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国产|AV永久精品无码国产|99亚洲专区福利在线|人妖精品亚洲永久免费精品|91爱国产成人毛片国产a|aV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无码|国产免费av片在线观看与下载|国产成人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收復多倫戰(zhàn)役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5-08-13 【字體:
  • 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收復多倫戰(zhàn)役的研究

    谷雅麟

    內容提要: 察哈爾抗日同盟軍是在中國共產黨的推動、幫助下,由馮玉祥、吉鴻昌、方振武等愛國將領于 1933 年在華北北部察哈爾(舊省名,在北京西北部,今分屬河北、內蒙、山西等地)組織部隊進行抗日斗爭,是中國愛國將領沖破政府當局錯誤地對日妥協(xié)政策而進行一次抗日壯舉。察哈爾抗日同盟軍成立之后,日偽軍開始加強多倫的防御,同時調來了大批兵力,城內駐有日軍茂木騎兵第 4 旅團兩三千的兵力以及炮兵部隊固守,在城外,日偽軍構筑了三十二座碉堡,用交通壕連通,并設置電網和多層的障礙,負責防守的是率部投靠日本人的李守信,他的部隊原來隸屬東北軍,大約有六七千人馬。 1933 7 4 號,吉鴻昌率部迫近多倫, 7 7 23 時,同盟軍由吉鴻昌指揮分路向多倫發(fā)動進攻,經五天激戰(zhàn),多倫守軍傷亡慘重,被迫退入了城內,城外為同盟軍占領,據稱,吉鴻昌派副官帶了四十名士兵,扮做回民的商販,分批潛入城內,分住在城內五所清真寺中,調查敵情 , 投送情報 , 以便里應外合, 7 12 號,同盟軍再次發(fā)動了全線進攻,從南北西三門沖入城內,與先入城者內外配合,巷戰(zhàn)肉搏三個小時之久,據說吉鴻昌在此戰(zhàn)中是“親率敢死之士肉袒匍匐前進,爬城三次”,在同盟軍的打擊之下,守軍逐漸不支,從東門突圍,向經棚方向逃遁,經五天浴血激戰(zhàn),,淪陷了兩個多月的多倫終于光復,收復多倫。多倫之戰(zhàn),同盟軍雖犧牲嚴重,但誓除日寇,猛烈進攻,終獲勝利,使驕橫的日寇遭受沉重打擊。日寇雖力守多倫,但終于失敗,侵占的中國國土得而復失,對日軍來說是空前的,因此對日本侵略者的精神也是一次重創(chuàng)。多倫之役結束后,察東四縣全部收復,成為“九一八”以來中國軍隊首次從日偽軍手中收復失地的壯舉,給中國民眾帶來了抗日御侮的希望。多倫被奪回的消息一經發(fā)布立即震動全國,民眾歡欣鼓舞,而各界軍政要員和社會抗日團體紛紛致電馮玉祥和吉鴻昌表示慶賀,稱“政府之所以不敢為者而公等為之,政府之所不能克者,而公等克之”,不過圍繞多倫之戰(zhàn),自戰(zhàn)役落幕之日起,便爭議不斷,在慶祝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 70 周年之即筆者愿和同仁共同研究磋商。

    察哈爾抗日同盟軍是在中國共產黨的推動、幫助下,由馮玉祥、吉鴻昌、方振武等愛國將領于 1933 年在華北北部察哈爾(舊省名,在北京西北部,今分屬河北、內蒙、山西等地)組織部隊進行抗日斗爭,是中國愛國將領沖破政府當局錯誤地對日妥協(xié)政策而進行一次抗日壯舉。

    一、收復多倫戰(zhàn)役的歷史背景

    九一八事變后,在中日矛盾日益尖銳的形勢下,國民黨愛國將領馮玉祥不滿蔣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號召停止內戰(zhàn),“團結全國民眾之力量,一致對外”,“督促全國軍隊開赴前線”立即開始“正式抵抗日本帝國主義之侵略”。為此,在中共北方組織的積極推動下,馮玉祥積極醞釀樹立抗日大旗以影響全國。 1932 年馮抵達張家口,并積極同共產黨聯(lián)系籌組抗日大計。 1932 年底到 1933 年初,熱河華北局勢急劇惡化,察省受到日本侵略者的嚴重威脅,在共產黨的幫助下,馮玉祥集合抗日力量,組織抗日同盟軍,相機發(fā)動察省抗戰(zhàn)。國民政府自然不能容忍這種公然“自立山頭”的行為,加之國民政府內部本身派系復雜,軍閥眾多 , 蔣介石只不過是一個名義上的領袖 , 華北的西北軍各部本身對蔣介石就屬于半服從狀態(tài)。馮玉祥一手建立了西北軍,雄踞西北和華北多年。西北軍雖然在中原大戰(zhàn)后已經被瓦解,但是馮玉祥振臂一呼,就有大批舊部投入其麾下,再加上馮允許共產黨在同盟軍內活動。對蔣介石為首的中央系是一種極大地威脅。蔣介石對馮玉祥必然除之而后快。但是由于長城抗戰(zhàn)剛剛失敗,而同盟軍高喊抗日口號,國民政府不敢立即取締同盟軍,只得公開聲明不承認同盟軍的合法地位,斷絕內地與察哈爾省的一切聯(lián)系,禁止槍彈,糧食,醫(yī)藥從內地進入察哈爾,命令晉綏軍集中于山西北部,西北軍和中央軍集中于冀北,作軍事圍剿準備。同時派出大量人員,對同盟軍各部進行分化,收買等活動。長城抗戰(zhàn)失敗后,日軍進逼察哈爾和熱河邊境,威脅張家口,進而威脅京津地區(qū)西大門。在中原大戰(zhàn)后失去政治地位,處于隱居狀態(tài)的原西北軍頭目馮玉祥,激于民族大義,決定和共產黨地下組織合作,利用其在西北軍舊部的影響。到察哈爾組建一支義勇軍,抵抗日軍。不久,大批從熱河潰退的東北義勇軍投至馮玉祥麾下,許多西北軍舊部和土匪會黨 , 甚至蒙古族地方武裝都投至馮玉祥旗下。 1933 5 24 日,馮玉祥宣布成立“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自任察哈爾省主席,委任佟麟閣為代理主席。還暗中吸收了大批共產黨員進入抗日同盟軍。并發(fā)表通電,揭露國民政府的妥協(xié)政策,宣布將獨立與日本侵略者作戰(zhàn)。 1933 5 26 日,馮玉祥聯(lián)絡組織了各種武裝力量,在張家口舉行全省民眾抗辱救亡大會,正式成立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馮玉祥為總司令,并加強整訓軍隊,隨即主動出擊 , 展開了驅逐日寇收復國土的戰(zhàn)斗 . 在中華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的情況下 , 中國抗日救亡運動蓬勃興起。南京、上海、北平、天津各界人民紛紛集會,要求政府積極抗日,收復失地,并捐款購買飛機,獻給抗日軍隊。五臺山的和尚組織“僧界救國會”,訓練中年強壯的僧人,準備參加抗日。海外華僑也通電呼吁抗日。在中國人民強烈要求抗日救國的影響下,在中國共產黨的推動下,共產黨員吉鴻昌以及馮玉祥、方振武等聯(lián)絡在察哈爾等地要求抗日的部隊,于 1933 5 26 日在張家口正式宣告成立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馮玉祥任同盟軍總司令,方振武任前敵總司令,吉鴻昌任前敵總指揮。同盟軍向全國發(fā)出通電,主張聯(lián)合各黨各派各軍,共同抗日。察哈爾抗日同盟軍的成立,得到中國各界人民的擁護和支持,許多群眾團體、社會名流以及高級將領紛紛致電馮玉祥等表示支持和祝賀。中國共產黨發(fā)動北平、天津和太原等地大批學生和青年,到張家口去參加抗日同盟軍,共產黨領導的蒙古人民抗日武裝也加入了同盟軍,從東北、熱河到察哈爾,愿意抗日的部隊,都云集于同盟軍的旗幟之下,這樣同盟軍迅速發(fā)展到十幾萬人。 1933 5 26 日吉鴻昌同馮玉祥、方振武等抗日將領依靠蘇聯(lián)的武器支援和集合東北義勇軍在張家口宣布成立“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吉鴻昌任前敵總指揮兼第 2 軍軍長。敗退的熱河軍,蒙古族武裝,察哈爾當地民團和一些當地的土匪武裝建立了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率部向察北偽軍進擊 , 在收復康保、寶昌、沽源等城池后,吉鴻昌指揮部隊向多倫進攻。

