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国产|AV永久精品无码国产|99亚洲专区福利在线|人妖精品亚洲永久免费精品|91爱国产成人毛片国产a|aV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无码|国产免费av片在线观看与下载|国产成人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第五期

  • (志鑒論壇)撰寫志書人物篇應處理好的幾個關系
  •     人物篇,是社會主義新方志的重要組成部分。一部志書的質量優(yōu)劣,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物篇的成功與否。然而,人物篇又是整個志書中最難掌握和駕馭的部分。因為其記述地對象是人,是社會生產(chǎn)力中活的要素,既要考慮到其客觀性、準確性,又要顧及其科學性和政治性。首先,人是自然的,要與物質世界的上下、左右、前后三維空間發(fā)生聯(lián)系;同時,人又是歷史的,沿著過去、現(xiàn)在、未來的三維時間劃自己的人生軌跡;更重要的是,人不同于自然界中其他的物質和生命存在形式,其有思維意識,要產(chǎn)生對客觀世界和人類歷史的總看法,形成自己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凡此種種,都歸結于物質世界的普遍聯(lián)系;我們干什么事情,都必須正確把握這種聯(lián)系。就編纂社會主義新方志的人物篇這一具體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的關系,應當妥善處理。

        第一,要妥善處理歷史人物和當代人物的關系。所謂歷史人物,我的理解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特別是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之前的人物;而當代人物,不言而諭,重點應當是指新中國成立后,奮戰(zhàn)在條條戰(zhàn)線上的勞動者。這兩者之間,實質上即是“遠”和“近”的關系。究竟如何處理?新編地方志工作暫行規(guī)定》中已經(jīng)講得非常清楚:“要詳今略古、古為今用”,“充分反映中國共產(chǎn)黨創(chuàng)立以來的革命斗爭、社會變遷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基本情況,準確地記錄并積極發(fā)揚當?shù)馗髯迦嗣駩蹏鴲坂l(xiāng)、振興中華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業(yè)績。”直白一點說就是要以當代人物為主,以歷史人物為輔;歷史人物的記述要為當代服務。這個問題看似解決了,其實不然,具體操作起來還有許多困難。比如,歷史人物一般都已過世,可以通過立傳形式來充分記述,而當代人物大都還活著,只有通過以事系人的方法表現(xiàn);歷史人物大都“蓋棺論定”,在記述時可以作出一定評價,而當代人物出于尚缺乏穩(wěn)定性,因而記述起來尺度即比較難以把握。同時,由于“生不立傳”規(guī)定的限制,人物傳中往往歷史人物多,當代人物少,會給人以薄今古厚、今不如昔的感覺。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應劃定標準,凡在志書斷限年代中的各個歷史時期做出過特殊貢獻、起到過重要作用和有過較大影響的人物,都應當記。同時,應當正確理解“詳今略古”的涵義。詳,就是“多、細、深”,略,就是“少、粗、淺”。對于今人,不拘泥于在不在人物篇中,立不立傳,而應采取靈活的方法。該記的一定要記,記則盡可能地詳細;這種方式不能用就用那種方式,這個地方不能記就在另一個地方記。記述中要突出主要事跡,挖掘思想深度,注重文采,使人物真正能立起來。從數(shù)量上看固然是一個方面,當代人物理應多于歷史人物,但更重要的是提高質量。只要有血有肉,形象豐滿,今人即能勝過古人,“詳今略古”才有實際意義。

