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国产|AV永久精品无码国产|99亚洲专区福利在线|人妖精品亚洲永久免费精品|91爱国产成人毛片国产a|aV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无码|国产免费av片在线观看与下载|国产成人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第五期

  • (志鑒論壇)提高入志照片說明文字質量之我見
  • 摘要:要重視提高入志照片說明文字的撰稿質量。撰寫入志照片說明文字要遵循志書的體例和行文規(guī)范,說明文字要真實準確。要盡量體現(xiàn)其信息功能作用,體現(xiàn)對照片信息主體的解說功能,對照片相關信息的擴容功能,對圖照與志文之間的聯(lián)系溝通功能,揭示照片文獻價值的功能。

    關鍵詞:入志照片   說明文字   質量   規(guī)范  功能

    新方志編纂中,照片和圖一樣,已成為志書的必備體裁之一,照片志,已成為志書的一個種類。照片說明文字是入志照片的組成部分,如何寫好照片說明文字,增強入志照片運用的效果,發(fā)揮照片入志的功能,事關整部志書的質量。在首輪新方志編纂實踐中,往往注重照片的搜集、選擇和編排,而忽略照片說明文字的撰寫,在思想上以為在整部志書編纂中,入志照片說明文字是“小兒科”,無足輕重,隨便寫寫就可以了,一般很少下功夫研究如何提高入志照片說明文字的質量;再則對入志照片說明文字的功能、編寫規(guī)范、質量等探討也比較少,缺乏理論性指導和規(guī)范性約束,因而隨意性比較突出。志書、志稿中入志照片說明文字的質量并不理想,沒有很好地體現(xiàn)說明文字的功能與作用,存在不少問題。入志照片說明文字幾乎成為提高志書編纂質量的“死角”、“盲區(qū)”。

    第二輪修志,我們要強化志書的整體質量意識,在寫好篇章節(jié)目等志文主體的同時,要重視提高入志照片說明文字的撰稿質量?,F(xiàn)就此問題作初步探討,祈請同仁指正。

    一、撰寫入志照片說明文字要遵循志書的體例和行文規(guī)范

    照片說明文字是什么體裁?筆者認為,照片說明文字本身并非自成一體,而是隨照片的應用及其應用目的體現(xiàn)出不同的體裁特征。照片采用于文學藝術類的圖書、作品集、專輯,或作為攝影藝術作品的,應用目的主要是展現(xiàn)藝術性的創(chuàng)作成果,其說明文字就應體現(xiàn)文學藝術作品的體裁特征;照片采用于新聞類載體,應用目的主要是作新聞圖片報道,其說明文字就應體現(xiàn)新聞報道的體裁特征;照片采用于志書,應用目的是提供一定行政地域內某事項的歷史與現(xiàn)狀的特定資料,其說明文字就應體現(xiàn)志體“直書其事”的紀實性特征。早在方志的前身--圖經(jīng)中,就以圖的形式承載地情資料,圖經(jīng)的說明文字和圖片共同作為承載地情資料的組成部分,發(fā)展成為地方志的重要載體。因此,入志照片說明文字納入志體可以說是正本溯源,應遵循志體的寫作要求和規(guī)范體現(xiàn)志書的體裁特征。

    1.采用語體文、記述體,對照片進行紀實性解說,文風樸實,述而不論  以往入志照片說明文字很突出的問題是沒有按志書行文規(guī)范進行“直書其事”的紀實性表述,而是用描寫、渲染、夸張、想象、抒情等文學藝術的手法,說明文字帶有濃郁的文學性、藝術性色彩?;蛘哂每偨Y性報道、現(xiàn)場直播、導游解說手法,帶有評論性、主觀性色彩。例如:某志書收錄的照片,一幅主體內容為在山腳下安裝廣播電視設備的場景,說明文字為:“大山,你無法阻擋我村村通廣播電視,通到那坡縣大山深處,讓邊民追趕‘信息時代’的步伐!”又如一幅主體內容為新建民房小區(qū)全景圖,說明文字為:“整齊劃一的大新縣碩龍鎮(zhèn)巖應村底屯民房,體現(xiàn)了黨和政府對戰(zhàn)爭后回遷邊民的關愛。”一幅拍攝某山村邊防部隊戰(zhàn)士幫群眾蓋房子的照片,說明文字為:“茅草房改造,駐某縣子弟兵的熱情和汗水使邊民感激不盡。”一幅拍攝農民一家老小看電視場景的照片,說明文字為:“精彩的電視節(jié)目讓大石山區(qū)農家祖孫們大開眼界。” 一幅拍攝模擬法庭現(xiàn)場的照片,說明文字為:“廣西電大檢察分校開放教育成果豐碩?!倍际菦]有按志體記述照片主體信息。一幅反映職工籃球賽的照片,說明文字為藝術化的渲染、夸張:“好球!加油!”未提供何時何單位職工開展什么體育競賽活動等資料信息。

    二輪修志要糾正這一偏向,入志照片說明文字要得體。一幅照片說明文字為:“瞧,靖西縣一大批有抱負的青年,懷著美好的愿望,踴躍到縣勞動服務公司報名赴廣東務工,勞動保障部門的工作人員熱情而細致地給以辦理手續(xù)。”是不合志體的,按志體要求應寫為:“某年某月某日,靖西縣勞動服務公司為赴廣東務工的青年辦理手續(xù)場面。”又如一幅照片主體內容為工人在電線桿上高空作業(yè),架設輸電線路,說明文字為:“把光明送到邊境村寨?!笔遣缓现倔w的。按志體要求應寫為:“某某年,廣西電力有限公司工人在龍州境內架設村村通電線路,該扶貧工程項目使邊境多少個村寨通電。”另一幅照片主體內容為輸電線路,說明文字為“農村電網(wǎng)改造,村村通電,給邊民帶來了光明的生活?!辈捎酶哂谡掌黧w內容、總結報道式的表述,也不合志體。按志書體例要求,應改為:“某某年建成的東興市境內電網(wǎng)?!币环臄z扶貧項目異地安置點一位老農給鴨群喂食的照片,志稿說明文字為:“窮則思遷尋富路,走出山門天地寬。昔日一窮二白,難以糊口的移民如今豐衣足食,有的建起了新房,彩電、電冰箱也進入尋常百姓家,生活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各異地安置點糧食豐收。果蔗飄香,雞鴨成群,呈現(xiàn)出一派生機盎然,欣欣向榮的景象?!睘槲膶W藝術式的寫法,應改為志書的記實寫法:“某年何處來的移民在某縣某異地安置點(寫拍攝主體所在地名稱)安居樂業(yè),圖為家庭養(yǎng)殖場景?!?SPAN lang=EN-US>

