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古方志學探論》 陳捷先著。1998年出版。約18萬字。分8節(jié)。一為引言,對方志的特點及東亞各國受中國文化影響而編篆方志的情況進行簡要論述。二為中國古代方志的源流與發(fā)展。三為中國近世方志的編篆與世變。四為朝鮮王國古方志簡介。五為略述日本古方志。六為琉球古方志述要。七為越南古方志舉隅。八為結語。
全書介紹中國方志發(fā)展的歷史,闡釋中國方志學的發(fā)展與世局變化的關系,對朝鮮、日本、琉球、越南4國修志歷史進行論述,選介有關重要方志,說明宋元以后是中國方志的體式、義理與精神傳布到東亞鄰邦的重要時期,指出東亞各國古方志中很多與中國有關的資料可以補充中國官私書檔的不足,認為東亞各國的漢文古方志既是中國文化傳播海外的物證,也是整體漢文化的組成部分。
版權所有:中共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技術支持: 內(nèi)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
《東亞古方志學探論》 陳捷先著。1998年出版。約18萬字。分8節(jié)。一為引言,對方志的特點及東亞各國受中國文化影響而編篆方志的情況進行簡要論述。二為中國古代方志的源流與發(fā)展。三為中國近世方志的編篆與世變。四為朝鮮王國古方志簡介。五為略述日本古方志。六為琉球古方志述要。七為越南古方志舉隅。八為結語。
全書介紹中國方志發(fā)展的歷史,闡釋中國方志學的發(fā)展與世局變化的關系,對朝鮮、日本、琉球、越南4國修志歷史進行論述,選介有關重要方志,說明宋元以后是中國方志的體式、義理與精神傳布到東亞鄰邦的重要時期,指出東亞各國古方志中很多與中國有關的資料可以補充中國官私書檔的不足,認為東亞各國的漢文古方志既是中國文化傳播海外的物證,也是整體漢文化的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