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山鄉(xiāng)井爾溝村委會前柜村“大青山革命烈士陵園”
武川縣井爾溝大青山革命烈士陵園,位于大青山鄉(xiāng)井爾溝村委會前柜村后梁上,距縣城32公里。搶盤河自北向南縱貫井爾溝,毛兔溝蜿蜒曲折,由東向西,孟不浪溝由南向北與井爾溝大河相接,“大青山革命烈士陵園”就坐落在井爾溝大河、毛兔溝、孟不浪溝交會處前柜村后梁上。
陵園始建于1966年11月,總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陵園坐北向南,居于一塊坡地上,四周群山環(huán)抱,搶盤河繞陵園山腳流過。陵園正中央有磚木結(jié)構(gòu)的八角紀念亭,亭中并排立著兩塊高2米,寬0.8米的漢白玉石碑。碑面正中分別鐫刻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和“永垂青史”剛勁有力的題詞,兩側(cè)均刻有碑文。亭前埋葬的烈士共有12名,其中10名系抗日戰(zhàn)爭時期犧牲的烈士,2名系新中國成立后縣內(nèi)駐軍因公犧牲的烈士。每個墓頭立有墓碑,上刻烈士姓名。陵園四周筑有土圍墻。
1986年6月,民政部門籌款重建陵園,在亭前墓地上修建紀念碑一座,并翻修圍墻及園門。紀念碑由碑頂、碑身、碑座、碑基和地下室5部分組成。碑頂高0.98米,呈閃檐形;碑身高7米,呈四棱塔形,正面鐫刻有“烈士們永垂不朽”七個鎏金大字;碑座高1.3米,呈正方形,分上下兩屋;碑基長、寬均為8. 76米,高l米;碑座下面有地下室,長、寬各為4.5米,高2. 25米,內(nèi)設(shè)鋼架,依次擺放著12位英烈的骨灰盒。自東側(cè)有臺階,可供憑吊者出入。
圍墻翻修為磚砌花籃式,南北長60米,東西寬40米,高1.8米。園門由正門和兩個耳門組成,呈涵洞形,正門上方有楊植霖題寫的“大青山革命烈士陵園”九個大字。門前有兩樽石刻雄獅分居左右。2009年和2012年,“大青山革命烈士陵園”被命名為呼和浩特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版權(quán)所有:中共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技術(shù)支持: 內(nèi)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
大青山鄉(xiāng)井爾溝村委會前柜村“大青山革命烈士陵園”
武川縣井爾溝大青山革命烈士陵園,位于大青山鄉(xiāng)井爾溝村委會前柜村后梁上,距縣城32公里。搶盤河自北向南縱貫井爾溝,毛兔溝蜿蜒曲折,由東向西,孟不浪溝由南向北與井爾溝大河相接,“大青山革命烈士陵園”就坐落在井爾溝大河、毛兔溝、孟不浪溝交會處前柜村后梁上。
陵園始建于1966年11月,總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陵園坐北向南,居于一塊坡地上,四周群山環(huán)抱,搶盤河繞陵園山腳流過。陵園正中央有磚木結(jié)構(gòu)的八角紀念亭,亭中并排立著兩塊高2米,寬0.8米的漢白玉石碑。碑面正中分別鐫刻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和“永垂青史”剛勁有力的題詞,兩側(cè)均刻有碑文。亭前埋葬的烈士共有12名,其中10名系抗日戰(zhàn)爭時期犧牲的烈士,2名系新中國成立后縣內(nèi)駐軍因公犧牲的烈士。每個墓頭立有墓碑,上刻烈士姓名。陵園四周筑有土圍墻。
1986年6月,民政部門籌款重建陵園,在亭前墓地上修建紀念碑一座,并翻修圍墻及園門。紀念碑由碑頂、碑身、碑座、碑基和地下室5部分組成。碑頂高0.98米,呈閃檐形;碑身高7米,呈四棱塔形,正面鐫刻有“烈士們永垂不朽”七個鎏金大字;碑座高1.3米,呈正方形,分上下兩屋;碑基長、寬均為8. 76米,高l米;碑座下面有地下室,長、寬各為4.5米,高2. 25米,內(nèi)設(shè)鋼架,依次擺放著12位英烈的骨灰盒。自東側(cè)有臺階,可供憑吊者出入。
圍墻翻修為磚砌花籃式,南北長60米,東西寬40米,高1.8米。園門由正門和兩個耳門組成,呈涵洞形,正門上方有楊植霖題寫的“大青山革命烈士陵園”九個大字。門前有兩樽石刻雄獅分居左右。2009年和2012年,“大青山革命烈士陵園”被命名為呼和浩特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