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国产|AV永久精品无码国产|99亚洲专区福利在线|人妖精品亚洲永久免费精品|91爱国产成人毛片国产a|aV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无码|国产免费av片在线观看与下载|国产成人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中國地方志學術交流團訪問大英圖書館

發(fā)布時間:2018-06-28 【字體:
  •   

    2018627日,以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秘書長、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冀祥德教授為團長的中國地方志學術交流團一行6人訪問英國大英圖書館,并與大英圖書館中文館負責人Sara Chiesura、郝麗蓮等進行交流座談。

    在座談中,冀祥德簡要介紹了近年來中國地方志事業(yè)的發(fā)展情況與巨大成就。他說,中國地方志事業(yè)已經(jīng)不是過去的“一本書主義”,而是大力拓展事業(yè)發(fā)展格局,積極開拓志、鑒、史、館“四駕馬車”并駕齊驅,志、鑒、館、網(wǎng)、庫、用、會、刊、研、史“十業(yè)并舉”新局面,在全國范圍內(nèi)全面從一項工作向一項事業(yè)轉型升級。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及其辦公室適應新形勢和新情況,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數(shù)字方志館的建設。2015年,開始實施“全國信息方志與數(shù)字方志建設工程”。2017年,進一步推進數(shù)字方志館建設,通過數(shù)字方志館開發(fā)全國地方志資源管理系統(tǒng),把全國的數(shù)字化志書、年鑒、地情資料、舊志、史志期刊、音視頻、圖片等資源集中起來,建設地方志數(shù)字資源中心。他希望,通過此次訪問,了解大英圖書館對中國地方志的收藏和使用情況,并能與大英圖書館根據(jù)各自資源優(yōu)勢,在文化交流、資源共享、數(shù)字化等方面加強合作,拓展交流領域,共同推動中國方志文化走向世界,實現(xiàn)跨越式發(fā)展。座談雙方就地方志收藏、數(shù)字方志館建設與使用的交流與合作交換了意見。

     

    冀祥德向中文館負責人Sara Chiesura贈書

    Sara Chiesura為學術交流團介紹中文館藏情況。大英圖書館的中文館藏有著超過10萬冊圖書(其中2萬冊為古籍),2500種期刊和3萬件手稿。藏品中最早期的中文資料來自于大英博物館創(chuàng)立者漢斯·斯隆爵士(Sir Hans Sloane)的收藏,后又接受數(shù)次饋贈,如19世紀初Joseph Fowler與著名傳教士之子John Robert Morrison11500件饋贈。這些中文圖書收藏從時間跨度和呈現(xiàn)形式來看有非常大的多樣性,比如有最早的甲骨文、手稿、印刷書籍、拓片、地圖、卷軸,甚至錢幣、信件、海報和繪畫。這些收藏無疑給全世界各地的研究者提供了非凡而獨特的資源。Sara Chiesura向交流團成員展示了大英圖書館的甲骨、《金剛經(jīng)》《十竹齋書畫譜》等藏品。該館還收藏有一部分中國古代方志,以及一部分新編地方志。

     

    參加座談會部分人員合影

    座談會后,郝麗蓮帶領學術交流團查找大英圖書館有關地方志館藏,并通過《英國各圖書館所藏中國地方志總目錄》(Chinese Local Histories in British Librariers)一書了解地方志在英國的館藏情況。該書收錄大英圖書館、劍橋大學圖書館、達勒姆大學圖書館、愛丁堡大學圖書館、利茲大學博拉斯頓圖書館、牛津大學圖書館東方文獻部、倫敦大學圖書館東方與非洲研究院等收藏中國文獻的主要藏書單位所藏中國地方志,共計2516種。

    在座談前,大英圖書館國際部特別安排館員Chrissie Ronalds帶領學術交流團參觀并介紹了大英圖書館的基本情況。大英圖書館是世界上最大的學術圖書館之一,向學術、商業(yè)、研究和科學各界提供世界一流的信息服務,其收藏的研究材料在全世界規(guī)模最大、題材最全。大英圖書館的收藏迄今有250多年的歷史,藏品數(shù)量1.5億多件,涵蓋了有記載人類文明的每一個階段。藏品類型包括書籍、日志、手稿、地圖、郵票、音樂、專利、照片、報紙和錄音等,涵蓋了所有的書面和口頭語言。目前,大英圖書館官方網(wǎng)站的年訪問量可達1000萬人次,觀者可在線閱覽多達400萬部已數(shù)字化的館藏。

    此次中國地方志學術交流團赴歐美學術交流活動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進一步增強了與國外地方志收藏、使用機構的交流和互動,了解了有關國家對地方志在收藏、研究、方志文化的翻譯與傳播、數(shù)據(jù)庫建設等方面的需求,宣傳了蓬勃發(fā)展的中國地方志事業(yè),弘揚了中國方志文化,擴大了中國方志文化的國際影響力,探索了中國方志文化走向世界的新路徑、新方式。

     

上一篇:
《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志•工會志(1999—2013)》出版發(fā)行座談會召開
下一篇:
何文俊一行赴通遼市調(diào)研地方志“三全目標”工作
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內(nèi)蒙古區(qū)情網(wǎng)》官方網(wǎng)站