        第二,要妥善處理在世人物和去世人物的關系。就是在講“活”與“死”的關系。雖與第一個問題緊密聯(lián)系,但說的是截然不同的兩碼事。去世者不見得都叫歷史人物,而當代人物也不一定都還在世。過世的當然好處理,不管是誰,是什么歷史時期的人,只要夠標準的,我就給他立傳記述、列表介紹。關鍵是那些尚健在的人,他們之中有上級,有下級,有干部,有職工,有當領導的,也有普通老百姓,怎么記述就需要認真考慮。按理說,在“活”與“死”之間,應當以活人為主,以死人為輔;活著的人物比死了的更具有說服力和影響力。但現(xiàn)今的志書中往往正好相反,死人多,活人少,死人好寫,活人無法處理。這不能不說是一個矛盾。解決這一問題,當然要嚴格執(zhí)行《新編地方志工作暫行規(guī)定》中關于“生不立傳”的要求,到任何時候都不能突破。但是,這一規(guī)定中亦明確指出,“凡在世人物確有可記述的事跡,應在有關篇章節(jié)目之中予以記錄”。這就是說,生不立傳,但可入志。怎么入?不能只把眼睛盯在人物傳上,而應采取更為靈活的方法,把在世人物寫好。實踐證明,寫“活”人,最好的方法是“以事系人”,即人隨事出,事由人起,說道事物時就寫推動這一事物發(fā)展的關鍵人物,將眾多的“活”人與波瀾壯闊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實踐活動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耙允孪等恕毕啾扔诹鞣绞?,雖沒有集中、全面的特點,但卻有靈活、多樣、生動、具體等優(yōu)勢。我們應當在修志實踐中,不斷加以探索,煞費苦心,精雕細刻,不但要把“死”人寫好、寫活,更要把“活”人寫好、寫活。

        第三,要妥善處理領導人物和普通人物的關系。相對而言,領導人物就是大人物,普通人物就是小人物,二者之間是“大”與“小”的關系。大人物,我的理解就是在各個歷史發(fā)展階段,擔任過各類領導職務者。他們大多吃苦在前、沖鋒在前,以身作則、為人表率,為黨和人民的事業(yè)做出過巨大貢獻,理當為他們歌功頌德、樹碑立傳。但同時,普通群眾在歷史上的貢獻更大、作用更大、影響更廣,更應當大書特書、謳歌贊頌?!叭嗣袢罕妱?chuàng)造歷史”是歷史唯物主義的一個基本觀點,我們在修志中必須牢牢堅持,不可有絲毫逾越。按照這一觀點,人民群眾既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也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同時,更是推動社會歷史前進發(fā)展的決定性力量。志書中不記載普通群眾,即“小人物”的活動,就是失職。客觀情況是,翻開志書看時,往往滿眼里都是各個時期領導人物的活動,而很少有普通群眾的活動,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我們應當在這個問題上有清醒認識,把方向轉過來把鏡頭調過來,面向基層,面向群眾,記錄他們豐富多彩的革命和建設實踐,使我們的志書成為書寫人民群眾創(chuàng)造歷史活動的宏偉畫卷。

        第四,要妥善處理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的關系。也就是“好”人和“壞”人的關系。這個問題看似很簡單,好處理,其實從實際情況看,這方面的問題最大,真正解決好的并不多見。我們知道,客觀世界本身就是一個在對比中存在的世界:沒有黑就沒有白,沒有低就沒有高,沒有先進就沒有落后,沒有壞人就沒有好人。作為一個史志工作者,應當客觀記述歷史,先進、落后,前進、倒退,成績、缺點,驕傲、遺憾,好事、壞事,好人、壞人等,都應當記。沒有全壞的,起碼也是有爭議的;只要是在歷史上造成一定影響,就應該如實記載。就筆者翻看過的幾十本當代志書來看,這方面確實存在有偏見。只記好人、好事,不記壞人、壞事,甚至連有爭議的人和事也不敢提及。有的提到了某一時期犯過嚴重錯誤者,如“文化大革命”中的“三種人”,也僅僅是列入表內,在備注欄中寫上一句話。要知道,有些人在歷史上所起的負面作用非常之大,有時并不亞于一個正面領導或勞模,為什么不應當客觀記錄下來,讓他們遺臭萬年呢?這其中有領導的干預,有史志人員的擔心,也有客觀環(huán)境的制約和影響,一句話,純屬思想偏見。我們理當克服干擾,如實記載歷史。也許有人認為不寫壞人壞事的書好交差、好通過,能流傳下去,但恰恰相反,這樣的志書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質量必然受影響,其資政、明鑒、存史、教化等功能亦無從談起。也許若干年后,我們的后代還會對這本志書進行相反的評價,對志書的編纂者進行指責呢。

