,想要徹底消滅包括有剽悍匈奴鐵騎的烏氏、堅沙諸部聯(lián)軍,則頗費周折。
恰在此時距漢軍最近的帛朱部因不忍受盟主烏氏的凌人盛氣,秘密遣使表示歸順。路博德立即命令漢軍一部在軍候徐無灞指揮下,迅速進駐帛朱。望著那幫胡子翹得像菱角,赤膊馳馬,渾身肌肉暴突猙獰,陽光下一片油紅,耀武揚威呼嘯而去的漢子,都尉滿意地笑了。第一次見面,徐無灞就給路博德留下極好的印象。在張掖軍營,一頭待宰的大黃??匆姳粴⒌耐惡偷窝耐赖?,獸性大發(fā),低吼一聲,撞斷牛欄,為生存而戰(zhàn)勇不可擋,更糟的是它沖向了正在視察的都尉大人。危急時刻,一條赤膊漢子飛身上馬,距離路博德還有十來步,揮舞大斧一下就剁了牛頭。赤膊漢子看見張長史和那個歸化胡人拔劍在手,護著馬臉的長官,知道來頭不小,趕緊跳下戰(zhàn)馬,躬身施禮,“大人受驚了?!倍嘉疚⑽⒁恍Γ皦咽棵?,軍中何職?”“回大人,在下徐無灞,百騎長?!薄安唬悻F(xiàn)在是軍候了。”“謝大人!”似乎這高亢的聲音還在耳邊回響,不久,就傳來了徐軍候筑起卅井塞的消息。
自居延驛道中部唯一的盟友帛朱投降路博德之后,烏氏、昆戎、堅沙、速仆及狐奴等聯(lián)軍失卻了耳目和中途補給站,后顧之憂頓現(xiàn),再也不敢興師動眾出動遠征大軍攻擊漢軍。雖然如此,混雜著匈奴騎士的小股胡軍還是時時游擊于卅井塞一帶,小規(guī)模及零星戰(zhàn)斗不斷發(fā)生。
就在居延駐屯軍厲兵秣馬準備向沙夾道諸胡發(fā)起進攻時,路博德得到消息,浞野侯趙破奴從匈奴戰(zhàn)俘營逃出,從殄北塞東北方的小路──后來稱作趙破奴故道經(jīng)過,逃回受降城。單于派右賢王的精銳鐵騎追捕,要求務(wù)必擒拿,萬不得已就殺死。路博德接到這個情報后,迅速產(chǎn)生了用兵的想法。恰好長史張破虜也趕來請戰(zhàn),兩位長官的御敵計策竟然不謀而合。路博德立即下達了作戰(zhàn)命令,部隊開始行動。
路博德,西河平州人,以右北平太守從驃騎將軍,封邳離侯。驃騎死后,博德以衛(wèi)尉為伏波將軍,伐破南越,益封。其后坐法失侯。為強弩都尉,屯居延,卒。
——《漢書·路博德傳》
一
即將開赴居延的八千鐵騎和二千人的輜重部隊已經(jīng)在張掖城外駐扎了八天,騎士們等待著他們的統(tǒng)帥──強弩都尉路博德。
居延屬張掖郡轄治,按漢帝國的規(guī)矩是不設(shè)都尉的。但是漢武帝不想把河西諸郡作為戰(zhàn)爭前沿袒露給匈奴,他要讓大漢軍人的皮靴踏得更遠,在居延海畔飲馬揮戈,時時鬧出點響動,不叫單于一覺睡到太陽照進穹廬。
已經(jīng)遠遠望見張掖郡高高的城樓了。
路博德坐在官車里,撩開紗簾,瞇縫著肉泡泡眼,看著巍峨的祁連山。皚皚白雪從峰頂披蓋半山,莊嚴得令人不敢藐視。弱水從祁連山的北麓緩緩流淌到廣闊的草原,澆綠了大地,滔滔北去居延海。茂盛的芨芨、刺蓬、冰草、馬蓮好像能絆倒馳騁的駿馬。此時,野草正綠,小麥已黃,青黃兩色簇擁著路博德的官車和他的騎兵衛(wèi)隊。他多少有點興奮,擴張了鼻翼,貪婪地聞著草香和麥香,蒜頭鼻子更大了。
官車本該走得更快一些,但被萬馬踐踏過的官道已成墟土,車輪碾在上面阻力很大,轅馬和捎馬打著響鼻噴著粗氣,汗水浸透了鞍橋下的氈墊,襠里也滴著汗珠。官道上的馬糞已被踩成粉末,淡淡的糞臭味,不時飄進鼻子。他喜歡這種味道,自投筆從戎,天天與馬為伍,聞得上了癮。
留在官道上的還有輪距極寬的車印,那是武剛車留下的。這是活動的堡壘,極為沉重,非駟馬并力不能行走。它的四周懸掛鐵甲,布滿蜂窩狀的射擊孔,可以有效射殺騎兵部隊。布防時,排列起來即為營城。只要將掛在后面的鹿角放下,就能阻擋騎兵沖突。官道一側(cè)的芨芨草被蜂擁而過的馬隊踐踏后,匍匐在地,細成纖維,毛絨絨的。路博德下了官車,抓起一把碾成纖維的芨芨草,感概萬千,“鐵騎無情啊,野草都粉身碎骨了。”他又仔細觀察馬蹄印,看一眼校尉雕渠渾邪,“你看這些蹄印與山丹岔道上的一樣嗎?”