版權所有:中共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備05003250號-3

蒙公安備案:15010502000173號

政府網(wǎng)站標識碼:1500000032

技術支持: 內(nèi)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

中國地方志學術交流團訪問大英圖書館

發(fā)布時間:2018-06-28 來源:方志中國        【字體:
  •   

    2018627日,以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秘書長、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冀祥德教授為團長的中國地方志學術交流團一行6人訪問英國大英圖書館,并與大英圖書館中文館負責人Sara Chiesura、郝麗蓮等進行交流座談。

    在座談中,冀祥德簡要介紹了近年來中國地方志事業(yè)的發(fā)展情況與巨大成就。他說,中國地方志事業(yè)已經(jīng)不是過去的“一本書主義”,而是大力拓展事業(yè)發(fā)展格局,積極開拓志、鑒、史、館“四駕馬車”并駕齊驅,志、鑒、館、網(wǎng)、庫、用、會、刊、研、史“十業(yè)并舉”新局面,在全國范圍內(nèi)全面從一項工作向一項事業(yè)轉型升級。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及其辦公室適應新形勢和新情況,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數(shù)字方志館的建設。2015年,開始實施“全國信息方志與數(shù)字方志建設工程”。2017年,進一步推進數(shù)字方志館建設,通過數(shù)字方志館開發(fā)全國地方志資源管理系統(tǒng),把全國的數(shù)字化志書、年鑒、地情資料、舊志、史志期刊、音視頻、圖片等資源集中起來,建設地方志數(shù)字資源中心。他希望,通過此次訪問,了解大英圖書館對中國地方志的收藏和使用情況,并能與大英圖書館根據(jù)各自資源優(yōu)勢,在文化交流、資源共享、數(shù)字化等方面加強合作,拓展交流領域,共同推動中國方志文化走向世界,實現(xiàn)跨越式發(fā)展。座談雙方就地方志收藏、數(shù)字方志館建設與使用的交流與合作交換了意見。

     

    冀祥德向中文館負責人Sara Chiesura贈書

    Sara Chiesura為學術交流團介紹中文館藏情況。大英圖書館的中文館藏有著超過10萬冊圖書(其中2萬冊為古籍),2500種期刊和3萬件手稿。藏品中最早期的中文資料來自于大英博物館創(chuàng)立者漢斯·斯隆爵士(Sir Hans Sloane)的收藏,后又接受數(shù)次饋贈,如19世紀初Joseph Fowler與著名傳教士之子John Robert Morrison11500件饋贈。這些中文圖書收藏從時間跨度和呈現(xiàn)形式來看有非常大的多樣性,比如有最早的甲骨文、手稿、印刷書籍、拓片、地圖、卷軸,甚至錢幣、信件、海報和繪畫。這些收藏無疑給全世界各地的研究者提供了非凡而獨特的資源。Sara Chiesura向交流團成員展示了大英圖書館的甲骨、《金剛經(jīng)》《十竹齋書畫譜》等藏品。該館還收藏有一部分中國古代方志,以及一部分新編地方志。

     

    參加座談會部分人員合影

    座談會后,郝麗蓮帶領學術交流團查找大英圖書館有關地方志館藏,并通過《英國各圖書館所藏中國地方志總目錄》(Chinese Local Histories in British Librariers)一書了解地方志在英國的館藏情況。該書收錄大英圖書館、劍橋大學圖書館、達勒姆大學圖書館、愛丁堡大學圖書館、利茲大學博拉斯頓圖書館、牛津大學圖書館東方文獻部、倫敦大學圖書館東方與非洲研究院等收藏中國文獻的主要藏書單位所藏中國地方志,共計2516種。

    在座談前,大英圖書館國際部特別安排館員Chrissie Ronalds帶領學術交流團參觀并介紹了大英圖書館的基本情況。大英圖書館是世界上最大的學術圖書館之一,向學術、商業(yè)、研究和科學各界提供世界一流的信息服務,其收藏的研究材料在全世界規(guī)模最大、題材最全。大英圖書館的收藏迄今有250多年的歷史,藏品數(shù)量1.5億多件,涵蓋了有記載人類文明的每一個階段。藏品類型包括書籍、日志、手稿、地圖、郵票、音樂、專利、照片、報紙和錄音等,涵蓋了所有的書面和口頭語言。目前,大英圖書館官方網(wǎng)站的年訪問量可達1000萬人次,觀者可在線閱覽多達400萬部已數(shù)字化的館藏。

    此次中國地方志學術交流團赴歐美學術交流活動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進一步增強了與國外地方志收藏、使用機構的交流和互動,了解了有關國家對地方志在收藏、研究、方志文化的翻譯與傳播、數(shù)據(jù)庫建設等方面的需求,宣傳了蓬勃發(fā)展的中國地方志事業(yè),弘揚了中國方志文化,擴大了中國方志文化的國際影響力,探索了中國方志文化走向世界的新路徑、新方式。

     

上一篇:
下一篇:
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內(nèi)蒙古區(qū)情網(wǎng)》官方網(wǎng)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