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海位于烏蘭察布市涼城縣境內(nèi),古稱“天池”,是自治區(qū)第三大內(nèi)陸湖。岱海水面約130平方公里,有“草原天池”之美譽。岱海在漢代稱“諸聞澤”,北魏稱“葫蘆?!?,宋元稱“鴛鴦泊”,清代稱“岱根塔拉”,后稱“岱?!毖赜弥两瘛F渌从芍車?/span>20余條河流和中層地下水匯聚而成。岱海形狀不規(guī)則,介于長方形和橢圓形之間,湖泊面積為160平方公里,沒有島嶼。湖底為不對稱的盆地,最深部位偏向東北,盆底較平坦而近岸帶較陡。從岸線向最深點底形線平滑下降,沒有起伏和陡坎之類的不規(guī)則形態(tài)。北岸線最陡,西岸線最緩,東、南兩岸介于其間。
岱海海面遼闊,水天一色,古時塞外八景中就有“碧海風景”之稱。岱海的生物由浮游生物、底棲生物、水生維管束植物及魚、蟹、蝦等組成。水生維管束植物有蘆葦、荊三梭、蒲草、水蔥、蓖眼子草、菹草、蒺藜草、睡蓮8種,海邊蘆葦蔥蘢,棲息著各種珍禽,成為百鳥的樂園。古往今來,岱海吸引著無數(shù)游人前來觀賞其“鴻鶩成群,風濤大作,浪高丈余,若林立,若云重”的自然美景。
版權(quán)所有:中共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技術(shù)支持: 內(nèi)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
岱海位于烏蘭察布市涼城縣境內(nèi),古稱“天池”,是自治區(qū)第三大內(nèi)陸湖。岱海水面約130平方公里,有“草原天池”之美譽。岱海在漢代稱“諸聞澤”,北魏稱“葫蘆?!保卧Q“鴛鴦泊”,清代稱“岱根塔拉”,后稱“岱?!毖赜弥两?。其水源由周圍20余條河流和中層地下水匯聚而成。岱海形狀不規(guī)則,介于長方形和橢圓形之間,湖泊面積為160平方公里,沒有島嶼。湖底為不對稱的盆地,最深部位偏向東北,盆底較平坦而近岸帶較陡。從岸線向最深點底形線平滑下降,沒有起伏和陡坎之類的不規(guī)則形態(tài)。北岸線最陡,西岸線最緩,東、南兩岸介于其間。
岱海海面遼闊,水天一色,古時塞外八景中就有“碧海風景”之稱。岱海的生物由浮游生物、底棲生物、水生維管束植物及魚、蟹、蝦等組成。水生維管束植物有蘆葦、荊三梭、蒲草、水蔥、蓖眼子草、菹草、蒺藜草、睡蓮8種,海邊蘆葦蔥蘢,棲息著各種珍禽,成為百鳥的樂園。古往今來,岱海吸引著無數(shù)游人前來觀賞其“鴻鶩成群,風濤大作,浪高丈余,若林立,若云重”的自然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