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国产|AV永久精品无码国产|99亚洲专区福利在线|人妖精品亚洲永久免费精品|91爱国产成人毛片国产a|aV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无码|国产免费av片在线观看与下载|国产成人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烏素圖召

發(fā)布時間:2012-05-24 【字體:
  •  位于呼和浩特西郊外西北10公里大青山麓的烏素圖村,是慶緣、長壽、法禧、廣壽、羅漢等五寺的總稱。這五座寺院都相距不遠,人們不知道它們各有寺名,就以村名作為召名。慶緣寺在烏素圖村西山之陽,面臨烏素圖溝,是烏素圖召的主寺;法禧寺在慶緣寺東北;長壽寺在慶緣寺東;羅漢寺在慶緣寺北;廣壽寺又在羅漢寺北。五寺依山傍水,占地高爽,登樓遠望,能把土默特平原的全部形勝盡收眼底。

        一、慶緣寺,是烏素圖召的主寺。俗稱察哈爾喇嘛召。創(chuàng)建于明神宗萬歷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創(chuàng)建人是察哈爾佃齊呼圖克圖。他原是察哈爾部人,林丹汗時期來到呼和浩特,于城西北喇嘛洞坐禪修行,年深月久,以“察哈爾佃齊”(察哈爾部的禪師)著稱。在明神宗萬歷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由察哈爾佃齊組織了蒙古匠人希古爾、拜拉二人進行設計,在西烏素圖村的那爾蘇臺山(松樹山)下建立了一座廟宇。當時修建的規(guī)模相當宏偉:有正殿一座和左右偏殿二座,還有一處四大天王廟。殿內塑釋迦牟尼等五大佛像、八大菩薩、二度母以及達賴和班禪像。廟宇建成,察哈爾佃齊便成了烏素圖召的第一代活佛。

        清太宗(皇太極)年間,察哈爾佃齊到盛京(今沈陽)向皇太極獻了各種貴重禮物,表示傾心歸附。察哈爾佃齊于清圣祖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圓寂,享年93歲。察哈爾佃齊的呼畢勒罕共轉世八代。清圣祖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察哈爾佃齊三世還幼小的時候,康熙皇帝征討噶爾丹,回師途經歸化城(今呼和浩特)小召的時候,別人把他抱在懷里朝見了康熙??滴醯鬯祀焚n“呼圖克圖”封號。烏素圖召的“呼圖克圖”由此而沿襲。察哈爾佃齊最后一世的法名為敏珠爾道爾吉,于清德宗光緒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圓寂后再未請轉世活佛。

        據蒙古文文獻記載,到了清高宗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時,慶緣寺因年久失修,破損不堪。于是,這一年將整個佛寺修飾一新,并添修殿堂。第二年清廷賜名“慶緣寺”,賞滿、蒙、漢、藏四體寺額。其后也幾次整修,但基本上仍保持了現在這個規(guī)模。

        二、長壽寺,在慶緣寺東側。據當地人說,起初是一個小型的龍王廟,是內地來的一個姓尹的漢人在順治年間所建。到清圣祖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被烏素圖召活佛命名為綽爾濟大喇嘛的達賴嘉木素執(zhí)事時,將這座龍王廟搬遷到烏素圖村北有天然清泉的地方,并在廟上修建了一座佛殿,這就是長壽寺。這座寺院自清世宗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開始到清仁宗嘉慶七年(公元1802年)曾先后修葺六次之多,尤其嘉慶年間的修葺,動用了上萬兩銀子,幾乎全部改建。所以寺中殿堂彩畫和泥塑雕像,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還比較完整??上Ы涍^“文化大革命”浩劫,現已殘存無幾。值得一提的是,寺中有記載建寺及歷次修葺年代的清仁宗嘉慶七年(公元1802年)所立蒙漢文石碑各一,是有價值的文物之一。