    2.文字精練,簡明扼要,篇幅簡省  以往入志照片說明文字存在的問題還表現(xiàn)在:說明文字不夠精煉,文字過長。例如一幅照片主體內容為土特產八渡筍產品,說明文字為:“田林縣六隆異地安置開發(fā)區(qū)成立了六隆八渡筍開發(fā)總公司。采用‘公司+基地+農戶’的形式,實行‘產、供、銷’一條龍市場化服務,并引來臺灣山弘公司投資2000多萬元,興建一個八渡筍加工廠,負責加工銷售。曾為清朝貢品的八渡筍又受到現(xiàn)代人的青睞,產品遠銷日本、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qū)。六隆,不僅成為異地安置的樣板,而且為百色地區(qū)探索農業(yè)產業(yè)化道路提供了很好的經(jīng)驗。如今已設立六隆鎮(zhèn),六隆的發(fā)展將會越來越好。”這個冗長的說明文字近二百字。要克服這一問題,必須處理照片說明與志文記述的關系,照片主體內容的相關資料應放在志文中寫,照片說明文字不宜過多展開記述,一般一兩句話即可;要避免采用與照片內容相距甚遠、甚至脫節(jié)的說明文字。

    此外,有的連續(xù)性系列照片或相關組合照片的說明文字,逐一分別寫說明文字,既未能反映出相關照片內容的內在聯(lián)系,缺乏整體性,又拉長了說明文字的篇幅。因此,對于反映同一主題多側面的照片、同一時間發(fā)生的不同場景的照片、同一主題的連續(xù)性系列照片,可以采用系列組合式編排,若干幅照片共寫一個說明詞,分別陳述及指示圖意,構成一個板塊,既溝通若干幅照片的內在聯(lián)系,增強整體性,又節(jié)約文字,壓縮篇幅。如《廣西通志·醫(yī)藥志》收錄拍攝機構大門的照片,每一個機構收錄現(xiàn)今與前身的2幅照片,合成一個信息單元,共寫一個說明文字,如:“1967年籌建的廣西桂林第三制藥廠,1972年元月建成投產(左圖),是廣西生產抗生素原藥的基地,1993年加入桂林集琦集團有限公司(上圖)。19977月股票上市,是廣西醫(yī)藥行業(yè)股票上市的第一家企業(yè)?!?SPAN lang=EN-US>

    3.記述要素要有統(tǒng)一規(guī)范,體現(xiàn)嚴謹性  說明文字記述要素不規(guī)范也是入志照片說明文字常見問題。記述要素不規(guī)范一是不符合志書行文規(guī)范,二是在一部書內對共性事項、同類問題沒有統(tǒng)一規(guī)范。

    對其對癥下藥的辦法是,照片說明文字要遵循志書的行文規(guī)范。例如對領導人職務、身份的表述,對專有名稱、專門術語的表述,要符合《地方志書質量規(guī)定》“第三十四條”(廣西的志書要符合《廣西續(xù)修地方志行文規(guī)定》“五、稱謂  3條”規(guī)定的行文規(guī)范)。此外,還應該有照片說明文字記述要素的統(tǒng)一規(guī)范。同一部志書的入志照片,說明文字要有本書的統(tǒng)一規(guī)范,尤其是對同類照片,照片中主體內容的同類事項,統(tǒng)一規(guī)定解說的事項、要點、解說的分寸與程度,解說的輕重與詳略等。如對領導人職務的表述,統(tǒng)一規(guī)定按照片拍攝時的職務來記述,統(tǒng)一要求標注在照片中位置的方式,對陪同主要領導人活動的人員是否記述姓名、職務等,也要統(tǒng)一規(guī)范。

    二、說明文字要真實準確

    入志照片說明文字的常見問題之一是不夠真實準確,表述史實不夠準確,或有錯漏,或與志文相矛盾。例如:一幅照片說明文字為:“199611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黨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兩次深入廣西貧困地區(qū)視察扶貧工作?!逼渲杏袃商幉粶蚀_:一是表述史實寫“兩次深入”不真實,一年的一個月份之內不可能“兩次”到廣西一個地方視察;二是視察地點“廣西貧困地區(qū)”太寬泛,提供信息不準確。應表述為:“199611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黨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到廣西地區(qū)百色貧困縣田陽縣那坡鎮(zhèn)永常村視察扶貧工作,這是他繼6年前視察田陽縣之后第二次到該縣視察?!庇秩鐜追绫恼f明文字“廣西路第53號碑”,應為“廣西西路第53號碑”;廣西第7號碑”應為 “廣西東路第7號碑”,“界碑”應為“第一號界碑”,漏掉關鍵字,就造成史實錯誤。

    確保資料的真實性是志書質量的關鍵,是關系到資料的權威性和志書公信度的大問題,不可輕視。照片說明文字的質量事關整部志書質量,應該與志文的質量統(tǒng)一要求,從核實資料入手,保證說明文字真實準確。

    一是對照片中人物的姓名、身份(職務、職稱等)、活動時間、活動地點、活動事項,對照片中場景、物體的名稱、地點、形成時間等基本信息要素,表述要真實準確。

    二是照片說明文字與志文中篇章節(jié)目相關之處的記述要吻合,避免照片說明文字與志文對同一事項的記述相矛盾。

    三、撰寫入志照片說明文字應盡量體現(xiàn)其信息功能作用

    (一)正確認識入志照片說明文字的信息功能

    照片說明文字,是志書信息的輔助載體,雖然文字不多,但具有多方面的信息功能。我們應正確認識其信息功能,讓短小精悍的說明文字,為編纂高質量的志書發(fā)揮它最大的效用。筆者認為,照片說明文字的功能主要有5種。

    1.直接詮釋照片信息主體及內涵主題的解說功能   照片都有被攝主體,這個主體是人物、事物、景物、物品等,通過被攝主體來表現(xiàn)某個主題、內涵意義。入志照片說明文字的目的主要是直接解說照片所反映的主體內容,提示照片場景的時間、空間、主體對象等被攝主體事實,揭示照片蘊藏的自然與社會內涵、所表達的普遍性意義或特定主題。一般用一句話記述照片反映何時何人在何地做何事,何時何地何事物什么狀況、什么場景,讓人看懂照片的內涵、主題即可。

    2.拓展照片相關信息的擴容功能   有的照片內容是特定背景下的產物,孤立地看照片,是不能夠充分了解該照片的豐富內涵、歷史積淀、前因后果的。適當記述與照片內容關系緊密的背景資料,拓展(鏈接)連帶、相關信息,就能達到照片信息擴容作用。

    3.對志文內容的聯(lián)系、溝通、印證功能  入志照片說明文字與志文某篇章節(jié)的記述相照應,溝通文字記述與照片兩種體裁的聯(lián)系,既使志體與圖照有機結合,互相印證,增強志書的記實性,又使圖文并茂,增強志書的可讀性。

    4.揭示照片文獻價值的增值功能  說明文字不但要準確詮釋照片反映的歷史內涵,必要時還可提供關于該照片歷史價值、使用價值等信息,反映照片作為文獻載體發(fā)展的歷史和成果。在提示照片內容的基礎上突出了照片的歷史意義和文獻增值作用。

