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教寺即赤峰北關帝廟,俗稱老爺廟,位于赤峰頭道街、西橫街北口,始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五月。該建筑集木、瓦、畫之薈萃,斗拱飛檐,雕梁畫棟,規(guī)模宏偉,為赤峰最大的一座古建筑群。全寺有房舍129間(殿堂66,附屬房屋63間),占地13畝,為凈土宗,有主持僧人。四進院落,前院南臨大街,有東、西石拱山門各一座,中間建有坐南朝北高大豪華、飛檐拱脊歇山戲樓一座。戲樓檐下正中懸巨匾一方,題有“鈞天雅奏”四個鎏金大字。樓兩側看窗上有磚刻浮雕,寫有左“莫作”、右“閑看”四字。院中東西立有高約4丈鎏金銅頂紅色旗桿一對,早年每逢農(nóng)歷五月十三廟會,旗桿半空右懸“協(xié)天大帝”、左懸“護國佑民”的杏黃狼牙大旗,迎風招展。戲樓表演大戲(以河北梆子為主),戲院可容觀眾萬余。二進院落正面為馬殿,殿前左右有石獅兩尊;殿外有東西角門,緊靠鐘、鼓樓;西側稍北有碑亭。三進院落正門兩側東為“灶君祠”,西為“酒仙祠”。正殿與寶剎相連,正脊中間有鎏金風磨銅頂一尊,殿內正中供奉關羽像,像前設五龍鬧珠紫檀龍書案一具,寶剎內長短檁上懸有大小匾額百余方,正中書“三者備矣”“亙古一人”等巨匾。四進院落建有三義殿。此寺過去香火最盛,遠近善男信女進香膜拜者絡繹不絕。解放初拆毀,僅存石獅一對和殘殿三楹。
版權所有:中共內蒙古自治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技術支持: 內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
興教寺即赤峰北關帝廟,俗稱老爺廟,位于赤峰頭道街、西橫街北口,始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五月。該建筑集木、瓦、畫之薈萃,斗拱飛檐,雕梁畫棟,規(guī)模宏偉,為赤峰最大的一座古建筑群。全寺有房舍129間(殿堂66,附屬房屋63間),占地13畝,為凈土宗,有主持僧人。四進院落,前院南臨大街,有東、西石拱山門各一座,中間建有坐南朝北高大豪華、飛檐拱脊歇山戲樓一座。戲樓檐下正中懸巨匾一方,題有“鈞天雅奏”四個鎏金大字。樓兩側看窗上有磚刻浮雕,寫有左“莫作”、右“閑看”四字。院中東西立有高約4丈鎏金銅頂紅色旗桿一對,早年每逢農(nóng)歷五月十三廟會,旗桿半空右懸“協(xié)天大帝”、左懸“護國佑民”的杏黃狼牙大旗,迎風招展。戲樓表演大戲(以河北梆子為主),戲院可容觀眾萬余。二進院落正面為馬殿,殿前左右有石獅兩尊;殿外有東西角門,緊靠鐘、鼓樓;西側稍北有碑亭。三進院落正門兩側東為“灶君祠”,西為“酒仙祠”。正殿與寶剎相連,正脊中間有鎏金風磨銅頂一尊,殿內正中供奉關羽像,像前設五龍鬧珠紫檀龍書案一具,寶剎內長短檁上懸有大小匾額百余方,正中書“三者備矣”“亙古一人”等巨匾。四進院落建有三義殿。此寺過去香火最盛,遠近善男信女進香膜拜者絡繹不絕。解放初拆毀,僅存石獅一對和殘殿三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