“啟稟將軍,不一樣,變大了。”
“為甚?”
“馬蹄子腫了?!?/SPAN>
雕渠渾邪兀自先笑得跌翻在地,震落了卷曲胡須上的塵埃。順手抹一把笑出的生淚,眼角就搓出了泥蛋。他是歸化胡人,十五歲就跟著路博德,勇猛過人,深得都尉喜歡。他叫將軍叫慣了,就在路博德坐法失侯的七年里也決不改口。路博德愛聽他高亢激昂地稱自己將軍,覺著比兒子叫爹還受用。不過作為長官兼長輩的都尉并沒有笑,盡管知道這胡兒在說笑話,還是故作慍怒登上官車。
雕渠渾邪躍上馬背,揮手趕遠其他衛(wèi)士,驅(qū)馬跟在車旁,隔著紗簾低聲認錯,“將軍息怒。卑職沒正經(jīng),一路憋得難受,想說句笑話讓將軍高興高興。其實,卑職也知道將軍在考我呢?!苯又f出一大堆養(yǎng)馬的學問,儼然是伯樂再世,內(nèi)行透頂。然而,坐在車內(nèi)的都尉大人并未贊揚他的博學。
半月前,秦隴一帶開進河西的八千鐵騎從山丹岔道去了皇家軍馬場,在那里將他們的座騎全部換成了山丹馬。山丹馬是西域天馬的后代,身高胸闊,腿腳有力,善奔馳,耐高寒,頭如青磚,耳似削竹,昂揚的脖子弓起優(yōu)美的弧線。山丹馬蹄子較內(nèi)郡馬闊大,但不是腫了。
路博德是西河郡人,作為平周縣大戶人家,路氏以父子兩代抗擊匈奴而聲名顯赫。身為軍人世家的子弟,路博德自少年起就胸懷大志,狂熱地期望在邊塞憑借刀矛博取功名,實現(xiàn)封侯拜將的夢想。為此,路博德發(fā)憤苦讀兵書,幾乎達到如癡如醉的地步。由于博覽群書,精通兵要,十五、六歲已在并州軍界小有名氣。不久,在父親故友的引薦下,路博德西至長安求官,如愿以償加入北軍,擔任什長,開始了他艱難的仕途之旅。
漢武帝元光二年,路博德二十三歲之際,參加了漢軍正式對匈奴的宣戰(zhàn)──馬邑之戰(zhàn)。雖然由于叛徒的出賣,此役漢軍無功而返,路博德卻為巧逢機遇而暗自慶幸,并發(fā)誓在今后的戎馬生涯里渴飲匈奴血、饑餐胡虜肉。果然,在此后歷次征討匈奴的戰(zhàn)斗中,路博德靈活運用古今兵法知識,巧妙排兵布陣,逐漸從同輩中脫穎而出,不斷加官晉爵,到元狩年間,已官至右北平太守,成為俸祿二千石的封疆大吏。元狩四年,漢軍深入匈奴,大破胡軍。路博德率部歸屬驃騎將軍霍去病,斬首捕擄二千八百余級,回朝后被封為邳離侯,實現(xiàn)了他少年時代就樹立的封侯拜將的夙愿。這一年,他剛滿三十五歲。
不過,天有不測風云。正當邳離侯春風得意之時,卻因貢獻太廟的酎金成色不足,坐法失侯,削職為民,在家閉門思過,賦閑長達七年之久。
二
路博德在平周老家過了七年悠哉游哉的田獵生活。到了太初三年的春天,西河郡政界都在議論朝廷似乎要重振雄威,在河西一帶進行大規(guī)模的屯墾戍邊的消息,路博德也認為出動大軍,再次對匈奴用兵已為期不遠。恰在這時,朝廷的任命書送達了。不過,這是他所始料不及的。
到了五月初,河西諸郡驟然喧鬧起來。每天都有戍邊甲卒編成的部隊從內(nèi)郡開赴這些地方,駐扎在城外,等候各帶隊長官接管。夜晚登上城墻,就可以看見這些部隊營地星星點點的篝火布滿一望無際的原野。各郡的駐屯軍也忙碌起來,檢查武器,整理鎧甲,到處是戰(zhàn)馬的嘶鳴。
路博德在老部下雕渠渾邪校尉的護衛(wèi)下,是最后一位上任的,在張掖郡與趕來迎候的居延都尉府長史張破虜會合。張破虜在元封五年春天曾帶領(lǐng)一千三百余名先遣部隊進軍居延,幾年來已初創(chuàng)了居延防區(qū)布局,頗得居延胡漢吏民擁戴。
六月底的一天,即將遠赴居延的萬名官兵集合在張掖城外的演兵場,按照各部隊形排列,精神飽滿地等候都尉檢閱。在郡太守、張破虜?shù)裙賳T的陪同下,路博德依次檢閱了所屬部隊,而每檢閱一支部隊,都要用去很長時間。
檢閱是從清晨開始的,臨近結(jié)束已是中年時分。官兵列隊的校場、附近的營帳、還有平展展的草灘以及北部的合黎山,在強烈光線的照射下泛著刺目的蒼白。在張破虜眼中,這位久聞大名現(xiàn)在親眼看見的老將顯得精神健碩。他大概有五十來歲,身材高大魁梧,相貌敦厚,長方的馬臉上有一顆醒目的蒜頭鼻子,腫泡的眼睛似乎老是迷著,但仔細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那里噴射著異樣的光芒。被這雙眼睛凝視的人,無一例外誠惶誠恐。他平日沉默寡言,總像思謀著什么,而一旦開口,便聲音低沉,絕無廢話??傊?,路博德是威嚴的。在酷暑強烈陽光的照射下,路博德全身黑色的甲胄,閃爍著異乎尋常的耀眼光芒。