    二、收復多倫戰(zhàn)役

    1933 4 、 5 月,日軍越過長城,進逼平津,并侵占察哈爾省(今分屬內蒙古自治區(qū)和河北?。┒鄠?、沽源等地。蔣介石堅持不抵抗政策,準備與日軍簽訂停戰(zhàn)協(xié)定。馮玉祥接受中國共產黨的建議和幫助,于 5 26 日在張家口通電成立民眾抗日同盟軍,自任總司令,先后響應加入者七八萬人。同盟軍接受中共河北省前線工作委員會的指導。 6 月下旬,任命方振武為北路前敵總司令,吉鴻昌為北路前敵總指揮,在吉鴻昌率領下, 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到 1933 6 15 日,兵力壯大到 12 萬人。但是由于得不到國民政府承認,彈藥,糧草都靠自籌,也無后援。僅靠察哈爾一省之地供養(yǎng),十分困難。 6 月上旬,關東軍就以一部分兵力伙同偽軍,不斷從熱河省蠶食察北,察東。重鎮(zhèn)寶昌,康保失陷,張北危急。 6 21 日,同盟軍兵分兩路,向蠶食察哈爾的日偽軍發(fā)起反擊。其中一路有第 5 路軍,察哈爾自衛(wèi)軍等部隊,先北上張北,另一路騎兵第 3 師周義宣部往東前往赤城,再北上。 6 月22 ,北路同盟軍第一梯隊第5 路軍鄧文部,從張北直取康保。防守康保的是從東北調來的偽軍崔興五部,僅僅幾個小時的戰(zhàn)斗,就被擊潰。同盟軍占領康保。 23 日,第 5 路軍和察哈爾自衛(wèi)軍從康保出發(fā)進攻寶昌,李忠義部從張北直插沽源,和占領赤城的周義宣部共同攻打沽源 , 結果沽源的偽軍劉桂堂部攝于同盟軍的聲勢和吉鴻昌接洽反正。馮玉祥遂委任劉桂堂部為同盟軍游擊第 6 路沽源收復。 7 1 日,同盟軍猛攻寶昌,城中守軍為偽軍張海鵬部和潰逃的崔興五部。鄧文部原屬東北義勇軍,遇上東北偽軍,仇人相見,分外眼紅。在同盟軍的猛攻下,偽軍棄城逃往重鎮(zhèn)多倫。多倫是察哈爾東部重鎮(zhèn),是河北、熱河、察哈爾、內蒙古之間的交通樞紐,是長城口外商業(yè)中心和軍事要地,日本把它視為攻掠察哈爾的戰(zhàn)略要地。為了保住多倫日寇調集了崔興武所部的偽軍 2 萬多人和日軍第四騎兵旅團一千多人,并配備坦克十幾輛,由日酋小柳津指揮,準備抵抗同盟軍的進攻。 同盟軍也深知多倫城的重要性。作為總指揮,吉鴻昌更是感覺重擔千鈞,如果能從日寇手中奪回多倫,不僅可以打擊日軍的囂張氣焰,還可開收復失地之先聲,喚起中華民族團結御侮的抗日精神。吉鴻昌暗下決心,為了不辜負全國人民的期望,為了同盟軍的聲譽,一定要拿下多倫。 7 月7 ,集結在城下的同盟軍向多倫發(fā)起了猛烈的進攻。到10 日,戰(zhàn)斗進展得很順利,多倫城外敵人的外圍工事很快就被摧毀,同盟軍已經搭起云梯準備登城。這時一直沒有露面的日本鬼子開始出現(xiàn)在城墻上,協(xié)助偽軍共同守城。敵人的火力頓時大增,同盟軍的云梯根本無法接近城垣。一直在第一線指揮的吉鴻昌見狀,立即命令改用人梯。同盟軍戰(zhàn)士不避槍彈,冒死前進,很快沖至城下,一個摞一個迅速向上攀去。狡猾的敵人用手榴彈擲向人梯,手榴彈在人群中猛烈爆炸,同盟軍戰(zhàn)士犧牲極大。登城部隊連續(xù)沖了 3 次,終因敵人火力太猛,未能得手。在傷亡 200 多人的情況下,吉鴻昌下令部隊撤出戰(zhàn)斗。攻城的失敗,出于吉鴻昌的預料之外,他意識到有日本鬼子防守的多倫城是塊難啃的硬骨頭,簡單靠死拼硬打只能帶來更多的犧牲,可是用什么辦法能拿下這至關重要的多倫城呢?這時,總司令馮玉祥又發(fā)來了電報,催促他及早攻克多倫,否則日軍大舉來援,一切均將前功盡棄。他還鼓勵吉鴻昌:全國人民正瞪大眼睛看著多倫,多倫一城牽系著民心,牽系著民族的振興。吉鴻昌真感到有些棘手,他在指揮部中踱來踱去,陷入了沉思之中。日本鬼子看到同盟軍一時沒有攻下城池,以為同盟軍怯弱了,第二天一早反而大舉出動,向同盟軍陣地發(fā)起進攻。正當戰(zhàn)士們頑強阻擊的時候,日軍又調集了飛機前來助戰(zhàn)。同盟軍陣地上發(fā)生了一陣慌亂,大多數官兵從未見過飛機,看到日軍的飛機投彈 , 竟不知如何躲避 . 出現(xiàn)了不小的傷亡。 正在士兵們驚慌之際,吉鴻昌趕來了。他高聲指揮大家隱蔽,并鎮(zhèn)定自若地說:“弟兄們,不要怕,飛機是給鬼子壯膽的。天上那么多飛鳥,你們幾時碰到鳥糞落到頭上。注意隱蔽就行了?!惫俦鴤兟牸笓]這樣一說,緊張的情緒立刻就放松下來,紛紛找好掩體,專心對付敵人步兵的進攻了。