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漢朝收復河南地。設置朔方郡,郡治朔方(今杭錦旗北境;有記載,在今巴彥淖爾市磴口縣陶升井麻彌圖古城),轄境包括今鄂爾多斯市西北部地區(qū);沿置上郡,郡治膚施(在今陜西省榆林市東南),轄境包括今烏審旗、鄂托克前旗東部地區(qū);改秦九原郡為五原郡,郡治九原(今包頭市西,有記載在今烏拉特前旗三頂賬房古城),轄境包括今鄂爾多斯市東北部地區(qū);沿置云中郡,郡治云中(在今呼和浩特市托克托縣古城村),轄境包括今鄂爾多斯市東北部部分地區(qū)。
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西河郡郡治在今準格爾旗納林鄉(xiāng)北古城;西漢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郡治在今杭錦旗霍洛柴登古城,轄境包括今杭錦旗東部、伊金霍洛旗、東勝區(qū)和準格爾旗等地區(qū)。西漢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漢武帝為安置作戰(zhàn)時投歸漢朝的匈奴人,在沿邊五郡設立屬國,其中涉及鄂爾多斯地區(qū)的有上郡屬國、西河屬國、五原屬國。
版權所有:中共內蒙古自治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技術支持: 內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
西漢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漢朝收復河南地。設置朔方郡,郡治朔方(今杭錦旗北境;有記載,在今巴彥淖爾市磴口縣陶升井麻彌圖古城),轄境包括今鄂爾多斯市西北部地區(qū);沿置上郡,郡治膚施(在今陜西省榆林市東南),轄境包括今烏審旗、鄂托克前旗東部地區(qū);改秦九原郡為五原郡,郡治九原(今包頭市西,有記載在今烏拉特前旗三頂賬房古城),轄境包括今鄂爾多斯市東北部地區(qū);沿置云中郡,郡治云中(在今呼和浩特市托克托縣古城村),轄境包括今鄂爾多斯市東北部部分地區(qū)。
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西河郡郡治在今準格爾旗納林鄉(xiāng)北古城;西漢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郡治在今杭錦旗霍洛柴登古城,轄境包括今杭錦旗東部、伊金霍洛旗、東勝區(qū)和準格爾旗等地區(qū)。西漢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漢武帝為安置作戰(zhàn)時投歸漢朝的匈奴人,在沿邊五郡設立屬國,其中涉及鄂爾多斯地區(qū)的有上郡屬國、西河屬國、五原屬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