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力更烈士故居位于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大青山腳下把什村正街路北,為一土圍墻院落,大門和南房已坍塌,現(xiàn)存半磚瓦土正房5間。
賈力更同志原名康富成,蒙古族,生于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早年就讀于土默特高等小學校,民國13年(1924)插班考入北京蒙藏專門學校讀書。民國14年(1925)加入中國共產黨。民國15年(1926),黨從內蒙古選派了賈力更等6人到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同年9月結業(yè)后返回內蒙古。民國18年(1929)又被派往蒙古人民共和國學習。
“七七”事變后,賈力更同志經組織批準于民國26年(1937)返回內蒙古建立抗日武裝,點燃了土默特地區(qū)的抗日斗爭烈火。
民國28年(1939)9月,中共綏遠省委組建蒙古工作委員會,賈力更同志任書記。
民國30年(1941),中國共產黨決定在延安召開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賈力更被選為代表,3月間,賈力更和姚喆帶領一批青年去延安的路上遇到敵人伏擊,戰(zhàn)斗中,賈力更不幸中彈犧牲。
版權所有:中共內蒙古自治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技術支持: 內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
賈力更烈士故居位于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大青山腳下把什村正街路北,為一土圍墻院落,大門和南房已坍塌,現(xiàn)存半磚瓦土正房5間。
賈力更同志原名康富成,蒙古族,生于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早年就讀于土默特高等小學校,民國13年(1924)插班考入北京蒙藏專門學校讀書。民國14年(1925)加入中國共產黨。民國15年(1926),黨從內蒙古選派了賈力更等6人到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同年9月結業(yè)后返回內蒙古。民國18年(1929)又被派往蒙古人民共和國學習。
“七七”事變后,賈力更同志經組織批準于民國26年(1937)返回內蒙古建立抗日武裝,點燃了土默特地區(qū)的抗日斗爭烈火。
民國28年(1939)9月,中共綏遠省委組建蒙古工作委員會,賈力更同志任書記。
民國30年(1941),中國共產黨決定在延安召開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賈力更被選為代表,3月間,賈力更和姚喆帶領一批青年去延安的路上遇到敵人伏擊,戰(zhàn)斗中,賈力更不幸中彈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