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勞呵道巖畫屬于大興安嶺巖畫,位于呼倫貝爾市額爾古納右旗黑龍江上游右支流阿穆爾河上源交勞呵道小河畔的山巖間。1974年,黑龍江省博物館考察并刊布。“交勞呵道”是鄂溫克語石砬子的意思。作畫的石面有2平方米,高度有1米~2米之間,畫面內(nèi)容有馬鹿、駝鹿、麋鹿、馴鹿、人物和獵犬等圖像。這些圖像,有的清晰,有的模糊不清,說明時代已很久遠。畫面是用紅褐色單或雙線條勾勒而成。繪畫材料當是含有氧化鐵或氧化錳黏土構(gòu)成的赭石顏料。
巖畫的考察者認為,這里的巖畫當是古代室韋人的某些部落以及后來鄂溫克族狩獵和牧鹿人的藝術(shù)作品。
版權(quán)所有:中共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技術(shù)支持: 內(nèi)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
交勞呵道巖畫屬于大興安嶺巖畫,位于呼倫貝爾市額爾古納右旗黑龍江上游右支流阿穆爾河上源交勞呵道小河畔的山巖間。1974年,黑龍江省博物館考察并刊布?!敖粍诤堑馈笔嵌鯗乜苏Z石砬子的意思。作畫的石面有2平方米,高度有1米~2米之間,畫面內(nèi)容有馬鹿、駝鹿、麋鹿、馴鹿、人物和獵犬等圖像。這些圖像,有的清晰,有的模糊不清,說明時代已很久遠。畫面是用紅褐色單或雙線條勾勒而成。繪畫材料當是含有氧化鐵或氧化錳黏土構(gòu)成的赭石顏料。
巖畫的考察者認為,這里的巖畫當是古代室韋人的某些部落以及后來鄂溫克族狩獵和牧鹿人的藝術(shù)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