        第五,要妥善處理好實寫人物和虛寫人物的關系。所謂實寫人物,即立傳、寫略、入事的人物,從書中可以看到人物生平、事跡和主要成績、貢獻。所謂虛寫人物,無疑是指那些在志書中掛了一個空名的人物,只知其是張三、李四,不知其是賣姜、賣蒜;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志書中既要寫人物,就應該寫人物所干過的事,所起到過的作用,不管是正面的,還是反面的。只列舉出來名字而不介紹其事跡,實在沒有太大的意義。當然,筆者并非在否定現(xiàn)行志書對有關人物進行列表的方法。而是在強調,應當用更好、更實、更恰當?shù)姆椒▉碛涗浫宋铩V灰緯杏昧?、寫略、入事等各種方式的記述的人物寫好了、寫實了,寫得栩栩如生,列表人物多一些也瑕不掩瑜。相反,如果忽略人物的實寫,為了某些目的而不加限制地列舉,人名再多也是擺設,不會有哪個后人去看,去從中受益。與其設置那么多的虛位,來探設可有可無的人名,倒不如下下功夫,記下幾個實實在在的人物,以給后人一定的感染和啟迪。

    撰寫志書人物篇,要處理好的關系還有許多,這里不一一列舉。志書人物篇的撰寫,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所謂“古來方志半人物”,就是說人物篇非常重要,不可等閑視之。以上講到的“遠”與“近”、“活”與“死”、“大”與“小”、“好”與“壞”、“虛”與“實”等,是最為重要的關系,對志書人物篇的成敗得失關系甚大,在實際工作中必須引起我們的充分重視。正確的態(tài)度應該是,嚴格按照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來觀察、分析、研究和解決問題。只要下苦功夫,志書的人物篇就不難編好,就可以成為真正的“志中之髓”。

    (作者:呼和浩特鐵路局史志辦公室)

  • 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內蒙古區(qū)情網(wǎng)》官方網(wǎng)站
  • (志鑒論壇)撰寫志書人物篇應處理好的幾個關系
  •     人物篇,是社會主義新方志的重要組成部分。一部志書的質量優(yōu)劣,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物篇的成功與否。然而,人物篇又是整個志書中最難掌握和駕馭的部分。因為其記述地對象是人,是社會生產(chǎn)力中活的要素,既要考慮到其客觀性、準確性,又要顧及其科學性和政治性。首先,人是自然的,要與物質世界的上下、左右、前后三維空間發(fā)生聯(lián)系;同時,人又是歷史的,沿著過去、現(xiàn)在、未來的三維時間劃自己的人生軌跡;更重要的是,人不同于自然界中其他的物質和生命存在形式,其有思維意識,要產(chǎn)生對客觀世界和人類歷史的總看法,形成自己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凡此種種,都歸結于物質世界的普遍聯(lián)系;我們干什么事情,都必須正確把握這種聯(lián)系。就編纂社會主義新方志的人物篇這一具體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的關系,應當妥善處理。

