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升官圖是內(nèi)蒙古滿族兒童喜玩的一種游戲。升官圖是一張木版刻制印的、按明清兩代官制排列的格子圖,約兩尺見方。圖正中有一長方形格子,分為3個豎格,總稱“內(nèi)閣”,中為“太師”,右為“太傅”,左為“太保”。圖中印有“德、才、功、贓”4種獎懲方法。例如“太師”下注云:“德進賀雙儀”“才進賀單儀”“功致仕還鄉(xiāng)”和“贓貶吏部主事”。圍繞著“內(nèi)閣”中心,圖共分3圈,并按上下級分出各種衙門,如京城中的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和外省的督撫州縣等。在圖的一邊有一行橫排豎格,是“出身”,由“白丁”到“狀元”共15格,在明清兩代可以作為“出身”的均已列入。玩時由“白丁”起始,最終目標是進入“內(nèi)閣”為止。該游戲由兩人玩耍,每人先準備1個標記,一人手執(zhí)自制的、四面寫有“德才功臟”的“拈拈轉(zhuǎn)兒”旋轉(zhuǎn),轉(zhuǎn)出什么字就行什么步。如始玩時“白丁”下注云:“德秀才、才監(jiān)生、功童生、贓不動。”如轉(zhuǎn)出“德”來,標記就移到“秀才”一格中,其他依此類推。再如“知縣”格下注云:“德知府、才知州、功不動、臟典史”,說明此時有2個升的可能,1個降的可能,1個原職不動。該游戲?qū)⑼煊浢髑鍍纱穆毠僦贫葮O為有益,至20世紀60年代后被棄而不玩。
版權(quán)所有:中共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技術(shù)支持: 內(nèi)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
玩升官圖是內(nèi)蒙古滿族兒童喜玩的一種游戲。升官圖是一張木版刻制印的、按明清兩代官制排列的格子圖,約兩尺見方。圖正中有一長方形格子,分為3個豎格,總稱“內(nèi)閣”,中為“太師”,右為“太傅”,左為“太保”。圖中印有“德、才、功、贓”4種獎懲方法。例如“太師”下注云:“德進賀雙儀”“才進賀單儀”“功致仕還鄉(xiāng)”和“贓貶吏部主事”。圍繞著“內(nèi)閣”中心,圖共分3圈,并按上下級分出各種衙門,如京城中的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和外省的督撫州縣等。在圖的一邊有一行橫排豎格,是“出身”,由“白丁”到“狀元”共15格,在明清兩代可以作為“出身”的均已列入。玩時由“白丁”起始,最終目標是進入“內(nèi)閣”為止。該游戲由兩人玩耍,每人先準備1個標記,一人手執(zhí)自制的、四面寫有“德才功臟”的“拈拈轉(zhuǎn)兒”旋轉(zhuǎn),轉(zhuǎn)出什么字就行什么步。如始玩時“白丁”下注云:“德秀才、才監(jiān)生、功童生、贓不動。”如轉(zhuǎn)出“德”來,標記就移到“秀才”一格中,其他依此類推。再如“知縣”格下注云:“德知府、才知州、功不動、臟典史”,說明此時有2個升的可能,1個降的可能,1個原職不動。該游戲?qū)⑼煊浢髑鍍纱穆毠僦贫葮O為有益,至20世紀60年代后被棄而不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