    5.彌補搜集入志照片不足的補救功能   如果,照片志搜集某些專題的歷史照片很少,不足以支撐該專題,或者僅有的照片入志顯得過于單薄,則可以通過說明文字來補救。

    (二)撰寫入志照片說明文字應盡量體現(xiàn)其信息功能作用

    1.最大化地體現(xiàn)對照片信息主體的解說功能      第一,說明文字提示照片的主體內容要素應齊全。如時間、地點、主體對象等必備要素盡量不要缺漏。

    入志照片說明文字常見問題是記述要素不全,解說不完整,指事不明。主要是時間、地點、主體對象、事件等基本要素不齊全。問題最多的是缺少記時間、地點,如一幅照片內容為課堂場景,說明文字為“課堂培訓”,沒有說明什么時間什么地點什么單位舉辦什么內容的培訓,或者是什么項目的培訓,就沒有起到說明文字準確解說被攝主體的功能作用,致使照片失去存史價值和使用價值。

    要避免記述要素缺漏,就應從收集資料的基礎工作做起,征集照片資料時要強調提供照片者把照片涉及的資料信息要素寫齊全。

    拍攝主體如果是舊地址、遺址、歷史人物的照片,盡量寫出拍攝的時間(年代)、地點。有些搜集得來的照片,如果提供者沒有標明時間地點,編纂者應該千方百計給照片補寫上時間、地點。補充時間、地點,可以據(jù)志書相關章節(jié)的記述、史籍的資料,通過考證、核查、判斷的辦法,得出時間、地點,如果沒有很具體的時間,至少可以用大致的時間,如歷史時期、世紀,年代;政治運動的時間概念,如“大躍進”中,“文化大革命”中;經(jīng)濟建設的時間概念,如五年計劃時期,八七脫貧攻堅期間,邊境建設大會戰(zhàn)中等等。例如:一幅歷史照片拍攝“行駛在潯江的新式電船”,沒有時間,可以從《廣西通志》的《機械工業(yè)志》、《交通志》等專志及《廣西航運史》中查出廣西新式電船派行梧邕線的時間是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就可以給此照片補時間:“光緒末年或清末”。補記地點亦如此,如果沒有很具體的地點,至少可以用大致范圍的地點,如特定范圍的行政區(qū)、地理分區(qū)、經(jīng)濟區(qū)等,雖然地點不夠精確,但總好過連大致的、一定范圍內的地點都不清楚。

    拍攝主體是機構實體標志性場所、建筑物(如辦公樓、工廠、農場等)全景圖或一角的照片,產品、成果實物(如汽車、拖拉機等)的照片,一般有兩種時間,一是照片中主體對象形成的時間,如某水電站、某火電廠建成的時間,某產品問世的時間。二是拍攝的時間。說明文字最好把兩種時間都寫上,或者寫清其中一種時間。

    第二,準確詮釋照片主體內容,緊扣主題,揭示主題,構成體現(xiàn)一個主題的完整的信息單元。

    以往入志照片說明文字常見的問題之一是: 未緊扣主題,或主題不夠鮮明突出,甚至與編排照片的專題、照片內容主題無關。如編排在《僑務志》“桂東南重點僑鄉(xiāng)”章的一幅經(jīng)略臺真武閣的照片,說明文字為:“經(jīng)略臺真武閣”,像是介紹風景名勝圖片的說明詞,未用上與“僑鄉(xiāng)”有關的關鍵詞,未緊扣“重點僑鄉(xiāng)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主題。例如,“扶貧經(jīng)濟實體的扶貧效果”節(jié)的配文照片拍攝一片樹林,說明文字為:“龍勝各族自治縣藥材資源厚樸林”,未緊扣“扶貧經(jīng)濟實體扶持種植藥材厚樸致富”的主題。一幅拍攝土特產品的照片,說明文字為:“廣西第一名椒——天等縣天等指天椒”,說明文字未能揭示主題,這幅照片編排在“扶貧成效”節(jié),要表明的主旨不明確。另一幅隨文照片內容為幾個婦女在山林里活動,說明文字為:“美麗的羅城仫佬族姑娘”,沒有緊扣“組織貧困縣群眾進行開發(fā)性生產”的主題。

    另一個問題是:說明文字與照片主體內容脫節(jié)。不是對照片主體內容的直接說明,沒有寫清該照片的時間、地點、場景、史事,說明文字與圖片內容相去甚遠,或有些“跑偏”,文題不符、文圖不符。例如,有一幅拍攝洪秀全半身像的照片,說明文字記述的是洪秀全傳略,只是提供該人的相關資料,而沒有對照片作說明:該照片載錄的什么信息,何時何地為洪秀全立的塑像(準確地還應寫明照片所攝洪秀全像是石像還是銅像等要素)。又如:照片拍攝主體內容:村莊遠景圖,樓房、水塘。說明文字為:“靈山縣佛子鎮(zhèn)大蘆村是有名單荔枝村,有保護完整的古文化住宅群。大蘆村立足本地歷史文化特點,賦予新農村建設歷史文化內涵,把大蘆村建成集生產和文化旅游于一體的社會主義新農村?!闭掌瑸榇迩f風景圖:山水綠樹、樓房、池塘、游樂船。說明文字為:“恭城紅巖村榮獲‘全國農業(yè)旅游示范點’稱號。”不是對照片主體內容的直接說明,照片與文字記述的史事脫節(jié),使人不明白該照片的時間、地點、場景與說明文字所記的事實之間有何關系。

    針對這些問題,對策是:直接反映人物活動為主體內容的照片,其說明文字應按記事文體來寫,直接把照片的主角人物及必需記的相關重要人物、何時、在何地、干何事等要素記清記全,緊扣主題,寫出該照片載錄主體信息內容。主角人物及必需記的相關重要人物,要寫清其姓名、在拍攝該照片時的身份(職務、社會角色等),在照片中的位置;時間,盡量寫明年月日;地點,盡量寫到比較具體的行政區(qū)劃地、有實體意義的機構所在地;人物活動,一要寫準活動關鍵詞,如“考察”與“視察” ,“指導工作”與“檢查工作”,“調研”與“了解情況”、“聽取匯報”,“接見”與“會見”等,用詞不同,表述人物的身份、活動內涵就不同,用詞一定要準確反映人物及其活動的真實情況。二要突出人物活動的主題意義。說明文字緊扣照片編排的專題、主題。直接反映某事件、事物、景物(場景)的照片,寫清其事件、事物、景物的名稱,發(fā)生在(拍攝在)何時、何地,事件的事由、照片反映的主題內涵。

    以景物、建筑物為主體內容的照片,要揭示主題,主題要和志書的記述內容相關。因為拍攝景物、建筑物為主體內容的照片,往往其主題是隱寓的,而且同一景物,會被不同的作者賦予不同的主題。例如,拍攝主體為林區(qū)里一片羅漢果林木的照片。選用到林業(yè)志,說明文字的主題應該是:“某經(jīng)濟林區(qū)”。選用到生物志,說明文字的主題應該是:“葫蘆科植物羅漢果(并寫學名)、產地?!边x用到醫(yī)藥志,說明文字的主題應該是:“地道藥材羅漢果、栽培基地?!边x用到扶貧志,說明文字的主題應該是:“某扶貧安置點種植的羅漢果”,或“扶貧開發(fā)墾荒種植羅漢果初見成效。”選用到旅游志,說明文字的主題就可能是“生態(tài)農業(yè)旅游”了。此外還可以有“退耕還林”、“農業(yè)產業(yè)化”等主題。又如,一幅拍攝主體為百色清風樓的照片,編入報業(yè)志,說明文字主題關鍵詞必須是“報社舊址”。如果說明文字不寫清1929年紅七軍機關報《右江日報》報社與百色清風樓的關系,不揭示照片主體內容與志書內容相關的主題意義,該照片入報業(yè)志的主旨就不明確。