路博德驅(qū)馬緩緩走過受閱部隊,目光射向每一位軍人,從上到下一一打量他們,每檢閱完一位官兵,視線要轉(zhuǎn)向下一個人時,都要向這個人報以微微一笑。這種和藹可親的笑容似乎是天降的甘露,溫暖了每一位官兵的心靈。
這天路博德下令官兵開懷暢飲,軍營內(nèi)到處飄蕩著醉歌,彌漫著酒肉香氣。黃昏時分,張掖郡又送來數(shù)百名軍妓,犒勞即將遠行的軍人。武夫們眉開眼笑,很滿意都尉周到的安排。如雨后蘑菇般排滿帳篷的營地,充斥了一片既粗野又淫蕩的氣氛。
次日凌晨,路博德的部隊就開拔了。等張掖城的百姓聞訊趕去,送行也罷,看熱鬧也好,無不吃驚地發(fā)現(xiàn)部隊早已拔營,只有后衛(wèi)的一些游騎的影子,在西北方的官道上慢步離去。營地除了排列整齊的灶坑,什么都沒留下,令人懷疑這里曾經(jīng)駐軍是一場白日之夢。
部隊走出張掖郡,沿居延故道向北挺進。一路所見烽燧迤邐各要塞附近,水渠均勻地分布在農(nóng)田里,屯墾大業(yè)已成規(guī)模。屯田戍卒或揮鐮收割,或揚鞭畜牧,羌笛悠悠。騎兵部隊在進行例行戰(zhàn)術(shù)操練,吶喊聲時時震野,任何人都能感受到邊塞緊張的氣氛。
部隊幾乎不停地行軍。從張掖郡治所到居延王都,有八百里路程,基本是由草原、砂磧和流沙構(gòu)成的地帶。按照一般行軍速度,大約需要二十天時間,路博德希望能縮短一些時間,盡快開赴抗敵前線,做好進擊匈奴大軍的準備。
在進軍途中,除各要塞預(yù)備的給養(yǎng),在無人的荒漠地帶,沿途有為旅行者準備的水井和土屋。部隊在這些地方稍事休息,接著又繼續(xù)強行軍,直到下一處休憩地。每口井水都略帶苦咸,間或有一兩只沙鼠的尸體。正是一年里最酷熱的季節(jié),不斷有人中暑昏倒,便兜頭一瓢水,馬上抬上牛車,是死是活到居再說。鐵騎揚起細膩的沙塵,嗆人肺腑,騎士們在臉上圍塊粗布角巾,噴點兒水,呼吸起來好受一些。隔著黑河,遠遠望見黛青色、鋸齒狀的北山余脈。
十余天后通過狼心山,前方是一片干涸的湖泊。從遠處望去,含著鹽堿的湖面宛若鋪了一層積雪。部隊向這片鹽湖地帶前進,走近一看,似乎并未干透,走官道還需繞行半日路程。為了爭取時間,路博德下令橫穿鹽湖。雖然多少有些冒險,部隊以駱駝開道,還是穿過了這片松軟的白花花的鹽堿濕地。
強弩都尉路博德率部進駐居延,是漢武帝太初三年七月初的事情,正是紅柳枝頭綻開粉紅色花穗的時節(jié)。那天下午,部隊陸續(xù)抵達居延王都。居就在弱水河一條支流的西部高地,城池之大,足可容納指揮中樞和千余官兵。南北向的河水緣城而過,補充著護城河和城內(nèi)用水。路博德在居延王、張破虜?shù)呐阃?,駐馬高坡巡視地形。夕陽下,強弩都尉宛若沐浴在燃燒的余輝之中。在這里,他端詳了許久自己未來的用武之地。
三
秋天,匈奴人按照慣例,開始了南侵行動。單于親自率騎兵殺入云中、定襄、五原和朔方諸郡。同時,單于又令右賢王分路侵入酒泉、張掖兩郡。僅派千余人馬竄進居延,以達到吸引居延駐屯軍的目的。由于沒有得到上述兩郡通報,路博德把全部注意力放在了胡人進犯的甲渠要塞。
奉都尉將令,張破虜率兩千官兵埋伏在甲渠塞東弱水河畔的紅柳、胡楊林中。路博德坐鎮(zhèn)甲渠塞,命令雕渠渾邪率兩千人馬連夜?jié)撔械郊浊晕骷t柳林藏身。戰(zhàn)前,路博德召開軍事會議,駐屯軍屯長以上軍官全部出席。當長史張破虜部署完畢作戰(zhàn)任務(wù)后,路博德緩緩站起,開口之前,他銳利的目光逐次掃過在座的每位軍官,被注視的人無一例外都感到脊背發(fā)涼。他的語調(diào)低沉有力,訓話也非常簡明扼要,“此役,是我軍進駐居延后的首次戰(zhàn)斗,關(guān)系到綠洲諸胡部落是否傾向我朝,更關(guān)系到居延能否牢固掌握在我軍手中。故而,只許勝利,不得失敗。若有貽誤戰(zhàn)機、臨陣逃脫或投降者,殺無赦!”
