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和縣第一個黨小組貯藏武器、糧食的窯洞(已破損)
興和縣第一個黨小組誕生地遺址位于烏蘭察布市興和縣城關鎮(zhèn)蘆草溝村。
1942年3月,晉察冀邊區(qū)黨組織派中共黨員楊五海從河北曲陽來到興和縣,開展抗日工作。在興和大青山南麓的蘆草溝村發(fā)展郝二旦、王占元為中共黨員,在楊五海家中成立了興和縣第一個黨小組,楊五海擔任組長。他們以做買賣、打短工、種莊稼為掩護,從事黨的抗日地下工作。通過宣傳群眾、組織群眾,向邊區(qū)黨組織傳遞情報,籌集槍支彈藥、糧食,支援抗日前線。
黨小組成立地遺址因年久失修,破損嚴重。僅存有當年貯藏武器、糧食深20米、寬3米的窯洞,現(xiàn)剩約1米深。
版權所有:中共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技術支持: 內(nèi)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
興和縣第一個黨小組貯藏武器、糧食的窯洞(已破損)
興和縣第一個黨小組誕生地遺址位于烏蘭察布市興和縣城關鎮(zhèn)蘆草溝村。
1942年3月,晉察冀邊區(qū)黨組織派中共黨員楊五海從河北曲陽來到興和縣,開展抗日工作。在興和大青山南麓的蘆草溝村發(fā)展郝二旦、王占元為中共黨員,在楊五海家中成立了興和縣第一個黨小組,楊五海擔任組長。他們以做買賣、打短工、種莊稼為掩護,從事黨的抗日地下工作。通過宣傳群眾、組織群眾,向邊區(qū)黨組織傳遞情報,籌集槍支彈藥、糧食,支援抗日前線。
黨小組成立地遺址因年久失修,破損嚴重。僅存有當年貯藏武器、糧食深20米、寬3米的窯洞,現(xiàn)剩約1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