    2.恰如其分地體現(xiàn)對照片相關信息的擴容功能   可以交代與照片密切相關的背景資料、連帶資料,拓展照片的信息容量,揭示照片的主題意義。

    例如,一幅主體內容為藥品的照片說明文字為:“1985年批準上市的眩暈寧沖劑,是中藥治療眩暈癥的唯一藥品,獲1985年廣西新工業(yè)產品百花獎?!闭f明文字不但有照片主體信息,還有該藥品“批準上市”、“ 中藥治療眩暈癥的唯一藥品”及獲獎等相關信息,擴展了照片主體信息含量的廣度和深度。

    尤其是間接反映人物、事件(史實)的照片,以小見大、以點帶面、以個別反映一般的照片,要適當引導讀者把眼光拓展到照片之外,補充照片以外的更廣闊、豐富的相關內容,連結照片方寸之內的“點”與照片剪裁之外的“面”。例如,一幅拍攝主體為現(xiàn)場會的照片,說明文字為:“19978月,自治區(qū)計生委在平南縣召開自治區(qū)計劃生育合同法制化規(guī)范化管理現(xiàn)場會,推廣平南縣的經(jīng)驗。至2003年,實行計劃生育合同管理的行政村占全自治區(qū)村委會總數(shù)的85.90%”。第一句解說詞要素齊全,緊扣主題,達到文字說明的解說功能要求,且符合志體規(guī)范。第二句拓展信息,則溝通了照片主體內容的“點”與“面”。又如,一幅照片說明文字為:“工農兵報社1930年使用過的印刷機?,F(xiàn)存龍州起義陳列館?!钡谝痪湓捊庹f照片主體信息,第二句話拓展信息。類似的寫法非常適用于運動會開幕式的照片,文藝活動的照片等,說明文字不僅著眼于運動、演出的場地,還可適當寫到舉辦運動會的宗旨、規(guī)模、影響、意義等,慰問演出的更多場次、形成的制度、社會效應等,真正體現(xiàn)入志照片以小見大、以點帶面,對信息的聚集和輻射作用。

    這類說明文字,往往容易出現(xiàn)幾種失誤:

    一是只寫“面”上的擴展信息,而忘記解說照片的主體信息,造成說明文字與照片脫節(jié)。例如:某志收錄的一幅照片,主體內容是舉行新聞發(fā)布會的場面。說明文字為:“19941217日,廣西桂林三金藥業(yè)集團公司生產的桂林西瓜霜(系列產品)被桂林市政府命名為桂林第四寶。”另一幅照片主體內容為某一公司大門,說明文字為:“1988年,桂林制藥廠在澳大利亞墨爾本創(chuàng)辦星加桂林制藥有限公司,輸出技術、設備、中間體,生產左旋咪銼。此為廣西藥業(yè)行業(yè)唯一輸出技術項目?!边@樣寫說明文字只是交代相關信息,沒有直接解說照片主體畫面。

    二是寫擴展信息時,拓展的內容寬泛、篇幅過大,甚至造成喧賓奪主或離題萬里。例如:某志書收錄一幅照片主體內容為施行手術場面,說明文字為:“建于1984年的全州縣計生服務站,在計劃生育工作中發(fā)揮了科技服務、宣傳教育、藥具管理、技術培訓四大職能,取得顯著成績,1988年被國家計生委評為全國計劃生育先進服務站。圖為計劃生育人員在施行節(jié)育手術?!憋@然,擴展信息過于寬泛。

    三是在解說照片主體信息的“點”與寫擴展信息的“面”之間缺少過渡銜接。

    例如:某志書收錄的一幅照片,主體內容是一人在讀報,說明文字為:“越南胡志明主席應邀于1960519日在廣西南寧西園飯店度過70歲壽辰,清晨閱讀《廣西日報》上刊載的中國領導人向他祝賀的賀電?!鄙舷戮涞恼掌黧w信息與擴展信息之間缺少過渡銜接詞“圖為”。

    為了避免上述失誤,一般說明文字最好只寫兩句話,一句是解說照片主體信息,一句是拓展相關信息,用“圖為”兩字來連接圖片主體信息與擴展信息。例如:“1984年自治區(qū)計生委成立后,組織宣傳隊深入壯鄉(xiāng)瑤寨,宣傳計劃生育政策及避孕節(jié)育知識。圖為宣傳隊員在德??h放映計劃生育影片?!?SPAN lang=EN-US>

    3.充分發(fā)揮對圖照與志文之間的聯(lián)系溝通功能  說明文字要與志文相呼應,溝通志文記載與照片的關系,使圖照與志文有機結合,互相印證,圖文并茂。(例略)

    4.特別突出說明文字揭示照片文獻價值的功能   對歷史人物照片,說明文字是否點明是何時的影像,是真人照片還是“畫像”,或者是后人制作的立于何處的塑像(銅像);對反映歷史事件的照片,是否為當時親歷者(當事人)、目擊者(見證人)拍攝的,該照片的歷史價值、收藏價值、認知價值就大不一樣,尤其是交代攝于某個歷史年代、出自某名人、重要人物之手,肯定會使該照片的珍貴價值得以突顯。例如:某志書收錄一幅人物半身像,說明文字為:“廣西日報社首任社長史乃展,1951年元旦攝于南寧共和路廣西日報社舊址內?!闭f明文字提供拍攝人物的身份、拍攝時間、地點(場景、場合)等信息,無疑增強了照片的歷史價值。對舊址、遺址上的建筑物,要說明是原建筑物,還是何時修復、重建、新建的建筑物。有的說明文字說明照片的由來、是什么時候的文獻成品,比提示照片內容更具有歷史意義和文獻價值。例如,對《嶺表紀蠻》及其《苗荒小紀》的照片,既說明各照片的內容,又說明為民國時期著名學者劉介(劉錫蕃)深入金秀大瑤山、苗寨等地作社會調查、采風拍攝的瑤族、苗族及支系的社會風俗照片,是當時重要的社會學成果(學者采風獲得的第一手民族民俗資料照片)。這樣不僅僅直接說明照片內容,本身更具有歷史意義和文獻價值。又如,說明文字中點明該照片是“真跡”、“原稿” 、“最早的照片”、“首次發(fā)布”、“唯獨的一幅”、“現(xiàn)場實景”等,肯定會突出和增強照片的珍貴價值。

    5. 適當利用說明文字彌補入志專題照片不足的補校功能  獨立成書的照片志,遇到某些專題照片不足時,可以適當增加說明文字,溝通照片內外、照片之間的關系,使零散、孤立的照片在文字說明的輔助下也能支撐一個專題。

    ( 作者: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

         (本文為2011年廣西地方志理論研討會論文,刊載于《廣西地方志》2011年第5期。)

