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內蒙古草原文藝精品工程——民間藝術作品推介會上,來自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王枝女的作品引來專家關注。內蒙古民協(xié)副主席段建珺介紹說,王枝女的這套剪紙作品在北京展出時,引得中國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現任主席馮驥才拍案叫絕。
作品:《圓鎖》
圓鎖是內蒙古中西部地區(qū)普遍流行的一種民間風俗,是歷史上走西口文化遺留的一種文化現象。
在呼和浩特地區(qū)的和林格爾縣,家長給12歲的孩子過生日尤為隆重,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和民俗特質。人們普遍認為從這一天開始,孩子的魂魄圓滿,這時要摘掉出生時佩戴的長命鎖,標志著孩子長大。王枝女老人的這組剪紙作品就是反映了該地區(qū)圓鎖的民俗。由國家文化部命名的中國剪紙藝術之鄉(xiāng)和林格爾縣的著名民間剪紙傳承人王枝女老人,運用剪紙連環(huán)畫的形式,分別通過拜認干親、行掛鎖禮、掛鎖祈福、行開鎖禮、長輩訓示、開鎖圓福、舅舅剃頭、拜謝干親等主要流程來表現,內容豐富,場面宏大,具有抒情性和敘事風格,有較高的民俗價值和美學寓意。(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趙丹)
版權所有:中共內蒙古自治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技術支持: 內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
在內蒙古草原文藝精品工程——民間藝術作品推介會上,來自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王枝女的作品引來專家關注。內蒙古民協(xié)副主席段建珺介紹說,王枝女的這套剪紙作品在北京展出時,引得中國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現任主席馮驥才拍案叫絕。
作品:《圓鎖》
圓鎖是內蒙古中西部地區(qū)普遍流行的一種民間風俗,是歷史上走西口文化遺留的一種文化現象。
在呼和浩特地區(qū)的和林格爾縣,家長給12歲的孩子過生日尤為隆重,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和民俗特質。人們普遍認為從這一天開始,孩子的魂魄圓滿,這時要摘掉出生時佩戴的長命鎖,標志著孩子長大。王枝女老人的這組剪紙作品就是反映了該地區(qū)圓鎖的民俗。由國家文化部命名的中國剪紙藝術之鄉(xiāng)和林格爾縣的著名民間剪紙傳承人王枝女老人,運用剪紙連環(huán)畫的形式,分別通過拜認干親、行掛鎖禮、掛鎖祈福、行開鎖禮、長輩訓示、開鎖圓福、舅舅剃頭、拜謝干親等主要流程來表現,內容豐富,場面宏大,具有抒情性和敘事風格,有較高的民俗價值和美學寓意。(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趙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