“敬受命!”
軍人們發(fā)出震天動地的誓言。
一場策劃周密的伏擊戰(zhàn)打響了。
那天,胡軍千余鐵騎奔襲近百里,到達甲渠要塞時,太陽已經(jīng)西斜。百余胡軍圍住甲渠塞,其他人馬迅速趕赴弱水。對于饑渴交加的匈奴人來說,首先需要找到水源,以解燃眉之急。
一名胡軍斥候小心翼翼來到河邊,用心搜索岸邊,并不時警惕地向?qū)Π恫t望,張破虜與兩千將士隱身草叢,一動不動,訓練有素的戰(zhàn)馬也安靜地臥在地上。樹上,成群的麻雀在喧鬧、鳴叫,啄木鳥發(fā)出有節(jié)奏的叩擊聲。斥候放心地揮舞矛桿,胡軍大隊人馬迅速進至河邊,騎士和戰(zhàn)馬都把頭插進河里,開懷暢飲。
突然,軍鼓敲響了,張破虜所部弓弩手發(fā)射出一陣密集的箭雨,百余名胡騎一頭栽進河里,河水立刻染紅了。趁著敵軍愣神之際,張破虜躍上戰(zhàn)馬揮動長矛,大喊一聲跟我沖!兩千鐵騎如離弦之箭,射向敵軍。河水濺起巨大的浪花。天地間到處是人的吶喊和戰(zhàn)馬的嘶鳴,肉搏戰(zhàn)在甲渠塞附近打響了。與此同時,雕渠渾邪也率部沖出紅柳林,漢軍對胡騎形成包圍態(tài)勢。匈奴人已明白毫無逃生的可能,不羞遁走地把戲已無法施展,但是看在死的份上,斗志反而高昂起來,作著殊死的抵抗。
圍困甲渠塞的百余胡騎已成驚弓之鳥,在漢軍的勸降下,全體放下武器。路博德親自釋去被俘軍官的束縛,請他回去勸降,答應(yīng)其他胡軍只要投降,決不殺戮,并官保原職,為此折箭為誓。不久,幾十條大嗓門漢子策馬戰(zhàn)場,高聲喊話:“奉都尉將令,胡軍投降,決不殺害,如若抵抗,定斬不饒!”
戰(zhàn)場上,喊話聲此起彼伏,加之被俘軍官的現(xiàn)身說法,胡軍抵抗很快崩潰。終于,全體匈奴騎士放下了武器,列隊等候點驗。居延駐屯軍首戰(zhàn)大捷。
居延駐屯軍雖說首戰(zhàn)大捷,右賢王主力卻兵分兩路,借道馬鬃山攻入酒泉、張掖兩郡,劫掠數(shù)千民眾北返。恰逢任文將軍所率救軍趕到,才將被掠人民悉數(shù)救回,匈奴人落荒逃走。路博德明白,欲探知胡軍南下河西路線,必須與諸部胡人親善,使其成為盟友。否則再多的部隊也無法救急,只能頻頻調(diào)防,可謂累死千軍。正在都尉苦思冥想如何與諸胡聯(lián)絡(luò)事宜時,馬鬃部王子駒幾秘密遣使聯(lián)絡(luò),表示愿意與漢軍聯(lián)手奪取部落統(tǒng)治權(quán)柄,殺死部落王都隆奇,自己則甘愿作為漢帝國前驅(qū)。而大荔、義渠諸部均以馬驄部馬首是瞻。能否使居延西部諸胡與漢友善,馬驄部是關(guān)鍵所在。
幾天來的思索,路博德下決心采取以夷制夷的方略。他很清楚,就居延而言,作為絲綢之路北道,漢家勢力已影響十余年了,居延、龍勒、鞮汗諸部早已投順?,F(xiàn)在馬驄部意欲歸附,如抓住時機,與諸胡聯(lián)手,共破匈奴,平通漢道,則居延未服者不足慮了。同時,諸胡擁有騎兵,廣有牲畜,特別是飼養(yǎng)大批戰(zhàn)馬,若果然由漢軍驅(qū)使,出兵討伐匈奴也非難事。這是高超的役胡人之兵,用胡人之食的外征策略。路博德決定從身處異域的部下中召慕勇士行刺馬驄王,張破虜如愿以償,帶著馮毋護等五名部下連夜出發(fā)了。
雕渠渾邪神情激動前來請求由自己完成這項使命。跟隨都尉多年,他眼里只有路博德,在任何情況下,為了都尉不惜生命。他生性憨直,用兵神速,是從不知恐懼為何物的軍人。從雕渠與張破虜一見面,路博德就看出兩人互相敵視,記得在張掖城巡視武庫時,雕渠渾邪有意顯示臂力,拿起一具蹶張弩,只用兩臂就拉開弩弦,在場的人無萬不驚嘆。蹶張弩是漢軍的秘密武器,非大力士腳蹬手拉不能上弦。一旦發(fā)射,百步之內(nèi)洞穿人體。當時張破虜也順手拿起一具,端詳一下,“卑職在居延用過這種弩,它叫胡人膽裂啊?!闭f活間,竟不動神色也用兩臂拉開弩弦,而且連拉兩次,所有的人都驚呆了。路博德微微一笑,拉過二人,“有兩位虎將,真是本都尉之大幸!”大約是前世的冤家還未打完吧,看來這兩人是較上勁了。不過路博德并不在意,一個槽頭拴兩頭叫驢,總比沒驢使喚好。雖說路博德認為肩負重任出使數(shù)百里外的馬驄,雕渠渾邪當然也是一位合適的人選,但他另有想法,就把此項使命交給了長史一行。
