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遼市地勢南部和北部高,中部低平,呈馬 鞍形。北部為大興安嶺南麓余脈的石質山地丘陵,占通遼總面積的22.8%,海拔高度400~1300m;南部為遼西山地邊緣的淺山、黃土丘陵區(qū),占通遼總面積的7.0%,海拔高度550~730m;中部為西遼河流域沙質沖積平原,占通遼總面積的70.7%,海拔高度120~320m,其中在西遼河流域沖積平原與山地、丘陵之間的過渡地帶分布著起伏不平的沙丘和沙地,海拔高度200-400m。
通遼市年平均氣溫0~6℃,年平均日照時數(shù)3000小時左右,≥
通遼市地帶性土壤為栗鈣土,其余土壤主要有風沙土,灰色草甸土等十個種類,以風沙土為主,占總面積的43.5%。
通遼流域面積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47條,自然湖泊600多個,有大中小型水庫121座。水系以西遼河水系為主,分布在其支流西拉木倫河、老哈河、教來河以及新開河,還有東遼河下游和遼河干流的一部分支流、大凌河和霍林河的一部分。由于連年干旱,通遼境內遼河、新開河、教來河常年斷流,70多座中小型水庫干涸,局部地下水位下降,水資源匱乏。
版權所有:中共內蒙古自治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技術支持: 內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
通遼市地勢南部和北部高,中部低平,呈馬 鞍形。北部為大興安嶺南麓余脈的石質山地丘陵,占通遼總面積的22.8%,海拔高度400~1300m;南部為遼西山地邊緣的淺山、黃土丘陵區(qū),占通遼總面積的7.0%,海拔高度550~730m;中部為西遼河流域沙質沖積平原,占通遼總面積的70.7%,海拔高度120~320m,其中在西遼河流域沖積平原與山地、丘陵之間的過渡地帶分布著起伏不平的沙丘和沙地,海拔高度200-400m。
通遼市年平均氣溫0~6℃,年平均日照時數(shù)3000小時左右,≥
通遼市地帶性土壤為栗鈣土,其余土壤主要有風沙土,灰色草甸土等十個種類,以風沙土為主,占總面積的43.5%。
通遼流域面積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47條,自然湖泊600多個,有大中小型水庫121座。水系以西遼河水系為主,分布在其支流西拉木倫河、老哈河、教來河以及新開河,還有東遼河下游和遼河干流的一部分支流、大凌河和霍林河的一部分。由于連年干旱,通遼境內遼河、新開河、教來河常年斷流,70多座中小型水庫干涸,局部地下水位下降,水資源匱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