在吉鴻昌的指揮下,敵人的進攻被英勇的同盟軍戰(zhàn)士打退了。當吉鴻昌看到偽軍們狼狽不堪地逃回城中的時候,一件往事襲上心頭。那是在 1929 年和西北軍閥馬仲英打仗時,馬仲英攻破了寧夏城。他之所以能夠成功,就是因為利用了城內的內應,用少數民族語言向城外通報了信息。吉鴻昌眼前一亮,一個大膽的計劃形成了。他回到指揮部叫來了副官馬國棟、劉亨香,把自己的計劃向他們二人講了一遍,他準備讓士兵化裝成老百姓、偽軍混進多倫城,采取里應外合的辦法,一舉破城。馬、劉兩個副官一聽,異口同聲地叫好。他們三人仔細研究了破城方案,一致認為:讓一些戰(zhàn)士化裝成被俘偽軍逃出“敵營”(同盟軍),邊向城內跑邊向自己的陣地還擊 , 混進城內的方案比較可靠。主意拿定,兩個副官立刻分頭布置任務。 下午,一切準備停當,四十多個精明強干的士兵集中在指揮部中,參謀長把從俘虜中了解的城內敵人兵力分布、城內街道及清真寺的坐落等情況,向他們一一作了介紹。吉鴻昌親自挨個檢查喬裝改扮的士兵有無破綻,并冷不丁地提出一些問題讓他們回答,以防遇到預料不到的情況能夠隨機應變。檢查完畢,吉鴻昌嚴肅地對他們說:“弟兄們,這次由馬、劉二位副官率領你們作戰(zhàn),一定要沉著、機智,千萬不可遇事驚慌失措。在大軍總攻的時候,給你們發(fā)紅色信號彈。你們瞅準時機,舉火為號 , 打開城門接應大軍入城?!彼D了頓又說:“你們是抗日同盟軍的精英,收復多倫的重任就落在你們身上了,全軍將士都在注視著你們,全國人民都在注視著你們。我吉鴻昌抱定了必死的決心,會和你們一起并肩作戰(zhàn),收復祖宗留給我們的神圣土地的。”說完,他向戰(zhàn)士們恭恭敬敬行了一個軍禮。黃昏時分,日偽軍又向同盟軍的陣地發(fā)動了大規(guī)模的進攻。吉鴻昌一面命令混城隊準備出發(fā),一面率領大刀隊上火線督戰(zhàn)。在敵人的猛烈攻擊下,同盟軍的陣線一度發(fā)生了動搖。吉鴻昌見狀,深知一旦陣地守不住,所有的計劃都要泡湯。在危急時刻,他拔出大刀,振臂高呼:“弟兄們殺敵報國的時候到了。跟我沖!”說罷,他操起大刀,率領大刀隊撲向了敵人。同盟軍看到總指揮的榜樣,軍心大振,發(fā)出一陣雷鳴般的喊殺聲,一個反沖鋒,把敵人壓回了城內?;斐顷犚渤脵C混了進去。此時,吉鴻昌已是滿身汗?jié)n血污,口干舌燥,從傳令兵手中接過水壺,一口氣喝下半壺水。他擦好血跡斑斑的大刀,小心地放入刀鞘,抬頭凝望暮色中的多倫城。他的心中正惦記著馬國棟、劉亨香等幾十位好弟兄。他們是不是已安全混入城中?是不是已隱蔽停當,只等大軍攻城?回到指揮部,總司令馮玉祥又打來電報,詢問攻城事宜。吉鴻昌仔細研究了形勢,也感到時間不能再拖了。一方面是敵人外圍的援兵很快就會趕到,一方面混入城中的弟兄處境也十分危險 . 事不宜遲 , 于是他果斷地決定 12 日凌晨 1 點,向多倫發(fā)起總攻。 “啪、啪”,兩顆紅色信號彈升上了夜空,同盟軍總攻多倫的戰(zhàn)斗開始了。戰(zhàn)士們在密集的火力掩護下,吶喊著沖向多倫城。馬國棟、劉亨香等看到信號,就在西門內點燃了火堆,并且不顧危險向西門上的守敵發(fā)起了進攻。吉鴻昌看到火光,十分興奮,立即組織敢死隊,命令他們不惜一切代價猛攻西門。西門上的鬼子和偽軍被突如其來的內外夾擊打得暈頭轉向,不知應該如何對付城里突然冒出來的同盟軍人。守城的鬼子軍官一個勁地“黠嘎嘎”地亂叫 , 但卻不知把火力對準哪個方向。不一會兒西門就在同盟軍里應外合的攻擊下被打開了。同盟軍戰(zhàn)士潮水般地涌了進來。接著南門、北門都被相繼攻破。同盟軍的主力部隊借勢攻入城中。這時,敵人的軍心已亂。偽軍已失去了控制,個個想奪路出逃。日本鬼子守在一些據點內拼命頑抗,經過 3 個多小時的肉搏戰(zhàn),大部分都被消滅,余下的從東門奪路而逃。至此,失陷于日寇之手 72 天的多倫,經過 5 晝夜鏖戰(zhàn),終被抗日同盟軍光復。此時,朝陽破云而出,光芒四射,為多倫城披上了彩霞。沸騰的多倫人民,興高采烈地歡呼勝利,歡迎抗日同盟軍進入多倫。人們不約而同地聚集到吉鴻昌率部入城要經過的南堡門外,夾道歡迎。吉鴻昌向歡迎的群眾發(fā)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告訴他們國家是四萬萬人的國家,多倫是各族人民的多倫,抗日同盟軍是抗日救國的軍隊,要收復國土,拯救民眾。吉鴻昌的講話受到了群眾的歡呼。