“為甚不叫我去馬驄剁了都隆奇那頭蠢驢?將軍大人!”雕渠渾邪卷曲的絡(luò)腮胡子猶如發(fā)虐疾一般抖動著。
“馬驄之行能否取得成效,諸胡部落是否服從,全然不可預(yù)料。因為知曉居延胡人情況者甚少,張長史與胡人有舊,成功的可能性尚且無法肯定。本都尉不愿為此而舍棄左膀右臂!”路博德說最后一句話時充滿慈愛,他決不能在這陌生的異域失去自己最可信賴的心腹部下。
四
漢武帝晚年,因國家財力拮據(jù),庶民人心不穩(wěn),對經(jīng)營西域失去了初創(chuàng)時的熱情。匈奴部隊再度出現(xiàn)在西域諸國,逐漸重振國勢。臣屬漢朝的諸胡部落,漸次出現(xiàn)反叛跡象,有的公然脫離漢帝國,與匈奴鴛夢重溫。這種蔓延的情緒,不久就波及馬鬃山一帶。
在馬鬃山諸胡部落中,公開投向匈奴陣營者,除馬驄部外,還有大荔、義渠諸國。這兩部也處在漢與匈奴雙方都易于施壓的地方,其痛苦與馬驄部毫無兩樣。現(xiàn)在彼此生活在一塊綠洲山地的幾個小部落拋棄了腳踩兩只船,同時向漢與匈奴丟媚眼的暖昧態(tài)度。駒幾是都隆奇王的堂弟,前部落王是駒幾的父親。老王病死后,都隆奇及其死黨脅迫眾貴人,自立為王,空口許諾駒幾,待自己歸天后,由駒幾當國王。王子駒幾很清楚,這不過是毛驢頭上拴的胡蘿卜,好看不中吃,哄傻毬呢。王子發(fā)現(xiàn),不僅行動有人監(jiān)視,某次賽馬時,馬肚帶也莫名其妙突然斷裂,差點被踏成肉泥。駒幾終于明白:忍耐等待就是坐以待斃,于是借漢人之刀殺堂兄之頭的計策付諸實施了。
駒幾之父執(zhí)政時,正逢張破虜初來居延,老王迫于形勢,表面脫離匈奴羈絆,送嗣子駒幾赴居延王庭當人質(zhì),宣誓忠于漢帝國。由于人馬數(shù)量有限,張破虜只派五名軍士進駐馬驄部落,作為聯(lián)絡(luò)官員。此后漢軍出塞,馬驄諸部不得不將很多壯丁派往山間,背負沉重的肉食、飲水,在各驛站迎候漢人,這也是很重的勞役。雖說多年來一直苦于匈奴的殘暴,但是漢朝憑借大國強大的武力,強制馬驄人執(zhí)行命令,也令弱小的胡人部落極為反感。
一些馬驄、大荔部的青年不能揚鞭放牧,而是背負重物前往山間驛站,迎接貳師將軍李廣利的部隊。據(jù)說大宛國惹操了漢人,貳師將軍要去拾掇他們。自那以后一個多月的某個夜晚,馬驄人在夢中被久已未聞的匈奴戰(zhàn)馬的嘶鳴聲驚醒,居民赤身裸體躥進梭梭林海,有的干脆緊閉門戶,鉆在床下,任其瘋狂?;鸸饫铮箨牶姏_進了王都,猶如火中舞蹈的魔鬼。右賢王身先士卒沖在前面,緊隨其后的是在匈奴當人質(zhì)的都隆奇。匈奴人策馬馳騁于王都的穹廬之間,高聲吆喝,向馬驄人充分顯示自己民族依舊存在,仍可憑借戰(zhàn)馬踐踏世界。趾高氣揚橫跨馬上的匈奴武士,用矛尖挑著剛殺死的五名漢兵的腦袋,頭顱還滴答著鮮血,在滿月的映照下泛著出幽藍的光點。
翌日,酒足飯飽的匈奴人在右賢王的率領(lǐng)下,跳上馬背,搖搖擺擺向酒泉郡絕塵而去。留下二十余名胡騎“協(xié)助”老國王和都隆奇處理公務(wù)。過了幾天,與往日一樣被派往山間驛道的馬驄部青年人,殺死幾名過路的漢使,搶奪了他們的財物、印信和符節(jié),黃昏時返回營地,立刻贏得了眾人的喝彩,結(jié)結(jié)實實當了一回凱旋的英雄。
此后又有漢使在驛道被殺,并且殃及池魚,一些與漢朝保持良好關(guān)系的他國過路人,也成為宰殺的目標。不久,匈奴單于的部隊進攻西域,打算攔截回歸的貳師將軍,一部分隊伍還開進了義渠、大荔諸國,馬驄青年頻頻襲擊漢人的積極性更加高漲。
樂觀的情緒并未持續(xù)多久,任文所部擊潰右賢王,奪回被掠人民、財物,胡軍再次敗北。不久又聽說居延大捷,加之單于也懾于漢軍兵力,不敢攔截貳師將軍,于是連駐扎在王都的匈奴官員也跟著臊眉遢眼的,失敗的陰影籠罩了馬驄。老國王深悔自己魯莽,心勞過度,憂懼成疾,不久病死。都隆奇不知深淺,趁機奪取權(quán)柄。
