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天慶元年(1111)時,有越王城,約在今巴林左旗查干哈達(dá)蘇木。金天會八年(1130),改祖州為奉州。金天眷元年(1138),金朝改遼上京為北京。金天德二年(1150),改北京為臨潢府路(治所在今巴林左旗林東鎮(zhèn)南)。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長泰縣(約在今巴林左旗北境)隸屬臨潢府路。
元至順元年(1330),臨潢(今林東鎮(zhèn)南)城邑,為全寧路魯王封地。明永樂元年至宣德八年(1403—1433),今旗區(qū)域?qū)偬幮l(wèi)。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成吉思汗十八世孫蘇巴海建立巴林部(巴林蒙古語意為軍寨),初附于察哈爾部。后金天聰二年(1628),巴林部歸附后金。
清順治五年(1648),清朝編巴林部為巴林左、右兩翼札薩克旗,從此有巴林左翼旗建制。滿珠習(xí)禮被封為固山貝子爵位,任巴林左翼旗札薩克職,駐阿察圖陀羅海,隸屬昭烏達(dá)盟(今赤峰市)。滿珠習(xí)禮掌管巴林左翼旗,稱今林東鎮(zhèn)為貝子府(巴林左旗王府曾在敖日蓋努圖克,1952年劃入巴林右旗,今稱幸福之路蘇木)。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巴林左旗屬昭烏達(dá)盟,為直隸承德府所轄之北境地。
遼天慶元年(1111)時,有越王城,約在今巴林左旗查干哈達(dá)蘇木。金天會八年(1130),改祖州為奉州。金天眷元年(1138),金朝改遼上京為北京。金天德二年(1150),改北京為臨潢府路(治所在今巴林左旗林東鎮(zhèn)南)。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長泰縣(約在今巴林左旗北境)隸屬臨潢府路。
元至順元年(1330),臨潢(今林東鎮(zhèn)南)城邑,為全寧路魯王封地。明永樂元年至宣德八年(1403—1433),今旗區(qū)域?qū)偬幮l(wèi)。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成吉思汗十八世孫蘇巴海建立巴林部(巴林蒙古語意為軍寨),初附于察哈爾部。后金天聰二年(1628),巴林部歸附后金。
清順治五年(1648),清朝編巴林部為巴林左、右兩翼札薩克旗,從此有巴林左翼旗建制。滿珠習(xí)禮被封為固山貝子爵位,任巴林左翼旗札薩克職,駐阿察圖陀羅海,隸屬昭烏達(dá)盟(今赤峰市)。滿珠習(xí)禮掌管巴林左翼旗,稱今林東鎮(zhèn)為貝子府(巴林左旗王府曾在敖日蓋努圖克,1952年劃入巴林右旗,今稱幸福之路蘇木)。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巴林左旗屬昭烏達(dá)盟,為直隸承德府所轄之北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