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全孝,男,字紹虞,小名何三,光緒二十年(1896年)出生于興和縣打拉基廟村。
何三自幼生活在一個衣食有余、家道從容的環(huán)境中。宣統(tǒng)三年(1911年),畢業(yè)于縣立第一高小,同年考入歸綏(今呼和浩特市)中學(xué)堂,民國3年(公元1914年)從該學(xué)堂畢業(yè),蝸居家中。民國7年(1918年)夏,何三經(jīng)友人介紹,到今豐鎮(zhèn)市和右玉縣交界處的貨物收稅卡當卡長。期間,結(jié)交土匪李慶(山西省山陰縣人)、胡作霖、王金虎、乜清(湖南省人)等,并多次密謀聚議起事。民國11年(1922年)春,何三等人采取偷、搶等方法,先后將臺基廟、三水嶺(今三瑞里)、張皋等地民團的槍械繳獲,又當?shù)?SPAN lang=EN-US>50余名地痞無賴拉到岱青山一帶,與李慶所轄幫匪合伙。
民國11年(1922年)農(nóng)歷四月初,何三、李慶、胡作霖等組織指揮其所部(自稱“國民自治軍”),奇襲今豐鎮(zhèn)市隆盛莊鎮(zhèn),大獲全勝。4月12日上午,何三、李慶率隊300余人,兵分兩路,攻打今興和縣城。進城后,王秉綬的保安隊據(jù)點固守,雙方成膠作狀態(tài),后經(jīng)商務(wù)會派出大成德雜貨店當家的(老板)杜俊生出面講和調(diào)解,始得?;?。“國民自治軍”進城后,何三嚴令部下不宿民宅,只住商號,不準擅人民房,不準向大小商號索取財物,并四處張貼安民告示。何三、李慶的“國民自治軍”司令部駐扎在馬橋街二酉張缸房院內(nèi),大門兩邊插有兩桿用紅綢制作的大旗,一面上書“國民自治軍司令李”,另一面上書“國民自治軍副司令何”,雙崗守護,十分威嚴。何三占據(jù)縣城半月之久。此后,天主堂神父芮守禮和縣知事萬錫華聯(lián)名寫信,向張北十甲保衛(wèi)團團總盧老七請求援兵,收復(fù)今興和縣城,解放天主堂。民國11年(1922年)5月初,盧老七派游擊隊長“夜貓張”率兵80多人向何、李部發(fā)起猛攻。激戰(zhàn)中李慶飲彈身亡,軍心大亂,不戰(zhàn)自潰。何三率領(lǐng)殘部逃離縣城后,又遭追兵襲擊,李慶、何三的“國民自治軍”大部潰散。
民國11年(1922年)秋季,何三脫險后去河南鄭州投奔馮玉祥。時值軍閥混戰(zhàn),馮玉祥扼于派系紛爭,不愿收留何三殘部。于是,何三便東赴奉天,找到在東北軍當兵的舊友盧占魁,被委以直屬騎兵大隊騎兵團團長。民國12年(1923年)末,張作霖深感盧占魁、何三非寄人籬下之輩,恐其羽翼豐滿后返察哈爾、綏遠與自己為敵,便精心設(shè)下“誘殺”之計。民國13年(1924年)正月,何三隨盧占魁等奉命率部進軍雙落山,在歡迎儀式上遭到張作霖埋伏部隊的襲擊,何三等122名軍官被機槍掃射在雙落山下。何三(何全孝),生于亂世,死于亂槍,時年2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