        第一,要妥善處理歷史人物和當代人物的關系。所謂歷史人物,我的理解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特別是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之前的人物;而當代人物,不言而諭,重點應當是指新中國成立后,奮戰(zhàn)在條條戰(zhàn)線上的勞動者。這兩者之間,實質上即是“遠”和“近”的關系。究竟如何處理?新編地方志工作暫行規(guī)定》中已經(jīng)講得非常清楚:“要詳今略古、古為今用”,“充分反映中國共產(chǎn)黨創(chuàng)立以來的革命斗爭、社會變遷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基本情況,準確地記錄并積極發(fā)揚當?shù)馗髯迦嗣駩蹏鴲坂l(xiāng)、振興中華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業(yè)績?!敝卑滓稽c說就是要以當代人物為主,以歷史人物為輔;歷史人物的記述要為當代服務。這個問題看似解決了,其實不然,具體操作起來還有許多困難。比如,歷史人物一般都已過世,可以通過立傳形式來充分記述,而當代人物大都還活著,只有通過以事系人的方法表現(xiàn);歷史人物大都“蓋棺論定”,在記述時可以作出一定評價,而當代人物出于尚缺乏穩(wěn)定性,因而記述起來尺度即比較難以把握。同時,由于“生不立傳”規(guī)定的限制,人物傳中往往歷史人物多,當代人物少,會給人以薄今古厚、今不如昔的感覺。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應劃定標準,凡在志書斷限年代中的各個歷史時期做出過特殊貢獻、起到過重要作用和有過較大影響的人物,都應當記。同時,應當正確理解“詳今略古”的涵義。詳,就是“多、細、深”,略,就是“少、粗、淺”。對于今人,不拘泥于在不在人物篇中,立不立傳,而應采取靈活的方法。該記的一定要記,記則盡可能地詳細;這種方式不能用就用那種方式,這個地方不能記就在另一個地方記。記述中要突出主要事跡,挖掘思想深度,注重文采,使人物真正能立起來。從數(shù)量上看固然是一個方面,當代人物理應多于歷史人物,但更重要的是提高質量。只要有血有肉,形象豐滿,今人即能勝過古人,“詳今略古”才有實際意義。

        第二,要妥善處理在世人物和去世人物的關系。就是在講“活”與“死”的關系。雖與第一個問題緊密聯(lián)系,但說的是截然不同的兩碼事。去世者不見得都叫歷史人物,而當代人物也不一定都還在世。過世的當然好處理,不管是誰,是什么歷史時期的人,只要夠標準的,我就給他立傳記述、列表介紹。關鍵是那些尚健在的人,他們之中有上級,有下級,有干部,有職工,有當領導的,也有普通老百姓,怎么記述就需要認真考慮。按理說,在“活”與“死”之間,應當以活人為主,以死人為輔;活著的人物比死了的更具有說服力和影響力。但現(xiàn)今的志書中往往正好相反,死人多,活人少,死人好寫,活人無法處理。這不能不說是一個矛盾。解決這一問題,當然要嚴格執(zhí)行《新編地方志工作暫行規(guī)定》中關于“生不立傳”的要求,到任何時候都不能突破。但是,這一規(guī)定中亦明確指出,“凡在世人物確有可記述的事跡,應在有關篇章節(jié)目之中予以記錄”。這就是說,生不立傳,但可入志。怎么入?不能只把眼睛盯在人物傳上,而應采取更為靈活的方法,把在世人物寫好。實踐證明,寫“活”人,最好的方法是“以事系人”,即人隨事出,事由人起,說道事物時就寫推動這一事物發(fā)展的關鍵人物,將眾多的“活”人與波瀾壯闊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實踐活動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以事系人”相比于立傳方式,雖沒有集中、全面的特點,但卻有靈活、多樣、生動、具體等優(yōu)勢。我們應當在修志實踐中,不斷加以探索,煞費苦心,精雕細刻,不但要把“死”人寫好、寫活,更要把“活”人寫好、寫活。

        第三,要妥善處理領導人物和普通人物的關系。相對而言,領導人物就是大人物,普通人物就是小人物,二者之間是“大”與“小”的關系。大人物,我的理解就是在各個歷史發(fā)展階段,擔任過各類領導職務者。他們大多吃苦在前、沖鋒在前,以身作則、為人表率,為黨和人民的事業(yè)做出過巨大貢獻,理當為他們歌功頌德、樹碑立傳。但同時,普通群眾在歷史上的貢獻更大、作用更大、影響更廣,更應當大書特書、謳歌贊頌。“人民群眾創(chuàng)造歷史”是歷史唯物主義的一個基本觀點,我們在修志中必須牢牢堅持,不可有絲毫逾越。按照這一觀點,人民群眾既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也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同時,更是推動社會歷史前進發(fā)展的決定性力量。志書中不記載普通群眾,即“小人物”的活動,就是失職??陀^情況是,翻開志書看時,往往滿眼里都是各個時期領導人物的活動,而很少有普通群眾的活動,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我們應當在這個問題上有清醒認識,把方向轉過來把鏡頭調過來,面向基層,面向群眾,記錄他們豐富多彩的革命和建設實踐,使我們的志書成為書寫人民群眾創(chuàng)造歷史活動的宏偉畫卷。

