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什業(yè)圖王府位于興安盟科爾沁草原腹地,距興安盟科爾沁右翼中旗巴彥呼舒鎮(zhèn)東北20千米的代欽塔拉草原上。是圖什業(yè)圖札薩克第十三世親王巴寶多爾濟自清同治十年(1871)至光緒十六年(1890)執(zhí)政期間修建的。“代欽塔拉”,蒙古語意為“英雄的草原”。選擇代欽塔拉修建王府是因為這里東高西低,靠山面水,平坦遼闊。北靠“五頭山”,南視代欽哈嘎湖,左傍額木庭高勒河,右依查干礎魯漫坡。王府坐落于其間,可謂是順應“地靈人杰”之說。
傳說王府設計圖是從皇宮中托人偷偷復制的。但畢竟王府不是皇宮,為避謀逆之嫌,宮院從五進改為三進,城圍往里收縮,房屋間數(shù)避開“九十九”而取“九十八”。王府模仿北京紫禁城布局修建,建筑風格采納內地漢式建筑的坡頂、斗拱、閣扇間房、彩刻門窗、雕梁畫柱、飛檐翹脊、廊腰縵回的風格,觀之可謂各抱地勢,勾心斗角,四方閉和,生動和諧。整體建筑主要由王宮(中院)、3個衙門、游樂場所、佛事經(jīng)堂等構成,再加之雄偉的城墻、城門、炮樓等護城設施,遠觀近視都甚為富麗壯觀。
版權所有:中共內蒙古自治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技術支持: 內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
圖什業(yè)圖王府位于興安盟科爾沁草原腹地,距興安盟科爾沁右翼中旗巴彥呼舒鎮(zhèn)東北20千米的代欽塔拉草原上。是圖什業(yè)圖札薩克第十三世親王巴寶多爾濟自清同治十年(1871)至光緒十六年(1890)執(zhí)政期間修建的。“代欽塔拉”,蒙古語意為“英雄的草原”。選擇代欽塔拉修建王府是因為這里東高西低,靠山面水,平坦遼闊。北靠“五頭山”,南視代欽哈嘎湖,左傍額木庭高勒河,右依查干礎魯漫坡。王府坐落于其間,可謂是順應“地靈人杰”之說。
傳說王府設計圖是從皇宮中托人偷偷復制的。但畢竟王府不是皇宮,為避謀逆之嫌,宮院從五進改為三進,城圍往里收縮,房屋間數(shù)避開“九十九”而取“九十八”。王府模仿北京紫禁城布局修建,建筑風格采納內地漢式建筑的坡頂、斗拱、閣扇間房、彩刻門窗、雕梁畫柱、飛檐翹脊、廊腰縵回的風格,觀之可謂各抱地勢,勾心斗角,四方閉和,生動和諧。整體建筑主要由王宮(中院)、3個衙門、游樂場所、佛事經(jīng)堂等構成,再加之雄偉的城墻、城門、炮樓等護城設施,遠觀近視都甚為富麗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