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日圖高勒廟遺址
桂樂松希熱戰(zhàn)斗遺址位于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賽漢塔拉鎮(zhèn)阿拉坦寶拉格嘎查,因遍地生長桂樂松(蒙古柄扁桃)而得名。烏日圖高勒(季節(jié)性河)位于蘇尼特右旗和四子王旗交界處,曾有古廟烏日圖高勒廟。
桂樂松希熱(杏樹灘)
1949年5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內蒙古軍區(qū)騎兵第4師(即原騎兵11師)師長兼政委畢力格巴圖爾在土牧爾臺主持召開軍事會議,分析了敵我形勢,布署了對達力瓦根登為首的地方反動武裝的作戰(zhàn)計劃。內蒙古騎兵第4師兵分三路:第一路由畢力格巴圖爾政委指揮,從西邊攻打;第二路由楊森扎布參謀長指揮從東邊攻打;第三路由蘇尼特右旗聯合大隊政委厚和指揮,配合主力從南邊阻擊逃竄之敵。國民黨殘匪達力瓦根登、塔日巴喇嘛為首的匪徒200余人,正在蘇尼特右旗桂樂松希熱、烏日圖高勒廟一帶活動。
5月29日,畢力格巴圖爾政委指揮的一個騎兵團從四子王旗搏力臺廟出發(fā),經一天半的急行軍,在30日凌晨4時攻進烏日圖高勒廟,敵人慌忙向南逃竄,追趕到天亮時,先頭部隊在桂樂松希熱(杏樹灘)發(fā)現了敵人,畢政委當機立斷,下令全線攻擊,戰(zhàn)士們快馬加鞭沖上前去,頓時槍聲、手榴彈聲和繳槍不殺的喊聲同時響起。敵人有的被打死,有的舉手投降,有的抱頭鼠竄。這時,楊森扎布參謀長指揮的一個團和厚和政委指揮的一個大隊也都從東邊和南邊按時到達了指定地點,實施圍堵。這次戰(zhàn)斗進行不到一個小時,打死敵人21人,俘虜80人,繳獲各種槍支120支,戰(zhàn)馬500匹。
戰(zhàn)斗結束后,第三天在烏日圖高勒召開群眾大會,宣布蘇尼特右旗全境解放。
版權所有:中共內蒙古自治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技術支持: 內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
烏日圖高勒廟遺址
桂樂松希熱戰(zhàn)斗遺址位于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賽漢塔拉鎮(zhèn)阿拉坦寶拉格嘎查,因遍地生長桂樂松(蒙古柄扁桃)而得名。烏日圖高勒(季節(jié)性河)位于蘇尼特右旗和四子王旗交界處,曾有古廟烏日圖高勒廟。
桂樂松希熱(杏樹灘)
1949年5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內蒙古軍區(qū)騎兵第4師(即原騎兵11師)師長兼政委畢力格巴圖爾在土牧爾臺主持召開軍事會議,分析了敵我形勢,布署了對達力瓦根登為首的地方反動武裝的作戰(zhàn)計劃。內蒙古騎兵第4師兵分三路:第一路由畢力格巴圖爾政委指揮,從西邊攻打;第二路由楊森扎布參謀長指揮從東邊攻打;第三路由蘇尼特右旗聯合大隊政委厚和指揮,配合主力從南邊阻擊逃竄之敵。國民黨殘匪達力瓦根登、塔日巴喇嘛為首的匪徒200余人,正在蘇尼特右旗桂樂松希熱、烏日圖高勒廟一帶活動。
5月29日,畢力格巴圖爾政委指揮的一個騎兵團從四子王旗搏力臺廟出發(fā),經一天半的急行軍,在30日凌晨4時攻進烏日圖高勒廟,敵人慌忙向南逃竄,追趕到天亮時,先頭部隊在桂樂松希熱(杏樹灘)發(fā)現了敵人,畢政委當機立斷,下令全線攻擊,戰(zhàn)士們快馬加鞭沖上前去,頓時槍聲、手榴彈聲和繳槍不殺的喊聲同時響起。敵人有的被打死,有的舉手投降,有的抱頭鼠竄。這時,楊森扎布參謀長指揮的一個團和厚和政委指揮的一個大隊也都從東邊和南邊按時到達了指定地點,實施圍堵。這次戰(zhàn)斗進行不到一個小時,打死敵人21人,俘虜80人,繳獲各種槍支120支,戰(zhàn)馬500匹。
戰(zhàn)斗結束后,第三天在烏日圖高勒召開群眾大會,宣布蘇尼特右旗全境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