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軍大青山支隊司令部遺址位于呼和浩特市土左旗察素齊鎮(zhèn)境內(nèi)把什村北的大青山萬家溝。1938—1942年期間,是大青山抗日游擊根據(jù)地司令部的駐扎地。
1938年秋,按照毛澤東關于在大青山建立抗日根據(jù)地的指示,八路軍120師賀龍部抽調(diào)精干力量組成大青山支隊與山西戰(zhàn)地動委會所屬的第四支隊挺進大青山地區(qū),與楊植霖領導的抗日團(亦稱蒙漢抗日游擊隊)會師,建立了大青山抗日游擊根據(jù)地。經(jīng)-過連續(xù)幾次戰(zhàn)斗后,決定八路軍大青山支隊司令部駐扎在萬家溝南的小火燒(地名)。不久,中共綏遠省委、綏察行政公署、綏西專署等黨政機關亦先后設在這里。同時,這里也是蒙漢游擊隊開展抗日斗爭的重要依托地。李井泉、姚喆、楊植霖、武新宇、白如冰、彭德大等人及察素齊的賈力更、奎璧、勇夫、高鳳英、李才、李森等都曾在這里堅持抗日游擊戰(zhàn)爭。這里有昔日八路軍住過的窯洞、有領導機關駐地遺址;溝南的“大火燒”是蒙漢游擊隊隊長高鳳英和中共綏察邊區(qū)委員會社會部部長王聚德犧牲的地方。支隊司令員李井泉的指揮部設在小火燒地勢較高的山峰下一個隱蔽的院落,小院面積130平方米,有正房5間,通寬20米,進深6米,土木結構。1942年,日軍進行大掃蕩,八路軍大青山支隊司令部撤離萬家溝。現(xiàn)今萬家溝八路軍大青山支隊僅存遺址,建筑物已蕩然無存。
萬家溝——八路軍大青山支隊司令部遺址
萬家溝——八路軍大青山支隊司令部遺址(近景)
版權所有:中共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技術支持: 內(nèi)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
八路軍大青山支隊司令部遺址位于呼和浩特市土左旗察素齊鎮(zhèn)境內(nèi)把什村北的大青山萬家溝。1938—1942年期間,是大青山抗日游擊根據(jù)地司令部的駐扎地。
1938年秋,按照毛澤東關于在大青山建立抗日根據(jù)地的指示,八路軍120師賀龍部抽調(diào)精干力量組成大青山支隊與山西戰(zhàn)地動委會所屬的第四支隊挺進大青山地區(qū),與楊植霖領導的抗日團(亦稱蒙漢抗日游擊隊)會師,建立了大青山抗日游擊根據(jù)地。經(jīng)-過連續(xù)幾次戰(zhàn)斗后,決定八路軍大青山支隊司令部駐扎在萬家溝南的小火燒(地名)。不久,中共綏遠省委、綏察行政公署、綏西專署等黨政機關亦先后設在這里。同時,這里也是蒙漢游擊隊開展抗日斗爭的重要依托地。李井泉、姚喆、楊植霖、武新宇、白如冰、彭德大等人及察素齊的賈力更、奎璧、勇夫、高鳳英、李才、李森等都曾在這里堅持抗日游擊戰(zhàn)爭。這里有昔日八路軍住過的窯洞、有領導機關駐地遺址;溝南的“大火燒”是蒙漢游擊隊隊長高鳳英和中共綏察邊區(qū)委員會社會部部長王聚德犧牲的地方。支隊司令員李井泉的指揮部設在小火燒地勢較高的山峰下一個隱蔽的院落,小院面積130平方米,有正房5間,通寬20米,進深6米,土木結構。1942年,日軍進行大掃蕩,八路軍大青山支隊司令部撤離萬家溝?,F(xiàn)今萬家溝八路軍大青山支隊僅存遺址,建筑物已蕩然無存。
萬家溝——八路軍大青山支隊司令部遺址
萬家溝——八路軍大青山支隊司令部遺址(近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