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格罕山,是黃教和科爾沁右翼中旗歷代王爺祭祀的神山。山下碧草連天。生長著菅草、苔草、隱子草、莎草、針茅、冷蒿、野牯草等多種牧草,分布在灌木叢中,形成林草共存、林茂草豐的復合生物景觀。春季,萬物復蘇、碧草如茵。夏季,花卉絢麗紛芳、多姿多彩,蝶舞蜂忙,真是花的海洋、昆蟲的樂園。秋季,秋高氣爽、樹草橙黃。冬季,植物脫去盛裝,被雪凈化,滿目銀白,確有冰清玉潔之美。
明代中期,蒙古科爾沁部越過興安嶺,在嫩江流域游牧,其后繁衍到科爾沁右翼中旗境內(nèi)。明末清初,科爾沁部首領奧巴之子巴達禮占據(jù)此地。從此,按照蒙古族對名山、敖包祭祀習俗,將蒙格罕山視為神圣不可侵犯的神山,開始對蒙格罕山進行祭祀。從清初開始的300余年中,歷代札薩克(王爺)一直保持著祭祀蒙格罕山活動,每次進行1~3天。
版權所有:中共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技術支持: 內(nèi)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
蒙格罕山,是黃教和科爾沁右翼中旗歷代王爺祭祀的神山。山下碧草連天。生長著菅草、苔草、隱子草、莎草、針茅、冷蒿、野牯草等多種牧草,分布在灌木叢中,形成林草共存、林茂草豐的復合生物景觀。春季,萬物復蘇、碧草如茵。夏季,花卉絢麗紛芳、多姿多彩,蝶舞蜂忙,真是花的海洋、昆蟲的樂園。秋季,秋高氣爽、樹草橙黃。冬季,植物脫去盛裝,被雪凈化,滿目銀白,確有冰清玉潔之美。
明代中期,蒙古科爾沁部越過興安嶺,在嫩江流域游牧,其后繁衍到科爾沁右翼中旗境內(nèi)。明末清初,科爾沁部首領奧巴之子巴達禮占據(jù)此地。從此,按照蒙古族對名山、敖包祭祀習俗,將蒙格罕山視為神圣不可侵犯的神山,開始對蒙格罕山進行祭祀。從清初開始的300余年中,歷代札薩克(王爺)一直保持著祭祀蒙格罕山活動,每次進行1~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