  • 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內蒙古區(qū)情網(wǎng)》官方網(wǎng)站
  • (志鑒論壇)提高入志照片說明文字質量之我見
  • 摘要:要重視提高入志照片說明文字的撰稿質量。撰寫入志照片說明文字要遵循志書的體例和行文規(guī)范,說明文字要真實準確。要盡量體現(xiàn)其信息功能作用,體現(xiàn)對照片信息主體的解說功能,對照片相關信息的擴容功能,對圖照與志文之間的聯(lián)系溝通功能,揭示照片文獻價值的功能。

    關鍵詞:入志照片   說明文字   質量   規(guī)范  功能

    新方志編纂中,照片和圖一樣,已成為志書的必備體裁之一,照片志,已成為志書的一個種類。照片說明文字是入志照片的組成部分,如何寫好照片說明文字,增強入志照片運用的效果,發(fā)揮照片入志的功能,事關整部志書的質量。在首輪新方志編纂實踐中,往往注重照片的搜集、選擇和編排,而忽略照片說明文字的撰寫,在思想上以為在整部志書編纂中,入志照片說明文字是“小兒科”,無足輕重,隨便寫寫就可以了,一般很少下功夫研究如何提高入志照片說明文字的質量;再則對入志照片說明文字的功能、編寫規(guī)范、質量等探討也比較少,缺乏理論性指導和規(guī)范性約束,因而隨意性比較突出。志書、志稿中入志照片說明文字的質量并不理想,沒有很好地體現(xiàn)說明文字的功能與作用,存在不少問題。入志照片說明文字幾乎成為提高志書編纂質量的“死角”、“盲區(qū)”。

    第二輪修志,我們要強化志書的整體質量意識,在寫好篇章節(jié)目等志文主體的同時,要重視提高入志照片說明文字的撰稿質量?,F(xiàn)就此問題作初步探討,祈請同仁指正。

    一、撰寫入志照片說明文字要遵循志書的體例和行文規(guī)范

    照片說明文字是什么體裁?筆者認為,照片說明文字本身并非自成一體,而是隨照片的應用及其應用目的體現(xiàn)出不同的體裁特征。照片采用于文學藝術類的圖書、作品集、專輯,或作為攝影藝術作品的,應用目的主要是展現(xiàn)藝術性的創(chuàng)作成果,其說明文字就應體現(xiàn)文學藝術作品的體裁特征;照片采用于新聞類載體,應用目的主要是作新聞圖片報道,其說明文字就應體現(xiàn)新聞報道的體裁特征;照片采用于志書,應用目的是提供一定行政地域內某事項的歷史與現(xiàn)狀的特定資料,其說明文字就應體現(xiàn)志體“直書其事”的紀實性特征。早在方志的前身--圖經(jīng)中,就以圖的形式承載地情資料,圖經(jīng)的說明文字和圖片共同作為承載地情資料的組成部分,發(fā)展成為地方志的重要載體。因此,入志照片說明文字納入志體可以說是正本溯源,應遵循志體的寫作要求和規(guī)范體現(xiàn)志書的體裁特征。

    1.采用語體文、記述體,對照片進行紀實性解說,文風樸實,述而不論  以往入志照片說明文字很突出的問題是沒有按志書行文規(guī)范進行“直書其事”的紀實性表述,而是用描寫、渲染、夸張、想象、抒情等文學藝術的手法,說明文字帶有濃郁的文學性、藝術性色彩?;蛘哂每偨Y性報道、現(xiàn)場直播、導游解說手法,帶有評論性、主觀性色彩。例如:某志書收錄的照片,一幅主體內容為在山腳下安裝廣播電視設備的場景,說明文字為:“大山,你無法阻擋我村村通廣播電視,通到那坡縣大山深處,讓邊民追趕‘信息時代’的步伐!”又如一幅主體內容為新建民房小區(qū)全景圖,說明文字為:“整齊劃一的大新縣碩龍鎮(zhèn)巖應村底屯民房,體現(xiàn)了黨和政府對戰(zhàn)爭后回遷邊民的關愛。”一幅拍攝某山村邊防部隊戰(zhàn)士幫群眾蓋房子的照片,說明文字為:“茅草房改造,駐某縣子弟兵的熱情和汗水使邊民感激不盡?!币环臄z農民一家老小看電視場景的照片,說明文字為:“精彩的電視節(jié)目讓大石山區(qū)農家祖孫們大開眼界。” 一幅拍攝模擬法庭現(xiàn)場的照片,說明文字為:“廣西電大檢察分校開放教育成果豐碩?!倍际菦]有按志體記述照片主體信息。一幅反映職工籃球賽的照片,說明文字為藝術化的渲染、夸張:“好球!加油!”未提供何時何單位職工開展什么體育競賽活動等資料信息。

    二輪修志要糾正這一偏向,入志照片說明文字要得體。一幅照片說明文字為:“瞧,靖西縣一大批有抱負的青年,懷著美好的愿望,踴躍到縣勞動服務公司報名赴廣東務工,勞動保障部門的工作人員熱情而細致地給以辦理手續(xù)。”是不合志體的,按志體要求應寫為:“某年某月某日,靖西縣勞動服務公司為赴廣東務工的青年辦理手續(xù)場面?!庇秩缫环掌黧w內容為工人在電線桿上高空作業(yè),架設輸電線路,說明文字為:“把光明送到邊境村寨?!笔遣缓现倔w的。按志體要求應寫為:“某某年,廣西電力有限公司工人在龍州境內架設村村通電線路,該扶貧工程項目使邊境多少個村寨通電。”另一幅照片主體內容為輸電線路,說明文字為“農村電網(wǎng)改造,村村通電,給邊民帶來了光明的生活?!辈捎酶哂谡掌黧w內容、總結報道式的表述,也不合志體。按志書體例要求,應改為:“某某年建成的東興市境內電網(wǎng)?!币环臄z扶貧項目異地安置點一位老農給鴨群喂食的照片,志稿說明文字為:“窮則思遷尋富路,走出山門天地寬。昔日一窮二白,難以糊口的移民如今豐衣足食,有的建起了新房,彩電、電冰箱也進入尋常百姓家,生活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各異地安置點糧食豐收。果蔗飄香,雞鴨成群,呈現(xiàn)出一派生機盎然,欣欣向榮的景象?!睘槲膶W藝術式的寫法,應改為志書的記實寫法:“某年何處來的移民在某縣某異地安置點(寫拍攝主體所在地名稱)安居樂業(yè),圖為家庭養(yǎng)殖場景?!?SPAN lang=EN-US>

    2.文字精練,簡明扼要,篇幅簡省  以往入志照片說明文字存在的問題還表現(xiàn)在:說明文字不夠精煉,文字過長。例如一幅照片主體內容為土特產八渡筍產品,說明文字為:“田林縣六隆異地安置開發(fā)區(qū)成立了六隆八渡筍開發(fā)總公司。采用‘公司+基地+農戶’的形式,實行‘產、供、銷’一條龍市場化服務,并引來臺灣山弘公司投資2000多萬元,興建一個八渡筍加工廠,負責加工銷售。曾為清朝貢品的八渡筍又受到現(xiàn)代人的青睞,產品遠銷日本、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qū)。六隆,不僅成為異地安置的樣板,而且為百色地區(qū)探索農業(yè)產業(yè)化道路提供了很好的經(jīng)驗。如今已設立六隆鎮(zhèn),六隆的發(fā)展將會越來越好?!边@個冗長的說明文字近二百字。要克服這一問題,必須處理照片說明與志文記述的關系,照片主體內容的相關資料應放在志文中寫,照片說明文字不宜過多展開記述,一般一兩句話即可;要避免采用與照片內容相距甚遠、甚至脫節(jié)的說明文字。

