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期
2006年3月1日,我被聘到自治區(qū)人大參與《內蒙古自治區(qū)志·人大志》的編修工作,到2007年10月初,把自己承擔的編纂任務基本完成后就離開了人大辦公樓。那時對組織我們十來個修志人員的張澄平印象很膚淺,認識不太深刻。
2010年8月26日,張澄平給我打來電話,讓我和他一起到檔案館查資料,并將印出的《內蒙古自治區(qū)志·人大志》驗收稿校對一次,直到2011年4月初,半年多時間里,我倆一起查檔、一起商量修改訂正錯訛,才使我真正認識到這位認真而癡迷的修志工作者。
張澄平對修志工作特別較真。人大常委會機關選他負責具體編修、統(tǒng)稿《內蒙古自治區(qū)志·人大志》算是選準了人。128萬多字的《內蒙古自治區(qū)志·人大志》初稿,不知經(jīng)他修改過多少次了。從現(xiàn)有的“驗收一稿”、“驗收二稿”中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修改處、校訂處、補寫處。就說這幾個月的查檔工作吧,他為了把“文革”前歷次代表會的名單、數(shù)字,尤其是每一位代表的姓名、性別、民族搞準確,千方百計地調出代表簡歷表、簽到薄、各盟市上報的代表名單、出席會議代表分組名單等。用原始檔案與志書稿對照修改。為了訂正蒙古族代表的名字,我們調出用蒙古文書寫的檔案,他請檔案館的以及其他單位查檔的蒙古族同志幫助翻譯校正。
檔案館在呼和浩特市南二環(huán)一帶,我家住舊黨委大院,每天清早坐公交車轉一次車才能到檔案館,每次得花一個多小時時間。為了節(jié)省我的跑路時間,張澄平讓我中午到他家吃午飯(他家離檔案館三站地,他愛人這一段在北京看?。H自下廚炒菜,并在他家休息。我從退休后已參與過五部志書修訂(《內蒙古自治區(qū)志·人大志》為第六部),從未遇到過統(tǒng)稿人員個人貼飯修志的。
我被他的這種精神所感動,對受這樣的款待覺得過意不去。我曾問過他為什么這樣做?他說:“真實、準確是志書的生命。尤其是記人記事必須真實可靠,來不得半點差錯。”“歷史工作者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揭示歷史的真象,而志書是進行歷史研究的工具書,我們的責任是提供真象而不是假象?!蓖瑫r,張澄平也十分重視別人的勞動成果。他說:“可改可不改的不改,改就要改對,而不能增加錯誤。我們的所記所寫,不僅要經(jīng)得起當代人的認可,還要經(jīng)得起后代人的檢驗。讓我干這份工作,我就得這樣做才問心無愧。”
是啊!張澄平在《內蒙古自治區(qū)志·人大志》統(tǒng)稿工作中起碼要做到“沒有硬傷”。真可謂:“委身斗室數(shù)年苦,秉筆志壇寫真情”。
(作者:內蒙古自治區(qū)黨委辦公廳)
2006年3月1日,我被聘到自治區(qū)人大參與《內蒙古自治區(qū)志·人大志》的編修工作,到2007年10月初,把自己承擔的編纂任務基本完成后就離開了人大辦公樓。那時對組織我們十來個修志人員的張澄平印象很膚淺,認識不太深刻。
2010年8月26日,張澄平給我打來電話,讓我和他一起到檔案館查資料,并將印出的《內蒙古自治區(qū)志·人大志》驗收稿校對一次,直到2011年4月初,半年多時間里,我倆一起查檔、一起商量修改訂正錯訛,才使我真正認識到這位認真而癡迷的修志工作者。
張澄平對修志工作特別較真。人大常委會機關選他負責具體編修、統(tǒng)稿《內蒙古自治區(qū)志·人大志》算是選準了人。128萬多字的《內蒙古自治區(qū)志·人大志》初稿,不知經(jīng)他修改過多少次了。從現(xiàn)有的“驗收一稿”、“驗收二稿”中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修改處、校訂處、補寫處。就說這幾個月的查檔工作吧,他為了把“文革”前歷次代表會的名單、數(shù)字,尤其是每一位代表的姓名、性別、民族搞準確,千方百計地調出代表簡歷表、簽到薄、各盟市上報的代表名單、出席會議代表分組名單等。用原始檔案與志書稿對照修改。為了訂正蒙古族代表的名字,我們調出用蒙古文書寫的檔案,他請檔案館的以及其他單位查檔的蒙古族同志幫助翻譯校正。
檔案館在呼和浩特市南二環(huán)一帶,我家住舊黨委大院,每天清早坐公交車轉一次車才能到檔案館,每次得花一個多小時時間。為了節(jié)省我的跑路時間,張澄平讓我中午到他家吃午飯(他家離檔案館三站地,他愛人這一段在北京看?。?,他親自下廚炒菜,并在他家休息。我從退休后已參與過五部志書修訂(《內蒙古自治區(qū)志·人大志》為第六部),從未遇到過統(tǒng)稿人員個人貼飯修志的。
我被他的這種精神所感動,對受這樣的款待覺得過意不去。我曾問過他為什么這樣做?他說:“真實、準確是志書的生命。尤其是記人記事必須真實可靠,來不得半點差錯。”“歷史工作者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揭示歷史的真象,而志書是進行歷史研究的工具書,我們的責任是提供真象而不是假象。”同時,張澄平也十分重視別人的勞動成果。他說:“可改可不改的不改,改就要改對,而不能增加錯誤。我們的所記所寫,不僅要經(jīng)得起當代人的認可,還要經(jīng)得起后代人的檢驗。讓我干這份工作,我就得這樣做才問心無愧。”
是?。埑纹皆凇秲让晒抛灾螀^(qū)志·人大志》統(tǒng)稿工作中起碼要做到“沒有硬傷”。真可謂:“委身斗室數(shù)年苦,秉筆志壇寫真情”。
(作者:內蒙古自治區(qū)黨委辦公廳)
版權所有:中共內蒙古自治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技術支持: 內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