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勃灣”系藏蒙混合語,“海勃”系藏語“海若布”的轉音,意為“雄獅子”,“灣”系蒙古語“陶亥”的意譯詞,合起來意即“雄獅之灣”。海勃灣區(qū)總面積529平方公里,轄1個鎮(zhèn)6個街道辦事處,即千里山鎮(zhèn)、新華街道辦事處、新華西街道辦事處、鳳凰嶺街道辦事處、海北街道辦事處、濱河街道辦事處、卡布其街道辦事處。截至2013年底,全區(qū)總人口315 572人,其中流動人口80 065人,居住有蒙、漢、回、滿等30個民族。2013年,海勃灣地區(qū)生產總值完成226.72億元,同比增長11.8%;財政收入完成40億元,比上年略有增長;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00.91億元,同比增長24.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96.4億元,同比增長13.1%;城鎮(zhèn)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和農區(qū)居民均純收入分別達到29 060萬元和14 350萬元,同比增長10.4和13.3%。
版權所有:中共內蒙古自治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技術支持: 內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
“海勃灣”系藏蒙混合語,“海勃”系藏語“海若布”的轉音,意為“雄獅子”,“灣”系蒙古語“陶亥”的意譯詞,合起來意即“雄獅之灣”。海勃灣區(qū)總面積529平方公里,轄1個鎮(zhèn)6個街道辦事處,即千里山鎮(zhèn)、新華街道辦事處、新華西街道辦事處、鳳凰嶺街道辦事處、海北街道辦事處、濱河街道辦事處、卡布其街道辦事處。截至2013年底,全區(qū)總人口315 572人,其中流動人口80 065人,居住有蒙、漢、回、滿等30個民族。2013年,海勃灣地區(qū)生產總值完成226.72億元,同比增長11.8%;財政收入完成40億元,比上年略有增長;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00.91億元,同比增長24.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96.4億元,同比增長13.1%;城鎮(zhèn)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和農區(qū)居民均純收入分別達到29 060萬元和14 350萬元,同比增長10.4和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