馬驄部年輕的執(zhí)政者決定采取反漢親胡的策略,不久具體的行為就表現(xiàn)出來。都隆奇就任王位不多幾日,居延都尉路博德遣使祝賀,規(guī)勸他與漢親善,并勸說新王應(yīng)當入朝覲見大漢皇帝,起碼拜訪一下坐鎮(zhèn)居延的強弩都尉。都隆奇卻婉言謝絕,說近日腳趾發(fā)炎,不宜遠行,來日方長何必急躁云云。不僅如此,都隆奇還繼續(xù)采取阻礙漢帝國通往西域的行動。遠行西域的漢使以及赴漢納貢的各國使者,在馬鬃山麓屢遭化裝的馬驄人的襲擊。
都隆奇作為馬驄國王的數(shù)月間,匈奴人公然進出馬驄部領(lǐng)地,王都內(nèi)外總能看見醉酒的匈奴人。胡人白色的馬隊不時叩響馬驄的大門,作為宴請貴賓的白色大帳,天天忙于酒宴,不時傳出匈奴人的醉歌。此時,居延地區(qū)剛剛?cè)〉檬状未蠼荨?/SPAN>
然而,連瞎子也能看出來,馬驄、大荔和義渠所施行的策略后果是可怕的,他們已經(jīng)捅了天大的婁子,總有一天會遭受漢帝國可怕的報復(fù)。都隆奇并非傻瓜。也清楚這一點,與常人比較應(yīng)該看得更為明白。之所以如此執(zhí)迷不悟,除了僥幸心理,更多的是帶有過一天算一天的萬般無奈,只不過死神的降臨比他預(yù)期的更早罷了。
從居延王庭到馬鬃山麓,大約有四百多里,差不多全部是砂磧構(gòu)造的荒漠地帶,間或有小片綠洲,作為小群牲畜倒場移牧的休憩點。漢軍使者兼刺客必須盡快趕到馬驄部落,與王子駒幾聯(lián)手,里應(yīng)外合鏟除反叛胡酋。兵貴神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消滅敵人,這是張破虜從軍后最先懂的軍事常識。與居延部必須服從漢帝國統(tǒng)治一樣,馬驄部也必須成為帝國的附庸,這是鐵定的規(guī)矩,毫無討價還價的余地。為此,張破虜與馮毋護、孟憲、韋崇、左髭及李大目等部下,每人配備兩匹坐騎,還有滿載糧草飲水的馱馬,除了中間打尖,騎士們幾乎馬不停蹄向馬鬃山麓馳去。
已是仲秋時分,小部隊在荒漠地帶行進,每座牧人的夏營盤都有為主人及商旅準備的水井和畜欄。張破虜?shù)热酥辉谶@些地方稍事休息,接著又躍上馬背繼續(xù)強行軍。好在眾人早已習慣了屁股磨鞍子的軍旅生活,并無怨言。相反心急如焚,渴望及早投入戰(zhàn)斗。鹽堿灘里到處生長著駱駝刺,每口水井都飽含芒硝,苦咸不堪。盡管在不停地趕路,身體還感到有些發(fā)冷。西北方吹來略帶寒意的秋風,卷著砂粒撲打在眾人身上,張破虜?shù)热税殡S著呼嘯的風聲前進。一路上,南北兩側(cè)都是低矮殘破的山丘,那是北山延續(xù)的余脈。遠遠望去,鋸齒狀、棕黑色破碎的山下,都積滿流沙,點綴著耐旱的刺蓬。野兔探頭探腦到處窺視,天空不時有一兩只山鷹帶著尖銳的鳴叫掠過頭頂。
第五天早晨,遠遠望見野草茂盛的山腳下有一片湖泊,一股清泉從山澗流下。聽李大目講,此地土人叫野馬泉,據(jù)說每年初春野馬聚此進行交配,場面蔚為壯觀。湖沼地表稀軟,軍人們在這片濕地前進,多少有些冒險,不過還是帶著一身泥水踏上了干燥地面。
一個時辰后來到一處不甚高的山丘。從山丘上望去,四面的丘陵連綿起伏,蒼山如海,似乎沒有盡頭。順著驛道,在遙遠的西北方,好象有一大片樹木,飄浮著淡藍色的氣靄。左髭告訴長史,那里就是馬驄王庭,距此不過二十來里,而且道路較好,很快可以趕到。正說著話,一彪胡騎策馬從側(cè)后梭梭林里閃出。奇怪的是并未像打仗那樣吶喊沖鋒,而是碎步趕來,老遠就打著友好的手勢。近了才看清,領(lǐng)頭的正是王子駒幾。
五