    此外,有的連續(xù)性系列照片或相關組合照片的說明文字,逐一分別寫說明文字,既未能反映出相關照片內容的內在聯(lián)系,缺乏整體性,又拉長了說明文字的篇幅。因此,對于反映同一主題多側面的照片、同一時間發(fā)生的不同場景的照片、同一主題的連續(xù)性系列照片,可以采用系列組合式編排,若干幅照片共寫一個說明詞,分別陳述及指示圖意,構成一個板塊,既溝通若干幅照片的內在聯(lián)系,增強整體性,又節(jié)約文字,壓縮篇幅。如《廣西通志·醫(yī)藥志》收錄拍攝機構大門的照片,每一個機構收錄現(xiàn)今與前身的2幅照片,合成一個信息單元,共寫一個說明文字,如:“1967年籌建的廣西桂林第三制藥廠,1972年元月建成投產(左圖),是廣西生產抗生素原藥的基地,1993年加入桂林集琦集團有限公司(上圖)。19977月股票上市,是廣西醫(yī)藥行業(yè)股票上市的第一家企業(yè)?!?SPAN lang=EN-US>

    3.記述要素要有統(tǒng)一規(guī)范,體現(xiàn)嚴謹性  說明文字記述要素不規(guī)范也是入志照片說明文字常見問題。記述要素不規(guī)范一是不符合志書行文規(guī)范,二是在一部書內對共性事項、同類問題沒有統(tǒng)一規(guī)范。

    對其對癥下藥的辦法是,照片說明文字要遵循志書的行文規(guī)范。例如對領導人職務、身份的表述,對專有名稱、專門術語的表述,要符合《地方志書質量規(guī)定》“第三十四條”(廣西的志書要符合《廣西續(xù)修地方志行文規(guī)定》“五、稱謂  3條”規(guī)定的行文規(guī)范)。此外,還應該有照片說明文字記述要素的統(tǒng)一規(guī)范。同一部志書的入志照片,說明文字要有本書的統(tǒng)一規(guī)范,尤其是對同類照片,照片中主體內容的同類事項,統(tǒng)一規(guī)定解說的事項、要點、解說的分寸與程度,解說的輕重與詳略等。如對領導人職務的表述,統(tǒng)一規(guī)定按照片拍攝時的職務來記述,統(tǒng)一要求標注在照片中位置的方式,對陪同主要領導人活動的人員是否記述姓名、職務等,也要統(tǒng)一規(guī)范。

    二、說明文字要真實準確

    入志照片說明文字的常見問題之一是不夠真實準確,表述史實不夠準確,或有錯漏,或與志文相矛盾。例如:一幅照片說明文字為:“199611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黨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兩次深入廣西貧困地區(qū)視察扶貧工作?!逼渲杏袃商幉粶蚀_:一是表述史實寫“兩次深入”不真實,一年的一個月份之內不可能“兩次”到廣西一個地方視察;二是視察地點“廣西貧困地區(qū)”太寬泛,提供信息不準確。應表述為:“199611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黨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到廣西地區(qū)百色貧困縣田陽縣那坡鎮(zhèn)永常村視察扶貧工作,這是他繼6年前視察田陽縣之后第二次到該縣視察?!庇秩鐜追绫恼f明文字“廣西路第53號碑”,應為“廣西西路第53號碑”;廣西第7號碑”應為 “廣西東路第7號碑”,“界碑”應為“第一號界碑”,漏掉關鍵字,就造成史實錯誤。

    確保資料的真實性是志書質量的關鍵,是關系到資料的權威性和志書公信度的大問題,不可輕視。照片說明文字的質量事關整部志書質量,應該與志文的質量統(tǒng)一要求,從核實資料入手,保證說明文字真實準確。

    一是對照片中人物的姓名、身份(職務、職稱等)、活動時間、活動地點、活動事項,對照片中場景、物體的名稱、地點、形成時間等基本信息要素,表述要真實準確。

    二是照片說明文字與志文中篇章節(jié)目相關之處的記述要吻合,避免照片說明文字與志文對同一事項的記述相矛盾。

    三、撰寫入志照片說明文字應盡量體現(xiàn)其信息功能作用

    (一)正確認識入志照片說明文字的信息功能

    照片說明文字,是志書信息的輔助載體,雖然文字不多,但具有多方面的信息功能。我們應正確認識其信息功能,讓短小精悍的說明文字,為編纂高質量的志書發(fā)揮它最大的效用。筆者認為,照片說明文字的功能主要有5種。

    1.直接詮釋照片信息主體及內涵主題的解說功能   照片都有被攝主體,這個主體是人物、事物、景物、物品等,通過被攝主體來表現(xiàn)某個主題、內涵意義。入志照片說明文字的目的主要是直接解說照片所反映的主體內容,提示照片場景的時間、空間、主體對象等被攝主體事實,揭示照片蘊藏的自然與社會內涵、所表達的普遍性意義或特定主題。一般用一句話記述照片反映何時何人在何地做何事,何時何地何事物什么狀況、什么場景,讓人看懂照片的內涵、主題即可。

    2.拓展照片相關信息的擴容功能   有的照片內容是特定背景下的產物,孤立地看照片,是不能夠充分了解該照片的豐富內涵、歷史積淀、前因后果的。適當記述與照片內容關系緊密的背景資料,拓展(鏈接)連帶、相關信息,就能達到照片信息擴容作用。

    3.對志文內容的聯(lián)系、溝通、印證功能  入志照片說明文字與志文某篇章節(jié)的記述相照應,溝通文字記述與照片兩種體裁的聯(lián)系,既使志體與圖照有機結合,互相印證,增強志書的記實性,又使圖文并茂,增強志書的可讀性。

    4.揭示照片文獻價值的增值功能  說明文字不但要準確詮釋照片反映的歷史內涵,必要時還可提供關于該照片歷史價值、使用價值等信息,反映照片作為文獻載體發(fā)展的歷史和成果。在提示照片內容的基礎上突出了照片的歷史意義和文獻增值作用。

    5.彌補搜集入志照片不足的補救功能   如果,照片志搜集某些專題的歷史照片很少,不足以支撐該專題,或者僅有的照片入志顯得過于單薄,則可以通過說明文字來補救。

    (二)撰寫入志照片說明文字應盡量體現(xiàn)其信息功能作用

    1.最大化地體現(xiàn)對照片信息主體的解說功能      第一,說明文字提示照片的主體內容要素應齊全。如時間、地點、主體對象等必備要素盡量不要缺漏。

    入志照片說明文字常見問題是記述要素不全,解說不完整,指事不明。主要是時間、地點、主體對象、事件等基本要素不齊全。問題最多的是缺少記時間、地點,如一幅照片內容為課堂場景,說明文字為“課堂培訓”,沒有說明什么時間什么地點什么單位舉辦什么內容的培訓,或者是什么項目的培訓,就沒有起到說明文字準確解說被攝主體的功能作用,致使照片失去存史價值和使用價值。

