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zhàn)爭時期,色音巴雅爾同志是科左中旗解放戰(zhàn)爭全過程的經歷者和主要領導人之一。他組建了科左中旗內蒙古人民革命青年團,創(chuàng)建了科左中旗旗大隊,后來擔任科左中旗旗長兼旗大隊長。在國民黨軍隊大舉進攻哲里木盟,科左中旗大部分地區(qū)已淪為敵占區(qū),我主力部隊和地委撤離哲盟的危難形勢下,他率領武器裝備都非常落后的旗大隊堅持在科左中旗開展游擊戰(zhàn)爭,為科左中旗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日本投降后,在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和干部還未到達之際,這里的政治形勢極度復雜。深受日本殖民統(tǒng)治之苦的蒙古族人們,特別是蒙古族青年知識分子、青年軍人,以及一部分蒙古族上層有識之士云集到當時的科左中旗政府所在地、也是當時哲里木盟的政治中心——巴彥塔拉,積極探索蒙古民族的解放道路,為蒙古民族的解放事業(yè)積極奔走,色音巴雅爾同志就是其中的一位杰出代表。日本投降時,他正在哈爾濱工業(yè)大學讀書。侵略者逃跑了,學校關閉了,很多學生都回了家。然而,有著強烈民族解放愿望、懷著救民族于水火偉大抱負的色音巴雅爾同志,舍家于不顧,1945年9月在返家途中,徑直來到了科左中旗的巴彥塔拉。當時的形勢下,很多人對政局、對形勢、對各種政治派別都不很清楚,也很難作出準確的判斷,對求得民族解放的方向和道路也都比較迷茫,處于探索、徘徊中。色音巴雅爾同志和當時的很多青年一樣,雖然對國民黨和共產黨都不十分了解,但知道國民黨搞大漢民族主義,共產黨主張民族平等,對共產黨有好感,積極尋找機會靠近共產黨。10月,他不顧個人安危,到正在爆發(fā)鼠疫的王爺廟街(今烏蘭浩特)探尋民族解放的道路。在這里,他求見了當時東蒙的主要領導人哈豐阿等,哈豐阿聽了他關于科左中旗的情況匯報后說:共產黨是可以信賴的,是我們的好朋友,他們支持我們搞自治。10月5日,色音巴雅爾同志在王爺廟街參加了內蒙古人民革命青年團成立大會,并被選為執(zhí)行委員。之后,他回到了科左中旗巴彥塔拉,重點抓了青年知識分子的工作。經過積極籌備和醞釀, 11月在巴彥塔拉舉行了內蒙古人民革命青年團科左中旗本部成立大會,色音巴雅爾同志當選為秘書長。會后,為了表明內青團的政治態(tài)度和彰顯蒙古青年的力量,色音巴雅爾同志在巴彥塔拉組織青年、團員,進行了反對國民黨的游行示威。如何帶領內青團走上正確的革命道路?局促之中的他,積極尋找和共產黨聯(lián)系的機會。1946年1月,他在巴彥塔拉見到了新四軍三師蒙古聯(lián)誼部部長方知達,方知達向他講了國民黨和共產黨的區(qū)別,講了共產黨的民族政策和對蒙古民族的態(tài)度、對蒙古民族自治等具體問題的解決辦法。要改變蒙古民族命運,就得跟著共產黨走。色音巴雅爾同志有生以來第一次直接面對面地接受共產黨的教育,雖然時間很短,但加深了對中國共產黨和黨的民族政策的認識和了解。1946年1月下旬,西滿軍區(qū)政治部主任化到巴彥塔拉進行蒙古族地區(qū)社會情況調查,化會見了色音巴雅爾等蒙古族進步青年代表,向他們講授了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的關系,講了中國共產黨的民族政策?;岢?,一個地區(qū)和一個民族的解放,離不開它的內在因素;要大力培養(yǎng)本地區(qū)、本民族的干部。在李鴻范、色音巴雅爾同志的要求下, 中共中央西滿分局派來章澤、梁一鳴、王白狄等同志,在巴彥塔拉創(chuàng)辦了東蒙軍政干部學校,培養(yǎng)蒙古族青年。這所學校辦的時間不長,1946年5月底, 因國民黨軍隊侵占鄭家屯,進而準備侵占僅距50華里的巴彥塔拉時,軍政干校被迫結業(yè),但它培養(yǎng)出了一批優(yōu)秀的黨的民族干部,后來有很多人走上了領導崗位,為內蒙古自治區(qū)的革命、建設、改革事業(yè)作出了重要貢獻。
解放戰(zhàn)爭時期,國民黨和共產黨在科左中旗的斗爭,有明的,也有暗的。國民黨科左三旗黨部書記長魏伯章幾次到科左中旗活動,被蒙古族革命青年從巴彥塔拉趕跑后,國民黨采取隱蔽的滲透方式,秘密發(fā)展了一批國民黨員,企圖進一步拉攏一些地方人士,破壞革命斗爭,謀害科左中旗和興安南地區(qū)行署的主要領導人,為國民黨向哲里木盟地區(qū)的軍事進攻做準備。色音巴雅爾同志果斷地向中共遼北省委書記陶鑄報告這一情況。得到省委同意后,色音巴雅爾同志及時采取措施,逮捕了趙仲元、戴文連等幾十個人。在趙仲元家里,搜出了國民黨的任命書、國民黨員名冊、入黨申請表,以及國民黨黨部的行動規(guī)劃等大量罪證。趙仲元、戴文連案件是在色音巴雅爾同志指揮領導下,科左中旗最早成功破獲的一起國民黨特務案,成功挫敗了國民黨顛覆蒙旗的陰謀活動。