    多倫城的收復,震驚全國。馮玉祥將軍得到消息后,立即發(fā)電報嘉獎和犒賞。各救國團體及愛國知名人士紛紛打電報來祝賀勝利。章太炎先生發(fā)表談話說:“近世與外國戰(zhàn),獲勝者有之,地雖一寨一壘,既失則不可復得矣。得之,自多倫始。以爭一縣,死將士幾千人,雖在一隅,恢復之功,為九十余年所未有?!钡拇_,多倫城是自“九?一八”事變以來,中國軍隊從外國侵略者手中收復的第一座城鎮(zhèn)。吉鴻昌智勇雙全,巧克多倫,功不可沒。

    三、收復多倫戰(zhàn)役的影響和意義

    多倫為察東的重鎮(zhèn),既是冀、察、蒙之間的交通樞紐,又是塞外商業(yè)的中心和軍事要地,日本把它視為攻掠察綏兩省的戰(zhàn)略要點。同盟軍由吉鴻昌指揮分路向多倫發(fā)動進攻,經五天激戰(zhàn),收復多倫。多倫之戰(zhàn),同盟軍雖犧牲,但誓除日寇,猛烈進攻,終獲勝利,使驕橫的日寇遭受沉重打擊。日寇雖力守多倫,但終于失敗,侵占的中國國土得而復失,對日軍來說是空前的,因此對日本侵略者的精神也是一次重創(chuàng)。多倫之役結束后,察東四縣全部收復,成為“九一八”以來中國軍隊首次從日偽軍手中收復失地的壯舉,給全國民眾帶來了抗日御侮的希望。但是,國民黨政府當局將同盟軍的抗日行動視為“攘外必先安內”的妥協(xié)政策地對立物,千方百計破壞同盟軍。不僅從輿論上大肆造謠誹謗,收買動搖分子對同盟軍分化瓦解,而且指揮大軍逼近張家口準備進攻同盟軍,與此同時,日偽軍兩萬人也借機大舉進攻多倫,客觀上形成了對同盟軍的夾擊包圍,使同盟軍處于十分危險的境地。但是,由于全國人民大力支援同盟軍、強烈抗議政府當局的反動措施,南京政府當局未敢立即發(fā)動對同盟軍的進攻。但 蔣介石則阻撓破壞,繼則用武力鎮(zhèn)壓。日軍也同時向察省調動。 8 5 日,馮玉祥在蔣軍及日軍的雙重壓迫下,通電結束抗日軍事行動,取消同盟軍總部,離開張家口。吉鴻昌、方振武等按照中共河北省前線工作委員會的決定,將隊伍轉移張北,由方振武出任代總司令(后改稱討賊聯(lián)軍)。 9 月轉入河北,與蔣介石的軍隊和日軍周旋于昌平、高麗營、大小湯山一帶。 10 月中旬,彈盡糧絕,終于失敗。其后,方振武被迫流亡國外;吉鴻昌在天津法租界被捕,在北平(今北京)犧牲。盡管由于日偽蔣的聯(lián)合進攻,這一愛國壯舉最終歸于失敗,但是它在中華民族危亡關頭,對全國抗日救亡運動所起到的鼓舞和推動作用則是不可估量的,也體現(xiàn)了在國民黨內部,同樣存在著相當強烈的抗日御侮的愿望和要求。察哈爾抗戰(zhàn)是馮玉祥等愛國官兵響應中國共產黨團結抗日號召,舉起武裝抗日旗幟,進行聯(lián)合抗日的一次偉大嘗試,也是中國共產黨早期實施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一例成功典范。得到了全國主張抗日的各派政治勢力及廣大民眾的支持和稱贊,對揭露南京政府對日妥協(xié)政策的錯誤起到了積極作用。

    1945 年,在黨的“七大”上,吉鴻昌被定為全黨褒揚的革命烈士。周恩來總理在 1971 年指出:“吉鴻昌同志由舊軍人出身,后來參加共產黨,犧牲時很英勇,從容就義,很有必要把他的事跡出書?!? 1984 年,在吉鴻昌烈士犧牲 50 周年前夕,扶溝人民在烈士陵園吉鴻昌烈士陳列館前,為烈士塑了銅像。鄧小平為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吉鴻昌將軍犧牲五十周年紀念輯》題寫了書名。聶榮臻親筆題詞:“民族英雄吉鴻昌烈士永垂不朽!” 1995 年,在吉鴻昌烈士誕辰 100 周年之際,李鵬、喬石、李瑞環(huán)、劉華清、張愛萍、遲浩田、程思遠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分別為吉鴻昌烈士題了詞。 2009 年9 月14 ,他被評為100 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之一。“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薄_@首著名詩句,是抗日名將吉鴻昌將軍在英勇就義前,用樹枝在雪地上隨筆寫下的。他大義凜然、視死如歸,寫下了這浩氣長存的不朽詩句,這種以天下之憂為己任,展示了一個共產黨員舍生取義的崇高境界!現(xiàn)在,多倫縣城建有吉鴻昌將軍的塑像以示紀念。多倫又是一座具有光榮革命傳統(tǒng)的英雄城市。為此,以教育后人這是難得的一本教科書,這種大無畏的革命精神會激勵我們?yōu)閷崿F(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 作者單位:中共錫盟委黨校 )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var str=''; var strResult=str.split("|"); if(str!=""){ var j=0; for(var i=0;i'); } } </script>
上一篇:
抗戰(zhàn)時期的新啟蒙運動及當代啟示
下一篇:
試論抗日戰(zhàn)爭中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凝聚力
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內蒙古區(qū)情網》官方網站