漢武帝太初三年的秋天,馬驄部落迎來了漢朝居延駐屯軍使者張破虜。此前馬驄部的老國王曾于元封六年親赴居延王都拜訪過張破虜,張長史的大名在馬鬃山一帶早已如雷灌耳,諸胡部落都畏懼這位漢軍將領(lǐng)。老國王親匈遠漢的態(tài)度受到過張破虜?shù)呢焸?,所以誠懇謝罪后才擦著滿頭大汗返回馬驄。不過,似乎總應(yīng)了那句老話:好了傷疤忘了疼,任何人都有記吃不記打的劣根。雖然當面百般表明心跡,但回過頭來馬驄部落的基調(diào)絲毫未改,依舊我行我素。當時張破虜就恨得牙根發(fā)癢,只是苦于鞭長莫及。加之馬驄部落對那五名漢軍吏士優(yōu)禮有加,也只能咬著牙根,裝作沒看透馬驄人的花花腸子,暗地里早就發(fā)誓,非宰了那老雜種不可。后來,老國王驚懼而死,長史還很遺憾了一陣子。不過,后繼者為漢軍的行刺提供了口實。這回張破虜可逮著機會了,心想娃娃我可是瞌睡遇到了枕頭,你的大限到了。娃,命苦別怨官府,本長史給殿下送終來了。
此時的都隆奇是應(yīng)了憂心忡忡那句話了。他早就耳聞張破虜兇猛得厲害,畏懼之心填滿胸腔。加之兩個多月前右賢王敗走,駐扎在王庭的那些匈奴朋友也以回牧場照看牲口為由尾隨而去,離這里最近的胡軍鐵騎也在好幾百里之外。而那些死黨兼狐朋狗友都失去了主意,大眼瞪小眼呆愣在帳篷里,不知所措。國王都隆奇實在怕見張破虜。巧得很,外出狩獵的駒幾一臉誠懇進了大帳,他說:“是禍躲不過,況且我馬驄部落還有三千騎兵,張長史只來了幾個鳥人,料他不敢虎口拔牙!”都隆奇感激地握住堂弟的手,連搖了不下三十次,顫著嗓音說:“兄弟,全靠你了!”這才沾著口水抿幾下鬢發(fā),算是整理了衣冠,帶領(lǐng)王公貴戚和近衛(wèi)鐵騎出帳二里迎接漢使張破虜。
張破虜神情從容、平和地接受了國王都隆奇的問候,四名隨從也表現(xiàn)得彬彬有禮。隆重的酒宴在大帳舉行,五十來個馬驄部落的貴人、重臣和軍官們很自然地把幾名漢使隔開,并圍坐在中間。進帳前,一位重臣對張破虜?shù)热酥v,根據(jù)胡人禮節(jié),賓客不得攜帶武器進入國王大帳,敬請原諒。漢使們似乎并未在意,很愉快地解下佩劍,胡人只是沒有沒收孟憲的銅笛和韋崇手中玩弄的兩顆鵝卵石。倒是對銅笛很感興趣。酒過三巡,胡人紛紛請孟憲吹奏幾曲。軍候并不推辭,眾人聽得如癡如醉,不停叫好,很快喝光了五牛皮袋馬奶酒。張破虜看得出不停勸酒的馬驄王的居心何在,妄圖灌翻漢使后掏出點什么。不幸的是張長史等人非常喜歡馬奶酒,在居延幾年天天離不開這種飲品,長史還不清楚醉了是啥滋味呢。
宴會進行到一半,烤全羊也端上酒席,豐盛的菜肴引得客人不停地叫好。這時張破虜將身體靠向都隆奇,說都尉有話要我轉(zhuǎn)告國王,不過只能告訴國王本人。都隆奇仔細看一眼張破虜,發(fā)現(xiàn)他已口齒不清,身體東倒西歪,于是放心地扶著漢使走進用錦緞?wù)趽醯暮髱ぁ1娡豕忌扉L脖子想知道漢使有何口信,卻傳出國王的脖子被擰斷的清脆的聲音。舉座嘩然,重臣、軍人們驚恐地跳將起來,不過還是比馮毋護等人慢了半拍。沒等他們定過神來,孟憲的銅笛已連著敲碎了幾個胡人的腦袋,韋崇的鵝卵石也準確無誤嵌進兩名軍官的眼眶,馮毋護、左髭和李大目早已奪過武器,駒幾與漢使配合,連殺數(shù)人,二十來具尸體橫陳幾案。張破虜沖出后帳,手持都隆奇的腦袋,怒目環(huán)視眾胡人,大聲喝斥,大帳里的人看到長史血紅的眼睛,形如憤怒的獅子,聲似旱地驚雷:
“都隆奇因反叛之罪已被誅殺,爾等必須聽從本長史將令,擁戴駒幾王子為新國王。大隊漢軍已逼近王都,爾等膽敢反抗作亂,都隆奇就是下場?!?/SPAN>
就在舉座驚魂未定之際,駒幾的衛(wèi)隊也沖進大帳,進一步控制了局勢,張破虜拋下都隆奇的腦袋,眾王公立刻跪伏在地毯上,宣誓效忠大漢帝國和新國王駒幾。
都隆奇的被殺迅速傳遍馬鬃山脈,大荔、義渠諸部驚恐萬狀,立即上表朝廷、遣送侍子,表示忠于漢朝。張破虜?shù)耐俅蝹鞅榫友哟蟮?,諸胡更加敬若神明。而張破虜從親善匈奴的都隆奇統(tǒng)治下拯救了馬驄部落,擁立故王之子駒幾為王,深得胡人之望。當時,馬驄部落有戶萬余,騎兵三千,水量豐富的將軍河從王都西南繞過,土地肥沃,草木茂盛,頗利田牧。驛道橫貫王都,穹廬間引人注目的是馱著畜產(chǎn)品和棉花的駱駝商隊。幾天里張破虜觀察地形,認為此地駐屯漢軍是經(jīng)營馬鬃山策略的立足點。返回居延都尉府,強弩都尉很快批準校尉田開疆率五百屯墾士卒開進馬驄部。
