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元年(1912),今牙克石市境大興安嶺以西歸呼倫貝爾地方自治政府管轄,大興安嶺以東歸布西設(shè)治局轄。民國4年(1915),隸屬呼倫貝爾特別區(qū)管轄。民國9年(1920),大興安嶺以西歸呼倫貝爾道尹公署轄,大興安嶺以東歸西布特哈總管公署轄。民國15年(1926),屬黑龍江省海滿道管轄。民國18年(1929),大興安嶺以西歸呼倫貝爾市政籌備處轄,大興安嶺以東歸雅魯縣轄。
民國20年(1931),建滿洲國,東北劃19省,今牙克石市境內(nèi)大興安嶺以西地區(qū)歸偽興安北分省轄,嶺東歸偽興安東分省轄。民國23年(1934),大興安嶺以西歸偽興安北省索倫旗轄,大興安嶺以東歸偽興安東省布特哈旗轄。民國25年(1936),建偽牙克石街公所,屬偽興安北省索倫旗。
1945年10月,日本侵略軍投降后,牙克石街由索倫旗劃出,建街公署,直屬呼倫貝爾自治政府管轄。1946年9月,牙克石街建立民主政府,隸屬索倫旗。1947年5月,內(nèi)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大興安嶺以西歸呼倫貝爾盟(今呼倫貝爾市)政府轄,大興安嶺以東歸納文慕仁盟政府轄。1949年4月,嶺東歸呼倫貝爾納文慕仁盟布特哈旗轄,嶺西歸索倫旗轄。
版權(quán)所有:中共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技術(shù)支持: 內(nèi)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
民國元年(1912),今牙克石市境大興安嶺以西歸呼倫貝爾地方自治政府管轄,大興安嶺以東歸布西設(shè)治局轄。民國4年(1915),隸屬呼倫貝爾特別區(qū)管轄。民國9年(1920),大興安嶺以西歸呼倫貝爾道尹公署轄,大興安嶺以東歸西布特哈總管公署轄。民國15年(1926),屬黑龍江省海滿道管轄。民國18年(1929),大興安嶺以西歸呼倫貝爾市政籌備處轄,大興安嶺以東歸雅魯縣轄。
民國20年(1931),建滿洲國,東北劃19省,今牙克石市境內(nèi)大興安嶺以西地區(qū)歸偽興安北分省轄,嶺東歸偽興安東分省轄。民國23年(1934),大興安嶺以西歸偽興安北省索倫旗轄,大興安嶺以東歸偽興安東省布特哈旗轄。民國25年(1936),建偽牙克石街公所,屬偽興安北省索倫旗。
1945年10月,日本侵略軍投降后,牙克石街由索倫旗劃出,建街公署,直屬呼倫貝爾自治政府管轄。1946年9月,牙克石街建立民主政府,隸屬索倫旗。1947年5月,內(nèi)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大興安嶺以西歸呼倫貝爾盟(今呼倫貝爾市)政府轄,大興安嶺以東歸納文慕仁盟政府轄。1949年4月,嶺東歸呼倫貝爾納文慕仁盟布特哈旗轄,嶺西歸索倫旗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