版權所有:中共內蒙古自治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備05003250號-3

蒙公安備案:15010502000173號

政府網站標識碼:1500000032

技術支持: 內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

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收復多倫戰(zhàn)役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5-08-13 來源:        【字體:
  • 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收復多倫戰(zhàn)役的研究

    谷雅麟

    內容提要: 察哈爾抗日同盟軍是在中國共產黨的推動、幫助下,由馮玉祥、吉鴻昌、方振武等愛國將領于 1933 年在華北北部察哈爾(舊省名,在北京西北部,今分屬河北、內蒙、山西等地)組織部隊進行抗日斗爭,是中國愛國將領沖破政府當局錯誤地對日妥協(xié)政策而進行一次抗日壯舉。察哈爾抗日同盟軍成立之后,日偽軍開始加強多倫的防御,同時調來了大批兵力,城內駐有日軍茂木騎兵第 4 旅團兩三千的兵力以及炮兵部隊固守,在城外,日偽軍構筑了三十二座碉堡,用交通壕連通,并設置電網和多層的障礙,負責防守的是率部投靠日本人的李守信,他的部隊原來隸屬東北軍,大約有六七千人馬。 1933 7 4 號,吉鴻昌率部迫近多倫, 7 7 23 時,同盟軍由吉鴻昌指揮分路向多倫發(fā)動進攻,經五天激戰(zhàn),多倫守軍傷亡慘重,被迫退入了城內,城外為同盟軍占領,據稱,吉鴻昌派副官帶了四十名士兵,扮做回民的商販,分批潛入城內,分住在城內五所清真寺中,調查敵情 , 投送情報 , 以便里應外合, 7 12 號,同盟軍再次發(fā)動了全線進攻,從南北西三門沖入城內,與先入城者內外配合,巷戰(zhàn)肉搏三個小時之久,據說吉鴻昌在此戰(zhàn)中是“親率敢死之士肉袒匍匐前進,爬城三次”,在同盟軍的打擊之下,守軍逐漸不支,從東門突圍,向經棚方向逃遁,經五天浴血激戰(zhàn),,淪陷了兩個多月的多倫終于光復,收復多倫。多倫之戰(zhàn),同盟軍雖犧牲嚴重,但誓除日寇,猛烈進攻,終獲勝利,使驕橫的日寇遭受沉重打擊。日寇雖力守多倫,但終于失敗,侵占的中國國土得而復失,對日軍來說是空前的,因此對日本侵略者的精神也是一次重創(chuàng)。多倫之役結束后,察東四縣全部收復,成為“九一八”以來中國軍隊首次從日偽軍手中收復失地的壯舉,給中國民眾帶來了抗日御侮的希望。多倫被奪回的消息一經發(fā)布立即震動全國,民眾歡欣鼓舞,而各界軍政要員和社會抗日團體紛紛致電馮玉祥和吉鴻昌表示慶賀,稱“政府之所以不敢為者而公等為之,政府之所不能克者,而公等克之”,不過圍繞多倫之戰(zhàn),自戰(zhàn)役落幕之日起,便爭議不斷,在慶祝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 70 周年之即筆者愿和同仁共同研究磋商。

    察哈爾抗日同盟軍是在中國共產黨的推動、幫助下,由馮玉祥、吉鴻昌、方振武等愛國將領于 1933 年在華北北部察哈爾(舊省名,在北京西北部,今分屬河北、內蒙、山西等地)組織部隊進行抗日斗爭,是中國愛國將領沖破政府當局錯誤地對日妥協(xié)政策而進行一次抗日壯舉。

    一、收復多倫戰(zhàn)役的歷史背景

    九一八事變后,在中日矛盾日益尖銳的形勢下,國民黨愛國將領馮玉祥不滿蔣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號召停止內戰(zhàn),“團結全國民眾之力量,一致對外”,“督促全國軍隊開赴前線”立即開始“正式抵抗日本帝國主義之侵略”。為此,在中共北方組織的積極推動下,馮玉祥積極醞釀樹立抗日大旗以影響全國。 1932 年馮抵達張家口,并積極同共產黨聯(lián)系籌組抗日大計。 1932 年底到 1933 年初,熱河華北局勢急劇惡化,察省受到日本侵略者的嚴重威脅,在共產黨的幫助下,馮玉祥集合抗日力量,組織抗日同盟軍,相機發(fā)動察省抗戰(zhàn)。國民政府自然不能容忍這種公然“自立山頭”的行為,加之國民政府內部本身派系復雜,軍閥眾多 , 蔣介石只不過是一個名義上的領袖 , 華北的西北軍各部本身對蔣介石就屬于半服從狀態(tài)。馮玉祥一手建立了西北軍,雄踞西北和華北多年。西北軍雖然在中原大戰(zhàn)后已經被瓦解,但是馮玉祥振臂一呼,就有大批舊部投入其麾下,再加上馮允許共產黨在同盟軍內活動。對蔣介石為首的中央系是一種極大地威脅。蔣介石對馮玉祥必然除之而后快。但是由于長城抗戰(zhàn)剛剛失敗,而同盟軍高喊抗日口號,國民政府不敢立即取締同盟軍,只得公開聲明不承認同盟軍的合法地位,斷絕內地與察哈爾省的一切聯(lián)系,禁止槍彈,糧食,醫(yī)藥從內地進入察哈爾,命令晉綏軍集中于山西北部,西北軍和中央軍集中于冀北,作軍事圍剿準備。同時派出大量人員,對同盟軍各部進行分化,收買等活動。長城抗戰(zhàn)失敗后,日軍進逼察哈爾和熱河邊境,威脅張家口,進而威脅京津地區(qū)西大門。在中原大戰(zhàn)后失去政治地位,處于隱居狀態(tài)的原西北軍頭目馮玉祥,激于民族大義,決定和共產黨地下組織合作,利用其在西北軍舊部的影響。到察哈爾組建一支義勇軍,抵抗日軍。不久,大批從熱河潰退的東北義勇軍投至馮玉祥麾下,許多西北軍舊部和土匪會黨 , 甚至蒙古族地方武裝都投至馮玉祥旗下。 1933 5 24 日,馮玉祥宣布成立“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自任察哈爾省主席,委任佟麟閣為代理主席。還暗中吸收了大批共產黨員進入抗日同盟軍。并發(fā)表通電,揭露國民政府的妥協(xié)政策,宣布將獨立與日本侵略者作戰(zhàn)。 1933 5 26 日,馮玉祥聯(lián)絡組織了各種武裝力量,在張家口舉行全省民眾抗辱救亡大會,正式成立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馮玉祥為總司令,并加強整訓軍隊,隨即主動出擊 , 展開了驅逐日寇收復國土的戰(zhàn)斗 . 在中華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的情況下 , 中國抗日救亡運動蓬勃興起。南京、上海、北平、天津各界人民紛紛集會,要求政府積極抗日,收復失地,并捐款購買飛機,獻給抗日軍隊。五臺山的和尚組織“僧界救國會”,訓練中年強壯的僧人,準備參加抗日。海外華僑也通電呼吁抗日。在中國人民強烈要求抗日救國的影響下,在中國共產黨的推動下,共產黨員吉鴻昌以及馮玉祥、方振武等聯(lián)絡在察哈爾等地要求抗日的部隊,于 1933 5 26 日在張家口正式宣告成立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馮玉祥任同盟軍總司令,方振武任前敵總司令,吉鴻昌任前敵總指揮。同盟軍向全國發(fā)出通電,主張聯(lián)合各黨各派各軍,共同抗日。察哈爾抗日同盟軍的成立,得到中國各界人民的擁護和支持,許多群眾團體、社會名流以及高級將領紛紛致電馮玉祥等表示支持和祝賀。中國共產黨發(fā)動北平、天津和太原等地大批學生和青年,到張家口去參加抗日同盟軍,共產黨領導的蒙古人民抗日武裝也加入了同盟軍,從東北、熱河到察哈爾,愿意抗日的部隊,都云集于同盟軍的旗幟之下,這樣同盟軍迅速發(fā)展到十幾萬人。 1933 5 26 日吉鴻昌同馮玉祥、方振武等抗日將領依靠蘇聯(lián)的武器支援和集合東北義勇軍在張家口宣布成立“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吉鴻昌任前敵總指揮兼第 2 軍軍長。敗退的熱河軍,蒙古族武裝,察哈爾當地民團和一些當地的土匪武裝建立了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率部向察北偽軍進擊 , 在收復康保、寶昌、沽源等城池后,吉鴻昌指揮部隊向多倫進攻。