在當時戰(zhàn)爭環(huán)境,面對國民黨軍隊的猖狂進攻,以及土匪、地主武裝、叛亂分子的作亂,色音巴雅爾同志向當時中共科左中旗工委主要負責人建議:組建一支可靠的革命武裝力量。他的這一想法得到了重視和支持。7月份,色音巴雅爾同志擔任了科左中旗旗長職務后,加快了地方武裝建設步伐。他非常重視在清算斗爭中涌現出來的積極分子,認真培養(yǎng)、大膽使用,并以這些人為骨干,組建了旗大隊。旗大隊始建時,就學習八路軍的政治治軍方法,也在連隊里設指導員,沒有共產黨員就用內青團員擔任。這支僅有二百來人的地方武裝部隊,在解放戰(zhàn)爭期間,成為了科左中旗翻身農牧民的靠山,是旗黨政領導機關得力的武裝力量。特別是1946年10月,國民黨軍隊大舉進攻哲里木盟,敵強我弱、敵眾我寡,在我主力部隊和地委撤離哲盟的危難形勢下,地委書記趙石找他談話,并讓他留下來,率領武器裝備都非常落后的旗大隊堅持在科左中旗開展游擊戰(zhàn)爭。他高興地承擔了上級黨組織交給的任務,危難之際,作為一旗之長并兼任旗大隊長的色音巴雅爾同志始終和旗大隊的戰(zhàn)士們在一起,同甘苦、共患難,旗政府真正成了“馬背上的政府”,旗長也成了“馬背上的旗長”。11月12日,地委書記趙石找他談話,親自考核他對中國共產黨的認識。并由旗工委主要負責人安鐵志、章澤介紹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入黨后的色音巴雅爾同志更加堅定了革命信念和信心,他帶領旗大隊活動在科左中旗東北部一帶以及轉戰(zhàn)到吉林省瞻榆縣、興安盟科右中旗邊境,為友鄰地區(qū)和主力部隊起到了側翼掩護和前哨耳目的作用,給敵軍以鉗制和擾亂。后來又配合主力部隊參加了解放舍伯吐和腰茫哈戰(zhàn)斗。
在打游擊的最危險時期,旗大隊員沒有一個人掉隊,這支隊伍中的蒙古族青年,最初只有滿腔的熱情,并不懂得或不甚懂得革命的理論和政策,在革命戰(zhàn)爭的血與火的戰(zhàn)場上,他們英勇拼殺,鍛煉成長,由單純的為蒙古民族求解放的民族覺悟很快上升到為全中國人民求解放的政治覺悟。旗大隊堅定的政治方向,英勇的戰(zhàn)斗精神,嚴格的組織紀律性,深受人民群眾的稱贊,贏得了人民的衷心擁護。1946年12月,哲盟地委在《對一年來蒙古工作的檢討及今后工作與任務的總結》中寫道:“科左中旗旗大隊是從群眾斗爭中產生出來的”,“科左中旗旗大隊成份紀律都好,又有威信的領袖,經過了幾次戰(zhàn)斗的鍛煉”。1947年3月,在遼吉省委機關報《勝利報》上,也發(fā)表文章稱贊科左中旗旗大隊“是科左中旗人民解放的一桿耀目驚心的大旗”。1947年秋,在哲盟地委召開的軍事會議上,科左中旗旗大隊受到了表揚。作為這支部隊的創(chuàng)建者和主要領導人——色音巴雅爾同志也受到了省委的表彰。
科左中旗內蒙古人民革命青年團,在色音巴雅爾同志的帶領下,內青團員們工作積極,斗爭勇敢,有些同志在對敵斗爭中英勇犧牲,如旗政府民政科長白濟民和幾個區(qū)的主要干部:敖老木勒、那達那扎布、巴力根舍冷、馬海青等,被反革命分子殺害,壯烈犧牲。一大批內青團員成長為地方黨政軍中的骨干力量,后來又走上重要的領導崗位。
解放戰(zhàn)爭期間,科左中旗是國共兩黨反復爭奪的“拉據”地區(qū),色音巴雅爾同志一身兼任黨政軍重要職務,為了人民的解放事業(yè),不計重負,不怕犧牲,贏得了黨和人民的信任。建國后色音巴雅爾同志先后擔任內蒙古自治區(qū)東部行政公署統(tǒng)計局局長,中共哲里木盟委員會秘書長、副書記、行政公署盟長、黨組書記。1977年10月,任吉林省革命委員會副主任, 1979年任內蒙古自治區(qū)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主任。色音巴雅爾同志是中共十大,十一大代表,第五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
色音巴雅爾同志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各個時期,對黨和人民的事業(yè)無限忠誠,把黨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他勤于學習鉆研,工作深入細致,善于總結經驗,具有豐富的領導工作經驗;他作風民主,善于傾聽不同意見,調動和發(fā)揮各方面的積極性;他為人忠厚,謙虛謹慎,嚴于律己,始終保持共產黨員和人民公仆的本色。在幾十年的革命生涯中,為維護自治區(qū)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的大局,為建設富裕、民主、文明、和諧的內蒙古作出了重要貢獻。
色音巴雅爾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zhàn)斗的一生,是為黨和人民的事業(yè)無私奉獻的一生。他的革命精神、崇高品德、優(yōu)良作風、光輝業(yè)績,永遠值得我們懷念和學習。
(作者:內蒙古自治區(qū)原副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