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發(fā)布會現場。
6月18日,自治區(qū)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fā)布會,發(fā)布了內蒙古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進展情況。截至目前,內蒙古已有87個旗縣正式啟動實地調查工作,啟動率為84%,已調查文物遺址3686處。
通遼市扎魯特旗文物普查隊員們翻山越嶺采集標本。于大江 攝
據了解,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于2023年11月展開。內蒙古是文物資源大省區(qū),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中,共調查登記不可移動文物21099處,其中包括古遺址15240處、古墓葬3160處、古建筑452處、石窟寺及石刻472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1759處、其他16處。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距今已經17年,現有不可移動文物資源狀況發(fā)生了較大變化,需要開展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全面摸清文物資源底數,為文物事業(yè)高質量發(fā)展作重要支撐。
通遼市庫倫旗文物普查隊員在田野里普查。
實地調查階段從2024年5月1日起到2025年5月30日止,主要任務是嚴格按照文物普查實施方案確定的技術路線,以縣域為基本單元,根據國家統(tǒng)一下發(fā)的普查底圖、采集軟件,結合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登記信息和文物保護管理相關資料,開展實地調查。對于復查文物,由普查隊員基于普查系統(tǒng)預置基礎信息,逐一核準每一處不可移動文物現狀情況,補充更新相關信息,重點是掌握當前最新保存狀況,了解“三普”以來變化情況。對于2012年以來已經發(fā)現的不可移動文物,由普查隊員基于普查系統(tǒng)預置線索信息,逐一實地開展現場調查,采集文物基礎信息。對于本次普查中新發(fā)現的不可移動文物,由普查隊員采集文物基礎信息,采集信息要重點突出文物價值載體部分,為開展文物認定提供依據。實地調查階段是普查的關鍵階段,任務重、時間緊、困難多。自治區(qū)文物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將加強對各地的技術指導,定期對相關普查資料和信息數據進行實地檢查,做到底數清、情況明、數據準,及時解決普查隊伍實地調查中的問題和困難,確保文物普查工作有條不紊推進。
版權所有:中共內蒙古自治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技術支持: 內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
新聞發(fā)布會現場。
6月18日,自治區(qū)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fā)布會,發(fā)布了內蒙古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進展情況。截至目前,內蒙古已有87個旗縣正式啟動實地調查工作,啟動率為84%,已調查文物遺址3686處。
通遼市扎魯特旗文物普查隊員們翻山越嶺采集標本。于大江 攝
據了解,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于2023年11月展開。內蒙古是文物資源大省區(qū),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中,共調查登記不可移動文物21099處,其中包括古遺址15240處、古墓葬3160處、古建筑452處、石窟寺及石刻472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1759處、其他16處。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距今已經17年,現有不可移動文物資源狀況發(fā)生了較大變化,需要開展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全面摸清文物資源底數,為文物事業(yè)高質量發(fā)展作重要支撐。
通遼市庫倫旗文物普查隊員在田野里普查。
實地調查階段從2024年5月1日起到2025年5月30日止,主要任務是嚴格按照文物普查實施方案確定的技術路線,以縣域為基本單元,根據國家統(tǒng)一下發(fā)的普查底圖、采集軟件,結合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登記信息和文物保護管理相關資料,開展實地調查。對于復查文物,由普查隊員基于普查系統(tǒng)預置基礎信息,逐一核準每一處不可移動文物現狀情況,補充更新相關信息,重點是掌握當前最新保存狀況,了解“三普”以來變化情況。對于2012年以來已經發(fā)現的不可移動文物,由普查隊員基于普查系統(tǒng)預置線索信息,逐一實地開展現場調查,采集文物基礎信息。對于本次普查中新發(fā)現的不可移動文物,由普查隊員采集文物基礎信息,采集信息要重點突出文物價值載體部分,為開展文物認定提供依據。實地調查階段是普查的關鍵階段,任務重、時間緊、困難多。自治區(qū)文物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將加強對各地的技術指導,定期對相關普查資料和信息數據進行實地檢查,做到底數清、情況明、數據準,及時解決普查隊伍實地調查中的問題和困難,確保文物普查工作有條不紊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