    二、收復多倫戰(zhàn)役

    1933 4 5 月,日軍越過長城,進逼平津,并侵占察哈爾?。ń穹謱賰让晒抛灾螀^(qū)和河北省)多倫、沽源等地。蔣介石堅持不抵抗政策,準備與日軍簽訂停戰(zhàn)協(xié)定。馮玉祥接受中國共產黨的建議和幫助,于 5 26 日在張家口通電成立民眾抗日同盟軍,自任總司令,先后響應加入者七八萬人。同盟軍接受中共河北省前線工作委員會的指導。 6 月下旬,任命方振武為北路前敵總司令,吉鴻昌為北路前敵總指揮,在吉鴻昌率領下, 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到 1933 6 15 日,兵力壯大到 12 萬人。但是由于得不到國民政府承認,彈藥,糧草都靠自籌,也無后援。僅靠察哈爾一省之地供養(yǎng),十分困難。 6 月上旬,關東軍就以一部分兵力伙同偽軍,不斷從熱河省蠶食察北,察東。重鎮(zhèn)寶昌,康保失陷,張北危急。 6 21 日,同盟軍兵分兩路,向蠶食察哈爾的日偽軍發(fā)起反擊。其中一路有第 5 路軍,察哈爾自衛(wèi)軍等部隊,先北上張北,另一路騎兵第 3 師周義宣部往東前往赤城,再北上。 6 月22 ,北路同盟軍第一梯隊第5 路軍鄧文部,從張北直取康保。防守康保的是從東北調來的偽軍崔興五部,僅僅幾個小時的戰(zhàn)斗,就被擊潰。同盟軍占領康保。 23 日,第 5 路軍和察哈爾自衛(wèi)軍從康保出發(fā)進攻寶昌,李忠義部從張北直插沽源,和占領赤城的周義宣部共同攻打沽源 , 結果沽源的偽軍劉桂堂部攝于同盟軍的聲勢和吉鴻昌接洽反正。馮玉祥遂委任劉桂堂部為同盟軍游擊第 6 路沽源收復。 7 1 日,同盟軍猛攻寶昌,城中守軍為偽軍張海鵬部和潰逃的崔興五部。鄧文部原屬東北義勇軍,遇上東北偽軍,仇人相見,分外眼紅。在同盟軍的猛攻下,偽軍棄城逃往重鎮(zhèn)多倫。多倫是察哈爾東部重鎮(zhèn),是河北、熱河、察哈爾、內蒙古之間的交通樞紐,是長城口外商業(yè)中心和軍事要地,日本把它視為攻掠察哈爾的戰(zhàn)略要地。為了保住多倫日寇調集了崔興武所部的偽軍 2 萬多人和日軍第四騎兵旅團一千多人,并配備坦克十幾輛,由日酋小柳津指揮,準備抵抗同盟軍的進攻。 同盟軍也深知多倫城的重要性。作為總指揮,吉鴻昌更是感覺重擔千鈞,如果能從日寇手中奪回多倫,不僅可以打擊日軍的囂張氣焰,還可開收復失地之先聲,喚起中華民族團結御侮的抗日精神。吉鴻昌暗下決心,為了不辜負全國人民的期望,為了同盟軍的聲譽,一定要拿下多倫。 7 月7 ,集結在城下的同盟軍向多倫發(fā)起了猛烈的進攻。到10 日,戰(zhàn)斗進展得很順利,多倫城外敵人的外圍工事很快就被摧毀,同盟軍已經搭起云梯準備登城。這時一直沒有露面的日本鬼子開始出現(xiàn)在城墻上,協(xié)助偽軍共同守城。敵人的火力頓時大增,同盟軍的云梯根本無法接近城垣。一直在第一線指揮的吉鴻昌見狀,立即命令改用人梯。同盟軍戰(zhàn)士不避槍彈,冒死前進,很快沖至城下,一個摞一個迅速向上攀去。狡猾的敵人用手榴彈擲向人梯,手榴彈在人群中猛烈爆炸,同盟軍戰(zhàn)士犧牲極大。登城部隊連續(xù)沖了 3 次,終因敵人火力太猛,未能得手。在傷亡 200 多人的情況下,吉鴻昌下令部隊撤出戰(zhàn)斗。攻城的失敗,出于吉鴻昌的預料之外,他意識到有日本鬼子防守的多倫城是塊難啃的硬骨頭,簡單靠死拼硬打只能帶來更多的犧牲,可是用什么辦法能拿下這至關重要的多倫城呢?這時,總司令馮玉祥又發(fā)來了電報,催促他及早攻克多倫,否則日軍大舉來援,一切均將前功盡棄。他還鼓勵吉鴻昌:全國人民正瞪大眼睛看著多倫,多倫一城牽系著民心,牽系著民族的振興。吉鴻昌真感到有些棘手,他在指揮部中踱來踱去,陷入了沉思之中。日本鬼子看到同盟軍一時沒有攻下城池,以為同盟軍怯弱了,第二天一早反而大舉出動,向同盟軍陣地發(fā)起進攻。正當戰(zhàn)士們頑強阻擊的時候,日軍又調集了飛機前來助戰(zhàn)。同盟軍陣地上發(fā)生了一陣慌亂,大多數官兵從未見過飛機,看到日軍的飛機投彈 , 竟不知如何躲避 . 出現(xiàn)了不小的傷亡。 正在士兵們驚慌之際,吉鴻昌趕來了。他高聲指揮大家隱蔽,并鎮(zhèn)定自若地說:“弟兄們,不要怕,飛機是給鬼子壯膽的。天上那么多飛鳥,你們幾時碰到鳥糞落到頭上。注意隱蔽就行了?!惫俦鴤兟牸笓]這樣一說,緊張的情緒立刻就放松下來,紛紛找好掩體,專心對付敵人步兵的進攻了。