    要避免記述要素缺漏,就應從收集資料的基礎工作做起,征集照片資料時要強調提供照片者把照片涉及的資料信息要素寫齊全。

    拍攝主體如果是舊地址、遺址、歷史人物的照片,盡量寫出拍攝的時間(年代)、地點。有些搜集得來的照片,如果提供者沒有標明時間地點,編纂者應該千方百計給照片補寫上時間、地點。補充時間、地點,可以據(jù)志書相關章節(jié)的記述、史籍的資料,通過考證、核查、判斷的辦法,得出時間、地點,如果沒有很具體的時間,至少可以用大致的時間,如歷史時期、世紀,年代;政治運動的時間概念,如“大躍進”中,“文化大革命”中;經(jīng)濟建設的時間概念,如五年計劃時期,八七脫貧攻堅期間,邊境建設大會戰(zhàn)中等等。例如:一幅歷史照片拍攝“行駛在潯江的新式電船”,沒有時間,可以從《廣西通志》的《機械工業(yè)志》、《交通志》等專志及《廣西航運史》中查出廣西新式電船派行梧邕線的時間是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就可以給此照片補時間:“光緒末年或清末”。補記地點亦如此,如果沒有很具體的地點,至少可以用大致范圍的地點,如特定范圍的行政區(qū)、地理分區(qū)、經(jīng)濟區(qū)等,雖然地點不夠精確,但總好過連大致的、一定范圍內的地點都不清楚。

    拍攝主體是機構實體標志性場所、建筑物(如辦公樓、工廠、農場等)全景圖或一角的照片,產品、成果實物(如汽車、拖拉機等)的照片,一般有兩種時間,一是照片中主體對象形成的時間,如某水電站、某火電廠建成的時間,某產品問世的時間。二是拍攝的時間。說明文字最好把兩種時間都寫上,或者寫清其中一種時間。

    第二,準確詮釋照片主體內容,緊扣主題,揭示主題,構成體現(xiàn)一個主題的完整的信息單元。

    以往入志照片說明文字常見的問題之一是: 未緊扣主題,或主題不夠鮮明突出,甚至與編排照片的專題、照片內容主題無關。如編排在《僑務志》“桂東南重點僑鄉(xiāng)”章的一幅經(jīng)略臺真武閣的照片,說明文字為:“經(jīng)略臺真武閣”,像是介紹風景名勝圖片的說明詞,未用上與“僑鄉(xiāng)”有關的關鍵詞,未緊扣“重點僑鄉(xiāng)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主題。例如,“扶貧經(jīng)濟實體的扶貧效果”節(jié)的配文照片拍攝一片樹林,說明文字為:“龍勝各族自治縣藥材資源厚樸林”,未緊扣“扶貧經(jīng)濟實體扶持種植藥材厚樸致富”的主題。一幅拍攝土特產品的照片,說明文字為:“廣西第一名椒——天等縣天等指天椒”,說明文字未能揭示主題,這幅照片編排在“扶貧成效”節(jié),要表明的主旨不明確。另一幅隨文照片內容為幾個婦女在山林里活動,說明文字為:“美麗的羅城仫佬族姑娘”,沒有緊扣“組織貧困縣群眾進行開發(fā)性生產”的主題。

    另一個問題是:說明文字與照片主體內容脫節(jié)。不是對照片主體內容的直接說明,沒有寫清該照片的時間、地點、場景、史事,說明文字與圖片內容相去甚遠,或有些“跑偏”,文題不符、文圖不符。例如,有一幅拍攝洪秀全半身像的照片,說明文字記述的是洪秀全傳略,只是提供該人的相關資料,而沒有對照片作說明:該照片載錄的什么信息,何時何地為洪秀全立的塑像(準確地還應寫明照片所攝洪秀全像是石像還是銅像等要素)。又如:照片拍攝主體內容:村莊遠景圖,樓房、水塘。說明文字為:“靈山縣佛子鎮(zhèn)大蘆村是有名單荔枝村,有保護完整的古文化住宅群。大蘆村立足本地歷史文化特點,賦予新農村建設歷史文化內涵,把大蘆村建成集生產和文化旅游于一體的社會主義新農村?!闭掌瑸榇迩f風景圖:山水綠樹、樓房、池塘、游樂船。說明文字為:“恭城紅巖村榮獲‘全國農業(yè)旅游示范點’稱號。”不是對照片主體內容的直接說明,照片與文字記述的史事脫節(jié),使人不明白該照片的時間、地點、場景與說明文字所記的事實之間有何關系。

    針對這些問題,對策是:直接反映人物活動為主體內容的照片,其說明文字應按記事文體來寫,直接把照片的主角人物及必需記的相關重要人物、何時、在何地、干何事等要素記清記全,緊扣主題,寫出該照片載錄主體信息內容。主角人物及必需記的相關重要人物,要寫清其姓名、在拍攝該照片時的身份(職務、社會角色等),在照片中的位置;時間,盡量寫明年月日;地點,盡量寫到比較具體的行政區(qū)劃地、有實體意義的機構所在地;人物活動,一要寫準活動關鍵詞,如“考察”與“視察” ,“指導工作”與“檢查工作”,“調研”與“了解情況”、“聽取匯報”,“接見”與“會見”等,用詞不同,表述人物的身份、活動內涵就不同,用詞一定要準確反映人物及其活動的真實情況。二要突出人物活動的主題意義。說明文字緊扣照片編排的專題、主題。直接反映某事件、事物、景物(場景)的照片,寫清其事件、事物、景物的名稱,發(fā)生在(拍攝在)何時、何地,事件的事由、照片反映的主題內涵。

    以景物、建筑物為主體內容的照片,要揭示主題,主題要和志書的記述內容相關。因為拍攝景物、建筑物為主體內容的照片,往往其主題是隱寓的,而且同一景物,會被不同的作者賦予不同的主題。例如,拍攝主體為林區(qū)里一片羅漢果林木的照片。選用到林業(yè)志,說明文字的主題應該是:“某經(jīng)濟林區(qū)”。選用到生物志,說明文字的主題應該是:“葫蘆科植物羅漢果(并寫學名)、產地?!边x用到醫(yī)藥志,說明文字的主題應該是:“地道藥材羅漢果、栽培基地?!边x用到扶貧志,說明文字的主題應該是:“某扶貧安置點種植的羅漢果”,或“扶貧開發(fā)墾荒種植羅漢果初見成效?!边x用到旅游志,說明文字的主題就可能是“生態(tài)農業(yè)旅游”了。此外還可以有“退耕還林”、“農業(yè)產業(yè)化”等主題。又如,一幅拍攝主體為百色清風樓的照片,編入報業(yè)志,說明文字主題關鍵詞必須是“報社舊址”。如果說明文字不寫清1929年紅七軍機關報《右江日報》報社與百色清風樓的關系,不揭示照片主體內容與志書內容相關的主題意義,該照片入報業(yè)志的主旨就不明確。

