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烏海市志(1994年~2008年) >> 人物>>一、人物傳略》
楊金波(1987—2003),男,漢族,1987年5月生,河南省周口市鄲城縣人。3歲時隨父親來到烏海,家住烏海市海勃灣區(qū)。先后就讀海勃灣礦務局實驗小學、海勃灣礦務局四中。2003年7月11日,楊金波與幾位同學在包鋼農(nóng)場黃河段搶救落水小學生時不幸被河水沖走,英勇獻身,年僅16歲。2004年,楊金波被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人民政府追認為烈士。
楊金波家境貧寒,父母親常年靠打零工為生,并供養(yǎng)3個孩子上學。他是家里3個孩子中唯一的男孩,這使得楊金波自幼就十分懂事。在家里,他照顧著姐姐和妹妹,日常家務他都干。平時放學他早早回家做飯洗衣,有時飯少了,先讓父母、姐妹吃,自己餓著肚子去上學。就在出事當天,他在把父親的襯衫洗得干干凈凈后,才離開家。楊金波十分儉樸,父親在1996年給他買的新鞋和新褲,他一直沒舍得穿。家里給些零花錢,他都攢著,買一些改錐、虎口鉗等修理工具。在班里,楊金波是個關心集體的好學生。他性格內(nèi)向,不愛說話,卻有著一顆善良而勇敢的心。在他的書桌前貼著這樣一句格言:“吃虧是?!薄0嗬锏淖酪螇牧?,他總是無聲地從家里拿來工具,很快就修好;他是早晨第一個給同學們開教室門的人;同學的自行車壞了,鎖子打不開了,最先想到幫忙的人就是他。
2003年7月11日下午,海勃灣礦務局四中初三學生楊金波約同學張磊、張進來到黃河邊的包鋼農(nóng)場水泵房附近散步,與正在此處玩耍的8名烏海鐵中的小學生相遇。當時因黃河上游開閘放水,又加上連日下雨,突遇黃河漲水,有3名鐵中的小學生落水。這時,岸邊的5名小學生沿河邊大聲喊:“有人落水,快救人??!”楊金波對身旁的張磊、張進說了聲:“不好,快去救人”,然后就向出事的地點沖去,張磊、張進緊隨其后。到了岸邊,不識水性的楊金波顧不上脫衣服、鞋子,從河的淺灘向3名落水兒童所在的深水處沖去。在緊緊抱起1名兒童后,楊金波看見前面1米處的另1名兒童,對跑到岸邊的張磊喊:“快,去救那個孩子!”張磊、張進一邊答應著,一邊往河里跑。這時,河水突然深了,一個浪打過來,張磊、張進發(fā)現(xiàn),抱著落水兒童奮力向岸邊游來的楊金波不見了,只是一只胳膊露出水面揮動一下,就蹤影全無。跑在前面的張磊差點兒被水沖走,被張進拉上岸。兩人望著洶涌的河水,大聲呼喊著楊金波的名字,已無人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