在吉鴻昌的指揮下,敵人的進攻被英勇的同盟軍戰(zhàn)士打退了。當吉鴻昌看到偽軍們狼狽不堪地逃回城中的時候,一件往事襲上心頭。那是在 1929 年和西北軍閥馬仲英打仗時,馬仲英攻破了寧夏城。他之所以能夠成功,就是因為利用了城內的內應,用少數民族語言向城外通報了信息。吉鴻昌眼前一亮,一個大膽的計劃形成了。他回到指揮部叫來了副官馬國棟、劉亨香,把自己的計劃向他們二人講了一遍,他準備讓士兵化裝成老百姓、偽軍混進多倫城,采取里應外合的辦法,一舉破城。馬、劉兩個副官一聽,異口同聲地叫好。他們三人仔細研究了破城方案,一致認為:讓一些戰(zhàn)士化裝成被俘偽軍逃出“敵營”(同盟軍),邊向城內跑邊向自己的陣地還擊 , 混進城內的方案比較可靠。主意拿定,兩個副官立刻分頭布置任務。 下午,一切準備停當,四十多個精明強干的士兵集中在指揮部中,參謀長把從俘虜中了解的城內敵人兵力分布、城內街道及清真寺的坐落等情況,向他們一一作了介紹。吉鴻昌親自挨個檢查喬裝改扮的士兵有無破綻,并冷不丁地提出一些問題讓他們回答,以防遇到預料不到的情況能夠隨機應變。檢查完畢,吉鴻昌嚴肅地對他們說:“弟兄們,這次由馬、劉二位副官率領你們作戰(zhàn),一定要沉著、機智,千萬不可遇事驚慌失措。在大軍總攻的時候,給你們發(fā)紅色信號彈。你們瞅準時機,舉火為號 , 打開城門接應大軍入城?!彼D了頓又說:“你們是抗日同盟軍的精英,收復多倫的重任就落在你們身上了,全軍將士都在注視著你們,全國人民都在注視著你們。我吉鴻昌抱定了必死的決心,會和你們一起并肩作戰(zhàn),收復祖宗留給我們的神圣土地的?!闭f完,他向戰(zhàn)士們恭恭敬敬行了一個軍禮。黃昏時分,日偽軍又向同盟軍的陣地發(fā)動了大規(guī)模的進攻。吉鴻昌一面命令混城隊準備出發(fā),一面率領大刀隊上火線督戰(zhàn)。在敵人的猛烈攻擊下,同盟軍的陣線一度發(fā)生了動搖。吉鴻昌見狀,深知一旦陣地守不住,所有的計劃都要泡湯。在危急時刻,他拔出大刀,振臂高呼:“弟兄們殺敵報國的時候到了。跟我沖!”說罷,他操起大刀,率領大刀隊撲向了敵人。同盟軍看到總指揮的榜樣,軍心大振,發(fā)出一陣雷鳴般的喊殺聲,一個反沖鋒,把敵人壓回了城內?;斐顷犚渤脵C混了進去。此時,吉鴻昌已是滿身汗?jié)n血污,口干舌燥,從傳令兵手中接過水壺,一口氣喝下半壺水。他擦好血跡斑斑的大刀,小心地放入刀鞘,抬頭凝望暮色中的多倫城。他的心中正惦記著馬國棟、劉亨香等幾十位好弟兄。他們是不是已安全混入城中?是不是已隱蔽停當,只等大軍攻城?回到指揮部,總司令馮玉祥又打來電報,詢問攻城事宜。吉鴻昌仔細研究了形勢,也感到時間不能再拖了。一方面是敵人外圍的援兵很快就會趕到,一方面混入城中的弟兄處境也十分危險 . 事不宜遲 , 于是他果斷地決定 12 日凌晨 1 點,向多倫發(fā)起總攻。 “啪、啪”,兩顆紅色信號彈升上了夜空,同盟軍總攻多倫的戰(zhàn)斗開始了。戰(zhàn)士們在密集的火力掩護下,吶喊著沖向多倫城。馬國棟、劉亨香等看到信號,就在西門內點燃了火堆,并且不顧危險向西門上的守敵發(fā)起了進攻。吉鴻昌看到火光,十分興奮,立即組織敢死隊,命令他們不惜一切代價猛攻西門。西門上的鬼子和偽軍被突如其來的內外夾擊打得暈頭轉向,不知應該如何對付城里突然冒出來的同盟軍人。守城的鬼子軍官一個勁地“黠嘎嘎”地亂叫 , 但卻不知把火力對準哪個方向。不一會兒西門就在同盟軍里應外合的攻擊下被打開了。同盟軍戰(zhàn)士潮水般地涌了進來。接著南門、北門都被相繼攻破。同盟軍的主力部隊借勢攻入城中。這時,敵人的軍心已亂。偽軍已失去了控制,個個想奪路出逃。日本鬼子守在一些據點內拼命頑抗,經過 3 個多小時的肉搏戰(zhàn),大部分都被消滅,余下的從東門奪路而逃。至此,失陷于日寇之手 72 天的多倫,經過 5 晝夜鏖戰(zhàn),終被抗日同盟軍光復。此時,朝陽破云而出,光芒四射,為多倫城披上了彩霞。沸騰的多倫人民,興高采烈地歡呼勝利,歡迎抗日同盟軍進入多倫。人們不約而同地聚集到吉鴻昌率部入城要經過的南堡門外,夾道歡迎。吉鴻昌向歡迎的群眾發(fā)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告訴他們國家是四萬萬人的國家,多倫是各族人民的多倫,抗日同盟軍是抗日救國的軍隊,要收復國土,拯救民眾。吉鴻昌的講話受到了群眾的歡呼。