過了些日子,駒幾國王也來到居,拜謁強弩都尉和張長史。路博德與之一見傾心,頗為喜歡這位英俊能干、精于騎射的年輕國王。并且明令田開疆只履行屯墾戍邊的職責,專作國王的軍事顧問,不得“干涉”馬驄內(nèi)政。駒幾很感激都尉與長史的鼎力支持,發(fā)誓永做漢朝附庸。不過路博德暗中觀察,看出年輕的國王過于好色,甚至在觀看七盤舞時,舞女的媚態(tài)都會讓他不知不覺滴下口水。據(jù)說駒幾剛剛登上王位,就馬上將堂兄美麗超群的小妾搶進自己的大帳,完全是多多益善的樣子。路博德轉(zhuǎn)而想道,食色性也,男人不好色不就成騸馬了嗎?這樣一想,那種淡淡的不愉快也就煙消云散了。后來,隨著局勢的發(fā)展釀成的一場災(zāi)難,證實了都尉的擔心并非多余。
路博德自來到居延成為異域之人,不覺之中已過了近一年的時光。因為軍政事務(wù)繁雜,都尉及其部下生活節(jié)奏相當緊張。由于出色運用武力和外交策略,居延西、北諸胡悉數(shù)臣服漢朝。
然而居延東部還活躍著烏氏、昆戎、帛朱、堅沙、速仆和狐奴等幾個敵對部落。
張破虜早想進攻這幾個胡族部落,苦于兵力不足,只能遠派斥候和刺客搞一些零打碎敲的行動。而烏氏諸部聯(lián)軍則時時西進,攻擊甲渠塞以南漢軍運輸線和驛道,常常費很大的勁才能將敵人擊退。強弩都尉所部進駐居延,下車伊始,路博德就把目光盯住了這片沙漠綠洲部落。雖說烏氏諸胡距居延王都并不遙遠,然而相隔大面積湖泊沼澤,蘆葦高達丈余,胡人也善于水戰(zhàn),漢軍戰(zhàn)馬很難發(fā)揮作用。況且人們傳說此地水草有毒,人與牲畜使用后極易骨折,外人談之色變。都尉當然可以集合居延、鞮汗、龍勒乃至馬鬃山麓諸部兵力,但作為根本的漢軍還須戍守邊塞,所投入兵力有限,想要徹底消滅包括有剽悍匈奴鐵騎的烏氏、堅沙諸部聯(lián)軍,則頗費周折。
恰在此時距漢軍最近的帛朱部因不忍受盟主烏氏的凌人盛氣,秘密遣使表示歸順。路博德立即命令漢軍一部在軍候徐無灞指揮下,迅速進駐帛朱。望著那幫胡子翹得像菱角,赤膊馳馬,渾身肌肉暴突猙獰,陽光下一片油紅,耀武揚威呼嘯而去的漢子,都尉滿意地笑了。第一次見面,徐無灞就給路博德留下極好的印象。在張掖軍營,一頭待宰的大黃牛看見被殺的同類和滴血的屠刀,獸性大發(fā),低吼一聲,撞斷牛欄,為生存而戰(zhàn)勇不可擋,更糟的是它沖向了正在視察的都尉大人。危急時刻,一條赤膊漢子飛身上馬,距離路博德還有十來步,揮舞大斧一下就剁了牛頭。赤膊漢子看見張長史和那個歸化胡人拔劍在手,護著馬臉的長官,知道來頭不小,趕緊跳下戰(zhàn)馬,躬身施禮,“大人受驚了?!倍嘉疚⑽⒁恍?,“壯士名甚,軍中何職?”“回大人,在下徐無灞,百騎長。”“不,你現(xiàn)在是軍候了?!薄爸x大人!”似乎這高亢的聲音還在耳邊回響,不久,就傳來了徐軍候筑起卅井塞的消息。
自居延驛道中部唯一的盟友帛朱投降路博德之后,烏氏、昆戎、堅沙、速仆及狐奴等聯(lián)軍失卻了耳目和中途補給站,后顧之憂頓現(xiàn),再也不敢興師動眾出動遠征大軍攻擊漢軍。雖然如此,混雜著匈奴騎士的小股胡軍還是時時游擊于卅井塞一帶,小規(guī)模及零星戰(zhàn)斗不斷發(fā)生。
就在居延駐屯軍厲兵秣馬準備向沙夾道諸胡發(fā)起進攻時,路博德得到消息,浞野侯趙破奴從匈奴戰(zhàn)俘營逃出,從殄北塞東北方的小路──后來稱作趙破奴故道經(jīng)過,逃回受降城。單于派右賢王的精銳鐵騎追捕,要求務(wù)必擒拿,萬不得已就殺死。路博德接到這個情報后,迅速產(chǎn)生了用兵的想法。恰好長史張破虜也趕來請戰(zhàn),兩位長官的御敵計策竟然不謀而合。路博德立即下達了作戰(zhàn)命令,部隊開始行動。
版權(quán)所有:中共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技術(shù)支持: 內(nèi)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