        三、法禧寺,在慶緣寺東北。清世宗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一位名叫羅布桑旺吉勒的擅長醫(yī)術的喇嘛在此修建了一座佛殿,內供藥師佛。所以當時的寺名為“瑪勒不蘇莫”(藥王廟)。清高宗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清廷賜名“法禧寺”。寺里還有值得一述的一件事,即寺里保存了青海佑寧寺法臺、在學術界頗為有名的青海蒙古人松巴堪布·益西班覺所著經文的木刻版。據說,法禧寺創(chuàng)建人羅布桑旺吉勒去世后,他的一位弟子為了深造,到青海塔爾寺學醫(yī)。他在塔爾寺學醫(yī)期間遇到了松巴堪布·益西班覺,并拜他為師。后來松巴堪布·益西班覺把他帶到自己的佑寧寺。學成之后,松巴堪布·益西班覺將自己著作的原稿和雕刻的版片贈送給他。后來他帶回了法禧寺藏于寺中?,F在學界所看到的松巴堪布的名著《印度、中國、西藏、蒙古圣教史如意寶樹》(簡稱《如意寶樹》)呼和浩特藏文版就是這個寺的版。可惜“文化大革命”期間,寺里所存的木刻印版全部軼失。

        四、廣壽寺,在慶緣寺正北的羅漢寺北面。此寺原是呼和浩特城內席力圖召四世呼圖克圖納旺羅布桑拉坦所建,是席力圖召的屬廟。據《延壽寺檔案》記載,清圣祖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仲冬,“席力圖呼圖克圖為祝佑圣主萬安,在呼和浩特西北部烏素圖河岸興建一寺,呈請寺名,賜廣壽寺?!币驗檫@座寺院也在烏素圖山之陽,所以也通稱為烏素圖召?!拔幕蟾锩逼陂g,廣壽寺被西烏素圖村大隊農民拆毀。

        五、羅漢寺,在慶緣寺正北側,修建于清乾隆初年。它是慶緣寺察哈爾佃齊呼圖克圖三世自行投資修建的一座佛殿。據說,這座寺院建成后,一直沒有擴建,到“文化大革命”前還保持著原樣。羅漢寺規(guī)模較小,惟寺中十八羅漢出山塑像,形象生動,彩色鮮明,塑工精巧,在內蒙古地區(qū)可稱為絕技。然而今非昔比,塑像全部被毀掉。



                                       ——來源于《內蒙古旅游志·光盤版》

上一篇:
長城
下一篇:
萬部華嚴經塔(白塔)
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內蒙古區(qū)情網》官方網站

版權所有:中共內蒙古自治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備05003250號-3

蒙公安備案:15010502000173號

政府網站標識碼:1500000032

技術支持: 內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

烏素圖召

發(fā)布時間:2012-05-24 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字體:
  •  位于呼和浩特西郊外西北10公里大青山麓的烏素圖村,是慶緣、長壽、法禧、廣壽、羅漢等五寺的總稱。這五座寺院都相距不遠,人們不知道它們各有寺名,就以村名作為召名。慶緣寺在烏素圖村西山之陽,面臨烏素圖溝,是烏素圖召的主寺;法禧寺在慶緣寺東北;長壽寺在慶緣寺東;羅漢寺在慶緣寺北;廣壽寺又在羅漢寺北。五寺依山傍水,占地高爽,登樓遠望,能把土默特平原的全部形勝盡收眼底。

        一、慶緣寺,是烏素圖召的主寺。俗稱察哈爾喇嘛召。創(chuàng)建于明神宗萬歷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創(chuàng)建人是察哈爾佃齊呼圖克圖。他原是察哈爾部人,林丹汗時期來到呼和浩特,于城西北喇嘛洞坐禪修行,年深月久,以“察哈爾佃齊”(察哈爾部的禪師)著稱。在明神宗萬歷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由察哈爾佃齊組織了蒙古匠人希古爾、拜拉二人進行設計,在西烏素圖村的那爾蘇臺山(松樹山)下建立了一座廟宇。當時修建的規(guī)模相當宏偉:有正殿一座和左右偏殿二座,還有一處四大天王廟。殿內塑釋迦牟尼等五大佛像、八大菩薩、二度母以及達賴和班禪像。廟宇建成,察哈爾佃齊便成了烏素圖召的第一代活佛。