    多倫城的收復,震驚全國。馮玉祥將軍得到消息后,立即發(fā)電報嘉獎和犒賞。各救國團體及愛國知名人士紛紛打電報來祝賀勝利。章太炎先生發(fā)表談話說:“近世與外國戰(zhàn),獲勝者有之,地雖一寨一壘,既失則不可復得矣。得之,自多倫始。以爭一縣,死將士幾千人,雖在一隅,恢復之功,為九十余年所未有。”的確,多倫城是自“九?一八”事變以來,中國軍隊從外國侵略者手中收復的第一座城鎮(zhèn)。吉鴻昌智勇雙全,巧克多倫,功不可沒。

    三、收復多倫戰(zhàn)役的影響和意義

    多倫為察東的重鎮(zhèn),既是冀、察、蒙之間的交通樞紐,又是塞外商業(yè)的中心和軍事要地,日本把它視為攻掠察綏兩省的戰(zhàn)略要點。同盟軍由吉鴻昌指揮分路向多倫發(fā)動進攻,經五天激戰(zhàn),收復多倫。多倫之戰(zhàn),同盟軍雖犧牲,但誓除日寇,猛烈進攻,終獲勝利,使驕橫的日寇遭受沉重打擊。日寇雖力守多倫,但終于失敗,侵占的中國國土得而復失,對日軍來說是空前的,因此對日本侵略者的精神也是一次重創(chuàng)。多倫之役結束后,察東四縣全部收復,成為“九一八”以來中國軍隊首次從日偽軍手中收復失地的壯舉,給全國民眾帶來了抗日御侮的希望。但是,國民黨政府當局將同盟軍的抗日行動視為“攘外必先安內”的妥協(xié)政策地對立物,千方百計破壞同盟軍。不僅從輿論上大肆造謠誹謗,收買動搖分子對同盟軍分化瓦解,而且指揮大軍逼近張家口準備進攻同盟軍,與此同時,日偽軍兩萬人也借機大舉進攻多倫,客觀上形成了對同盟軍的夾擊包圍,使同盟軍處于十分危險的境地。但是,由于全國人民大力支援同盟軍、強烈抗議政府當局的反動措施,南京政府當局未敢立即發(fā)動對同盟軍的進攻。但 蔣介石則阻撓破壞,繼則用武力鎮(zhèn)壓。日軍也同時向察省調動。 8 5 日,馮玉祥在蔣軍及日軍的雙重壓迫下,通電結束抗日軍事行動,取消同盟軍總部,離開張家口。吉鴻昌、方振武等按照中共河北省前線工作委員會的決定,將隊伍轉移張北,由方振武出任代總司令(后改稱討賊聯(lián)軍)。 9 月轉入河北,與蔣介石的軍隊和日軍周旋于昌平、高麗營、大小湯山一帶。 10 月中旬,彈盡糧絕,終于失敗。其后,方振武被迫流亡國外;吉鴻昌在天津法租界被捕,在北平(今北京)犧牲。盡管由于日偽蔣的聯(lián)合進攻,這一愛國壯舉最終歸于失敗,但是它在中華民族危亡關頭,對全國抗日救亡運動所起到的鼓舞和推動作用則是不可估量的,也體現(xiàn)了在國民黨內部,同樣存在著相當強烈的抗日御侮的愿望和要求。察哈爾抗戰(zhàn)是馮玉祥等愛國官兵響應中國共產黨團結抗日號召,舉起武裝抗日旗幟,進行聯(lián)合抗日的一次偉大嘗試,也是中國共產黨早期實施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一例成功典范。得到了全國主張抗日的各派政治勢力及廣大民眾的支持和稱贊,對揭露南京政府對日妥協(xié)政策的錯誤起到了積極作用。

    1945 年,在黨的“七大”上,吉鴻昌被定為全黨褒揚的革命烈士。周恩來總理在 1971 年指出:“吉鴻昌同志由舊軍人出身,后來參加共產黨,犧牲時很英勇,從容就義,很有必要把他的事跡出書?!? 1984 年,在吉鴻昌烈士犧牲 50 周年前夕,扶溝人民在烈士陵園吉鴻昌烈士陳列館前,為烈士塑了銅像。鄧小平為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吉鴻昌將軍犧牲五十周年紀念輯》題寫了書名。聶榮臻親筆題詞:“民族英雄吉鴻昌烈士永垂不朽!” 1995 年,在吉鴻昌烈士誕辰 100 周年之際,李鵬、喬石、李瑞環(huán)、劉華清、張愛萍、遲浩田、程思遠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分別為吉鴻昌烈士題了詞。 2009 年9 月14 ,他被評為100 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之一?!昂薏豢谷账溃糇鹘袢招?。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薄_@首著名詩句,是抗日名將吉鴻昌將軍在英勇就義前,用樹枝在雪地上隨筆寫下的。他大義凜然、視死如歸,寫下了這浩氣長存的不朽詩句,這種以天下之憂為己任,展示了一個共產黨員舍生取義的崇高境界!現(xiàn)在,多倫縣城建有吉鴻昌將軍的塑像以示紀念。多倫又是一座具有光榮革命傳統(tǒng)的英雄城市。為此,以教育后人這是難得的一本教科書,這種大無畏的革命精神會激勵我們?yōu)閷崿F(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 作者單位:中共錫盟委黨校 )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var str=''; var strResult=str.split("|"); if(str!=""){ var j=0; for(var i=0;i'); } } </script>
上一篇:
下一篇:
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內蒙古區(qū)情網》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