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忠甲,字子信,男,漢族,1886年(清光緒十二年)
1929年6月,“中東路事件”爆發(fā),梁忠甲第15旅轄三個步兵團,約萬人,與駐守在扎賚諾爾的第17旅共同擔負西線的守備任務。6月中旬開始,搶時間構(gòu)筑工事,擴充軍員300余人。
18日夜,蘇軍主力回師到滿洲里周圍,在300余門大炮、40余輛坦克、30余架飛機的配合下,大舉進攻滿洲里。梁忠甲親自督戰(zhàn),進行殊死抵抗,擊落飛機2架。19日,城外小白石山指揮所為蘇軍炮火擊毀,陣地失守。當黑龍江省省長、督軍萬福麟告之援兵無望時,于20日下午3時,梁忠甲組織部隊實施反擊突圍。擬選擇西南方向繞過呼倫湖退往海拉爾。梁忠甲親率300名騎兵開路,一部分愿意出逃的市民和步兵跟隨其后。當沖出4公里,抵達小白石山附近時,遭到蘇軍的阻擊。梁忠甲一馬當先沖向蘇軍炮兵陣地,奪得大炮7門,既而梁忠甲的戰(zhàn)馬被炮彈炸死,梁忠甲腳部受傷。激戰(zhàn)6小時,被迫率部退回滿洲里。所屬南山指揮部力圖從東南突破蘇軍防線,也遭到蘇軍阻擊退回滿洲里。至21日天明,中國軍隊已傷亡2000余人。副旅長魏長林率部沖出東門,隨即在鐵路南側(cè)陣亡。蘇聯(lián)飛機在滿洲里上空實施轟炸,一時間市區(qū)火光沖天,400余間房屋起火,秩序大亂。此時15旅的彈藥已接近告罄,梁忠甲只好勒令部下扼守城壕,就地以刺刀背城一戰(zhàn)。巢傾卵覆即將到來的危急時刻,政界、商界人士紛紛出面,請求梁忠甲認清時局,在彈盡糧絕、孤立無援的情況下,宜盡快與蘇軍講和,保全城池、保全黎民百姓和戰(zhàn)斗中余生將士。梁忠甲悲憤至極,想以死自責,左右人士長跪苦苦相勸。梁忠甲長嘆不已。各方推薦臚濱縣縣長齊肇豫到滿洲里車站以東一個地方同蘇軍講和。日本領事田中也出面調(diào)停。在保全所有人員生命安全并受優(yōu)待的前提下,梁忠甲率部放下武器。24日,全體官兵與部分百姓7000余人被解往蘇聯(lián)境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