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指峽,又名“興安百里峽”,被譽為“大興安嶺第一峽”。位于呼倫貝爾市鄂倫春自治旗諾敏鎮(zhèn)畢拉河下游,河谷長70公里,深40米,寬800米。是“燕山運動”時期西伯利亞板塊與中國板塊擠壓碰撞,發(fā)生強烈的大斷裂形成的,是典型的地質(zhì)板塊斷裂帶峽谷。
峽谷兩側(cè)陡峭險峻,奇景眾多,令人矚目的兩座突兀險怪的石峰遠遠望去似首尾相連,相互對峙,故稱雙峰山。兩座石峰相距200米,高40米,遠觀近望,景色各不相同。下峰猶如揚鬃奮蹄的烈馬,上峰狀似昂首吞日的雄獅。畢拉河水從峽谷中奔騰而下,轟鳴之聲數(shù)百米之外清晰可聞。由于上流河道在此處突然變窄,河谷下又布滿臥牛石,使得峽谷間水流湍急、洪波激蕩。山谷夾峙,藍天一線,綠水東去,分外壯觀。河岸垂直如壁,層層巖石在夕陽的照射下呈現(xiàn)出燦爛的金黃色,溪水從上方跌落下來,在石壁上形成重重疊疊的小瀑布,濺起的水珠似珍珠碎玉,在陽光的映照下閃爍著繽紛的光彩,石壁上方又長滿了白樺,整個景象似一幅濃墨重彩的油畫。河水從峽谷中穿梭而下,注入諾敏河,是大興安嶺唯一的一條大峽谷。
版權所有:中共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技術支持: 內(nèi)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
神指峽,又名“興安百里峽”,被譽為“大興安嶺第一峽”。位于呼倫貝爾市鄂倫春自治旗諾敏鎮(zhèn)畢拉河下游,河谷長70公里,深40米,寬800米。是“燕山運動”時期西伯利亞板塊與中國板塊擠壓碰撞,發(fā)生強烈的大斷裂形成的,是典型的地質(zhì)板塊斷裂帶峽谷。
峽谷兩側(cè)陡峭險峻,奇景眾多,令人矚目的兩座突兀險怪的石峰遠遠望去似首尾相連,相互對峙,故稱雙峰山。兩座石峰相距200米,高40米,遠觀近望,景色各不相同。下峰猶如揚鬃奮蹄的烈馬,上峰狀似昂首吞日的雄獅。畢拉河水從峽谷中奔騰而下,轟鳴之聲數(shù)百米之外清晰可聞。由于上流河道在此處突然變窄,河谷下又布滿臥牛石,使得峽谷間水流湍急、洪波激蕩。山谷夾峙,藍天一線,綠水東去,分外壯觀。河岸垂直如壁,層層巖石在夕陽的照射下呈現(xiàn)出燦爛的金黃色,溪水從上方跌落下來,在石壁上形成重重疊疊的小瀑布,濺起的水珠似珍珠碎玉,在陽光的映照下閃爍著繽紛的光彩,石壁上方又長滿了白樺,整個景象似一幅濃墨重彩的油畫。河水從峽谷中穿梭而下,注入諾敏河,是大興安嶺唯一的一條大峽谷。