        第四,要妥善處理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的關系。也就是“好”人和“壞”人的關系。這個問題看似很簡單,好處理,其實從實際情況看,這方面的問題最大,真正解決好的并不多見。我們知道,客觀世界本身就是一個在對比中存在的世界:沒有黑就沒有白,沒有低就沒有高,沒有先進就沒有落后,沒有壞人就沒有好人。作為一個史志工作者,應當客觀記述歷史,先進、落后,前進、倒退,成績、缺點,驕傲、遺憾,好事、壞事,好人、壞人等,都應當記。沒有全壞的,起碼也是有爭議的;只要是在歷史上造成一定影響,就應該如實記載。就筆者翻看過的幾十本當代志書來看,這方面確實存在有偏見。只記好人、好事,不記壞人、壞事,甚至連有爭議的人和事也不敢提及。有的提到了某一時期犯過嚴重錯誤者,如“文化大革命”中的“三種人”,也僅僅是列入表內,在備注欄中寫上一句話。要知道,有些人在歷史上所起的負面作用非常之大,有時并不亞于一個正面領導或勞模,為什么不應當客觀記錄下來,讓他們遺臭萬年呢?這其中有領導的干預,有史志人員的擔心,也有客觀環(huán)境的制約和影響,一句話,純屬思想偏見。我們理當克服干擾,如實記載歷史。也許有人認為不寫壞人壞事的書好交差、好通過,能流傳下去,但恰恰相反,這樣的志書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質量必然受影響,其資政、明鑒、存史、教化等功能亦無從談起。也許若干年后,我們的后代還會對這本志書進行相反的評價,對志書的編纂者進行指責呢。

        第五,要妥善處理好實寫人物和虛寫人物的關系。所謂實寫人物,即立傳、寫略、入事的人物,從書中可以看到人物生平、事跡和主要成績、貢獻。所謂虛寫人物,無疑是指那些在志書中掛了一個空名的人物,只知其是張三、李四,不知其是賣姜、賣蒜;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志書中既要寫人物,就應該寫人物所干過的事,所起到過的作用,不管是正面的,還是反面的。只列舉出來名字而不介紹其事跡,實在沒有太大的意義。當然,筆者并非在否定現(xiàn)行志書對有關人物進行列表的方法。而是在強調,應當用更好、更實、更恰當?shù)姆椒▉碛涗浫宋?。只要志書中用立傳、寫略、入事等各種方式的記述的人物寫好了、寫實了,寫得栩栩如生,列表人物多一些也瑕不掩瑜。相反,如果忽略人物的實寫,為了某些目的而不加限制地列舉,人名再多也是擺設,不會有哪個后人去看,去從中受益。與其設置那么多的虛位,來探設可有可無的人名,倒不如下下功夫,記下幾個實實在在的人物,以給后人一定的感染和啟迪。

    撰寫志書人物篇,要處理好的關系還有許多,這里不一一列舉。志書人物篇的撰寫,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所謂“古來方志半人物”,就是說人物篇非常重要,不可等閑視之。以上講到的“遠”與“近”、“活”與“死”、“大”與“小”、“好”與“壞”、“虛”與“實”等,是最為重要的關系,對志書人物篇的成敗得失關系甚大,在實際工作中必須引起我們的充分重視。正確的態(tài)度應該是,嚴格按照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來觀察、分析、研究和解決問題。只要下苦功夫,志書的人物篇就不難編好,就可以成為真正的“志中之髓”。

    (作者:呼和浩特鐵路局史志辦公室)

  • 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內蒙古區(qū)情網(wǎng)》官方網(wǎng)站

版權所有:中共內蒙古自治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備05003250號-3

蒙公安備案:15010502000173號

政府網(wǎng)站標識碼:1500000032

技術支持: 內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