        清太宗(皇太極)年間,察哈爾佃齊到盛京(今沈陽)向皇太極獻了各種貴重禮物,表示傾心歸附。察哈爾佃齊于清圣祖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圓寂,享年93歲。察哈爾佃齊的呼畢勒罕共轉世八代。清圣祖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察哈爾佃齊三世還幼小的時候,康熙皇帝征討噶爾丹,回師途經歸化城(今呼和浩特)小召的時候,別人把他抱在懷里朝見了康熙。康熙帝遂敕賜“呼圖克圖”封號。烏素圖召的“呼圖克圖”由此而沿襲。察哈爾佃齊最后一世的法名為敏珠爾道爾吉,于清德宗光緒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圓寂后再未請轉世活佛。

        據蒙古文文獻記載,到了清高宗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時,慶緣寺因年久失修,破損不堪。于是,這一年將整個佛寺修飾一新,并添修殿堂。第二年清廷賜名“慶緣寺”,賞滿、蒙、漢、藏四體寺額。其后也幾次整修,但基本上仍保持了現在這個規(guī)模。

        二、長壽寺,在慶緣寺東側。據當地人說,起初是一個小型的龍王廟,是內地來的一個姓尹的漢人在順治年間所建。到清圣祖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被烏素圖召活佛命名為綽爾濟大喇嘛的達賴嘉木素執(zhí)事時,將這座龍王廟搬遷到烏素圖村北有天然清泉的地方,并在廟上修建了一座佛殿,這就是長壽寺。這座寺院自清世宗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開始到清仁宗嘉慶七年(公元1802年)曾先后修葺六次之多,尤其嘉慶年間的修葺,動用了上萬兩銀子,幾乎全部改建。所以寺中殿堂彩畫和泥塑雕像,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還比較完整。可惜經過“文化大革命”浩劫,現已殘存無幾。值得一提的是,寺中有記載建寺及歷次修葺年代的清仁宗嘉慶七年(公元1802年)所立蒙漢文石碑各一,是有價值的文物之一。

        三、法禧寺,在慶緣寺東北。清世宗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一位名叫羅布桑旺吉勒的擅長醫(yī)術的喇嘛在此修建了一座佛殿,內供藥師佛。所以當時的寺名為“瑪勒不蘇莫”(藥王廟)。清高宗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清廷賜名“法禧寺”。寺里還有值得一述的一件事,即寺里保存了青海佑寧寺法臺、在學術界頗為有名的青海蒙古人松巴堪布·益西班覺所著經文的木刻版。據說,法禧寺創(chuàng)建人羅布桑旺吉勒去世后,他的一位弟子為了深造,到青海塔爾寺學醫(yī)。他在塔爾寺學醫(yī)期間遇到了松巴堪布·益西班覺,并拜他為師。后來松巴堪布·益西班覺把他帶到自己的佑寧寺。學成之后,松巴堪布·益西班覺將自己著作的原稿和雕刻的版片贈送給他。后來他帶回了法禧寺藏于寺中。現在學界所看到的松巴堪布的名著《印度、中國、西藏、蒙古圣教史如意寶樹》(簡稱《如意寶樹》)呼和浩特藏文版就是這個寺的版。可惜“文化大革命”期間,寺里所存的木刻印版全部軼失。

        四、廣壽寺,在慶緣寺正北的羅漢寺北面。此寺原是呼和浩特城內席力圖召四世呼圖克圖納旺羅布桑拉坦所建,是席力圖召的屬廟。據《延壽寺檔案》記載,清圣祖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仲冬,“席力圖呼圖克圖為祝佑圣主萬安,在呼和浩特西北部烏素圖河岸興建一寺,呈請寺名,賜廣壽寺。”因為這座寺院也在烏素圖山之陽,所以也通稱為烏素圖召?!拔幕蟾锩逼陂g,廣壽寺被西烏素圖村大隊農民拆毀。

        五、羅漢寺,在慶緣寺正北側,修建于清乾隆初年。它是慶緣寺察哈爾佃齊呼圖克圖三世自行投資修建的一座佛殿。據說,這座寺院建成后,一直沒有擴建,到“文化大革命”前還保持著原樣。羅漢寺規(guī)模較小,惟寺中十八羅漢出山塑像,形象生動,彩色鮮明,塑工精巧,在內蒙古地區(qū)可稱為絕技。然而今非昔比,塑像全部被毀掉。



                                       ——來源于《內蒙古旅游志·光盤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內蒙古區(qū)情網》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