    2.恰如其分地體現(xiàn)對照片相關信息的擴容功能   可以交代與照片密切相關的背景資料、連帶資料,拓展照片的信息容量,揭示照片的主題意義。

    例如,一幅主體內容為藥品的照片說明文字為:“1985年批準上市的眩暈寧沖劑,是中藥治療眩暈癥的唯一藥品,獲1985年廣西新工業(yè)產品百花獎?!闭f明文字不但有照片主體信息,還有該藥品“批準上市”、“ 中藥治療眩暈癥的唯一藥品”及獲獎等相關信息,擴展了照片主體信息含量的廣度和深度。

    尤其是間接反映人物、事件(史實)的照片,以小見大、以點帶面、以個別反映一般的照片,要適當引導讀者把眼光拓展到照片之外,補充照片以外的更廣闊、豐富的相關內容,連結照片方寸之內的“點”與照片剪裁之外的“面”。例如,一幅拍攝主體為現(xiàn)場會的照片,說明文字為:“19978月,自治區(qū)計生委在平南縣召開自治區(qū)計劃生育合同法制化規(guī)范化管理現(xiàn)場會,推廣平南縣的經(jīng)驗。至2003年,實行計劃生育合同管理的行政村占全自治區(qū)村委會總數(shù)的85.90%”。第一句解說詞要素齊全,緊扣主題,達到文字說明的解說功能要求,且符合志體規(guī)范。第二句拓展信息,則溝通了照片主體內容的“點”與“面”。又如,一幅照片說明文字為:“工農兵報社1930年使用過的印刷機?,F(xiàn)存龍州起義陳列館?!钡谝痪湓捊庹f照片主體信息,第二句話拓展信息。類似的寫法非常適用于運動會開幕式的照片,文藝活動的照片等,說明文字不僅著眼于運動、演出的場地,還可適當寫到舉辦運動會的宗旨、規(guī)模、影響、意義等,慰問演出的更多場次、形成的制度、社會效應等,真正體現(xiàn)入志照片以小見大、以點帶面,對信息的聚集和輻射作用。

    這類說明文字,往往容易出現(xiàn)幾種失誤:

    一是只寫“面”上的擴展信息,而忘記解說照片的主體信息,造成說明文字與照片脫節(jié)。例如:某志收錄的一幅照片,主體內容是舉行新聞發(fā)布會的場面。說明文字為:“19941217日,廣西桂林三金藥業(yè)集團公司生產的桂林西瓜霜(系列產品)被桂林市政府命名為桂林第四寶?!绷硪环掌黧w內容為某一公司大門,說明文字為:“1988年,桂林制藥廠在澳大利亞墨爾本創(chuàng)辦星加桂林制藥有限公司,輸出技術、設備、中間體,生產左旋咪銼。此為廣西藥業(yè)行業(yè)唯一輸出技術項目?!边@樣寫說明文字只是交代相關信息,沒有直接解說照片主體畫面。

    二是寫擴展信息時,拓展的內容寬泛、篇幅過大,甚至造成喧賓奪主或離題萬里。例如:某志書收錄一幅照片主體內容為施行手術場面,說明文字為:“建于1984年的全州縣計生服務站,在計劃生育工作中發(fā)揮了科技服務、宣傳教育、藥具管理、技術培訓四大職能,取得顯著成績,1988年被國家計生委評為全國計劃生育先進服務站。圖為計劃生育人員在施行節(jié)育手術。”顯然,擴展信息過于寬泛。

    三是在解說照片主體信息的“點”與寫擴展信息的“面”之間缺少過渡銜接。

    例如:某志書收錄的一幅照片,主體內容是一人在讀報,說明文字為:“越南胡志明主席應邀于1960519日在廣西南寧西園飯店度過70歲壽辰,清晨閱讀《廣西日報》上刊載的中國領導人向他祝賀的賀電?!鄙舷戮涞恼掌黧w信息與擴展信息之間缺少過渡銜接詞“圖為”。

    為了避免上述失誤,一般說明文字最好只寫兩句話,一句是解說照片主體信息,一句是拓展相關信息,用“圖為”兩字來連接圖片主體信息與擴展信息。例如:“1984年自治區(qū)計生委成立后,組織宣傳隊深入壯鄉(xiāng)瑤寨,宣傳計劃生育政策及避孕節(jié)育知識。圖為宣傳隊員在德??h放映計劃生育影片?!?SPAN lang=EN-US>

    3.充分發(fā)揮對圖照與志文之間的聯(lián)系溝通功能  說明文字要與志文相呼應,溝通志文記載與照片的關系,使圖照與志文有機結合,互相印證,圖文并茂。(例略)

    4.特別突出說明文字揭示照片文獻價值的功能   對歷史人物照片,說明文字是否點明是何時的影像,是真人照片還是“畫像”,或者是后人制作的立于何處的塑像(銅像);對反映歷史事件的照片,是否為當時親歷者(當事人)、目擊者(見證人)拍攝的,該照片的歷史價值、收藏價值、認知價值就大不一樣,尤其是交代攝于某個歷史年代、出自某名人、重要人物之手,肯定會使該照片的珍貴價值得以突顯。例如:某志書收錄一幅人物半身像,說明文字為:“廣西日報社首任社長史乃展,1951年元旦攝于南寧共和路廣西日報社舊址內?!闭f明文字提供拍攝人物的身份、拍攝時間、地點(場景、場合)等信息,無疑增強了照片的歷史價值。對舊址、遺址上的建筑物,要說明是原建筑物,還是何時修復、重建、新建的建筑物。有的說明文字說明照片的由來、是什么時候的文獻成品,比提示照片內容更具有歷史意義和文獻價值。例如,對《嶺表紀蠻》及其《苗荒小紀》的照片,既說明各照片的內容,又說明為民國時期著名學者劉介(劉錫蕃)深入金秀大瑤山、苗寨等地作社會調查、采風拍攝的瑤族、苗族及支系的社會風俗照片,是當時重要的社會學成果(學者采風獲得的第一手民族民俗資料照片)。這樣不僅僅直接說明照片內容,本身更具有歷史意義和文獻價值。又如,說明文字中點明該照片是“真跡”、“原稿” 、“最早的照片”、“首次發(fā)布”、“唯獨的一幅”、“現(xiàn)場實景”等,肯定會突出和增強照片的珍貴價值。

    5. 適當利用說明文字彌補入志專題照片不足的補校功能  獨立成書的照片志,遇到某些專題照片不足時,可以適當增加說明文字,溝通照片內外、照片之間的關系,使零散、孤立的照片在文字說明的輔助下也能支撐一個專題。

    ( 作者: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

         (本文為2011年廣西地方志理論研討會論文,刊載于《廣西地方志》2011年第5期。)

  • 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內蒙古區(qū)情網(wǎng)》官方網(wǎng)站

版權所有:中共內蒙古自治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備05003250號-3

蒙公安備案:15010502000173號

政府網(wǎng)站標識碼:1500000032

技術支持: 內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